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生于廣東,幼年曾飽受離亂,經常忍饑挨餓。后來她移民美國,并在北加州居尤里卡市定居,她的丈夫是加州州立洪堡大學物理系教師。
兒子上小學一年級時,她應學校邀請做過兼職體育助教。她發(fā)現(xiàn),和兒子同班的一個白人小女孩整天追著兒子要吃的東西。后來她才知道,小女孩的父親是個洗車工,因為失業(yè),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一家4口蜷居在一輛破舊的小轎車里,經常餓肚子。童年困苦的記憶使她非常同情小女孩的一家,她開始不斷地把家里的食物送到小女孩的家中,她還為小女孩的父親介紹了一份麥當勞的工作。她發(fā)現(xiàn),雖然美國政府有社會救濟金,但很多人因不符合救濟條件而無法得到幫助,在她生活的尤里卡市有很多人和小女孩家一樣,因為各種原因成為城市的流浪者。她開始幫助更多的流浪漢,多的時候達到500多人,其中年紀最小的是3個月的嬰兒,最年長的是82歲的老人,而且她記得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
每天凌晨3點半,她開始煮咖啡,做蛋糕。她的廚房里安放著兩個分別可做100個小蛋糕的大烤爐和5個分別可做100杯咖啡的商用咖啡機。她一個人操持500個流浪漢的早飯。早上7點,她準時將食物裝上卡車,開往不同區(qū)域的流浪漢聚集點。每天小卡車還沒有停,外面已經排起長龍。她還特別尋找那些躲在橋下、鐵路邊甚至灌木叢中的無家可歸者,將食物發(fā)給他們。這些人大多是患有精神疾病者、退伍軍人、離家出走的青少年、藥物濫用者等。她利用給他們送早餐的機會和他們聊天,了解他們還需要什么。
一次,她在送飯中遇到一個坐輪椅的退伍軍人,她上前把蛋糕和咖啡遞給他,他卻躲開了她。她笑著問:“你為什么躲開我,為什么不吃飯?”這個殘疾人難為情地解釋說,因為他很久沒洗澡了,怕身上的臭味熏著她。他希望過兩天她能給他帶來干凈的換洗衣物,因為他要去海灣洗澡。過了兩天,她帶來了干凈的衣物,卻再也沒看到那個殘疾的退伍軍人。后來她才知道,這個殘疾人淹死在海灣里。她對這件事一直難以忘懷,她想:也許對于這些流浪的人而言,尊嚴的起點或許只是洗一次澡。
去年4bddab9ac66c30f65ffc5c2c71a67c2c年初,她出資2.5萬美元,與一個慈善組織合作建了一個澡堂。每一天,約有60個流浪漢來到這個建有3間浴室的澡堂,免費享用20分鐘的沐浴。在這個澡堂里,一個沐浴過后的流浪漢曾央求她,讓自己“在浴室里多呆一會,多感受一點家的感覺”。另一次,一個60歲的男人一走出浴室,便抱著她嚎啕大哭,此前他已16年沒有照鏡子,沒有洗澡,早已記不清自己皮膚原本的顏色。
起初,她只想著不要讓別人挨餓,但如今,她還盼望這些無家可歸的人能夠“擁有尊嚴,重新回到社會”。每天在送早餐的路上,她經常琢磨著何時帶一個懷孕的流浪女人去醫(yī)院做檢查,何時送一個想讀大學的流浪青年去見社工,以及怎么幫助一個離家出走的年輕人回家等等。
曾有從商的美國人認為她在縱容懶惰的人,沖到她家門口大喊大叫:“坐上你的船,滾回去吧!”她沒有直接回應,只是幽默地來一句:“現(xiàn)在我可以坐飛機了!”讓她感到更無奈的是,過去多年里,她已記不清自己送走了多少“孩子”,連尤里卡市的殮尸工都與她成了朋友。因為經費不足,她只能為大部分去世的流浪漢進行火葬,只有個別特別希望土葬的,她會為其購買土地。
她的善舉得多了更多人的支持,這幾年,加入的人也越來越多。尤里卡市的一間咖啡店把每天賣不完的甜點留給她,牛肉供應商不時送來免費牛肉,醫(yī)生為流浪漢們進行義診,一些市民也開始來當志愿者。她的鄰居邁克·克拉格赫德還為她設立了個人主頁,自掏腰包為她支付域名費,并管理著網上籌款的事情。
2010年8月4日,她獲得奧巴馬親自頒發(fā)的“總統(tǒng)公民獎章”。美國總統(tǒng)公民獎章是頒發(fā)給平民的最高榮譽之一。奧巴馬用一句話便概括了她做的所有事情——“24年來日復一日地照顧美國加州尤里卡小城的流浪漢”。從最初的4個人到如今的500個人,她每天給500人做飯,幫他們建澡堂,為死去的人送葬。
她就是華裔女性關惠群。關惠群說:“我現(xiàn)在做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發(fā)自內心的關心,當我知道有人需要幫助,不管什么時間,我馬上出去處理,他們不是我的工作,他們是我的家人,我的朋友?!薄?br/> ?。ㄕ浴吨袊嗄辍罚ㄘ熅?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