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聶榮臻入黨三部曲

2011-12-29 00:00:00和璐
黨史縱覽 2011年3期


  與新中國其他開國元帥相比,聶榮臻入黨的時間比較早,也比較順利。他出生在一個窮苦的農(nóng)民家庭,青年時因參加五四愛國運動,遭到守舊勢力的迫害,在家鄉(xiāng)無法立足。于是,他遠赴法國,參加勤工儉學運動.在周恩來、趙世炎、劉伯堅等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幫助下,聶榮臻的世界觀徹底完成轉(zhuǎn)變,走上了共產(chǎn)主義道路,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名早期黨員。
  
  開始轉(zhuǎn)變于四川
  
  1899年12月29日,聶榮臻出生于四川江津縣(現(xiàn)重慶市江津區(qū))吳灘場附近石院子一戶貧困的農(nóng)民家庭。在聶榮臻的記憶中,父親聶仕先因度日艱難,每天除了干活的辛苦,就是為家庭生計發(fā)愁。聶榮臻8歲時,父親把他送入外公家辦的私塾讀書。在私塾里,聶榮臻不僅學習十分用功,而且樂于助人。同學中有一個叫陳善之的孩子,家里窮得連一方硯臺都買不起,常遭到先生的斥責與同學的嘲笑,聶榮臻就把自己的硯臺送給了陳善之。聶榮臻的父母十分理解與支持兒子的舉動,沒有責怪他,而是給他買了一方新硯臺。后來,陳善之學習所需的筆墨紙硯,一大半都是聶榮臻接濟的。童年時代形成的這種同情勞動人民的思想,為他后來接受馬克思主義打下了基礎。
  聶榮臻有一個妹妹,叫聶榮昌。在舊社會,婦女是沒有學文化權利的,聶榮昌也沒有機會去念書。聶榮臻一再做父母的工作,終于使父母同意把妹妹也送進私塾讀書。一次,兄妹倆放學回家,途中妹妹突然說腳痛。聶榮臻讓妹妹坐在路邊的石頭上,脫下她的鞋襪后,大吃一驚:妹妹的一雙腳被帶子緊緊地纏變了形!他十分心疼,一把扯掉了帶子。回到家后,他反復懇求,最終說服了母親,沒有再給妹妹裹腳。這些事情都讓聶榮臻對舊思想、舊習慣深惡痛絕!
  聶榮臻在私塾度過了4年時間,后轉(zhuǎn)入永川縣陳食高等小學住讀。這所學校的老師大多受過新學教育,思想開明。正是在這里,聶榮臻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開始了世界觀的轉(zhuǎn)變。他酷愛學習,在課桌上刻下“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立志時”的字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1917年夏天,聶榮臻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江津縣立中學(今江津中學)。他一絲不茍,發(fā)奮求學,成績優(yōu)秀,成為同班學生中的佼佼者。他的作文不時被抄錄張貼,讓其他同學觀摩閱讀。他不僅學業(yè)優(yōu)秀,而且操守純正,受到師生的一致好評。一學期結(jié)束后,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
  聶榮臻上中學時,正值俄國十月革命之后,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國得到傳播。一批四川的進步知識分子開始接受和宣傳馬克思主義,一些進步書刊也陸續(xù)出現(xiàn)在四川。聶榮臻閱讀了《天演論》、《物種起源》,以及《新青年》月刊等進步書刊,以前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道理,現(xiàn)在豁然開朗。在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進步思想的雙重影響下,聶榮臻逐漸開始轉(zhuǎn)變,由一個正直、進步的少年,成長為具有強烈愛國心的熱血青年。他常說:“我輩要以報國為根本,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建功立業(yè)。諸君將來再聚時,要有所成就方不負我們同窗之誼。”老師評價他“資賦不凡,終非池中之物”。
  五四運動爆發(fā)并迅速擴展到四川后,聶榮臻積極投身這場愛國運動,并成為學生代表。
  暑假快到了,聶榮臻與其他同學一道,以學生聯(lián)合會的名義,向青年學子發(fā)出了倡議書:
  感時勢之多艱,不容就手而旁觀,邀集津中各校,組聯(lián)合之會,同捍時艱,共剔外患,激揚民氣,以奠家邦。此敝會人區(qū)區(qū)之心,當亦同胞所共諒也,然今者各校假期已至,而國家之風浪正高,豈可漫無組織,不為善后之策。故特請×××先生于假中返里后,本此愛國之決心,速組分會,多事演說,廣播傳單,使國人皆存警惕之心,僻壤窮鄉(xiāng),亦知國家之勢,常與本會聲息相通,則于后事其庶乎有補。此皆國人應有之責,不容或辭。
  放假后,聶榮臻與幾個同學,到各地小鎮(zhèn)上發(fā)表愛國演講,常常獲得聽眾的熱烈掌聲。聶榮臻因此遭到反動軍警當局的抓捕,學上不成了,連家鄉(xiāng)也呆不下去了。恰好在五四運動結(jié)束后,全國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勤工儉學運動。為了尋找救國圖強、改造社會的知識和真理,當時有大批青年投入了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從1919年到1921年,從四川前往法國留學的學生高達492人,為全國之最。而在四川又以江津去法國人數(shù)最多,達40多人。在這種背景下,聶榮臻來到了法國勤工儉學。
  
