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讀這本書,看著那一篇篇教育敘事,心里一直涌動著感動和感懷:那些情景,細節(jié),片斷,孩子的舉動,師者的言行,矛盾的沖突和緩解,對教育的思考和理解……透過文字,置身想象,似乎正親近著教育的美好面目:像窗外時時拂起的楊柳春風,吹面不寒。
書中66個典型案例,被編者分成六輯,從如何對待問題學生,如何對待自卑內(nèi)向的學生,如何對待厭學的學生,如何處理突發(fā)事件,如何做好養(yǎng)成教育等點位入手,幾乎涵蓋了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或者說,幾乎從方方面面展示出了班主任工作的藝術。教育是用心的事業(yè),只要用心,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教育的機會無處不在,教育的行為也“一切皆有可能”。錢靜霞老師的“愛心收買”,唐云蓉老師的“放大優(yōu)點”,廖學軍老師的“慢慢等待”,宋娟老師的“永不放棄”,杜春蕾老師的“分享”,岳麗瓊老師的“點燃”,奚玉春老師的“贊美”,牛瑞鋒老師的“鼓勵”,鐘杰老師的“下套”,何捷老師的“打賭”,賈春英老師的“比美”,馮秀蘭老師的“雕塑”……都無不包含著育人者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藝術。
事實上,當我們說教育是藝術時,教師工作的方方面面,也都不難發(fā)現(xiàn)藝術的存在:傳道授業(yè)解惑里,有藝術;教師的一言一行里、舉手投足間,也都有藝術——所以有人說,教育的藝術,其實就是尊重的藝術,理解的藝術,發(fā)現(xiàn)的藝術,喚醒的藝術,欣賞的藝術,激勵的藝術……而如果要用一個字來概括,我愿意相信,那就是“愛”。教育的藝術,歸根結底,是愛的藝術。羅素說:“教師應該比愛他的國家或教會更愛他的學生?!边@正是教育的信念與力量所在。教育的秘訣是“愛”,是沒有被扭曲的“愛”:是關注、尊重、寬容、贊賞、鼓勵;是一次親切的撫摩,一句善意的提醒,一聲誠懇的叮囑……教育是藝術,藝術正是需要用心的事,正是需要我們滿懷熱愛,去面對和創(chuàng)造的事。而只要我們肯用心,只要我們心中有愛,再復雜的教育現(xiàn)象或問題,也總能有解決的契機和辦法。
與別的“類書”不同的是,這本書在編排體例上,有特別的講究。每個案例前,都有對故事起提點作用的教育名言,每個案例后,也還有揭示故事意義的拓展故事和作者的反思、感悟,即編者所謂的“智慧收藏夾”。這也可謂本書“藝術性”的一種體現(xiàn)。其實,書中的很多案例,或者教育現(xiàn)象,都是班主任工作中會出現(xiàn)的,只是,或許因為我們認識比較模糊,或許因為我們的行為不夠有效,或許因為我們沒能進行認真反思,所以,我們未能形成相應的教育智慧和藝術。而通過這本書的閱讀,相信更能讓老師們明白:做好教育工作,除了對教育的熱情外,還需要科學的理性,智慧的藝術——我們的教育經(jīng)驗只有融入科學的理念,才能成為思想,確保我們的教育行為更有智慧含量。
所以,閱讀著這些案例,在那樣溫情、智慧的場景里,在那些飽含愛心和耐心的細節(jié)中,教育呈現(xiàn)出了極其美好的一面。沒有疾言厲色,沒有威脅高壓,而只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只有熏陶漸染,滋潤化育——這才是教育應該有的面目。盡管我們知道,實際的教育情形,不可能全然是這樣的美好,面對很多教育現(xiàn)狀和現(xiàn)象,我們時常覺得“無力回天”。但是,只要我們愿意努力,就總會有影響,有改變。教育,也總會因此而水到渠成地發(fā)生。就像我曾經(jīng)說過的:“我們不能改變季節(jié),但可以營造局部的春天?!?br/> 合上這本書,回味著那一個個充滿溫情和藝術的故事,想象著那些被影響和改變的孩子,那些正在健康、燦爛開放的花朵,我再次確信:作為教師,我們的所有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因為變化正在發(fā)生,美好正在出現(xiàn)。錢理群先生曾說:“中小學教師工作的意義和價值,就在于成為學生童年和青少年記憶中美好而神圣的瞬間?!比绻覀兠總€班主任都能夠成為學生記憶中“美好而神圣的瞬間”,那該是多么幸福而有意義的事?!?br/> □編輯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