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1年第二季度,由于通貨膨脹和不斷緊縮的貨幣政策,股市不斷下行,尤其5月下半月兩市持續(xù)下跌后再度暴跌,特別是5月26日兩市跌幅9%以上的個股達90多家,恐慌盤蜂擁而出,慘不忍睹,有人謂之為“股殤”。不少散戶股民虧損累累,有的股民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個別的甚至想一死了之。
瀏覽不少財經(jīng)網(wǎng)站的博客,“別了,股市”、“悲劇性行情何時結(jié)束?”、“一個散戶離開股市的臨終留言”等慘烈、悲痛之語比比皆是,讓人不忍卒讀。更有一股民賦詞一首,淋漓盡致地展露了他此時此刻的心境:“跌依舊,人消瘦,傷心總在癡心后;股猶在,價無半,一捧熱淚獨下咽;春已過,夏已至,牛哥總被熊哥揍。淚哭干,夢難斷,仰問蒼天誰來救?"
其實,諸如此類的難受、悲傷、憤懣、絕望的心態(tài)并不可取,面對股市暴跌,更需要的是淡定與平和。
做股民,平和太難
淡定與平和,既是一種優(yōu)良的品性,更是一種處世智慧。
63歲的老股民常笑愛好有三樣:炒股、散步、看報紙。常笑烏黑的頭發(fā),泛著紅光的面膛,從相貌上說,更像一個中年人。談起自己的養(yǎng)生之道,他說,自己并沒有什么養(yǎng)生訣竅,有的只是生活規(guī)律,心態(tài)平和。
常笑在股海里搏擊了近二十年,經(jīng)歷了股市無數(shù)的風風雨雨。炒股只是他的一項愛好,他一直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股漲股落、賺錢賠錢。正是這種對股市不太“用心”的平和的心態(tài)讓生活中的他開朗、樂觀,日子過得平淡而安然。
但很多股民對股市漲跌卻極其“用心”,以致情緒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賺的時候沾沾自喜,賠的時候懊惱沮喪,“割錯肉”之后后悔莫及,有些甚至于影響正常的生活工作。
炒股,無心者勝
恐慌和貪婪,欲罷不能,這是很多股民都存在的心理。炒股實質(zhì)是一種無比微妙的心理游戲。當股票全線飄紅,市值飆升,股民們就會覺得自己賺少了,只后悔沒有多籌點錢多投入一些。而當股市開始下滑,喜悅和興奮頓時變成懊惱和壓抑,這種賭徒心理,很容易讓股民陷入經(jīng)濟和精神的雙重危機中。
心態(tài)平和的人,一切都看得開,他們總是心無旁騖地專注于自己的事業(yè),即使遇到挫折和不幸,也能一如既往地執(zhí)著向前。法國植物學家迪亞,是一位貴族,法國大革命時,已70高齡的他,在一夜之間變得一無所有。但他心靜如水,即使經(jīng)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但他還是樂呵呵的。一次,法國自然科學協(xié)會邀請他作報告,上臺的他赤著腳,第一句話就是:“今天很抱歉,沒有鞋子穿,不過赤著腳倒還挺舒服。”
相反,我們股民中許多人,對金錢得失、股市漲落看得太重,因此整天忙忙碌碌,處于高度緊張之中,惟恐稍有閃失。一旦股市大跌,就暴跳如雷,怨天尤人,消極悲觀而又忿忿不平。在他們眼中,只有烏云密布,永遠發(fā)現(xiàn)不了生活中的七彩陽光。因而,他們有的只是張狂和沖動,缺少冷靜和堅韌,因而總是與成功無緣。
做人要淡定,心態(tài)平和,平和地看世界,淡泊地對自己,這樣,眼里才會總是閃爍著愉快睿智的光芒。炒股也是如此。希臘哲學家克里安德,80高齡時依然開朗快樂。有人問他:“誰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斬釘截鐵地說:“知足的人!”所以,平和是金,平和得福,平和者壽。而“股市潮中過,漲跌不縈心”更是一種難得的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