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語文教育改革家于漪老師在教學實踐中非常重視語文學科的知識綜合性、語文學科的情感性、語文學科的藝術性,在語文教學方面不斷探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文教育思想和教學經(jīng)驗。學習研究這些思想和經(jīng)驗,對深化語文教學改革,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關鍵詞: 語文教學 綜合性 情感性 藝術性
我國杰出的語文教育改革家、語文界的一代師表于漪老師,從教50年來,在語文教學方面不斷追求,自成一體,以自己對教育事業(yè)的滿腔熱情,經(jīng)過長期不懈的教育實踐,探索出有理論深度、有完整體系、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語文教學思想和教學經(jīng)驗。她撰寫的許多教學方面的文章對語文教學的性質(zhì)、目的任務、教學原則、教法學法、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口語交際教學、語法教學、文言文教學等一系列語文教育重大問題都進行了深刻的論述。這是我們語文教育界的一筆寶貴財富。深入學習研究這些論著,對深化語文教學改革、全面落實素質(zhì)教育、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在拜讀于漪老師的教育論著的過程中,我感覺她對語文學科的見解是很獨到的。
下面簡要談談我在學習于漪老師的教學經(jīng)驗和理論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和感受,以便在今后學習、宣傳、推廣于漪老師的語文教育思想時與大家進行交流。
一、綜合性: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機會來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
新時期的語文教學改革,除運用教育學、心理學、教學論的原理,通過對知識的感知、認知、理解和運用,不斷加強基礎,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外,還運用新興學科理論,通過學科的交叉滲透,對知識信息進行系統(tǒng)控制,提高教學信息量,引導學生“從文學中吸取藝術性,從科學中吸取科學性”,“既從文學中,又從科學中吸取養(yǎng)分”。(伊林語)
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從知識來說,有字、詞、句、篇、語法、修辭、邏輯、文學等;從能力來說,有讀、寫、聽、說等。就語文本身來說,要考慮語文各類知識、語文各類能力之間的關系;就語文與其他學科的關系來說,要注意配合、依存、滲透與促進。當然,語文課要以語言文字智育為核心,但根據(jù)教材個性特點與學生成長的心理需要,應融合德育與美育教育。上課不應單打一,應熔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智力發(fā)展、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爐……讓語文課既有扎實的語言功力,又有閃光的育人風采。
語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載體”。它反映了人類社會的事、理、情、志等豐富多彩的文化?;谶@樣的認識,許多語文教師主張語文教學應當弘揚人文精神,提出要以接受多文化為前提,認為文化品種越多,對文化內(nèi)容研究得越深,就越有可能通過隨機的碰撞而出現(xiàn)“優(yōu)化組合”,并讓創(chuàng)新的觀念閃閃發(fā)光。改變語文教學長期走“單行道”的弊端,猶如愛因斯坦所說的黑夜中的亮光,引導人們走出單行道的死胡同。
于漪老師說:“母語教學影響人的一輩子?!薄澳刚Z是民族文化的根,它蘊含著民族情結(jié),傳承著民族精神,對學生成長、文化素養(yǎng)、人格完善起極為重要的作用,因而,語文教學的地位必須爭,它不僅是語言文字技能技巧的問題,而且是培育中華文化根的育人大問題?!薄皾h語本身是非常優(yōu)秀的語言,是雙腦文字,具象、靈動,要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像愛護眼睛、愛護身體一樣。從小有了這份情感,就會增強國家意識,增強文化認同,也會增強作為公民的責任感?!苯?jīng)過幾十年語文及學科性質(zhì)之爭,人們終于認識到:“語言不再是單純的載體,反之,語言是意識、思維、心靈、情感、人格的形成者?!庇阡衾蠋煗u漸形成了語文“人文性”的想法,接近了語文的本質(zhì)。
于漪老師語文教育改革的“立體化施教,全方位育人”的思想,其理論基礎既有古代文論的淵源,又有現(xiàn)代教育學的依據(jù),即“緣文釋道,因道解文;文道統(tǒng)一,以道育人”?!罢Z文教學要善于緣文釋道,因道解文,既廢除離開字、詞、句、篇的架空說教,又力戒置思想內(nèi)容于一旁的支離破碎的詞句理解,力求把思想教育與語文訓練有機結(jié)合起來,水乳交融,使學生思想上受教育,感情上受熏陶,語文能力獲得有效提高”。
于漪老師想而行,行而思,思而說,說而寫,提煉成以語文教育理論探索為軸心的各類著述,有《于漪語文教育論集》、《語文教苑耕耘錄》、《語文園地拾穗集》、《學海探珠》、《教你學作文》、《語文教學談藝錄》、《于漪文集》(6卷)等,音像教學輔導材料有《于漪語文教學課堂結(jié)構精析》、《妙筆生輝》等數(shù)十盒,數(shù)量可觀。
二、情感性: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培養(yǎng)老師和學生的情操。
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需的合格和可靠接班人,教師擔負著特別重要的責任。要擔負起這個責任,教師必須切切實實地為學生做出表率,為此,于漪老師提出“一身正氣,為人師表”,并以此作為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靈魂和精神支柱。
于漪老師提出澆花要澆根,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