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潔 劉亞華 張敬杰 李繼新 李宛霏 潘爐臺
(貴陽中醫(yī)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2)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侗族是這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它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廣西等省。侗族聚居地區(qū),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森林較多,蕨類植物豐富,而且侗族有綠化環(huán)境的美德,因此植被保護較好,藥源豐富[1]。侗族人民在與疾病長期作斗爭的過程中,總結出了不少藥用經驗,使用不少蕨類植物。本文就侗族最為常用的藥用蕨類植物作簡要介紹。
來源于鳳尾蕨科植物鳳尾蕨Pteris cretica L.的全草。我省少數民族常把井欄鳳尾蕨Pteris muifida Poir.、劍葉風尾蕨 Pteris ensiformis Burm.、溪邊鳳尾蕨 Pteris excelsa Gaud.、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與鳳尾草混用。生于林下或石縫[2]。
侗族藥名:娘村金凈;俗名:鳳尾草[3]。
性味功用:味淡、微苦,性涼。退熱,退水。
侗族藥用經驗:主治燒傷、燙傷。
來源于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ex Murray的全草。我省少數民族常把藤石松Lycopodiastrum casuarinoides(Spring)Holub及筆直石松Lycopodium obscurum L.f.strictum(Milde)
Nakai ex Hara與伸筋草混用。生于林下陰濕處或酸性土壤[3]。
侗族藥名:娘順壩;俗名:伸筋草,獅子草。
性味功用:味甜、微苦,性平。退水,除寒,伸筋,止血。
侗族藥用經驗:主治扭傷。
來源于鐵角蕨科植物長葉鐵角蕨Asplenium prolongatum Hook.的全草[4]。生于陰濕石巖上或附生于林中樹干上。
侗族藥名:罵散希;俗名:青絲還陽、盤龍蓮[4]。
性味功用:味辣,性淡。退水,搜風。
侗族藥用經驗:主治尿脬結石。
來源于瓶爾小草科植物瓶爾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 L.的全草。生于草叢中。
侗族藥名:一向一檔;俗名:箭蕨、瓶爾小草。
性味功用:味酸甜,性涼。退熱,解毒,消腫。
侗族藥用經驗:主治毒蛇咬傷。
來源于陰地蕨科植物陰地蕨Sceptridium ternatum(Thunb.)Lyon的全草。生于山坡灌叢陰處。
侗族藥名:靠朵;俗名:蛇不見、一朵云[5]。
性味功用:味微苦,性涼。退熱退水。
侗族藥用經驗主治:小兒高熱驚風抽搐,肺熱咳嗽,咳血,久咳肺虛,百日咳,癲癇,瘰疬,癰腫瘡毒,毒蛇咬傷,目赤火眼,目生翳障。
來源于水龍骨科植物抱石蓮Lepidogrammitis drymoglossoides(Bak.)Ching的全草[6]。生于陰濕巖石或附生于樹干上。
侗族藥名:翁吼老;俗名:石瓜子、爪子草、小肺筋、爪米石豇豆。
性味功用:味苦、甜,性涼。退熱,去毒,涼血,化痰。
侗族藥用經驗:主治生皰。
來源于水龍骨科植物廬山石葦Pyrrosia sheareri(Bak.)Ching的葉。生于巖石上或樹干上。
侗族藥名:靠壩;俗名:葉下紅、血公雞[6]。
性味功用:味苦、甜,性涼。退熱退水,消腫止血。
侗族藥用經驗:主治妊娠水腫。
來源于里白科植物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Houtt.)Nakaike的全草。生于強酸性土的紅壤丘陵荒坡或馬尾松林下。
侗族藥名:靠告撾;俗名:狼萁草、鐵芒萁。
性味功用:味苦、澀,性平。退熱,止血。
侗族藥用經驗:主治尿脬結石、便血。
來源于金毛狗科植物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L.)J.Sm.的根狀莖。生于林下陰濕酸性土上。
侗族藥名:靠累;俗名:金毛狗脊,狗脊。
性味功用:味苦,甜,性熱。補體、除寒、止血。
侗族藥用經驗:風濕痹痛,腰痛脊強,不能俯仰,足膝軟弱無力,遺尿,遺精,白帶過多,外用可治瘡癰腫毒。
來源于水龍骨科植物金雞腳Phymatopteris hastata(Thunb.)Pichi-Serm.的全草。
侗族藥名:靠蹬雁;俗名:鵝掌金星草,雞腳叉,鴨腳金星草、鳥見飛[7]。
性味功用:味苦、微辣,性涼。退熱除寒。
侗族藥用經驗:白痢。
來源于鱗毛蕨科植物貫眾Cyrtomium fortunei J.Sm.的根狀莖或葉。生于路旁石上及陰濕處石灰?guī)r上。
侗族藥名:靠介郞濃。
性味功用:味苦,性微涼。有小毒。退熱,解毒。
侗族藥用經驗:主治著寒著熱、老年咳嗽。
來源于卷柏科植物墊狀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Hook.et Grev.)Maxim.的全草。生于干旱巖石縫中。
侗族藥名:靠巴奴壩;俗名:還魂草。
性味功用:味辣,性平?;钛?,止血。
侗族藥用經驗:主治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尿血,外傷出血。
來源于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的孢子。
侗族藥名:教任麻;俗名:左轉藤。
性味功用:味甜,性涼。退熱,退水。
侗族藥用經驗:腰痛水腫、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來源于鐵線蕨科植物扇葉鐵線蕨Adiantum flabellulatum L.的全草或根。生于林下陰濕酸性土上。
侗族藥名:靠弄;俗名:過壇龍、墨線草。
性味功用:味苦,性涼。退熱。
侗族藥用經驗:主治尿脬結石。
來源于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ex Murray)Trev.的全草。生于密林下或溝谷石上。
侗族藥名:順層塔;俗名:蛇足草,虱子草,千層塔。
性味功用:味苦,微甜,性平。有小毒。退水,解毒,止痛。
侗族藥用經驗:主治燒傷、燙傷、腰痛水腫。
來源于觀音座蓮科植物福建觀音座座Angiopteris fokiensis Hieron.的根狀莖。生于林下溪邊較陰濕處。
侗族藥名:靠登馬;俗名:福建觀音座蓮、大馬蹄。
性味功用:味淡、性涼。退水,解毒。
侗族藥用經驗:主治跌打損傷、癤腫。
來源于槲蕨科植物槲蕨 Drynaria roosii Nakaike的根莖。附生于樹干或巖石上。
侗族藥名:迅壩;俗名:骨碎補、爬巖姜。
性味功用:味苦,性熱。補體,強筋,搜風,止痛。
侗族藥用經驗:主治傷筋、傷骨。
[1]陸科閔.侗族醫(yī)藥[M].貴州:貴州科技出版社,1992.[2]文曉萍,張敬杰,潘爐臺.貴州少數民族常用的藥用蕨類植物[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
[3]潘爐臺,趙俊華,孫慶文.貴州藥用蕨類植物[M].貴州:貴州科技出版社,2012.
[4]胡成剛,趙能武,王培善,等.黔產鐵角蕨科藥用植物的種類和分布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36(22):9607—9608.
[5]趙俊華,趙能武,王培善,等.黔產鐵線蕨、陰地蕨科藥用植物種類和分布研究[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08,(5):44—46.
[6]黃靜,楊理明,楊立勇,等.黔產水龍骨科藥用蕨類植物的種類和分布研究 2[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9,20(7):1712—1713.
[7]楊理明,黃靜,楊立勇,等.黔產水龍骨科藥用蕨類植物的種類和分布研究 3[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9,20(8):2012—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