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龍,王為民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天津 300193)
膏摩屬于中醫(yī)特色療法之一,它將藥物與按摩手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即以配置的藥膏為介質,涂抹于體表,再施以按摩手法,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膏摩作為一種外治法,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兩千年前的先秦時期就有記載,經過歷代醫(yī)家的不斷補充完善,已形成獨特的體系。為繼承弘揚這一傳統(tǒng)中醫(yī)外治法,本文就其臨床應用問題進行初步的探討。
膏摩的起源可追溯于《內經》,其中記載了“馬膏”治療陽明經面癱急性發(fā)作,是較早期的關于膏摩的記載[1]。東漢末年的張仲景所著《金匱要略》中有對“膏摩”一詞的最早記載:“若人能養(yǎng)慎,不令邪風干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腑臟,即醫(y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其中記載了一首治療頭風的頭風摩散方,成為后世“摩頂膏”之起源。長沙馬王堆3號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記載了我國推拿按摩史上最早的藥膏與膏摩。雖然當時的制備方法還相當原始,但卻為后世膏摩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2]。
秦漢以后,膏摩療法隨著祖國醫(yī)學的發(fā)展而不斷完善,其中《千金方》作為一部方書的集大成者,在膏摩發(fā)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有許多著名的膏摩方沿用至今,被醫(yī)家視為至寶。如治療兒科疾病的五物甘草生摩膏方、除熱丹參赤膏、豉丸、摩頂方等。治療雜病膏摩方神明白膏、衛(wèi)侯青膏、神明青膏、太傅白膏、曲魚膏、野葛膏等。多為孫思邈首創(chuàng),也有來自民間驗方,極大豐富和發(fā)展了膏摩法[3]。
宋元時期,由醫(yī)官王懷隱等人集體編著的《太平圣惠方》一書包括了有史以來最多的膏摩方,并體現(xiàn)了專方專用的特點。書中共有膏摩方、藥摩方近百首。其中摩腰膏四首,是我國推拿史上的第一次記載。此外,書中還首次記載了治療傷折疼痛的“神驗膏摩風察香膏”“摩風膏”“摩痛膏”等3方,將膏摩引進骨傷科治療領域[1]。
明清時期吳師機的《理瀹駢文》是我國第一部外治療法的專著,書中對按摩、膏摩做了詳細論述,記錄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藥膏方,如治瘧用柴胡擦背,疰夏以蒜擦脊骨,老人食冷不化,用生姜、紫蘇煎濃湯擦胸腹。并從理論上總結了炒熨煎抹的作用,其認為炒熨即摩也,煎抹即浴也。炒熨煎抹“即可以統(tǒng)治表里與半表半里”“可以折五郁之氣,而資化源”“可以升降變化,分清濁而理陰陽”,這些論述為傳統(tǒng)的膏摩療法提供了理論依據(jù)[4]。
2.1 膏摩的實驗研究 劉明軍[5]運用潰瘍性結腸炎大鼠模型40只,隨機分成正常組、空白組、針刺組和膏摩組各10只。其中膏摩組選用紅花油外涂于大鼠腹部,選取天樞(雙)、氣海。指揉各穴各2 min,指摩腹部3 min,揉法的頻率為(110±10)次/min,摩法的頻率(100±10)次/min,周期均為(0.30±0.05)s。每日1次,21 d為1療程。針刺組選用天樞(雙)、氣海常規(guī)針刺,每次留針20~30 min,每日1次,21 d為1個療程。結果顯示:膏摩法、針灸法均能有效地調整血清中過高的CIC、IgM,并能顯著提高脾淋巴細胞轉化率,進而提高實驗性潰瘍性結腸炎的綜合指標,實驗中還發(fā)現(xiàn)膏摩法比針灸法更有效。
程英武等[6]采用家兔急性軟組織損傷模型觀察膏摩對急性軟組織損傷修復的組織學變化。結果顯示,冬青膏摩法、擦法和摩膏摩法、擦法均可減輕急性軟組織損傷局部肌纖維的腫脹、變性壞死、炎細胞浸潤,促進損傷局部肌纖維再生,其中以摩膏擦法效果最為顯著(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0.05)。
詹強等[7]研究院內筋舒霜制劑,以雄性ICR小鼠60只,分別設立模型對照組、筋舒霜涂抹組、筋舒霜膏摩組,采用熱板法和醋酸致小鼠扭體法實驗觀察鎮(zhèn)痛作用。結果顯示,筋舒霜膏摩組能延長小鼠舔足跖時間,并能顯著減少模型小鼠扭體次數(shù),與模型對照組、筋舒霜涂抹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
