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超,姜亞軍
(1.南京中醫(yī)藥大學,江蘇 南京 210029;2.江蘇省中醫(yī)院 神經(jīng)內科,江蘇 南京 210029)
老年性癡呆是發(fā)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fā)性退行性腦病[1-3]。目前對于該病的治療主要以西藥為主,但中藥的治療效果也不可忽視。中西醫(yī)結合為老年性癡呆的治療帶來可喜的療效。本文對單獨西藥治療和中西藥結合治療老年性癡呆的效果進行了對比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自2010年11月-2011年10月在江蘇省中醫(yī)院住院治療的輕中度老年性癡呆患者112例,診斷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中的診斷標準[4],男60例,女52例,年齡61~90歲(平均75.4歲)。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西藥治療)56例,男26例,女30例;年齡61~87(平均73.5歲)。治療組(西藥加補腎益髓養(yǎng)腦化痰湯)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齡61~90歲(平均75.2歲)。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經(jīng)檢驗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加胞二磷膽堿注射液靜脈滴注,每日1次,口服腦復康片2片,每日3次,對于有興奮躁動、神經(jīng)衰弱、易激惹或攻擊行為、妄想、幻覺、思維障礙等的患者,可小劑量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補腎益髓養(yǎng)腦化痰湯:菟絲子20 g,靈芝20 g,川芎10 g,黃精10 g,遠志10 g,黃芪10 g,枸杞子20 g,郁金10 g,制首烏10 g,益智仁10 g,石菖蒲10 g,茯苓10 g。每日1劑,水煎300 mL,早晚各服150 mL。
1.3 療效標準 根據(jù)1990年全國老年醫(yī)學會老年癡呆專題學術會修訂的療效標準[1]。治愈:自覺癥狀完全消失,神智清楚,回答問題正確,反應靈敏,生活自理;顯效:主要癥狀基本消失,回答問題基本正確,反應較為靈敏,生活基本自理;有效:主要癥狀減弱,回答問題基本正確,但反應遲鈍,智力與人格仍有部分障礙;無效:主要癥狀無改變,病情仍發(fā)展,生活不能自理,回答問題不正確,神智癡呆[1]。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處理,非正態(tài)分布資料比較用秩和檢驗;治療前后量表評分的比較采用t檢驗及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治療組56例中,治愈8例,顯效20例,有效2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4.6%;對照組56例中,治愈7例,顯效18例,有效22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83.9%。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的(P<0.05)。
最常見的老年癡呆癥是阿爾茨海默病和腦血管病所致癡呆,后者為腦梗死等腦血管疾病引起,而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確,各國醫(yī)學界進行了許多研究,提出了許多假說,但引起老年性癡呆的主要原因是腦組織的衰老、變性、萎縮。外界因素如中毒、遺傳、感染、精神刺激等引起機體代謝紊亂、功能減退導致老年性癡呆的發(fā)生發(fā)展也是不可忽視的[5]。
老年性癡呆的治療尚無特效方法,重在未病先防以及護理,結合對癥支持治療。在西藥方面,主要有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和谷氨酸受體拮抗劑。國際上正積極研究針對病理途徑進行新的臨床藥物試驗:如減少Aβ產(chǎn)生制劑:β-分泌酶抑制劑和γ-分泌酶抑制劑;增加降解藥物:胰島受體增敏劑羅格列酮;降低Aβ寡聚體聚集、抑制Aβ沉積藥劑如免疫治療藥物和金屬螯合物[6]。 老年性癡呆癥為本虛標實之疾,治療應在遵循“虛則補之,實之瀉之”的治則前提下分析虛實因果,權衡標本輕重。鑒于老年性癡呆癥多以心脾腎虛或夾痰為特點,若以虛或虛中夾實為主,則以補虛為主、或通補兼施為老年性癡呆癥臨證治療之特點[7]。另外,治療上應強調固本清源。腎虛腦髓失充為老年性癡呆癥的根本原因,故治療老年性癡呆癥應抓住腎虛的根本,再兼以化瘀祛痰開竅[8]。
在目前的老年性癡呆臨床治療中,主要還是以西藥為主,但西藥毒副作用大,易產(chǎn)生依賴性,不宜長期用藥。而中藥毒副作用小,可以長時間的服用,但其起效慢?;谥形麽t(yī)的各自優(yōu)缺點,綜合療法將會獲得更佳的治療效果。此外,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應注意智力訓練和精神調養(yǎng),加強自身鍛煉,調節(jié)飲食起居,使患者的生活有規(guī)律,逐漸恢復其自主生活及工作能力。
[1]孫福順.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老年性癡呆50例[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0,37(6):1094.
[2]徐春紅,謝梅,徐力.中西醫(yī)結合綜合療法治療老年性癡呆45例[J].中國藥業(yè),2011,20(16):80-81.
[3]唐寒芬,何明大.老年性癡呆的中西醫(yī)研究進展[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3):362-364.
[4]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32.
[5]程海英,程東旗.針灸治療老年癡呆癥的研究進展[J].北京中醫(yī),2006,25(5):21.
[6]彭丹濤.老年性癡呆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0,22(6):601-604.
[7]黃太權,劉龍民.補腎益精方對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影響的臨床研究[J].吉林中醫(yī)藥,2009,29(9):771-773
[8]彭偉,鄧華亮.活血化瘀、補腎益智法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效應比較研究[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23(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