  加速轉(zhuǎn)變于法國
  
  1919年12月9日,這是聶榮臻人生中一個重要日子,隨著一聲汽笛長鳴,郵輪司芬克司號載著聶榮臻和他的同伴們駛往法國,于1920年1月14日抵達馬賽港。
  到了一個新的環(huán)境里,聶榮臻十分興奮。在這里,他認識了蔡和森、蔡暢、向警予、陳毅等志同道合的同志。然而,開心之余,煩惱也接踵而來,最大的問題就是語言不通。由于不懂法語,他上學、打工、生活都面臨許多困難。他先是在蒙塔爾紀中學學習法文,不久,因蒙塔爾紀中國學生太多,轉(zhuǎn)到法國北方的德洛繼續(xù)補習法文。為了盡快掌握法語。聶榮臻買了個小鏡子隨身攜帶,經(jīng)常對著鏡子讀法文,觀察自己的發(fā)音口形。不到半年,他的法語水平就有了很大提高,開始學習數(shù)理化。當年秋,他進入胡乃爾中學學習。
  身在異國他鄉(xiāng),雖然孤獨,但古老的法蘭西文化、資產(chǎn)階級革命思想,深深吸引著來自天府之國的聶榮臻,他在給舅舅的信中說:
  甥觀中華,尚有偷閑之日,然國勢之不如人,學問之不如人,亦自愧也,甥曾處鄉(xiāng)里,不識世界為何物,及游地球大半,經(jīng)有許多地面,強國弱國,顯然分矣,回思祖國,號稱文明古邦,然不及外人亦遠矣。甥嘗思之,閑居家庭,優(yōu)游終生亦自樂也。既曰出國,則負有無窮之責任焉。對于自身,則有求生活之責任;對于家,則有侍父母蓄妻室之責任;對于社會,則有扶救之責任;對于國,則有利國利民之責任。故甥無時可得稍懈。
  到了法國后,受進步思想的熏陶,在進步知識分子的幫助下,聶榮臻的世界觀進一步轉(zhuǎn)變,并積極投身于留學生們開展的三次愛國運動中。
  第一次是“二八”運動。由于家境貧寒,聶榮臻是在舅舅的幫助下,才湊了300銀元的路費出國的。到了法國,錢很快用得差不多了。聶榮臻就一邊上學,一邊打工。他先后在法國蒙塔爾紀橡膠廠、施耐得爾鋼鐵廠、雷諾汽車廠等工廠打工,當過汽車輪胎檢驗工、鉗工、車工、煉焦工等,不僅從中獲得了微薄的收入,還開闊了眼界,增加了對資本主義腐朽性的感性認識,同時對工人階級的認識更加深刻。
  1920年以前,勤工儉學生都能從中國駐法公使館領取救濟金,加上打工獲得的一部分收入,還能夠維持自己的學業(yè)及生活??墒牵搅?921年,由于法國經(jīng)濟不景氣,很多工廠開工不足,大批工廠接二連三倒閉,找一份工作十分困難。屋漏偏逢連夜雨。國內(nèi)主管留學事務的華法教育會以經(jīng)濟拮據(jù)為由,在1921年1月中旬宣布與勤工儉學生斷絕經(jīng)濟關系,使留學生的生活雪上加霜。留學生們?nèi)呵榧崳沙龃淼今v法公使館交涉,要求北洋政府解決留學生的經(jīng)費問題。公使館致電北洋政府,報告在法中國留學生的困難,可是,北洋政府拒絕了學生們的正當要求,并威脅要把無工可做的學生“遣送回國”。消息一傳出,就引起廣大留學生的無比憤怒。在蒙塔爾紀的中國留學生趕到巴黎,會同在巴黎的中國留學生,向北洋政府駐法公使提出爭“生存權”和“求學權”的要求。聶榮臻得到這個消息后,立即從胡乃爾動身,連夜趕到巴黎。2月28日,聶榮臻與400多名留學生一道,匯聚到中國駐法公使館請愿。在留學生的堅決斗爭下,中國駐法公使館和華法教育會被迫答應了學生的部分要求,承諾延長他們3個月的救濟金,并幫助沒有工作的留學生找工作。聶榮臻獲得了69法郎的救濟金,暫時緩解了燃眉之急。
  
