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災后重建須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以都江堰水利工程為例

2012-04-07 17:10:57孫利霞
關鍵詞:紫坪古堰都江堰

孫利霞

災后重建須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以都江堰水利工程為例

孫利霞

近年頻繁發(fā)生的自然災害給我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人們過去信奉的“人定勝天”的發(fā)展理念受到了嚴重的挑戰(zhàn),科學發(fā)展觀的理念得到了更多的認同。作為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chǎn)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2200多年的歷史中屢經(jīng)磨難,仍能發(fā)揮作用,其修建和維護中的尊重自然、因勢利導理念值得災后重建地區(qū)研究和學習。

災后重建;科學發(fā)展;人與自然;都江堰

在頻發(fā)的自然災害面前,我們不得不承認,以人類目前的科研能力,還無法準確預測自然災害,人在自然面前仍然所知有限。過去一段時間流行的“人定勝天”思想曾使我們在自然面前越來越自大,為了獲取短期的經(jīng)濟利益,盲目地改變自然。結果這種改變反過來造成了當前越來越多的極端氣候和自然災害。所幸,人類及時意識到了問題,科學發(fā)展觀的提出就是要求要尊重自然規(guī)律、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與自然不是誰控制誰的問題。我們應該承認人是可以利用自然的,更應該承認人對自然的利用是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之上的。這種利用是“利”還是“害”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看出來,要避免為一時之利,種千百年之患。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chǎn)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經(jīng)存在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歷經(jīng)風雨,本文擬以此為例,探討如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以期有益于災后重建的工作。

一 汶川大地震對都江堰的巨大影響

據(jù)相關報告,地震使得都江堰水利設施受損嚴重。其中,渠首魚嘴工程大面積縱向開裂,外江閘啟閉平臺軸線向下游方向平移10多厘米,所有大梁的梁端擠壓破壞,沙黑總河兩岸邊坡出現(xiàn)數(shù)條縱向壓碎裂縫,電力、通信及自動化系統(tǒng)癱瘓。而就整個都江堰灌區(qū),震損渠系建筑物及其它水利設施達到1186處。地震災害共造成都江堰管理局直接經(jīng)濟損失2.6億元,整個都江堰灌區(qū)直接經(jīng)濟損失達到了7.98億元,修復造價估計將高達16.58億元![1]損失是嚴重的,但值得慶幸的是古堰的主體并沒有受到大的破壞。目前,重建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重建的過程中,如何有效降低此類災害的破壞力,避免巨大的損失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古堰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經(jīng)歷了多次災害,依然挺立在世人的面前,其生命力令人驚嘆。追尋其歷史蹤跡,都江堰在修建之初就注意尊重自然、因地制宜、順勢而為,這成為其強大生命力的依托。

二 從天命論到人定勝天思想

在中國古代,由于科學知識的缺乏,人們對于自然認識不足,因此天命論思想流傳極廣。以農(nóng)為本的時代里,糧食的豐歉對人們影響至深。而糧食的豐收與否又與水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人們對水患往往束手無策,所以認定水患是上天的懲罰,人們無法改變天意,只能接受。歷史發(fā)展到戰(zhàn)國時期,情況有了變化。隨著生產(chǎn)力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水的利用有了一些經(jīng)驗。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了一批有效的水利工程,其中包括著名的都江堰。大約在公元前256-公元前251年,時任蜀太守的李冰花費了五年的時間修建了這一留傳至今的水利工程。他及他的兒子和工人等改變了以“堵”為主的治水方式,利用寶瓶口、魚嘴、飛沙堰等工程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了岷江泛濫多災的問題,使得都江堰集泄洪、灌溉、航行幾大功能合為一體,并且還解決了水利工程的弊病——淤沙問題,真正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以都江堰為代表的一系列水利工程的修建,使人們的傳統(tǒng)思想發(fā)生了改變。在都江堰面前,水害變成了水利,“此渠皆可行舟,有馀則用溉灌,百姓饗其利。”(司馬遷《史記·河渠書》)且使得“蜀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為之天府”。(《華陽國志·蜀志》)老天也決定不了蜀地人們的命運了。所以傳統(tǒng)的天命論的思想受到了沖擊。以荀子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了“人定勝天”的思想。這一思想與天命論相比,是大大前進了一步。這是人類在自然面前的一次覺醒,是人與自然關系上的一大進步。[2]

