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勇
(淮陰衛(wèi)生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江蘇 淮陰 223300)
吳鞠通,江蘇淮陰人,名瑭,字佩珩,清代著名溫病學家、醫(yī)學家、臨床家,著有醫(yī)著《溫病條辨》《吳鞠通醫(yī)案》和《醫(yī)醫(yī)病書》。《溫病條辨》以理論指導實踐,《吳鞠通醫(yī)案》以實踐論證理論,《醫(yī)醫(yī)病書》述其未完,是吳鞠通完成醫(y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晚年的一部力作,書成于1831年。全書記72論(篇),內(nèi)容可歸類為醫(yī)德醫(yī)術、雜病辨治、方藥之道3個方面。其中涉及方藥之道28篇,單及用藥之論21篇,茲就吳氏論用藥之道分5個方面略呈管見。
醫(yī)術神奇,精于方藥,方以藥成[1],藥物是治病的主宰,治病效與不效,與用藥關系至密。吳氏臨床對此十分重視,就用藥分量而言,提出“用藥分量,有宜多者,少則不效”“藥有宜少用者,萬不可多用”。用藥分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著療效,用藥分量不足或藥量太過都不能達到理想的療效,藥量太小,杯水車薪,不能補偏救弊,何病可治?藥量太大,藥毒傷人,反致弊端,甚至傷人致命。
用藥量的大小,一是視病情而定,大擔重任,小生奇效。比如暑溫、痹證、痰飲病證脈洪的患者,皆因肺胃熱盛,石膏用量宜大,吳氏提及用此藥,有1劑數(shù)兩,有1劑量達斤,不效不罷。也有用石膏的量至數(shù)斤、數(shù)10斤……之多;有的病癥則相反,如寒燥證用蟾酥量宜小,瘀血證用皂礬只能在幾微之間,而每皆效佳。疾病的病程中,藥量大小應中病之的。吳氏認為“病輕藥重為不中,病重藥輕亦為不中;病淺藥深為不中,病深藥淺亦為不中”。翻開吳氏之書,吳氏用甘草者,重則劑達6兩,少則4分,15倍之差,周旋于臨床,屢起沉疴,用藥用量之精,乃臨床家楷模。二是視體質(zhì)而定,如根據(jù)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吳氏主張在小兒用藥方面,貴在輕靈,這種思想滲透于他的各個作品之中,如他在《溫病條辨》中提及“其用藥也,稍呆則滯,稍重則傷。稍不對癥,則莫知其鄉(xiāng)?!本褪钦f小兒用藥宜清輕靈動,中病即效,過則有傷正之慮。[2]
吳氏十分強調(diào)作為一個醫(yī)生臨床首要之事是“識證真,對病確,一擊而罷”。要達到這個目的,首先是辨證準確,后言論治。辨證論治是中醫(yī)學的特色,辨證是論治的前提,論治的要義在于藥必對證。吳氏指出:“天下無不偏之藥,亦無不偏之病”。凡藥物多有寒、熱、溫、涼之不同的藥性,寒涼之藥多能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溫熱之藥多能溫里散寒,助陽通絡,這是藥物能治病的基礎。健康狀態(tài)是陰平陽秘,疾病狀態(tài)源于陰陽失衡。陰陽偏盛則“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陰陽偏衰則“陰虛生內(nèi)熱,陽虛生外寒”。醫(yī)生以藥治病,便是以藥物之偏矯正病證之偏,逆其疾病現(xiàn)象而治,即治寒以熱,治熱以寒,治虛以補,治實以瀉,以調(diào)整人體內(nèi)部機能的偏勝偏衰,使之恢復陰陽的平衡而病愈。
吳氏分析藥證不能對應的根源:一是醫(yī)患中都時有“論藥不論病”的錯誤觀點,導致診治疾病時“不論病之是非,而議藥之可否”。二是醫(yī)生對所用之藥存有個人好惡,導致有是病不用是藥,無是病,反用是藥。難免出現(xiàn)治寒以寒,治熱以熱,助紂為虐、谷食變成毒藥的后果。吳氏引用醫(yī)家喻嘉言的話說:臨床上當“先議病,后議藥?!彼忠冕t(yī)家徐大椿的話告誡說:用藥如用兵,“雖甘草、人參,誤用致害,皆毒藥之類也。”作為醫(yī)生必須懂得用藥之道,萬不能憑個人好惡來選擇藥物,有是病,雖險絕之藥也敢用,如巴豆、甘遂、三棱等。無是病,雖平淡之品亦不能妄加,如人參、黃芪、山藥等。吳氏用藥之道,思維獨具,給后人以寶貴的啟迪,當認真效法。