  中國在法留學生開展的第一次運動是純經(jīng)濟性質(zhì)的,而第二次留學生運動則是一場政治斗爭。這就是發(fā)生在1921年6月和8月的“拒款運動”。1921年6月,北洋政府派專使朱啟鈐到巴黎,同法國政府密談,借款3億法郎,用以購買軍火,并以中國某些地區(qū)的筑路權、采礦權、稅收作抵押。這一嚴重損害中國權益的賣國行徑,引起了中國在法留學生及其他領域中國人的強烈不滿。得知這一消息時,聶榮臻正在克魯鄒(又名施奈得爾)鋼鐵廠做工,他和其他留學生一道,專程趕到巴黎,參加中國留學生舉行的示威游行和各種抗議活動。6月30日,旅法各界召開第一次“拒款大會”,并沖進中國駐法公使館進行抗議,嚇得朱啟鈐等人逃出巴黎。7月25日,中法借款條約秘密草簽,借款從3億法郎增加到5億,留學生們得到后更為激憤。8月13日,中國留學生們召開“第二次拒款大會”,要求中國駐法公使陳箓當眾宣布在法國不得有賣國借款的行為,并須以宣言通告法國外交部及各報。陳箓面對學生的激憤情緒,不敢露面,指派公使館秘書王曾思出面應付學生。王曾思十分傲慢,斥責、謾罵中國留學生。留學生們怒不可遏,把王曾思痛打了一頓。這一場斗爭以中國留學生的勝利而告終,中國駐法公使館沒有在借款條約上簽字。
  聶榮臻參加的中國留學生第三次學生運動,仍然發(fā)生在1921年。這年夏,北洋政府駐法代表以照顧勤工儉學留學生為名,向法國政府索取庚子賠款,法國政府退還了一部分款項。北洋政府用此款項在里昂籌辦了里昂中法大學,并得到廣東地方政府的大量捐款。按理,里昂中法大學應當用這筆錢照顧困難之中的中國留學生,可是,校方對勤工儉學留學生的困難熟視無睹,卻從國內(nèi)招收一批家境富裕的學生到法國學習。這一行徑,加劇了勤工儉學留學生與北洋政府的矛盾。
  鑒于此,留學生趙世炎與蔡和森等人在巴黎組織了“勤工儉學生聯(lián)合委員會”,組織大家奮起抗爭,維護自己學習的權利。他們從各地學生中抽調(diào)125人,組成“先發(fā)隊”,于9月20日分赴里昂,21日占領了里昂中法大學。中國駐法公使館與當?shù)鼐炀掷仟N為奸,強行沒收了“先發(fā)隊”成員的護照,并將他們扣押在芒特呂克炮臺的兵營。晚來一步的聶榮臻到達里昂時,“先發(fā)隊”的留學生們已被押進兵營。于是,他找到公使館副總領事李駿,陳述留學生們的窘境,期望得到李俊的理解與幫助。對留學生的處境有所同情的李俊,讓聶榮臻規(guī)勸留學生“幡然悔悟,棄舊圖新”。聶榮臻靈機一動,說:“學友們在押,我不能相見,更不能規(guī)勸,若先生要我規(guī)勸,那請您給我開一張出入兵營的證明吧?!崩羁÷晕⑦t疑了一下,揮筆簽了一張通行證。聶榮臻憑著這張通行證,多次進出兵營,救出包括趙世炎在內(nèi)的3名留學生,而其他104名留學生則被強行遣送回國。
  進占里昂中法大學斗爭的失敗,使聶榮臻感到十分迷茫。殘酷的現(xiàn)實,也使聶榮臻徹底省悟過來。他認識到:“實業(yè)救國”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路在何方?他苦苦思索著。
  
