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誠
編者按:正如本文作者所言,“認識歷史思想,思考社會思潮的交鋒,是我們理解歷史的一把鑰匙”。本文作者在《當代中國八種社會思潮》一書中,評述了從1978年到2008年這30年間大陸的八種思潮。部分章節(jié)為了理清脈絡,在時間的前后節(jié)點上有所突破延伸,但也以這30年起伏變化為主。本刊從2012年第6期起,逐一向大家介紹這八種思潮。
民主社會主義在中國曾遭詛咒
很長一段時間里,民主社會主義(又稱社會民主主義)在中國是負面形象,是“叛徒”。
20世紀60年代,中蘇決裂。中共發(fā)表“九評”(連續(xù)九篇評論蘇共中央公開信的文章),批判蘇共的“現(xiàn)代修正主義”。在批判“蘇修”的同時,挖祖墳追溯到民主社會主義和“老牌修正主義者”伯恩施坦、考茨基,連帶各國社會黨(社會黨是民主社會主義的載體),統(tǒng)統(tǒng)一鍋熬,痛加批判,全面否定,指為馬克思主義的叛徒。
讓我們挑出一篇“八評”看看。
1964年3月31日,《人民日報》發(fā)表《無產(chǎn)階級革命和赫魯曉夫的修正主義——八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作者署名人民日報編輯部、紅旗雜志編輯部,赫然代表最高權威。
該文說:“從蘇共二十次代表大會開始,赫魯曉夫提出了同十月革命道路根本對立的所謂‘和平過渡道路,也就是‘通過議會的道路向社會主義過渡……赫魯曉夫鼓吹的這一套貨色,并非什么創(chuàng)造,不過是第二國際修正主義的再版,是伯恩施坦主義和考茨基主義的復活。伯恩施坦背離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標志,就是宣揚合法的議會道路,反對暴力革命,反對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反對無產(chǎn)階級專政。他認為資本主義可以和平地‘長入社會主義……考茨基同伯恩施坦一樣,竭力宣揚議會道路,反對暴力革命……他說,在資產(chǎn)階級民主制度下……如果仍然主張用暴力來推翻政府,就未免滑稽可笑了。他攻擊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是‘由于缺乏耐心而使用暴力手段的產(chǎn)婆,迫使一個孕婦不是在第九個月而是在第五個月分娩……考茨基是一個十足的議會迷。他有一句名言:‘我們政治斗爭的目的,和從前一樣,仍然是以取得議會中多數(shù)的辦法來奪取國家政權?!?/p>
這篇文章對主張和平過渡的各國社會黨也做出了否定性評價:“社會黨不是社會主義的政黨。除了個別的左翼以外,它們是資產(chǎn)階級政黨的一種變形。在社會主義革命問題上,我們同社會黨的立場是根本不同的,不能模糊這種界限。”
文章的結論是:“暴力革命是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普遍規(guī)律……列寧曾經(jīng)斥責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者熱衷于議會制度的幻想,拋棄了奪取政權的革命任務,把無產(chǎn)階級政黨變?yōu)檫x舉黨,變?yōu)樽h會黨,變?yōu)橘Y產(chǎn)階級的附庸,變?yōu)榫S護資產(chǎn)階級專政?,F(xiàn)在,赫魯曉夫及其追隨者鼓吹議會道路,也只能重蹈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者的覆轍。”
批判文章鋪天蓋地的結果,民主社會主義在中國談虎色變。
伯恩施坦、考茨基的著作,只能享受“供批判用”的內(nèi)部灰皮書待遇。
改革開放之后,事情起了變化。中國陸續(xù)翻譯出版一些民主社會主義的文獻,發(fā)表一些學者客觀介紹歐洲社會黨的文章。比如1988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殷敘彝主編的《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叢書》,為客觀研究民主社會主義提供了大量資訊。東方出版社出版劉蕓影翻譯的《論民主社會主義》一書,也為讀者了解民主社會主義提供了幫助。
然而,“江流曲似九回腸”。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東劇變,東歐各國共產(chǎn)黨改為社會黨,有人擔心這股浪潮波及己身,于是再度高調(diào)批判民主社會主義。這一時期,否定民主社會主義的思潮重新抬頭。當時各地出版了十幾種討伐民主社會主義的書籍,單篇文章更是不可計數(shù)。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許俊達主編的《民主社會主義哲學源流》一書。該書第7頁說:“蘇東劇變后,民主社會主義只不過被那里的右翼用來作為向資本主義急速過渡的橋梁……民主社會主義……不是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方向?!钡?0頁說:“民主社會主義是以抽象的人性論為基礎,以人道主義為主線和核心的一種政治思潮和政治哲學……這一思潮是非馬克思主義的甚至是反馬克思主義的,而與自由主義,尤其是現(xiàn)代自由主義倒有著更多的相近?!?/p>
重慶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徐崇溫著《民主社會主義評析》一書。該書第一章第五節(jié)的標題是“民主社會主義反對共產(chǎn)主義”。這一節(jié)一開頭(第58頁)就說:“民主社會主義不僅作為社會改良主義同科學社會主義相對立,而且作為一種指導思想,指導著社會黨國際堅決反對共產(chǎn)主義、共產(chǎn)黨,反對社會主義國家。而在1989年東歐劇變的過程中,還對社會主義國家采取和平演變的政策?!?/p>
當然,90年代還有另外一種趨勢。這就是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發(fā)表之后,新一輪解放思想浪潮興起,不但為改革開放帶來轉機,也給客觀研究民主社會主義開啟了新的路向。
與此同時,各國社會黨與中國共產(chǎn)黨的關系不斷改善。1997年,社會黨國際主席莫魯瓦訪問中國,標志中共與社會黨關系正?;?。
就在同一年,英國布萊爾率領新工黨上臺執(zhí)政,提出“第三條道路”的主張,在全球引起巨大反響。新工黨1995年黨章宣布,工黨是一個民主社會主義的政黨。工黨的目標是:公正社會、開放政體和健康環(huán)境。一方面,要掃除資本主義的弊病(分配不公);另一方面推進社會所有制(不實行傳統(tǒng)社會主義的公有制)。一段時期內(nèi),中國出現(xiàn)了“第三條道路”的翻譯與研究熱,諸多中國學者研究“第三條道路”的著作紛紛出版。如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謝峰著《英國工黨第三條道路研究——兼論西歐社會民主黨的革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何秉孟、姜輝著《階級結構與第三條道路:與英國學者對話實錄》,東方出版社出版的阮宗澤著《第三條道路與新英國》,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史志欽著《全球化與歐洲社會民主黨的轉型》等,對民主社會主義做了相對客觀的介紹與評論。
伯恩施坦、考茨基等人的著作也摘掉了內(nèi)部出版的“灰皮書”的帽子,先后由人民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公開出版銷售,受到讀者歡迎。
民主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曲折命運,頗受國人關注。當下,國人對于中國未來路徑爭論頗多,而民主社會主義不管怎么說也是社會主義,自然引起極大興趣,民主社會主義漸漸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