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幼幼集成》學術思想研究

2012-01-25 03:58:18劉寨華
關鍵詞:痘疹陳氏指紋

劉寨華,于 崢,楊 威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醫(yī)基礎理論研究所,北京 100700)

《幼幼集成》為中醫(yī)兒科專著,是清代著名兒科醫(yī)家陳復正所撰,全書六卷,刊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陳氏醫(yī)道兼修,擅治兒科,對兒科理論及臨證頗多獨到見解和臨床經驗,經總結多年兒科心得,并廣征博引,撰成此書。后世對該書評價很高,尤以兒科指紋學說和驚風證治最為突出。該書與《幼科鐵鏡》、《幼科釋謎》并稱為清代中醫(yī)兒科學代表著作,又以《幼幼集成》成就最高。該書集清代以前中醫(yī)兒科之大成,具有內容豐富、義理嚴謹、用方簡切、注重實用等特點,是研究清以前兒科學的最好范本,也是兒科最常用、最實用的臨床指導醫(yī)籍,在中醫(yī)兒科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其學術思想影響深遠。

1 辨證重視指紋與脈法

對于3歲以內的嬰幼兒,陳氏施診特別強調望小兒食指絡脈,闡明了指紋在兒科臨床診斷中的特殊意義。書中立指紋脈法的辨證綱領,執(zhí)簡馭繁,對于指紋的診治思路和方法進行了客觀的評價。陳氏用四句詩概括望指紋辨別疾病輕重的方法,即“初起風關證未央,氣關紋現(xiàn)急須防。乍臨命位誠危急,射甲通關病勢彰”。他還用三句話來說明觀察指紋形色而辨別主病的方法:“浮沉分表里,紅紫辨寒熱,淡滯定虛實”,這種診法迄今仍有臨床參考價值?!队子准伞诽岢鲈\脈之要,小兒三五歲,可以切脈,但手腕短促,三部莫分,惟以一指候之。提出小兒的常見脈象為浮、沉、遲、數(shù)、有力、無力,較《內經》的“大小緩急”更為明晰。

2 立“三搐”說辟驚風舊論

陳愛飛認為,世醫(yī)遇到小兒發(fā)熱癥狀,無論外感內傷統(tǒng)稱為“驚風”,這種情景愈演愈烈。他對此不遺余力地“徹底揭破”,毫不留情,句句中的。陳氏特予申言,主張不用“驚風”之名,創(chuàng)立“三搐”學說,從而辟驚風舊論,豐富了兒科辨證。依其病因癥狀,分為誤搐、類搐、非搐3種。他所說的誤搐,即傷寒病痙,分柔痙、風痙治療。陳氏認為傷寒小兒最多,由醫(yī)者治不如法,抑遏其表邪,莫能外解,故壯熱不退,遂以成痙,則有搐搦反張之候。其主張以解表散邪為先,不可妄投鎮(zhèn)墜截風之品。類搐就是雜病致搐,分暑證、瘧疾、痢疾、咳嗽、丹毒、瘡癰、痘瘡、霍亂等,如辨證精確,一藥可愈,不致作搐。其治當求之于本,不治搐而搐自止,如以清脾飲治小兒熱瘧作搐。非搐即為竭絕脫證,即幼科之慢驚風、慢脾風,分吐瀉、大驚卒恐等分別予以辨治。此證乃久病后,脾胃敗絕,即竭絕脫證,不能用驚風稱之。“三搐”說糾正了當時兒科對驚風認識的混亂現(xiàn)象,從其理論到實踐予以駁斥和辟謬,對于補偏救弊、指導兒科臨床正確辨證有重要的指導意義。[1]

3 幼兒痘疹治法獨到

陳氏強調痘疹輕重懸殊。痘疹治則為補中兼解毒,補中可用四君子湯加黃芪、枳實、山楂等,解毒用黃連解毒湯加連翹、防風、荊芥等,慎用苦寒克削之品,損傷脾胃。若先天稟賦不足妄投苦寒,否則毒未解而胃先損,痘未至而中已寒;先天稟賦充實而痘瘡之毒輕者,不必苦寒克削。提出“保元護正,慎施攻伐為主,輔以反正逆從之治。此外,對于前賢的痘疹專著,陳氏贊賞明·萬全撰著的《片玉痘疹》,故收入該書的大部分歌賦,較之其他版本所收選的歌賦更為完備,故在文獻學方面具有較高的版本價值。

4 發(fā)揮痙病理論明確治法方藥

小兒痙病卓有成就的研究,是陳復正對兒科的最大貢獻。陳氏革除驚風,易以“搐”字,重在闡發(fā)小兒痙病理論。在“誤搐”門列入張仲景柔痙、剛痙的辨證治法,并對張景岳、喻嘉言、周虛中等諸家學術經驗予以闡發(fā)。對于痙病的治療,陳氏主張以疏散解肌為主,同時根據辨證的不同,又有溫經及養(yǎng)血之法。所選之方,多發(fā)表疏解之品,并將前代諸家治痙之方納入兒科之用,豐富了小兒痙病的治法方藥。陳氏辟駁驚風理論,主要是反對濫用鎮(zhèn)墜毒劣之品。由于時醫(yī)抱守驚風之說,一遇發(fā)搐則不辨寒熱虛實,概投朱砂、腦麝之類,不但毒藥害兒且貽誤病情,病至危殆。故陳氏主張革除驚風之說,以痙論治,實有針砭時弊之功,并補充了兒科痙病治法。