  完成轉(zhuǎn)變于比利時
  
  1921年11月底,聶榮臻離開法國,前往比利時,進入沙洛瓦勞動大學補習班。沙洛瓦大學設有工程、機械、化學等課程,費用比較低廉,而且這里校園寬闊,環(huán)境優(yōu)美,設備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又有學生宿舍。聶榮臻于1922年暑期考入該?;瘜W工程系,他決心利用這個機會,專心致志地讀書。
  繼聶榮臻之后,又陸陸續(xù)續(xù)有許多留學生從法國轉(zhuǎn)到比利時這所勞動大學。伴隨著中國留學生人數(shù)的增加,種種社會思潮也紛至沓來,形成了一股熱潮。無政府主義、工聯(lián)主義等各派思想的代表人物也紛紛粉墨登場,竭力宣傳各自的觀點和主張,一時間形成了各種社會學說相互沖擊、各種觀點相互爭鳴的紛紜局面,中國的留學生們幾乎都被卷進了這股潮流中,他們不是擁護這個黨派,就是擁護那個黨派。聶榮臻也不可能置身其外,但一時理不出頭緒,便如饑似渴地閱讀各種政治思想理論書籍,苦苦地思索著、比較著。
  聶榮臻后來動情地回憶這段經(jīng)歷,說他在最苦悶的時候,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在沙洛瓦勞動大學的圖書館里,他借閱了《共產(chǎn)黨宣言》、《共產(chǎn)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國家與革命》、《共產(chǎn)主義ABC》等著作,還經(jīng)常閱讀從國內(nèi)傳到歐洲的《向?qū)А返瓤?。《向?qū)А冯s志把傳播馬列主義同分析研究中國問題結(jié)合了起來,對聶榮臻啟發(fā)很大。
  在這一時期,聶榮臻還結(jié)識了中國最早的一位馬克思主義者劉伯堅。
  劉伯堅(1895-1935),原名永福,四川平昌縣人。1920年赴歐洲勤工儉學,閱讀了《資本論》、《共產(chǎn)黨宣言》等馬列主義經(jīng)典著作,思想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zhuǎn)變,接受了馬克思主義。1921年初,劉伯堅參加了由趙世炎、李立三組織的勞動學會,與周恩來、趙世炎、蔡和森、李富春等領導了以爭生存、求學權為主要內(nèi)容的“二八”運動,并先后參與了6月的“抗拒中法大借款”、9月的“占領里昂中法大學”等重大政治斗爭。1922年6月,他與周恩來、趙世炎等在巴黎共同組建了旅歐“中國少年共產(chǎn)黨”(后改名為旅歐共青團),隨即轉(zhuǎn)為共產(chǎn)黨員。
  聶榮臻與劉伯堅是老鄉(xiāng),感情十分深厚,在一起無話不說,很快成為知心朋友。兩人經(jīng)常在一起探討資本主義的弊端和社會主義的前景,分析各種學說的優(yōu)劣。多年來目睹封建社會的腐敗、軍閥統(tǒng)治的殘暴、帝國主義給中國造成的貧窮落后,經(jīng)過反復的學習思考,聶榮臻的認識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他堅信,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才能使中國四萬萬同胞都能有衣有食。1922年6月3日,他寫信給父母說:
