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穎 韋煥進
(湖北大學,湖北 武漢 430062)
民主發(fā)展是無止境的,民主心理素質在理想與現(xiàn)實的相互作用中會不斷趨于完善。民主體制需要在一個國家長久的實踐中使其成為傳統(tǒng),民主才會深入人心,才能使國民具備較好的民主心理素質。隨著我國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和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入,民主在我國的穩(wěn)定性逐漸增強,國民的民主心理素質較計劃經濟時期已經取得了明顯的進步。然而,社會轉型所帶來的一系列變化及其問題對我國國民民主心理素質的提高有著正、反的影響,我們應當正確引導,努力尋求克服消極民主心理的方式和途徑,提高全民的民主心理素質。教育對國民民主心理素質的提高能起著直接而長效的基礎作用,通過構建與落實我國公民媒介素養(yǎng)教育體系,可以提升國民的民主心理素質。
所謂民主心理素質,美國哲學家卡爾·科恩在其著名的《論民主》一書中指出:民主的心理條件或心理素質“是社會成員實行民主時必須具有的性格特點和思想習慣”,[1]科恩進一步指出:“從某種意義上說,相信錯誤在所難免,是民主主義者所應具備的氣質中最根本的一點,因為否定任何政黨的絕對明智,就會鼓勵一切有關的人都參與決策”[2]。他同時強調,“成功的民主都要求公民在信任之中摻和一些批判精神,即對當局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3]“容忍妥協(xié)”是民主心理素質的重要內容,“妥協(xié)不是披上偽裝的有條件的投降,它的過程是積極的,因為促進了各方參與的興致?!保?]由此可見,國民民主心理素質是國民在民主行為中的性格特點和思想習慣。從科恩對民主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理解檢驗公民民主心理素質的標準應當包括以下內容:公民普遍具有懷疑態(tài)度與批判思維、主體意識與獨立人格、權利觀念與規(guī)則意識、公共品格與寬容精神等,公民不僅要善其身,還要濟天下,積極關注社會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和公平正義。
科恩在《論民主》一書中還指出了民主心理素質的重要性,“民主的所有條件中,心理條件是最基本的”,“民主的其他條件主要取決于此”,“民主機器是由其成員的風格來潤滑的”。[5]但是,科恩對民主心理條件的論述還是流露出唯心主義的印記,例如,他認為,“民主的其他條件主要取決于此(心理條件)”[6],過分夸大民主心理條件的作用。秉持揚棄的態(tài)度,去偽存真,科恩的觀點對于今天我們研究民主心理素質仍然具有借鑒意義。
在社會轉型時期,人們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價值體系都發(fā)生明顯的變化。一方面,1978年以來,我國進入社會轉型期,尤其是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里,我國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的速度均大大提升,然而,速度的背后也體現(xiàn)著代價,社會的發(fā)展并沒有和經濟領域的發(fā)展同步進行,由此帶來一系列不可忽視的問題。社會轉型帶來的變化及其問題主要包括社會分化擴大、社會流動加快、社會沖突增加、社會整合力下降等。另一方面,我國國民的民主意識在鴉片戰(zhàn)爭之后已開始覺醒,國人由此放眼看世界,開始傳播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國民民主觀念因而得到熏陶。新中國成立后,國民民主觀念進一步增強,“文化大革命”的爆發(fā)雖然使民主體制遭受災難,但也使國民的民主心理素質得到歷練,催生和增強了珍惜民主政治和民主生活的思想意識。改革開放后,國民民主觀念逐漸提升,民主和法制社會開始形成。
改革開放使生產力得到空前解放,經濟迅速發(fā)展,市場經濟激發(fā)了人們普遍求變思變、求富致富的動機,促使人們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個人的聰明才智,使社會充滿生氣與活力,為民主體制的發(fā)展奠定了物質基礎和技術基礎,也為民主心理素質的提高提供了前提。但是,社會的轉型變化對我國國民民主心理素質的影響具有兩面性。
