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玲
(河南工業(yè)大學經濟貿易學院,河南鄭州450001)
“比較利益學說”的提出基礎是亞當·斯密的絕對利益學說。斯密于1776年在《國富論》中提出了該學說,第一次論證了貿易互利性原則。認為世界各國在產品成本上存在絕對差異,國與國之間通過國際分工和交換來實現(xiàn)社會福利最大化。斯密認為可按成本絕對高低來決定一國進出口,絕對成本優(yōu)勢成為互利性貿易的約束前提,但該理論存在著明顯的局限性。
1815年,英國政府修訂實施“谷物法”,致使英國糧價上漲,各階層為保證吃糧開支而減少對工業(yè)品的消費。同時,“谷物法”的頒布和實施還招致其他國家的報復,以高關稅阻止英國工業(yè)品對該國的出口,致使英國產業(yè)資產階級的利益受到極大損害。當英國工業(yè)資產階級急于尋求實施谷物自由貿易的理論時,李嘉圖應時而生,1817年他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闡明了比較利益學說,認為英國在紡織品和糧食生產上均居于優(yōu)勢地位,但比較而言,在紡織品生產上所占的優(yōu)勢更大,按“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衡取其輕”的原則,英國應專門生產紡織品,進口糧食,從而提高產量,實現(xiàn)更大的比較利益?!氨容^利益學說”為英國廢除“谷物法”奠定了基礎。
與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理論不同,李嘉圖認為兩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存在差異,即使一國在所有產品的生產上處于絕對優(yōu)勢,勞動耗費均低于另一個國家,而另一個國家則相反,也并不意味前者要生產所有的產品,其只應生產本國具有最大優(yōu)勢的產品。另一個國家也不必停產所有產品,而只應停產居于最大劣勢的產品。若各國利用相對優(yōu)勢進行專業(yè)化生產并進行國際交換,則各國均能節(jié)約社會勞動,增加產品消費,世界也會因此提高勞動生產率,獲得增量福利。
為解釋“比較利益學說”的基本思想,現(xiàn)建立兩個國家、兩種產品條件下的簡單貿易模型如下:
表1 分工前的情況
由表1可知,A、B兩國同時生產x、y產品,A國生產每單位x產品需要6天,生產每單位y產品需要4天;B國生產每單位x產品需要1天,生產每單位y產品需要2天??梢钥闯觯珺國在X、Y兩種產品的生產上均處于絕對優(yōu)勢地位,但比較而言,B國在x產品生產上優(yōu)勢更大;相反,A國則在兩種產品生產上均處于絕對劣勢,但在生產y產品上劣勢要小一些,即1:6<2:4,4:2<6:1,因此專業(yè)化分工應為A國集中生產y產品,B國集中生產x產品。
表2 分工后的情況
從表2看出,在世界總勞動天數(shù)13天未變的情況下,分工后的模型總產量從過去的4個單位增加到了5.5個單位。由此可見,一個國家無論其經濟實力如何,按照比較優(yōu)勢的原則均可確立自己的相對優(yōu)勢。
“比較利益學說”假設前提較多而苛刻,使得其適用性大大削弱。例如,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分別生產兩種產品的假設、短期和靜態(tài)的假設等過于苛刻,在這些嚴厲條件下所作的論證具有明顯的局限性,難以成為世界各國參與國際貿易及制定對外貿易政策的借鑒。
1.按照這一學說,兩個國家之間的勞動生產率差異越大,則貿易應越容易發(fā)生。從這點出發(fā),目前貿易應該最容易在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展開,而貿易現(xiàn)實是勞動生產率差異大的國家間貿易量還不如勞動生產率大致相同國家間的貿易量。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雖然國際貿易的基本模式仍然由技術差異和資源稟賦所決定,但國際貿易已經明顯呈現(xiàn)出發(fā)達國家之間的貿易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要構成部分的趨勢,即貿易更多地在發(fā)達國家間進行,并且產業(yè)內貿易逐漸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tǒng)的比較優(yōu)勢理論受到了現(xiàn)實的挑戰(zhàn)。