三 從人定勝天思想到科學發(fā)展觀

然而,當人類秉承人定勝天的思想進入20世紀以后,歷史的發(fā)展又揭示出了不同的問題。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進步,人們越來越多地改變了自然,相信這可以造福人類。但是,人們改變自然的同時也是在破壞它。破壞之后,人們發(fā)現(xiàn)離不開自然,又極力仿造自然,結果越創(chuàng)造越破壞。現(xiàn)代人類社會面臨的大多數(shù)問題是近幾個世紀人類的科技進步帶來的。人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破壞性的后果不斷呈現(xiàn),然后,人們又發(fā)明新的方法去解決它,然后又帶來新的問題,如此往復。這令我們不得不懷疑“人定勝天”嗎?在我們得意于對自然的勝利時,自然悄無聲息地“報復”著人類,特別是近兩年來,極端的氣候頻繁出現(xiàn),自然災害不斷,人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對自然的認識尚顯淺薄。因此,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逐漸成為世界的共識。我國在此基礎上提出的科學發(fā)展觀更是全面地轉變了發(fā)展觀念,指出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這一重要的理念。

人與自然的關系不是“天命論”也不是“人定勝天”,而是“和諧”,是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在這一方面,都江堰水利工程呈現(xiàn)出了它歷經(jīng)2200多年的歷史而不褪色的魅力。它之魅力并非證明“人定勝天”,而是證明天人合一才是最符合發(fā)展的理念。

回溯歷史,在戰(zhàn)國時代鄭國渠比都江堰還著名,《史記》上說,鄭國渠修成以后“用注填闕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余頃,收皆畝一鐘。于是關中為沃野,無兇年,秦以富強,卒并諸侯,因命曰鄭國渠”。然而,由于鄭國渠距離長而坡度小,引起了大量的泥沙堆積,有學者研究指出,鄭國渠有可能在漢代之前就已經(jīng)廢棄了。[3]而都江堰則很好地地利用飛沙堰以及每年的“歲修”,解決了這一水利難題?!皻q修”堅持“深淘灘、低作堰”的原則,遵循了岷江水流的特點,有效地利用了當?shù)爻霎a(chǎn)的竹子和卵石,采用竹籠裝卵石砌堰的辦法,因勢利導,成功地避免了淤沙。

在都江堰的后期整修維護過程中,也有過幾次不成功的記錄,包括元朝、明朝及清朝時期。[4]時人企圖改變傳統(tǒng)歲修的辦法,代之以鐵、巨石等材料砌堰,以圖一勞永逸,但都失敗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損害了都江堰人水和諧的環(huán)境問題。以巨石和鐵代替籠石,勞民傷財,且以此筑堰與水硬抗,往往造成更大的破壞,一旦垮塌更會造成巨石障江,江水泛濫。從李冰時期遺留下來的整修方式因地制宜,確有其科學性,大大延長了工程的壽命。

在都江堰的維護歷史上還有一點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主張不要輕易破壞工程體系中的天然結構。清同治年間,時任成綿道觀察使的何咸宜在歲修時鑿掉了對離堆有屏障作用的三道崖,結果導致出現(xiàn)新災害,證明了古堰天然結構的合理性。此后再未發(fā)生輕率改變古堰天然結構的事情。

在古堰修成之后,歷代對古堰除了整修外,又修建了許多附屬的配套工程,特別是新中國建立后,一系列水利設施的建設使其灌溉面積擴大到了一千多萬畝,灌區(qū)規(guī)模居全國首位。其作用顯而易見。新中國成立后,在工程維護上堅持了“五年一大修”和“十年一特修”的制度,保證了工程的穩(wěn)固。然而,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中國是世界上水旱災害最為頻繁和嚴重的國家之一,為了治水和利用水資料,修建水庫成為很多地方的首選工作,截至2002年底,全國已建成各類水庫有85289座(不含港、澳、臺地區(qū)),其中30413座是病險水庫,占到了水庫總數(shù)的35.7%。[5]除了病險水庫外,大量水庫還存在著建成后效益不高、環(huán)境影響突出、運行邊際成本過大等問題,本為治理水患、有效利用水資源修建的水庫,又引發(fā)了長期的嚴重的問題。

