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顥:24歲,剛剛走出大學校門不久。2010年才剛剛開始練習鐵三,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使得他第一次參加鐵人三項70.3的比賽就獲得了年齡組第二的好成績,也是本次濟州鐵三賽事中惟一一個上臺領(lǐng)獎的中國內(nèi)地選手。在30歲前能獲得KONA資格是他努力的方向。
從沖線的那一刻就意味著這場比賽已經(jīng)成為過去了,而我幸運地在第一次Ironman的比賽里能順利完成,并且取得一個對我來說算是很好的成績。但在這第二名的背后,顯然還存在很多能力的不足,5小時42分拿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里或許都是不值得一提的,所以在以后的鍛煉中,除了享受Ironman的樂趣還想得到更好的提高,意味著必須付出更多的汗水—我喜歡我樂意!
從零開始
去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揮雨在我面前提起了他想玩鐵三這項運動,我當時連“鐵三”是什么都不懂,他就發(fā)了一個長達40分鐘的2010年KONA鐵三的視頻給我看,我看到職業(yè)選手和運動愛好者同場競技,無論男女老少、高矮胖瘦都在堅持自己的信念,尤其看到那些年長者在比賽中的堅持,我被深深的打動了,這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項運動,這是一種精神!我一下子就愛上了鐵三,并且也開始付之于行動。
其實我以前在學校里很少跑步也沒有單車,更不會游泳。畢業(yè)后,偶爾認識了幾名跑友,逐漸就開始加入到跑步的行列中,之后才購買了單車并學會游泳,就這樣幾乎從零開始踏進了鐵三之路。鐵三教會了我?guī)讟訓|西,首先這不是一項極限運動,而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能參與的,所以沒必要被心中的“魔”嚇著;其次,這并不是一件可以不通過努力就完成的事,運動這條路沒有捷徑,必須要合理規(guī)劃安排鍛煉才能達成;第三,學會在鍛煉中享受自己付出和收獲的樂趣;第四,必須學會感恩,在我們訓練的背后,身邊的人也在為我們付出很多。
鐵三首秀
我本來是打算把第一次鐵三的比賽獻給Ironmanchina的,可中國站的比賽由于種種原因取消了,我的比賽名額就轉(zhuǎn)移到了濟州,我的鐵三首秀竟直接出了國門。
我們提前幾天到達濟州適應了一下環(huán)境和線路,比賽當天,當裁判倒數(shù)10秒發(fā)槍,我的70.3從這一刻正式開始。我放松心情,盡量增加劃水效率,在不知不覺中游完1.9公里。進入單車區(qū)后發(fā)現(xiàn),和我同組的幾輛單車都已經(jīng)出發(fā)。單車賽道一開始就是一個從0海拔到150米海拔長達七公里的長坡,試車時太小看這賽道了,我基本保持心率不上170,因為單車結(jié)束后還有一個半馬在等待我。大概55公里時我超過了揮雨哥,我倆相互加油鼓勵。緊跟著是一段順風的平路,保持著40KM/H的速度,把上坡的時間追回來一點。當看到“中文觀光區(qū)”幾個字時我知道馬上就能結(jié)束自行車賽段了,最后300米是小下坡,我早早就溜車先脫好鎖鞋,經(jīng)過換項區(qū)前看了下時間3小時40分,心里開始笑了,這次進六小時應該沒問題了。
跑步一開始就來個大下坡,可恨的是跑出才一公里,騎車路段被我超過的新加坡小帥哥大步把我超了,可我已經(jīng)沒能力去追趕,放輕松跑好自己的步伐。跑步路段大大小小的上下坡,前面18公里幾乎連一丁點樹蔭都沒有。到達終點時,我清晰地看到5小時42分,此刻我激動了,終于來到人生中第一次Ironman 70.3的終點線,看到朋友們都在終點處等待,我高舉起雙手沖過終點線。
回味濟州
濟州島是韓國的旅游勝地,這里的自然文化景觀和當?shù)厝嗣駱銓嵉拿袂槎剂钗矣∠笊羁?。比賽沿線,自行車的路段是最長距離的,經(jīng)過了旅游區(qū)、村莊、鬧市和海邊,很好地把整個城市和鐵人比賽結(jié)合起來,使得我們這些比賽選手在比賽過程中不是那么枯燥,緊張之余可以欣賞這個美麗的地方。
這次在濟州島的比賽感覺很不錯,賽道較多的上下坡對于臥來說不太適應,但自己的能力已經(jīng)發(fā)揮出來了,第一次參加Ironman70.3不僅能順利完成賽事,而且還獲得了年齡組第二,已經(jīng)很滿意了。不過我們必須意識到與國外的差距,就以韓國和日本的參賽人數(shù)為例,這次參賽 的分別有575人和237人,而我們國內(nèi)內(nèi)地跟香港加在一起也才八十多人參賽,鐵三還需要更多的普及。
第一次Ironman的比賽陰差陽錯地奉獻給了濟州島,從這里開始就是我Ironman生涯的起點。明年開始就升到25~29歲組了,在這組別里至少要開始大鐵生涯,為了去KONA我還必須付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