2.2 膏摩的臨床研究
2.2.1 膏摩在骨科疾病中的應用 孟憲軍等[8]以自制川花膏為按摩介質,將被研究的60例肩周炎患者分為3組各20例:空白組、川花膏組、扶他林組。空白組患者不外用任何藥膏;川花膏組患者患處外涂川花膏為介質;扶他林組患者患處外涂扶他林乳膏為介質,施以統(tǒng)一的按摩手法,連續(xù)治療7 d為1療程,共觀察治療2個療程。臨床結果顯示川花膏組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其他2組,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沈灝[9]以膏摩為主手法治療尺骨鷹嘴滑囊炎27例。膏摩的介質選用扶他林乳膠。先以滾法在尺骨上端和尺骨鷹嘴上緣治療3~4 min。再在尺骨鷹嘴作輕柔的按揉法,同時在肱三頭肌施以拿法2~3 min。接著在尺骨鷹嘴涂擦扶他林乳膠少許。用擦法從鷹嘴部沿三頭肌方向擦,以透熱為度,并使藥劑完全滲透入皮膚;而后以一指禪推尺骨鷹嘴滑囊1 min,同時以另一手配合使患肢作肘關節(jié)屈伸運動。結果:27例治療為5~18次,平均7.64次。治愈18例,好轉5例,有效3例,無效l例,總有效率96.30%,隨訪6個月,有效的26例患者復發(fā)者2例,占7.69%。
蕭楓等[10]以一指禪手法配合膏摩治療髂骨致密性骨炎。方法:治療組30例用一指禪等推拿手法,配合患部膏摩法治療,以青鵬膏劑為介質;對照組18例,口服美洛昔康,同時在患處敷貼關節(jié)鎮(zhèn)痛膏,療程均為1個月。結果:治療組和對照組痊愈率分別為40.00%和11.11%,總有效率分別是90.00%和55.56%。2組痊愈率和有效率之間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朱媛慧[11]以伸筋膏為介質按摩配合CPM機鍛煉防治膝關節(jié)及其周圍手術后關節(jié)僵直,臨床觀察90例,方法:愈合期一般不行按摩治療,可先行CPM機功能鍛煉,2次/d,每次1 h。愈合后期拆除石膏夾板,先行伸筋膏按摩治療,再行CPM機鍛煉。按摩每次30 min,1次/d。2周為1療程。結果:治療1個療程后,優(yōu)74例,良6例,可10例,差和極差均為0例。優(yōu)良率為88.9%。
趙衛(wèi)華[12]采用脊柱膏摩推拿配合經穴按摩治療腰椎退行性骨關節(jié)病,以紅花油為介質,依次采用滾法、點按穴位、斜扳法、叩擊法,治療效果顯著。
2.2.2 膏摩在兒科疾病中的應用 季遠等[13]選取脾胃氣虛型小兒厭食癥患者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用消食膏作介質按摩治療,每次15 min,每日1次。6次為1個療程。推拿處方:補脾經,掐揉四橫紋,運內八卦,按揉中脘、足三里,摩腹,按揉脾、胃俞,捏脊。對照組用嗎丁啉混懸液,0.3 mL/kg,最大劑量每次不超過10 mL,3次/d,飯前15~30 min服用。6 d為1個療程。結果:治療1個療程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6.7%,治療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相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
何雁玲[14]運用膏摩推拿加拔罐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60例,方法:運用自制膏摩結合推拿手法清肺經、清心平肝、運八卦、清大腸、掐揉四橫紋、合手陰陽、開璇璣、揉乳根膻中、分推肩胛骨、揉肺俞、按弦走搓摩、捏脊。結果:優(yōu)29例;良27例;差4例,總有效率93.33%。
2.2.3 膏摩在其他疾病中的應用 張建輝[16]用膏摩療法治療痤瘡62例,治療方法:先用洗面奶清洗面部,然后用蒸氣蒸面,外涂按摩膏(蒲公英、虎杖、白芷、丹參等粉碎、煎煮,提純然后加入霜劑中即可備用),手法按摩約20 min,每周1次,共12次。結果:顯效40例,有效19例,無效2例,加重1例。
滕向東[17]采用膏摩療法治療抑郁癥睡眠障礙患者30例,治療方法:予摩頂膏(白芷、木香、丁香、附子、冰片、干姜、石菖蒲等共研細末,浸泡在75%的乙醇中,24 h后加入適量凡士林,微火加熱至色變微黃,不要出現(xiàn)焦糊;過濾冷卻后備用)做介質行按摩治療。頭面及頸肩部操作:患者坐位或仰臥位。術者蘸取少許摩頂膏,行一指禪“小∞字”和“大∞字”推法,反復分推3~5遍。繼之指按、指揉印堂、攢竹、睛明、魚腰、太陽、神庭、角孫、百會;結合抹前額3~5遍;從前額發(fā)際處拿至風池穴處做五指拿法,反復3~5遍。腰背部操作:患者俯臥位。術者蘸取少許摩頂膏用按揉法重點按摩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腎俞、命門等部位。自下而上捏脊,3~4遍。自上而下掌推背部督脈,3~4遍;以上治療每次20 min,1次/d,14次為1療程,休息2 d行第2療程,共治療1個月。結果:顯效8例,有效1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0%。