首先,社會成員在社會轉型中普遍求變思變、求富致富,人的精神和人的主體解放不斷加快,人開始關注和追求自身的可持續(xù)和全面的發(fā)展,這是自我意識覺醒的標志。國民的現(xiàn)代“獨立型”人格正逐漸取代傳統(tǒng)“依附型”人格,在個性上追求多樣化和豐富性,如80、90后的年輕人都青睞于通過網絡社區(qū)、微博、電視臺等方式張揚個性,不再迷信權威和盲目從眾。其次,當前社會分化加速、社會矛盾加劇、各種差距擴大,公眾的“相對剝奪感”增加,生活痛苦指數(shù)提高以及官員貪污腐敗等,無不刺痛著國人的神經,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渴求成為全體人民關注的焦點。公眾的權利觀念和公民意識增強,自覺地通過各種渠道表達利益訴求,即使作為非利益相關者,也往往“路見不平,主動相助”,一些基層的群體性和個體性的上訪頻率增加。再次,人們的社會關系從“熟人社會”轉向“陌生人社會”,即從“封閉型”走向“開放型”,這有助于國人開放心態(tài)和公共品格的形成。最后,“潛規(guī)則”在社會轉型中頗有市場,潛行于各類組織運行的過程中的“潛規(guī)則”,受到專家、學者和社會的深惡痛絕,紛紛向“潛規(guī)則”開戰(zhàn),這有助于強化國人的規(guī)則意識。
首先,國內生產總值GDP主義盛行,導致人的價值“去意義化”,動搖獨立型人格的根基。一個國家的民主發(fā)展程度和國民民主氣質是與該國的國情相適應的,正如馬克思曾指出,不同經濟形態(tài)可造就不同人格,他認為“自然經濟形態(tài)下形成的是依附型人格;而商品經濟形態(tài)下才出現(xiàn)獨立型人格;到共產主義社會,則能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型人格?!保?]當前,無論是政治家、企業(yè)家、律師、教授,還是普通社會成員,無不需要GDP。社會經濟價值高度數(shù)據(jù)化,處處以錢為本,人的價值被冰冷的數(shù)據(jù)來衡量。唯利是圖與只有錢才能帶來幸福的價值取向,是引發(fā)社會信仰相對缺失和道德滑坡的根源,才會發(fā)生諸如人們會因擔心被索取金錢而不敢扶起跌倒的老人的社會性悲劇。GDP主義和膨脹著的物欲,促使人格衰退。由人的本身所帶來的尊嚴感越來越弱;反之,由金錢和權力帶來的尊嚴感越來越強,使人出現(xiàn)認錢不認“人格”等諸多現(xiàn)象。國民獨立型人格不健全,導致其在民主生活中難以形成個體的理性價值判斷,不利于強化國人的公民意識和公共責任感。
其次,社會高度媒介化與國民媒介素養(yǎng)低下形成矛盾,國人的審視態(tài)度和批判思維培育滯后。成功的民主要求國民在信任之中摻和一些批判精神,監(jiān)督政府的行政行為。民主心理素質的提高必須要培養(yǎng)人的科學態(tài)度和批判性思維。如今,社會已經高度媒介化,人們生活在信息的包圍之中,信息對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各個領域的影響與日俱增,善于運用媒介為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服務應當成為現(xiàn)代公民的基本技能之一。我國目前缺乏媒介素養(yǎng)教育體系,國人的科學態(tài)度和批判思維培育滯后,面對泛濫的信息,對普通公眾而言,倘若不具備對不同媒介的特質、功能的認知能力及對媒介傳播信息的解讀、批判能力,就會被信息牽著鼻子走,人云亦云,不利于克服盲目崇拜和迷信心理,不利于培養(yǎng)獨立思考、勇于提出不同見解的習慣和能力。對于政府官員而言,不了解媒體,不善用、善待、善管媒體,就會在新聞輿論監(jiān)督前“失態(tài)”,粗暴應對媒體的正當采訪,把事情的過錯推到媒體身上,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不利于官員正確對待社情民意,增強民主意識。
再次,社會分化加劇、社會階層流動固化,導致社會成員普遍產生焦慮情緒和“極端主義”,對現(xiàn)存民主制度持非理性態(tài)度。社會不公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社會各種差距擴大的同時卻缺乏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造成社會民眾普遍焦慮化,催生“極端主義者”。“極端主義”的言行往往以偏概全,扭曲事物的真實面貌,更容易激化社會矛盾。比如,因為有消極腐敗現(xiàn)象,就把國家說得一無是處;因為有為富不仁,就對所有富人抱以怨、恨、怒。極端主義者對現(xiàn)存民主制度的一味指責,不滿情緒的日益增長,終將產生悲觀失望情緒。譬如,人們通過論壇、微博等平臺發(fā)表意見的同時,充斥著大量的地域間的攻訐謾罵,對某些當事人的跟風指責,甚至是幸災樂禍。網絡太多非理性批評,無助于問題的解決,無助于社會的深層次改革和民主制度的健康發(fā)展,導致放棄民眾監(jiān)督的責任和對政治參與的冷漠化,并形成惡性循環(huán)。
