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網球運動逐漸發(fā)展成為一項黑天鵝頻出的運動。該運動的管理者也隨之需要越來越復雜的平衡能力。
1970年初,為了爭取被平等對待的權利,當打之年的女子網球一代巨星比利·簡·金帶領另外8名球員脫離原機構,參與新設立的VirginiaSlims巡回賽,女子職業(yè)網球由此誕生。在比利·簡·金等人的努力下,兩年后,國際女子網球協(xié)會(WTA)誕生。40年后,WTA從只有最初的9名注冊球員,到擁有來自99個國家的2400多名注冊球員,參與WTA在33個國家的53站比賽和四大滿貫賽事。如今的年賽事總獎金超過9000萬美元,而當年總共才30萬美元。同樣時過境遷,當年俯身撿球的加拿大球童斯黛西·阿拉斯特如今成了WTA的掌門人。這位48歲的職業(yè)女性,從青少年選手到大學聯(lián)盟的球員,再到頂級網球賽事羅杰斯杯的賽事總監(jiān)、WTA巡回賽總裁,直到WTA的主席兼CEO,她幾乎將和網球相關的角色都體驗了一遍。在比利·簡·金之后,斯黛西是至今唯一的女性掌門,作為職業(yè)球員,她稍欠天分,但在管理這項運動上則相當穩(wěn)健。
成為WTA的主席兼CEO,斯黛西覺得這如同夢境,她說,由于自己對這項運動充滿熱情,曾經在青年時期同時承擔過8個人的工作量,也曾經開著車跑遍加拿大安大略省,為社區(qū)里的大人和孩子提供免費的網球課程,并為安大略省網球協(xié)會籌集資金。斯黛西說她的母親和祖母都是非常勤奮的女性,這對她的影響不可謂不大。這種勤奮好強似乎也可以解釋,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WTA卻能逆市上揚,2011年贊助收入相比2010年增長60%,新簽6個合作伙伴;也可以解釋,負責WTA亞太區(qū)業(yè)務的北京代表處僅有10名員工。
WTA的誕生與女性平權運動淵源很深。女性因為自愛而有魅力,“因堅強而美麗”,這項不易推廣的貴族運動能夠成為世界女子第一運動與此不無關系。據福布斯雜志統(tǒng)計,全球前9名最高收入的女性運動員中,7名都是WTA的球員。隨著2007年溫網和法網作為最后的堡壘被攻克,在WTA的努力下,各站賽事,都實現了男女選手獎金一致,同工同酬。作為WTA的CEO,讓男女球員獎金平等只是讓各項關系保持平衡的一部分。很多球員在少年時期就已經成為職業(yè)選手,有的成為父母賺錢機器,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支配巨額的獎金收入。為了她們的健康成長,以及有計劃地籌劃退役后的生活,WTA通過“球員發(fā)展計劃”(Player DevelopmentProgram)定期為球員開設理財投資課程以及與行業(yè)內各方人士的交流活動。
斯黛西領導下的WTA似乎更能拿捏各種平衡。作為少有的女性CEO,斯黛西認為自己和那些止步于中層的女性管理者相比,她更能平衡家庭與工作的關系。為了支持她的事業(yè),她的老公約翰犧牲了自己的事業(yè),盡管她每年有將近140天在世界各地奔走,約翰毫無怨言。斯黛西說:“我很幸運?!边\營53站賽事需要拿捏更復雜的平衡,觀眾、球員、贊助商、電視轉播、賽事主辦方等都要各取所需。在斯黛西看來,觀眾的觀賽體驗是第一位的,球員的健康也是第一位的。WTA最大的部門就是體育科學和醫(yī)療部,還有球員關系部,協(xié)助球員處理各種關于賽事報名、訓練、獎金等事宜。球員們還有自己的委員會,WTA管理層與球員委員會每年召開3-4次會議,聽取球員的建議或意見。做為女性和曾經的網球職業(yè)選手,斯黛西認為自己更了解女子球員和女子網球運動,能與球員更好地溝通。
