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遲到和早退的文字。
“遲到”和“早退”都與時間有關(guān),關(guān)乎和景旭楓的對話時間,關(guān)乎《青盲》的全國播出時間。在認識景旭楓整整五年后,我才正正經(jīng)經(jīng)寫了第一篇關(guān)于他的個人文字,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他的身份定位變化太快。2005年第一次見面,他還是一家著名外企的建筑設(shè)計師;2006年新浪第四屆文學大賽,他是一名很紅的暢銷書作家;再后來,頻繁見他混跡于影視圈,風生水起、意氣風發(fā);最后一次見他,則搖身成為國內(nèi)頗有名氣的新銳編劇。至今,他的每一部作品在各地收視排行榜上都能名列前茅,從最初的《天眼》到《雪豹》,特別是今年那一部最火的諜戰(zhàn)劇《青盲》,則讓他和另一位合作者張海帆一起成功轉(zhuǎn)型,成為一名徹徹底底的職業(yè)編劇了。說起他與張海帆在《青盲》上的合作,還要追溯到2006年新浪第四屆文學大賽。當時,景旭楓憑借小說《天眼》捧得當屆的懸疑類金獎和最佳影視獎,張海帆的《冒死記錄》則憑借自己的鬼才奪得最具人氣獎。從那以后,這兩個性格相投的北方漢子成為志同道合的哥們兒,這種友誼一直保持到現(xiàn)在,也才有了《青盲》的合作和成功面世。
我一直認為張海帆是個很鬼才的人,他的故事駕馭能力非常強,結(jié)構(gòu)宏大,情節(jié)緊湊,而景旭楓則是一個追求宏大場面和細節(jié)完美的人,他對人物的臺詞非常講究,翻來覆去地琢磨人物在當時情節(jié)發(fā)展的心理活動,并如何以最妥的方式說出來。他們兩個人的配合可以說是完美協(xié)作,這也為《青盲》的成功奠定了最基本的劇本元素。
2008年,在景旭楓的推薦下,投拍過他的《天眼》的慈文影視看中了《青盲》的影視改編潛力,并委托景旭楓來做這部戲的編劇。景旭楓說,他當時非常猶豫。他是個做事謹慎的人,按照他的計劃,他當時正準備動手寫《天眼》的第三卷,但猶豫再三,最后還是接了這個“棘手”的活兒。“當時很多朋友,包括我的眾多天眼迷們對此都非常不理解,說,景旭楓也會編故事,為什么不寫自己的故事,非要去接二手活兒改編別人的故事呢?可我最終還是選擇了《青盲》?!彼J為,張海帆的《青盲》是個好故事,“這個故事具備改編成一個經(jīng)典故事的雛形和基礎(chǔ),我有把握把它改編成一個遠遠超過《天眼》的好看的故事。”于是,景旭楓暫時放棄了自己的兩部作品,而選擇了《青盲》。景旭楓說,從他2005年辭去公職,選擇寫作的那一刻起,他的理想就是,寫出更多更好看的故事,他不管這個故事的原創(chuàng)作者是不是他,只要他最終能夠呈現(xiàn)給讀者更多更好看的故事。景旭楓覺得,可能每一個創(chuàng)作者都會遇到這樣的岔路口,這個岔路口的選擇,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你在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這一點對未來的方向,至關(guān)重要。
于是,2008年5月,他開始動筆,改編《青盲》這部小說。他把整個故事重新打碎、揉捏,賦予人物性格,和張海帆討論,重新編寫故事大綱,這是個費時費腦的再度創(chuàng)作,兩人用了整整四個半月的時間。
針對《青盲》的初稿,景旭楓、助手佟睦、慈文影視老總馬中駿、導演楊文軍紛紛出謀劃策,一共進行了兩個月的討論。景旭楓說,“大家都是較勁兒的人,不愿意湊合,我一直覺得集體的智慧總要比一個人大。”這樣的創(chuàng)作氛圍才有可能創(chuàng)作出更耐看、更經(jīng)得起推敲的劇本出來。
景旭楓不是個貪功的人。他一直都說,《青盲》這部作品是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這個故事最終的原創(chuàng)作者應(yīng)該是張海帆(原著者)和楊文軍(導演)兩人,張海帆創(chuàng)造了故事的雛形、楊文軍創(chuàng)造了整部感情戲的雛形,而他作為改編者,則確立了其中每一個人物的個性、情感糾結(jié)和沖突,以及重新構(gòu)架整個故事,并新編了最后文稿中出現(xiàn)的絕大部分故事橋段。
《青盲》是一部很有質(zhì)感的小說,他所呈現(xiàn)出來的情節(jié)氛圍和氣場,讓閱讀者感到那聲音和胸膛里積聚的緊張和舒緩之氣糾結(jié)著,一種從感官表層塌陷入內(nèi)心深處,不斷翻滾著的強震撼。張海峰、徐行良、王玲雨、張?zhí)m以及他們身后的鄭小眼、皮景順、鮑牙張,還有那些沒有成功越獄的老爺兒們,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出精帶彩地將戲中的人物鑄得血肉豐滿,擲地有聲。而景旭楓則坐在一旁,氣定神閑地觀著這戲里的一切,運籌帷幄。
景旭楓對他在這部小說里埋伏的各種智力考驗津津樂道。插翅難飛的白山館,夜夜緘默;錯綜復雜的明爭暗斗,步步為營;我黨特工的主動暴露只為一場越獄。如果真是一場游戲,那么這設(shè)局人未免太過殘忍與詭譎。問景旭楓如何評價一個聰明的男人,“聰明的男人是讓你看不出聰明?!?br/> 景旭楓是個耐得住安靜的人,他喜歡健身、彈鋼琴,他親手縫窗簾,只因為外面縫制的針眼太大。我覺得,一個男人能在喧囂的氛圍中把住一方清靜是一種很高的境界,“我每一次的大喜大悲都是一種經(jīng)歷,體味了另外一個我的人生,我覺得這是我生活方式的一種滿足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