最后,既得利益者缺乏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既得利益者把改革的意義直接與自身利益掛鉤,由于害怕失去已經獲得的地位和利益,對改革往往采取保守甚至抵觸的態(tài)度,成為改革的絆腳石。改革的問題其實是社會轉型的問題,這需要社會各個階層彼此尊重,需要克服各種偏見,客觀全面分析問題,自覺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方法和行動。
媒介素養(yǎng)是個舶來品,引入我國學界和官方的時間比較晚,對于我國公民來說,它屬于一個新概念。簡而言之,媒介素養(yǎng)是指人們對媒介信息的選擇、理解、質疑、評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產媒介信息的能力。在當今高度媒介化社會中,媒介素養(yǎng)已同科學素養(yǎng)、道德素養(yǎng)、法律素養(yǎng)、政治素養(yǎng)一樣重要,其地位和作用不能忽視。國際上許多國家如英國、加拿大等,早已把媒介教育納入正規(guī)教育體系中,我國臺灣、香港等地區(qū)高度關注媒介教育的需求,已將納入中小學的教育體系中,大陸地區(qū)在這方面顯得比較滯后。
媒介素養(yǎng)教育對于提高國民民主心理素質而言,是一種“曲線”實現(xiàn)目標的方式。正如美國學者和素質教育專家瑞妮·霍布斯(Hobbs,Renee)指出的那樣,媒介素養(yǎng)教育能夠培養(yǎng)公民的領導能力,自由地、負責任地表達個人意見的能力,面對沖突的協(xié)調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公民對主動獲取不同來源信息的興趣和對不同意見的容忍能力。[8]媒介素養(yǎng)教育培養(yǎng)國民辨別媒介傳播內容的能力和健康的媒介批評能力,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維護自身及公共利益;有益于良好的懷疑態(tài)度和批判思維的培養(yǎng),現(xiàn)代獨立型人格的強化,權利觀念和規(guī)則意識的增強,公共品格和寬容精神的塑造,這正是國民民主心理素質需要提升的內容。實施媒介素養(yǎng)教育,除了建立覆蓋大中小學各個階段各個層次學生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體制,將媒介素養(yǎng)的課程融入現(xiàn)有的教學體系內,提高在校學生的媒介素養(yǎng)以外,還要對社會人員實施媒介素養(yǎng)的教育培訓。媒介素養(yǎng)教育對國民民主心理素質提升的助推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媒介素養(yǎng)教育利于國民懷疑態(tài)度與批判思維的培養(yǎng)。大眾傳媒是人們獲得信息和知識的主要渠道,但信息的過多、過濫,人們可能疲于接受傳媒所傳播的海量信息,惰化對信息的思辨質疑能力,長此以往會形成麻木盲從的心態(tài),常常被傳媒牽著鼻子走。學者姬德強指出,“媒介素養(yǎng)作為一種防疫性的意識存在,主要是指‘媒介批判意識’,是作為大眾文化濫觴的對立物而存在的”。[9]因此,一方面,媒介素養(yǎng)就是要促使人們質疑精神的弘揚,打破盲從接受媒介傳播信息的習慣,對待不同來源的信息,合理質疑,理性理解,這有助于人們形成質疑精神。民主心理素質的成熟需要國民具備敢于、善于懷疑的態(tài)度。另一方面,媒介素養(yǎng)有助于人們學會對信息的批判性選擇和有效利用,進而形成個性化的批判性思維,有利于克服國民思維的惰性,促使國民形成自己的見解。民主心理素質需要國民的“合理批判”??贫髦赋觯盀榱舜_定他們是否值得尊重,他們和他們的行為必須受到授權者適當?shù)奶籼夼c審查”。[10]“適當”就表明批判要有理有據(jù),有度有節(jié)。媒介素養(yǎng)可以提升民眾對信息的評估能力,學會用審慎的眼光觀察事物和思考問題,通過對問題進行評估,產生新的思路,由此尋找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批判性思維充滿著反思和超越,在評價標準中,我們不必囿于所謂的“標準答案”,應該允許國民標新立異。只要有道理,就應該得到鼓勵,只有當批判思維成為人們自然而然的思維習慣,它才會發(fā)揮出巨大的力量。民主體制的完善,民主形式的推陳出新,民主參與決策的有效性,都需要持懷疑態(tài)度和批判思維予以推動和保障。