中藥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合稱“四氣五味”。中醫(yī)依中藥性味之偏來糾正疾病之偏,達陰陽平衡而治愈疾病,每位藥都因氣味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治療作用,苦寒藥即味苦性寒之藥,味苦之藥能泄、能燥、能降;性寒之藥能清熱、瀉火、解毒,這是藥物的正作用,但藥物也有它的毒副作用,如性味苦寒的藥物,苦能生燥,寒能傷陽,用之不當則生弊端。吳氏在《醫(yī)醫(yī)病書》中論及苦寒共4篇,他竭力反對恣用苦寒。
苦寒之味,用之不當,不但會影響邪正盛衰,且能變生它端,傷及正氣。吳氏作為溫病大家,熟知苦寒藥的偏性和毒副作用,“苦先入心,其化以燥也”。眼科疾病恣用苦寒之藥,苦能化燥,燥邪傷眼,則眼疾會因燥而愈赤愈痛,導致?lián)p目;外科疾病陽熱實證多,但若恣用苦寒,苦寒敗胃,傷及胃陽,胃陽傷則不思納谷,后天無化源,或傷及正氣,正不敵邪則外科病癥也難愈。如外科疾病中的癰疽,癰者,壅也,是氣血被邪毒壅滯而發(fā)生的化膿性疾??;疽者,阻也,是氣血被毒邪阻滯而發(fā)于皮肉筋骨的疾病[3]。癰疽的成因為“營衛(wèi)不和,氣血不得周流無間”而成。氣為陽,血為陰,腑為陽,臟為陰。若一見癰疽,即以熱毒而論,濫用大劑量寒涼藥物,傷及陽氣,會使陽氣損傷,氣血凝滯而毒聚不散,往往導致病深一層,還會導致毒氣內(nèi)傳,毒侵入臟,最終甚至能危及生命。
對于苦寒藥物的應用,吳氏絕非偏執(zhí)一端,他說:“蓋苦寒在濕熱門中用處最多,欲其化燥也。風火門中用之甚少,要以甘寒用當權(quán),斷不可令苦寒當權(quán),而使之化燥也”。溫熱病其特征是發(fā)熱,熱為陽邪,易化燥傷陰是其共性,過用苦寒之藥,特別是清熱燥濕之芩連類,則更易化燥傷陰,于病不利。而甘能補脾,脾旺則能布其津液,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所以風火門中要重視用甘寒,而不可以苦寒當權(quán)。這也體現(xiàn)了吳氏治溫病注重陰精的學術思想,指出了苦寒藥物用于中下焦?jié)駸嶙C更為妥當。對于火熱上炎之咽喉疼痛等證,治療用藥應選用甘寒之味清熱生津,不宜苦寒,這一見解值得臨證用苦寒藥時研究和借鑒。
吳氏認為“四時五行六氣”乃天地運行之氣,蘊含豐富的自然變化之理,只有四時五行六氣之全,才能生長化收藏而養(yǎng)育萬物,中藥來源于自然產(chǎn)物,故藥道也應符合自然之道,亦即天道。所以藥用之道不僅可以從臨床經(jīng)驗中總結(jié)提煉,還可以從自然之道中參悟。
在收汗法論中,吳氏論述秋小麥的功效好于浮小麥。自汗不止之證,在當時醫(yī)生幾乎都用浮小麥去治療,但是汗為心液,吳氏主張“心虛自汗,用秋小麥”為好。因秋小麥能備四時之氣,種于秋天成熟于夏天,走心經(jīng)而能養(yǎng)心,其種于秋天,初生的皮純得秋金收斂之氣,可以收斂止汗,而浮小麥是自身生時得氣不足或生蟲有病所致,所以,吳氏認為浮小麥自身已經(jīng)不足怎能為人治病,秋小麥治汗之功理應優(yōu)于浮小麥。
中藥赤芍和白芍原本不分,統(tǒng)稱“芍藥”,《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中品。至梁武帝時期陶弘景始分?!侗静菥V目》指出“白補而收,赤散而瀉?!盵4]在白芍論中,吳氏指出白芍不應為“酸寒之品”。關于其性味,《本經(jīng)》謂其“味苦,平?!薄秳e錄》謂其“酸,平,微寒?!痹⒚饕院蟮尼t(yī)家自此沿用白芍為酸寒之品。對此吳氏意見相左,他認為白芍入口咀嚼無酸味,其生長期歷經(jīng)子、丑、寅、卯、辰、巳6個陽月(指十一月至次年四月),性味不可能為酸寒。故吳氏反對朱丹溪產(chǎn)后不可用白芍的觀點,對此非僅吳氏反對,眾多醫(yī)家亦持異議,如《本草正義》中有這樣一段論述:“丹溪謂產(chǎn)后不可用芍藥,以其酸寒伐生發(fā)之氣故也。頤謂產(chǎn)后二字,所該者廣博而無涯唉,芍藥酸寒,虛寒者固不可用,然尚有小建中湯之成例在,若是實熱當下,硝、黃、芩、連且皆不避,又安有獨禁芍藥一味”?