  不得手諭久矣,海外游子,懸念何如?又聞川戰(zhàn)復起,兵自增,而匪復猖!水深火熱之家鄉(xiāng),父老之苦困也何堪?狼毒野心之列強!無故侵占我國土!二十一條之否認被拒絕,而租地期滿,又故意不肯交還!尸位飽囊之政府,只知自爭地盤,擁數(shù)十萬之雄兵,無非殘殺同胞,熱血男兒何堪睹此?男也,雖不敢云以天下為己任,而拯父老出諸水火,爭國權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兒之有責!況男遠出留學,所學何為!決非一衣一食之自為計,而在四萬萬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亦非自安自樂以自足,而在四萬萬同胞之均能享安樂也。此男之素抱之志,亦即男視為終身之事業(yè)也!
  這封信表達出聶榮臻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不僅在理論上接受了馬克思主義,而且在行動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參加旅歐中國少年共產(chǎn)黨。1922年8月,由同在沙洛瓦勞動大學學習的劉伯堅和熊味耕介紹,聶榮臻加入了旅歐中國少年共產(chǎn)黨。這標志著聶榮臻的世界觀已經(jīng)徹底完成了轉(zhuǎn)變,走上了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的道路。
  1923年2月17日至20日,旅歐中國少年共產(chǎn)黨在巴黎召開臨時代表大會,聶榮臻出席了這次大會。會議通過了由周恩來起草的章程,組織名稱改為“旅歐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入團以后,聶榮臻和劉伯堅一起,負責團的旅比利時支部工作。他們主要抓兩件工作:一是發(fā)展團員,二是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團員。1923年春,聶榮臻由趙世炎和劉伯堅介紹,參加了中國共產(chǎn)黨。
  幾十年后,聶榮臻對這段歷史仍然記憶猶新,他說:
  1920年1月到1924年9月,我在法國和比利時勤工儉學4年零9個月。這一段生活,在我的頭腦里的烙印很深,因為這在我一生經(jīng)歷中,是完成世界觀的根本轉(zhuǎn)變,真正走上革命道路的起步時期。革命的起點是永遠難忘的。
 ?。}圖為聶榮臻在比利時沙洛瓦勞動大學化學系學習時的照片)

巫山县| 定襄县| 通海县| 德令哈市| 疏勒县| 乡城县| 莆田市| 石泉县| 慈溪市| 波密县| 临泉县| 建始县| 白河县| 秦皇岛市| 古田县| 阜南县| 新泰市| 渑池县| 蕉岭县| 阳信县| 安远县| 木兰县| 嘉义市| 龙里县| 改则县| 神农架林区| 澳门| 竹山县| 东安县| 临邑县| 赤城县| 饶平县| 西盟| 济阳县| 延庆县| 阳信县| 新津县| 麟游县| 蓬溪县| 呈贡县| 崇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