即使是在都江堰灌區(qū)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在以前的發(fā)展規(guī)劃中,為了獲得經(jīng)濟發(fā)展所依賴的電,各地政府在河流上大肆修建水電站,都江堰也不例外。在都江堰上游幾公里之內(nèi),接連規(guī)劃了兩座大壩,即紫坪鋪大壩和楊柳湖大壩。已有學者指出:“紫坪鋪再加上楊柳湖工程,在都江堰上游幾公里之內(nèi)連陳兩道大壩,都江堰之‘無壩引水’隨之不存;用人工閘調(diào)節(jié)水量,都江堰的自動分水功能亦將無從發(fā)揮作用;而上游泥沙沉淀于庫區(qū),都江堰的排沙功能以及‘深淘灘、低做堰’的歲修都將廢棄。若此,都江堰將由活的文物變成死的遺址。若此,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水利工程,中華民族不可再得的智慧結晶,已經(jīng)運轉了2260個春秋的都江堰,就將毀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里。”“在建的紫坪鋪大壩和規(guī)劃的楊柳湖大壩,顯然將使都江堰走向死亡。而都江堰被毀之日,就是成都平原沙漠化開始之時。如此用不了多少年,天府之國就將淪為地獄之邦?!保?]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目前已建成的柴坪鋪水庫已引發(fā)了問題?!岸冀咔姿靠刂菩蜆屑~缺失,導致無法從根本上消除紫坪鋪水庫運行調(diào)峰對都江堰來水造成的影響。并且這種影響并不只存在于灌區(qū)抗災救災時期,而是一直都會存在,也無法通過協(xié)商或調(diào)劑就能夠真正消除。因此,只有在紫坪鋪水庫和都江堰渠首之間建設反調(diào)節(jié)工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紫坪鋪水庫調(diào)度和都江堰供水之間的矛盾,實現(xiàn)兩者之間的和諧共榮。”[7]可見,紫坪鋪水庫對都江堰的運行影響很大,在修了紫坪鋪水庫后,又需要修建一個反調(diào)節(jié)工程來解決它帶來的問題,可是我們無法確定假如修了這樣一個反調(diào)節(jié)工程之后,又會帶來什么問題呢?都江堰以2200多年的生命力證明了它的科學性,而現(xiàn)代的水庫、大壩壽命卻只有幾十年。如果我們只看重眼前這幾十年的利益,那給子孫后代遺留下來的可能是災難性的后果。

四 結語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都江堰是鮮活的,而不是死文明。這也是都江堰與其它文明不同之處,22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都江堰孜孜不倦地發(fā)揮著作用,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它更好地運行,繼續(xù)發(fā)揮其造福天府之國的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歷史充分說明只有尊重自然規(guī)律,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自然才可以為人類所用。野蠻的開發(fā)只會加速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惡化,是得不償失的短視行為。災后重建地區(qū)一定要按照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開展工作,不僅使“功在當代”,而且能實現(xiàn)“利在千秋”。

[1][7]劉道國.重創(chuàng)的都江堰水利仍負重前進——來自“5·12”特大地震重災灌區(qū)的報告[A].中國水利學會2008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

[2]李昳聰.都江堰與人定勝天思想[J].水利天地,2009(11).

[3]大川裕子.鄭國渠與都江堰——戰(zhàn)國秦的扇形地開發(fā)[A].周秦社會與文化研究——紀念中國先秦史學會成立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

[4]鄒禮洪.古都江堰歲修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意識[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2).

[5]劉寧.從都江堰持續(xù)利用看水利工程科學管理[J].中國水利,2004(18).

[6]問題研究小組.請教都江堰——2200年視野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J].綠色中國,2005(5).

Correctly Handl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Reconstruction After the nNatural Calamities

Sun Lixia

In recent years,frequent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 has caused huge losses of life and properties.The doctrine of"man can conquer nature"believed in by many people is facing a great challenge,and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n a scientific way has been accepted by most of people.As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world,the Dujiangyan Project with more than 2200 years of history,still play its role after the natural calamity,just because of respect for the natural rules in its re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which is valuabl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work.

reconstruction;developmentin a scientific way;man and nature;DujiangyanDams

X22

A

1672-6758( 2012) 03-0146-2

孫利霞,碩士,講師,四川音樂學院,四川·成都。郵政編碼:610021

四川省教育廳重點資助科研項目“汶川大地震后成都地區(qū)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恢復和重建的研究”子成果,項目編號:08SA094

Class No.:X22Document Mark:A

(責任編輯:宋瑞斌)

猜你喜歡
紫坪古堰都江堰
拜水都江堰
華人時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1:20
都江堰2275周年大事記
——
中國水利(2020年3期)2020-03-13 07:14:18
麗水古堰畫鄉(xiāng)
文化交流(2019年10期)2019-11-22 10:41:21
李冰與都江堰
浙江古堰壩·麗水地區(qū)
君別古堰情依依
參花(上)(2017年8期)2017-08-09 06:31:16
千古奇觀——都江堰
學生天地(2017年8期)2017-05-17 05:49:59
金馬河安全泄流管理體系的構建及建議
四川水利(2017年1期)2017-03-31 09:25:13
強震下紫坪鋪壩前大型古滑坡體變形破壞效應
紫坪鋪電廠3號水輪發(fā)電機組下導振擺超標分析與處理
余干县| 且末县| 绩溪县| 江阴市| 奉新县| 定陶县| 安国市| 广汉市| 靖宇县| 黄大仙区| 萨迦县| 根河市| 潢川县| 和平县| 思南县| 雅江县| 沙雅县| 扎鲁特旗| 高青县| 新沂市| 建瓯市| 虞城县| 石家庄市| 温宿县| 平罗县| 博客| 衡东县| 乌拉特中旗| 巴里| 旬邑县| 黔江区| 故城县| 浪卡子县| 富锦市| 青神县| 泽州县| 资溪县| 大悟县| 毕节市| 莱西市| 孝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