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發(fā)展的日新月異,多媒體正逐步走進課堂。它彌補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一種以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為特征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以下就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淺談幾點。
一、為學生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多媒體的特點是圖、文、聲并茂,聲形結合,能提供形式多樣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動感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背景,能把學生帶進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為課堂教學營造出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進入一個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如《春天》一課,在引入課文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再現課文的情景:天氣溫和了,小溪的冰融化了,小草從土里鉆出來了,各種各樣的小花陸續(xù)開放,冬眠的小動物都慢慢地蘇醒,使學生進入一個有聲有色的動感畫面,感受春天的到來、春天的美景,體驗投身大自然懷抱中的樂趣。學習的興趣立即被激發(fā)起來,從而使學生化被動為主動、變灌輸為啟發(fā)式,自己考慮、自主參與、自主探索,迸發(fā)思維的火花。多媒體把無聲的教材內容變得有聲有色,化靜為動,把學生帶進課文的情境之中,學生始終處于最積極興奮的狀態(tài),對課文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很自然地就會投入積極思維狀態(tài)之中。
二、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
朗讀是書面語言有聲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鳴的作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在感情上很難調動學生入情入境,多媒體可使課文的語言材料變成可感的聲音,讓課文中的語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滲透到學生的心里,從而使學生耳醉其音,心醉其境。如教學《北京亮起來了》一課,我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特定的教學情境,學生一邊聽優(yōu)美的音樂,一邊欣賞首都北京夜晚的美景。在教師的范讀引導下,學生被帶進了美麗的不夜城——北京,并產生了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對首都北京的熱愛之情,而且萌生了“我要讀”的強烈欲望。又如教學《日月潭》一課,伴隨著優(yōu)美的樂曲、娓娓動聽的朗讀,屏幕上出現了美麗的日月潭,山清水秀,群山環(huán)繞,風光秀麗。它獨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一種愉悅明快的情感在學生心底油然而生。教師因勢利導,以境引情,引導學生以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tǒng)一的情感來朗讀課文。學生由于被風光秀麗的日月潭所吸引,朗讀的興趣隨之而生。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以口語為主,輔助以卡片、黑板、掛圖、實物等。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習,感到單調、枯燥。而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感性的材料,增加豐富想象的機會,激發(fā)學生的形象思維,促進學生抽象思維、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和諧地發(fā)展,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教學完《小鹿的玫瑰花》這篇課文后,我設計了一個拓展作業(yè),讓學生根據自己在實際生活中的體驗發(fā)揮想象,并與伙伴合作演一演?!凹偃缧÷狗N的是迎春花、月季花或者別的花,黃鶯和微風會怎么對小鹿說呢?除了黃鶯和微風,還有誰也看到了花開或聞到了花香,他們會對小鹿說些什么?”我利用多媒體出示畫面,并配上一段優(yōu)美、輕快的樂曲,讓學生一邊看一邊聽,并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然后讓學生進行口頭表達。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充分地顯示出來,有的扮演黃鶯說:“小鹿,我見過你家的迎春花,可漂亮了!看著那些花,我就想唱歌?!庇械陌缪菸L說:“小鹿,我聞到你家的迎春花,可香了!我?guī)е南阄洞迪虿莸?、森林,大伙兒都夸我是‘春花香風’呢!”我再次引導學生觀察屏幕上的畫面,然后進行想象,學生有的扮演小燕子說:“小鹿,我也見過你家的月季花,有黃的,白的,紅的,粉紅的,好美??!看到那些花,我就會忘記一天的疲勞?!庇械陌缪菝鄯湔f:“小鹿,你家的月季花真漂亮,而且花粉可多了,幫了我很大的忙,謝謝你?!庇械陌缪菪∠f:“小鹿,我把你的香味帶給我的同伴,他們非常喜歡,要我代他們謝謝你?!笨梢姡嗝襟w教學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總之,多媒體為學生呈現了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天地。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語文教學,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迪學生的思維有著重要的作用。
(責編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