其次,媒介素養(yǎng)教育利于國民主體意識與獨立人格的強化。隨著大眾傳媒的深入發(fā)展,傳媒對社會個體的影響越來越明顯,人的社會化過程中媒介作用的痕跡愈加凸現(xiàn)。媒介不光影響著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方式,還對人的思維方式乃至人格的塑造施加了作用。一方面,媒介信息“主動”影響公眾,即媒介的立場、風格、評判標準等影響著人們觀念乃至價值觀。比如,自2002年以來,央視傾力打造“感動中國的十大年度人物”的精神品牌欄目,樹立的正面形象對現(xiàn)實社會具有標桿、規(guī)范、參照的作用;又如,火爆的電視相親節(jié)目,男女嘉賓嫌貧愛富的擇偶言論加劇了社會浮躁心態(tài),不利于年輕社會公眾在社會化進程中形成健康的獨立型人格。另一方面,公眾“被動”受媒介信息影響。只有具備較高的媒介素養(yǎng),在面對不同信息或者觀點時,才能有自我獨立的判斷,擺脫被動或者消極接受的狀態(tài),做到把握實質性信息,集中注意力做最重要的事。使所有人都平等的享有使用媒體表達自我的自由和權利,并且明確認識到自己是一個公民而非臣民,是作為一個有獨立意識和獨立地位的政治權利主體加入到社會政治關系和政治程序中。
再次,媒介素養(yǎng)教育利于國民權利觀念與規(guī)則意識的錘煉。媒介素養(yǎng)教育,對于普通社會成員而言,有助于他們利用媒介維護自身及社會的公共利益。公眾可以就某個社會問題進行廣泛的討論,形成公眾議程,并利用互聯(lián)網等媒介形成媒介議程,進而向政府部門提出政策訴求,形成政府的政策議程,從而實現(xiàn)利益訴求。在這樣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增強公眾的理性維權意識,推進公民社會的發(fā)展。對于政府官員來講,則有利于領導干部自覺增強民主意識、服務意識和依法行政意識。領導干部提高媒介素養(yǎng),才能正確對待輿論監(jiān)督,盡管網絡言論不全是符合事實的,甚至不乏無端造謠指責誹謗。然而,具有接受批評的氣度和雅量,容得下媒介獨立發(fā)聲和公眾的自由言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是新時代稱職領導干部應有的素質。網民反映意見大,官員能因而反躬自問即是民主意識。領導干部要善待、善用、善管媒體,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減少社會怨恨批評,密切黨群和干群關系,推動民主在試錯和批評聲中前進。領導干部通過網絡媒介實現(xiàn)官民的良性互動,重民意、辦實事,能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民主氛圍,激勵國民自覺形成民主性格和民主思想習慣。
最后,媒介素養(yǎng)教育利于公共品格與寬容精神的塑造。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0年6月8日發(fā)布《中國互聯(lián)網狀況》白皮書表示,中國公民依法享有互聯(lián)網上充分的言論自由。人人都應有話語權,不允許甚至排擠、抨擊、阻礙國民發(fā)表意見,就可能損害公共利益,因此,即使立場、利益不同,仍需要以包容的心態(tài)看待,秉持事實改變立場,而不是立場改變事實的態(tài)度。媒介素養(yǎng)教育,讓人們認識到每個人都要負責任地表達個人意見,具備面對沖突的協(xié)調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此對應的是公共品格和寬容精神的實質,即對現(xiàn)實主體和價值多元化的承認,對不同主體之間平等地位的尊重,對不同價值標準的客觀理解,對自己價值標準的信念執(zhí)著。我國現(xiàn)有網民數(shù)量突破5億大關,微博用戶數(shù)超過2.5億,每天人們通過論壇、新聞評論、博客等渠道發(fā)表的言論數(shù)量以百萬計。倘若公眾彼此缺乏包容心,對待不同意見不能保持克制,就會損害其他國民不同訴求的權利和自由,破壞網絡輿論環(huán)境。媒介化社會,人人面前都有“麥克風”,但不能過分自我而失去約束,民主國家的國民必須學會容忍,民主社會是一個普遍互相尊重與包容的社會。
[1][2][3][4][5][6][10][美]科恩.論民主[M].聶崇信,朱秀賢,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172,175,178,185-186,172,176,178.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8]Postman.N.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M].New York:Basic Book,1985:98.
[9]姬德強.大眾傳播受眾媒介素養(yǎng)研究的理論建構:從傳受基本矛盾的分析入手[EB/OL].(2007-06-26)[2012-09-12].http://www.fromeyes.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