縱觀古今醫(yī)家對膏摩的認識應用,可以看出膏摩的臨床應用范圍很廣,不但用于骨科、兒科、皮膚科、內科等疾病的治療,也可用于疾病的預防,起到保健作用。膏摩是手法與藥物的有機結合,通過手法可有利于藥物的透皮滲透吸收。作為物理外治法,膏摩在其給藥途徑上有自己的特點?,F(xiàn)代醫(yī)學認為,摩擦類手法是一種柔和的溫熱刺激,可提高局部體溫,擴張血管,加速血液循環(huán)。施用介質藥物主要是以油脂和水類基質為主,符合滲透擴散條件,當藥物被手法作用于體表時,最大效率地增加了藥物的體表接觸面,增加了藥物釋放率,又由于溫熱效應促進了藥物分子的釋放;手法作用于體表后,使局部體溫升高,促使皮脂黏度降低,有利于藥物在表皮的滲透;擴張血管,加速血循環(huán)則加速了藥物的吸收過程。由此可見,摩法對于藥物透皮吸收、釋放、穿透進入血液循環(huán)的3個階段都起到了促進作用[18]。
我們應認真總結前人的經驗,繼承、發(fā)展并創(chuàng)新這一傳統(tǒng)的中醫(yī)療法,在專方專用、發(fā)展制備工藝、進行摩膏的安全性評價、規(guī)范治療手段、提高臨床效果等方面,進行更多的研究,以發(fā)展祖國醫(yī)學,更好的為臨床服務。
[1]王金貴,王艷國,王麗,等.膏摩的歷史發(fā)展[J].中國民間療法,2010,18(11):5-6.
[2]季遠,劉愛華,朱媛慧,等.膏摩初探[J].按摩與導引,1999,6(3):5-7.
[3]季遠,朱元慧,毛樹文,等.千金方對膏摩的貢獻——膏摩方藥及證治研究[J].遼寧中醫(yī)學院學報,2005,11(7):547-548.
[4]王紹輝,胡燕.古代膏摩應用述要[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2,26(2):102.
[5]劉明軍.膏摩腹部法對實驗性潰瘍性結腸炎大鼠免疫功能的調節(jié)作用[J].吉林中醫(yī)藥,2006,26(1):56.
[6]程英武,詹紅生,林勛,等.膏摩治療家兔急性軟組織損傷的實驗研究[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30(5):326-328.
[7]詹強,韓金生.筋舒霜膏摩療法鎮(zhèn)痛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09,16(6):448-449.
[8]孟憲軍,陳炯華.川花膏膏摩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研究[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31(3):216-217.
[9]沈灝.膏摩為主手法治療尺骨鷹嘴滑囊炎27例[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0,19(1):139.
[10]蕭楓,朱鼎成.一指禪手法配合膏摩治療髂骨致密性骨炎30例臨床觀察[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8,42(5):60-61.
[11]朱媛慧.膏摩配合CPM機防治手術后膝關節(jié)僵直90例[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外科雜志,2007,13(1):79-80.
[12]趙衛(wèi)華.脊柱膏摩推拿配合經穴按摩治療腰椎退行性骨關節(jié)病[J].中華中西醫(yī)學雜志,2009,7(4):60.
[13]季遠,毛樹文,朱媛慧.膏摩治療脾胃氣虛型小兒厭食癥療效觀察[J].福建中醫(yī)藥,2007,38(2):25-26.
[14]何雁玲.膏摩推拿加拔罐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60例[J].山東中醫(yī)雜志,2008,27(11):757-758.
[15]李冬梅.推拿配合膏摩治療小兒原發(fā)性遺尿癥[J].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3,26(3):50-55.
[16]張建輝.膏摩療法治療痤瘡的臨床體會[J].包頭醫(yī)學,2006,30(1):39-40.
[17]滕向東.膏摩療法治療抑郁癥睡眠障礙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1,51(19):28.
[18]紀清.膏摩療法在治療軟組織損傷中的作用[J].中醫(yī)藥學刊,2003,21(11):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