5 提綱分目辨發(fā)熱創(chuàng)用神奇外治法

小兒多有發(fā)熱,陳氏認為既往幼科發(fā)熱論證過于繁雜,難得其要。于是他把小兒發(fā)熱分為“表、里、虛、實”四大癥,以四大熱癥為綱,其下雜證為目,如傷風、傷寒、傷暑、夜熱、煩熱、積熱、血熱等,有綱有目,簡切明了,便于診療。他還獨創(chuàng)“神奇外治法”治療發(fā)熱,如“疏表法”治邪熱在表,能疏通腠理、宣行經絡;“清里法”治邪已入里,能滋陰退熱、拔毒涼肌;“解煩法”治毒盛熱極,取胃口、手足心、四肢多種穴位病位,分殺病勢;“引痰法”治痰喘有升無降,用生白礬加面粉、好醋和作小餅貼兩足心,上病下治,為后世醫(yī)家廣為采用。此外,還有“暖痰法”、“納氣法”、“通脈法”、“定痛法”等。正如陳氏所說“非古書所有,實予異授心傳,經驗既久,神應無方”,可以看出陳氏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和仁人濟世的高尚醫(yī)德。

6 辨治顧護脾胃用藥慎用寒涼

小兒脾胃功能未臻完善,容物不多,如哺養(yǎng)不當,飲食不節(jié),常因之損傷脾胃而致病。因此陳氏注重脾胃在發(fā)病中的作用,強調脾胃強弱與否是影響小兒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關鍵,強調脾胃功能在小兒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在臨證中,主張結合小兒體質特點辨證用藥。在病因學方面,認為“小兒之病,傷食最多”;“凡小兒脾胃實者,倘縱其口腹,不知節(jié)制,則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而實者必致為虛矣”。提示傷食是兒科的一個獨立的病因,在多種疾病的發(fā)病中起到特殊的作用。在小兒用藥方面,反對過用寒涼藥,或過用毒劣之方及輕易使用金石重墜之品,恐其傷胃。在虛實夾雜時,亦應時時顧護胃氣,“若以弱質弱病,而不顧脾胃虛弱,概施欲速攻治之法,則無有不危矣”。治則上提出“保元護正,慎施攻伐”、“顧護元氣,扶補脾胃”。

7 外治推崇火功,匠心獨具

陳復正《幼幼集成》備述了兒科多種治法,除藥物治療外,還有神火法、艾灸法、針鋒砭法等特殊治法。他十分推崇火功,稱之為幼科第一要務:“夫嬰兒全身燈火,誠幼科第一捷法,實有起死回生之功”?;鸸Ο煼礋艋鹁姆?,又名“神火法”、“燈草灸”、“十三元宵火”[2]。清·《幼科鐵鏡》首創(chuàng)“十三”法,主治小兒臍風初起或預發(fā)。陳氏發(fā)展為“全身燈火”、“六十四”法遍及全身,推廣其應用范圍。為便于記憶和流傳,陳氏繪圖作歌并詳述用火之適應證及宜忌。神火之功效對后世影響較大,豐富了小兒治法,至今民間還廣為流傳燈火照、打、爆各種療法,用以治療外瘍腫毒諸癥,值得我們后人去挖掘整理。

總之,《幼幼集成》一書在學術上遵古而不泥古,在理論上不離古人軌跡,而在具體觀點方面往往獨抒己見并有創(chuàng)意性。全書論證條分縷析,義理精當,醫(yī)論簡明,方論詳備。論治去粗存精,結合陳氏多年臨證實踐,“存其精要,辨其實非”,博取切實有效之方。須著重指出的是,陳氏對兒科多種病證,“其中診治權衡,一遵經旨”(見《幼幼集成·小引》),為今人學習兒科診治樹立了規(guī)范。其理論及方治,對兒科理論及臨床都有重要指導價值,對后世兒科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我們在學習借鑒的過程中,應結合臨床學以致用。

[1]夏 晨,韓桂賢.《幼幼集成》辨證論治特色探析[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08,22(7):19-20.

[2]李富漢,歸永亮.陳復正《幼幼集成》學術思想探要[J].河南中醫(yī),1994,14(5):11-13.

猜你喜歡
痘疹陳氏指紋
習練陳氏太極拳有效緩解焦慮癥和抑郁癥
少林與太極(2023年5期)2023-07-14 03:01:54
“痘疹”考辨*
像偵探一樣提取指紋
為什么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
民國《姜山陳氏新祠宗譜》述介
天一閣文叢(2019年0期)2019-11-25 01:32:16
皮膚型雞痘診斷與治療
陳氏定瓷入選十大文化產業(yè)優(yōu)質產品品牌
基于自適應稀疏變換的指紋圖像壓縮
自動化學報(2016年8期)2016-04-16 03:39:00
陳氏驗方回乳靈回乳體會
可疑的指紋
田林县| 云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 乌苏市| 晋宁县| 中山市| 汝阳县| 克拉玛依市| 万山特区| 大丰市| 张掖市| 黄冈市| 吴堡县| 望都县| 柏乡县| 霍林郭勒市| 邓州市| 岑溪市| 新野县| 山东省| 丹江口市| 汶川县| 平顶山市| 彰武县| 城市| 施甸县| 淮阳县| 四平市| 桃江县| 茌平县| 苗栗县| 安乡县| 武山县| 庆元县| 剑川县| 汾阳市| 新干县| 铜川市| 晴隆县| 汉源县| 武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