而對于WTA的經營和女子網球運動的推廣而言,更多站的賽事會帶來更大的收益,但球員未必這么想。太多的比賽會帶來勞累和傷病。這同樣是一個值得去平衡的問題。ATP旗下的男子選手因賽季時間安排過長而正在醞釀罷工。斯黛西說:“WTA花了5年時間重新安排賽程,我們曾經擁有26個頂級賽事,現在只有20個。而且在賽季結束后球員有8-10周的休息時間,球員在賽季中途的溫網過后也有幾周時間可以休息。男子球員的頂級賽事安排得更多,我理解男子選手的心情?!?br/> 女子網球的健康發(fā)展最終演化為頂尖選手之間實力差距不大的一項競技運動,這使得比賽結果難以預測,因此對觀眾而言更有吸引力。女子網球運動史上,也曾經不乏極具統(tǒng)治力的球員,但跟男子運動相比,女子網球比賽中更容易出現冷門——如今排名第40位左右的選手,擊敗Top10也是家常便飯。同時,今年一度出現排名前十位的選手,來自10個不同的國家。也有人認為,女性受困于生理和心理的起伏,這也是比賽結果難以預測的原因之一。中網第一輪就遭淘汰,現世界排名第七位的李娜也對比賽結果表示:這不足為奇。
斯黛西認為,今年對于WTA來說,是幸運的一年。實力平均意味著女子網球水平的整體提高;Top10來自不同的國家,也意味著女子網球運動會吸引更多地區(qū)觀眾的眼球,尤其是李娜兩次殺人大滿貫決賽,并在法網奪冠,讓發(fā)展速度稍慢的東亞市場,突然有了加速器。李娜奪冠的那場決賽共有1.16億中國人觀看了轉播,這是一個準天文數字。從2011年5月開始,李娜的一系列代言超過4200萬美元,商業(yè)價值僅次于莎拉波娃。
從2008年在北京設立代表處開始,中國女子網球的發(fā)展成為WTA的戰(zhàn)略重點,因為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網球水平的提高,才能使WTA在全球范圍內收入來源更為平衡。中國網球公開賽成為僅次于四大滿貫的皇冠明珠級賽事(WTA最高級別賽事)。這幾年,中國女子網球運動確實突飛猛進,涌現出了李娜、鄭潔、彭帥等名將。因看好女子網球在中國的發(fā)展趨勢,今年,匹克簽約成為WTA亞太區(qū)運動服和運動鞋贊助商。匹克在中國一共有7000家連鎖店,和許多中國競賽類項目有合作,WTA選擇匹克,看中的也是匹克在中國的影響力。為了在中國推廣和普及網球運動,今年WTA還在上海、成都、廣州和北京4座城市舉辦了網球嘉年華活動,集群眾性和娛樂性為一體,并邀請本土網球明星鄭潔、孫甜甜,西班牙好手卡拉·納瓦羅,以及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海寧的網球教練卡洛斯·羅德里格斯前往助興,教粉絲打球。
另外,斯黛西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毅偉商學院的MBA,她認為作為CEO,汲取知識的來源也需要有所平衡。她能夠領導WTA,一方面MBA課程給了她很大幫助,另一方面得益于她多年來在體育賽事中積累的經驗,也得益于她向同事和競爭對手那里學到的東西。她認為學習是一種習慣。自從2006年被任命為WTA總裁起,她就在學習適應這個即將到來的掌門人的職位。要演好CEO的角色,就如面對比賽,需要日復一日地訓練,在上場前思考打敗對手的策略,以及經歷一次次比賽的錘煉。
WTA似乎看不到競爭,但斯黛西認為,在體育和娛樂產業(yè)中,競爭對手無所不在,且競爭相當激烈。讓更多的消費者將有限的時間和金錢投入到觀看WTA的比賽,關注WTA的球員,這是斯黛西和她的同事們工作的目標。
在與傳統(tǒng)電視媒體合作的同時,WTA加大了和新媒體合作的力度。這也是斯黛西2009年成為CEO后,分析人士認為她必須面臨的社會變遷和重大挑戰(zhàn)。如今,包括中國的各家社交媒體在內,WTA及其球員在社交媒體上擁有超過2300萬粉絲;其中,李娜在新浪微博上擁有超過300萬粉絲;塞琳娜·威廉姆斯在Twitter上最受關注,擁有超過210萬粉絲,而莎拉波娃則在Facebook上奪魁,擁有超過530萬粉絲。與2010年相比,今年WTA的收入增長了10%,而2010年和2009相比,19名球員的年獎金收入超過100萬美元,人數增加了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