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北京市教委委托,我們針對學校特色建設和有關問題開展了政策研究?!皩W校特色建設”和“學校多樣化發(fā)展”可以看作問題的兩個方面,前者是從學校角度來說,后者是從宏觀角度、整體角度來說。本文介紹我們的一些研究和思考。首先,討論文獻檢索的啟示;接著,介紹關于“學校特色建設”的一些爭議;最后兩部分,包括對通過“授牌”推動“學校特色建設”的看法,并提出一些建議。 對“學校特色建設”的研究,我們也是邊學習、邊思考,很多看法不成熟,提出來供大家批評、參考。
關鍵詞:特色 學校特色建設 多樣化
文獻檢索的啟示
我們對與“學校特色建設”有關的國內外文獻進行了檢索,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得到的文獻數量較預期差異很大。通過對國內外文獻的分析,我們得出以下結論,供大家參考。
1.為什么文獻少
主要的原因是國外的教育體制是開放的,是分權的,沒有全國統(tǒng)一的標準,各個地方教育部門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辦學,辦學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這就直接導致他們的學校差異性明顯,所謂的特色也就蘊含其中?!案髯詾檎?,追求“特色發(fā)展”,使他們辦學的基本理念不需要討論“要不要特色”,這種理念已經成為他們辦學、辦校的文化。另一個原因,對這個問題,由于我們的研究剛剛起步,對國外如何研究“學校特色建設”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的了解,目前國內外關于這個問題的“語言體系”可能還不完全一致。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國家的教育體制是中央集權制,有全國統(tǒng)一的辦學政策、課程體制,有統(tǒng)一的考試制度等,為了推動教育的整體發(fā)展,強調“統(tǒng)一”和“一致”,給學校個性發(fā)展的空間很小。我們認為,這是國家的一個發(fā)展時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在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社會需求、人才需求越來越豐富和多樣,需要在統(tǒng)一制度的前提下,研究學校特色發(fā)展,實現(xiàn)辦學特色,為學生個性發(fā)展提供更廣闊的舞臺。
2.需要理論
根據文獻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在“學校特色建設”中,還有很多問題甚至是基本問題沒有解決,我們將在下一節(jié)具體介紹存在分歧的問題。在理論上,我們感到還沒有形成關于“學校特色建設”比較完整的、自成體系的理論或“自圓其說”的說法,也許我們需要多種“理論體系”。
3.實踐方面需要“學校特色建設模式”
在“學校特色建設”的實踐方面,我們收集了很多學校的發(fā)展經驗,有很多很好的經驗,不過,缺乏梳理、總結、提升。例如,我們走訪的一些“百年老校”,還一時無法清晰表述出百年的積淀和自身標志性的特點,任何工作都做得很好,或者什么都可以成為特色,但“什么都可以成為特色,就沒有特色了”。讓我們感到非常振奮的是,很多校長都在認真反思,都把“形成自身辦學特色”納入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都希望在學校特色建設方面上一個臺階;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一些學校努力探索“學校特色建設”道路,有的形成了很大影響,如山東省的杜郎口中學,雖然還存在一些爭議,但是他們在“學校特色建設”方面已經和正在形成一些有價值的經驗和做法。我們感到,在我國還沒有形成以“學校特色建設”為目標的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實踐研究和模式,對“什么是特色”、“什么是模式”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我們希望在這件事上不要過于急功近利,要用很長一段時間來探索“學校特色建設”的理論和實踐規(guī)律。
以實踐為導向,理論、實踐、國際比較方面的深入研究是推動“學校特色建設”的基本的可持續(xù)的動力,是一項長期的工作。
對一些問題的爭論與思考
圍繞“學校特色建設”存在許多爭論,我們收集和初步整理這些爭論,同時提出我們的一些看法。
1.“學校特色建設”是短期內關注的問題,還是推動學校發(fā)展的基本的、長期的決策?
在中小學校發(fā)展中,什么是“永恒內容”,什么是“時尚內容”,這是很重要的思考,有一些“內容”,如質量、均衡、內涵發(fā)展等,幾乎沒有爭議。但是對于“特色”等的看法是有爭議的,提出它是“權宜之計”,還是基本的、長期的決策?這是爭論的焦點。我們認為,“學校特色建設”是推動學校發(fā)展的基本指導思想,是長期的決策。最近,國家在教育中長期規(guī)劃中,明確提出了學校發(fā)展的“特色”、“多樣化”,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疤厣焙汀岸鄻踊被竞x是一樣的,“特色”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從決策者和研究者的角度,倡導推動“特色”,二是從學校建設者的角度,需要追求和建設“特色”;推動“多樣化”發(fā)展,主要是從決策者和研究者的角度思考。
“特色”是衡量一所學校發(fā)展水平的另一個重要標尺,它決定著學校的身價地位,是學校的生命?!疤厣辈⒉皇强捎霾豢汕蟮模魏我凰鶎W校,都有它潛在的優(yōu)勢,經過反復認識篩選,就會找到形成特色的突破口。“特色”不是一枝獨秀,形成特色需要一定的基礎和土壤。所以,特色形成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整體優(yōu)化的過程。有特色的學校,才能培養(yǎng)出有個性、有特色的學生;沒有特色的學校,學生只能成為“千人一面”的“標準件”。尤其是在新課改如火如荼開展的今天,學校特色建設更應該成為每一所學校的追求。特色學校建設是提升學校知名度、打造學校品牌的一條重要途徑,是推動學校發(fā)展的一項重要措施。特色是學校的凝聚力,是辦學的生命力,學校要堅持“以特色求發(fā)展,以質量求生存”,從自身特點出發(fā),大膽探索和實踐,銳意進取,著力抓好學校特色建設,形成鮮明的辦學風格。
2.“學校特色建設”是基于推動所有學校發(fā)展,還是推動部分學校發(fā)展?是基于推動學校的綜合發(fā)展,還是推動學校的單項發(fā)展?是適用于整個基礎教育,還是僅僅適用于高中階段?