2.按照這一學說,自由貿易能促進國際分工的實現(xiàn),貿易越自由則分工越容易實現(xiàn)。從這點理解,世界各國應該自覺地實行自由貿易,但在現(xiàn)實的國際貿易實踐中,徹徹底底的自由貿易在任何類型的國家里都未完全實現(xiàn)過。除了實行關稅壁壘外,還采取各種各樣的諸如新興的綠色環(huán)保標準、勞工標準、安全技術標準、衛(wèi)生檢疫規(guī)定及包裝標簽規(guī)定等非關稅壁壘措施實施貿易保護。各國所實施的單邊保護措施導致國際貿易爭端屢屢出現(xiàn),由特定部門的雙邊貿易摩擦發(fā)展為多邊貿易問題,國際貿易關系日趨緊張。
3.按照這一學說,雙方在國際分工和貿易中應是互利的,不應該存在國際剝削,甚至相對落后的國家通過國際交換能節(jié)約更多的社會勞動,獲利更大,但卻與當前富國經常剝削貧窮國家和地區(qū)的事實相悖。究其原因是因為“比較利益學說”未能說明價值轉移和等價交換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為現(xiàn)行舊國際經濟秩序埋下隱患。眾所周知,國際價格線與一個國家的國內價格線越近,這個國家從國際貿易的獲利越少。在目前的國際貿易現(xiàn)實中,發(fā)達國家操控著國際貿易,依據(jù)其經濟實力和對國際市場的控制力量,掌握著價格的操縱權,以價值的相對變化和價格的相對變化制定出口壟斷高價和進口壟斷低價,在國際市場上進行不等價交換。對于富國來說,由于國內價格線與國際價格線接近,感到獲利很少;對于窮國來說,則感到國際市場價格和本國商品的價值相差懸殊受富國剝削。李嘉圖沒有明確回答這一問題,這也是“比較利益學說”的一大缺陷。
“比較利益學說”力求說明國際貿易中比較利益產生的原因在于國內、國際市場中有著不同的交換比率,在這一點上該學說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以此作為解釋貿易發(fā)生的全部卻是錯誤的。李嘉圖追求的是比較利益即“利”,考慮的不是本金,也不是平均利潤,而是超額利潤,認為超額利潤只能通過國際貿易來實現(xiàn)。事實上,超額利潤不僅能通過國際貿易來實現(xiàn),條件許可的話,亦可在國內實現(xiàn)。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其論述并不全面。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將資本運動劃分為三個階段即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購買階段、產品的生產階段及產品的售賣階段。馬克思認為貿易發(fā)生在G—W和W'—G'兩個階段。國內、國際商品交換在社會再生產中的職能都是為了完成商品的實現(xiàn),在實踐中都是為了收回初始投資(保本),獲取一定的利潤(平均利潤),力爭超額利潤。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國內、國際銷售所獲收入相同,沒有比較利益,僅僅是為了迅速收回初始投資,實現(xiàn)平均利潤,廠商也是不會拒絕出口的。因此,從這一點來說比較利益并非是進行國際貿易的首要原因和開展國際貿易的必要條件。
雖然“比較利益學說”長期以來(包括當今)在國際貿易中起著積極作用,但基于其存在著以上與國際貿易現(xiàn)實背離的缺陷,面對新的國際經濟背景,“比較利益學說”顯示出無法與時俱進的趨勢,難以說明當今世界經濟發(fā)展的新現(xiàn)象,以該理論為基礎提出并完善新的國際貿易理論已成為經濟學家們關注的重要課題。中國作為一個發(fā)展中大國,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較低,雖然在勞動力資源和自然資源上具有比較優(yōu)勢,但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低成本“比較優(yōu)勢”正在喪失,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日趨降低。所以,依據(jù)我國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及時調整在國際分工中的比較利益結構,使比較優(yōu)勢轉化為競爭優(yōu)勢,既是國際競爭新格局的要求,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1]黃衛(wèi)平等.比較利益說[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2]紀玉山,紀明.超越“比較優(yōu)勢陷阱”:“十二五”時期我國對外貿易的戰(zhàn)略調整[J].學習與探索,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