在產(chǎn)后恣用歸芎論中,吳氏提出香砂能養(yǎng)胎元?!跋愀揭还?jié)一膜,深藏根底;縮砂蜜一房一膜,深藏葉底。二者均有胎胞深藏之象,故能保胎也。”保胎需藏,香附、砂仁的天然結(jié)構(gòu)有深藏之象,有利于保胎。吳氏的這一闡述也屬于在自然中比類取象,見解獨特,皆為吳氏參悟自然之道所得,今述茲以作參考,是對是錯,當在實踐中評判。
《素問·五臟別論》指出,藏和瀉是對立的,也是統(tǒng)一的,存在著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5]五臟所貯藏的精微物質(zhì)是供給全身機能活動的物質(zhì)基礎,如果五臟不能化生貯藏輸布精氣,那么六腑就得不到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滋養(yǎng)而失去傳導水谷排泄糟粕的機能;反之,如果六腑不能排泄糟粕,那么濁者不降,清者不升,精微物質(zhì)也無法產(chǎn)生,五臟就不能發(fā)揮正常的功能。因此,吳氏指出五臟六腑體用不同,因此各有補法,補臟之體用守法,五臟的功能藏而不瀉,以藏為用,補腑之體用瀉藥,六腑的功能瀉而不藏,以通為用,故補腑之體用通法。藥之通守即藥的通藥守藥,一字之差,“天”“地”之別,吳氏將通藥守藥進行了大致分類:“凡補五臟之體者皆守藥,補六腑之體者皆通藥”。五臟主守類地氣,六腑、經(jīng)絡、九竅等主通類天氣,故補五臟之體者皆守藥,因臟者,藏也,守而不走;補六腑之體者皆通藥,因腑者,府也,走而不守故也,此之理也。
吳氏提示通藥守藥的劃分是相對的。以四君子湯之組方為例:白術、炙甘草為脾經(jīng)守藥,人參、茯苓為胃中通藥。4藥中甘草純甘,為守中之守藥;白術兼苦能滲濕,是守中之通藥;人參苦少甘多,為通中之守藥;茯苓淡滲而能達下,是通中之通藥。由此可見,通藥中有守藥,守藥中有通藥。
吳氏指出通藥守藥的使用是有原則的,也是有變化的。通常補五臟用守藥,補六腑、經(jīng)絡筋經(jīng)和九竅用通藥,補肌肉則有守藥也有通藥。通藥守藥的配伍也是靈活的,辨證施藥,因需而異。如:四君子湯的參、術、苓、草4味藥,通守各有專長、各有特點,可分可合,變化多端。吳氏“用通,則去術、草;用守,則去參、苓。用通中通,則單用茯苓;用守中守,則單用甘草;兼用通守者,則兼用之?!薄疤烊讼鄳保匦√齑?,故臨床治病通補之法用時為多,守補之法用時為少。所論非常貼近臨床,不失為臨床家之舉,值得進一步探討。
[1]嚴冰.吳鞠通醫(yī)書合編[M].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2007:643.
[2]李源,郭亦男.吳鞠通《溫病條辨》對中醫(yī)兒科的貢獻[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24(2):126-127.
[3]吳愛萍.赤、白芍來源及其臨床應用[J].陜西中醫(yī),2009,30(7):858.
[4]王玉芳.淺析《素問·五臟別論》臟腑藏瀉理論[J].江蘇中醫(yī)藥,2010,42(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