對這個問題的討論也可以說剛剛起步,希望能引起更廣泛的關注。我們的看法是前者,不是后者?!疤厣睆谋举|上講是一種文化的體現(xiàn),是在長期的文化積淀基礎上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這種文化會滲透到學校工作的每一個方面。那種認為只有辦“特長班”的學校,或者是培養(yǎng)特殊群體的學校才能辦成特色學校的看法是片面、錯誤的。實踐也告訴我們,許多特色學校在某方面有特殊表現(xiàn),如體育特色校,音樂特色校等,但這只是它的表面現(xiàn)象,而非本質。這些學校的發(fā)展并不僅僅局限在體育、音樂這些特長上,它最終獲得發(fā)展,提高了知名度要歸功于學校整體實力的提升,包括學校辦學思想、管理模式、課程設置、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變。音樂、體育這些特長只是為學校的發(fā)展提供了機會,學校以此為契機不斷探索才有了整體實力的提升。因此,學校特色建設應該是以單項發(fā)展為起點,最終實現(xiàn)學校的綜合發(fā)展。
3.學校特色建設應該重過程還是重結果?追求短期成效還是長期成效?
表面上,沒有人會同意“重結果”或者“追求短期成效”。但是,實際上“急功近利”仍是阻礙這項工作健康發(fā)展的最大問題。學校特色建設是為了促進學校發(fā)展而進行的,它不是為了“特色”而“特色”。特色建設是為了挖掘學校發(fā)展的內在價值,找到支撐學校發(fā)展的本質,實現(xiàn)學校的長久發(fā)展。因此,學校特色建設的目的并不只是為了得到所謂的特色,形成一個“標志”,而在于享受挖掘、建設“特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各種資源得以優(yōu)化組合,各種不適應學校發(fā)展的因素會被摒棄,有利于學校發(fā)展的因素獲得提升。最終形成的“特色成果”對學校發(fā)展的重要性,遠不及探索“特色”的過程,“特色成果”只能是作為宣傳學校的一種手段存在,作為一種靜態(tài)的物質存在。而探索的過程則是真正意義上改變學校管理,促進學校發(fā)展的有力措施。
此外,學校特色建設有利于促進學校的長久發(fā)展,其成效性并不是短暫的?!疤厣弊鳛橐环N文化,形成、建設特色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我們認真地分析學校的歷史發(fā)展狀況,全面綜合地把握學校的各種資源,包括校內資源和校外資源,在此基礎上通過不斷的實踐探索而形成。尋找特色的過程,是體現(xiàn)學校文化的過程,是使文化得以外顯的過程。因此,一所學校有無特色,直接影響到學校的后續(xù)發(fā)展,它是學校價值的一種外在表現(xiàn),是學校文化的載體。擁有特色的學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歷史的長河中能發(fā)展得更好。
有一位名校長說得很有道理:“特色建設需要幾代校長持續(xù)不斷的建設、積累,如果隨著校長更換,不斷改章更轍,這樣學校形不成特色?!?br/> 4.如何認識學校特色建設與內涵發(fā)展之間的關系?
專家中有兩派意見,一種意見認為特色僅僅是內涵中的一個要素;另一派認為特色建設與內涵發(fā)展是學校發(fā)展的兩個基石。我們贊成后者。學校特色建設與學校內涵發(fā)展二者既相互區(qū)別,又相互聯(lián)系。首先,內涵關注的是學校發(fā)展中共性的東西、必須的東西,包括管理、課程,師資等;特色關注的是個性的東西,“我有而別人沒有”的東西。其次,學校特色與學校內涵發(fā)展又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它們是支撐學校發(fā)展的兩個組成部分。學校內涵發(fā)展為學校特色建設提供了基礎,沒有學校的內涵,特色不僅難以立足,而且缺少施展才華的舞臺。同樣,學校特色建設又使得學校內涵得以發(fā)揚光大,促進學校的整體發(fā)展。
5.如何處理學校特色建設與提升教育質量的關系?
沒有教育質量的特色,就不能稱其為特色。反過來,沒有學校的特色,也就沒有高的教育質量,學校特色與教育質量的提升緊密聯(lián)系,不可分割。在前面很多討論都涉及到了這個問題,在這里不做詳述。
“授牌”不是推動“學校特色建設”的好辦法
如何推動“學校特色建設”?是否可以使用傳統(tǒng)的“授牌”的方法?新中國成立以來,為了推動一項工作,首先制定政策;其次選拔“示范榜樣”,為此,根據政策,建立評選標準——指標體系,再遴選先進單位——授牌;接著,通過榜樣引路,全面推進;最后,總結、表彰——擴大授牌。
“授牌”是不是推動“學校特色建設”的好辦法?
我們對北京市12所學校授牌情況展開了調查。調查對象涉及高中、初中、小學三類學校。這些獎牌包括綜合性評價,如課改示范學校;包括某些單項,有學術方面,也有德育、健康與衛(wèi)生等多個方面的,還包括一些時令性的工作。不管是小學還是中學,每所學校所獲得的獎牌都相當多,最多的學校獲得了100多個授牌。
我們認為,授牌是有積極作用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校在某些方面的建設和發(fā)展,也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并且得到了一些特別的支持(有政策方面,也有經濟方面);但是,授牌也有一些負面作用,在這里不做深入探索。通過授牌調查,我們感到授牌這種方式更適用一些時令性、短期可以見成效的工作,不適用那些探索性的、需要長期建設的工作。學校特色建設就是一項需要長期建設的工作,無論在理論方面,還是在實踐操作方面,都還處在起步階段,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積累、探索、總結,因此不要過早地給出結論——授牌。我們需要把過程做好,這樣才有可能促進一批學校辦出特色,逐漸地形成學校發(fā)展的基調,使更多的校長、學校展示他們對教育的追求,適應社會的需要、學生的需要。這是我們不贊成用“授牌”來推動“學校特色建設”的主要理由。
建議
“推動學校特色建設或多樣化發(fā)展”是中國教育發(fā)展中的一件大事,是“以人為本”基本理念在辦學方面的體現(xiàn),從尊重人到尊重個體,給廣大校長、學校一個新的發(fā)展空間。在出現(xiàn)百花齊放、欣欣向榮局面的過程中,也一定會出現(xiàn)一系列挑戰(zhàn)性的問題,特別是體制和機制建設方面的問題,這需要研究人員不斷創(chuàng)新,結合中國實際,探索規(guī)律,多提供一些建設性的建議。教育行政部門會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面對很多問題不能沿用傳統(tǒng)做法,需要在創(chuàng)新、穩(wěn)定、發(fā)展、均衡等協(xié)調中,創(chuàng)造出教育發(fā)展的新局面。
經過查閱文獻、訪談、交流、調查,以及學習和反思,我們形成了一些想法,在這里僅供大家參考。
1.給研究人員建議
⑴特色或多樣化與其他教育基本問題的關系。例如,前面提到的一些爭論,特色的地位和范圍;特色建設的過程與結果;特色發(fā)展與內涵發(fā)展;特色建設與質量;等等。
⑵“學校特色建設”的政策環(huán)境。例如,圍繞體制和機制改革的“放權”,放什么?如何放?如何保障放的結果?在“學校特色建設”方面,義務教育與高中教育的差異;職業(yè)教育對普高教育多樣化的影響;就業(yè)趨勢、人才需求對高中教育多樣化的影響;招生趨勢、高等教育改革對高中教育多樣化的影響;等等。
⑶“學校特色建設”規(guī)律。例如,什么是特色?什么可以成為特色?學校特色建設的基本規(guī)律?是否存在“階段”?是否有“階段”的標志?學校特色建設的內部動力和外部動力?
2.給教育行政領導建議
?、砰L遠規(guī)劃設計,切忌“急功近利”?,F(xiàn)在有兩類基本做法,一類是我們所描述的“授牌”四部曲——領導專家制定政策、特色類別、評定標準;選拔示范榜樣、遴選單位進行授牌;榜樣引路,全面推進;擴大授牌。另一類是全面摸底,鼓勵學校根據自身實際,動員全校師生總結、提升、申報方案;專家、領導、學校交流研討互動,完善方案;在推進中,不斷交流、改進,摸索規(guī)律;等等。我們贊成后者。
“急功近利”的另一個體現(xiàn)是以特色為由,推動引發(fā)新一輪生源大戰(zhàn)。
?、圃诓僮魃希ㄗh關注以下幾件事:
分步推進。有兩個層面,一是省、市層面,二是實驗學校層面。在研討中,很多專家有幾個相同建議:聚焦特色,所做的是特色,這是關鍵,并且需要長期建設,才能實現(xiàn);推動學校全面發(fā)展,不是幾個人的事,不僅僅是校長的事,也是全校的事,是全校的大事;把建立適應特色的文化作為一個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持續(xù)。
分類指導。分類是必要的,但不是事先分好再做,而是在做中發(fā)現(xiàn)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不斷總結提升,形成對特色分類的看法。
分布合理。分布是區(qū)域、空間概念,這里指的是實驗學校的分布,實驗類型的分布。分布合理,會為三年、四年以后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建華.論學校特色的內涵及其創(chuàng)建原則[J].素質教育大參考.2007(11)
[2]許正軍.學校特色化過程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山西教育.2006(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