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由于生活的地區(qū)和民族屬別不同,而存在著多種語言和文字。就使用人數(shù)較多而言,可歸納為三類:一類是以拉丁字母為代表的拼音文字;二類是以華字(建議將“漢”字改稱“華”字。初起源于象形——各族所同;當今,華字已非漢族所專用而為國內各民族普遍使用,且“華字”更具有民族凝聚力的作用,較“漢字”意義更加周全)為代表的會意文字;三類是以日文為代表的混合文字。以使用人數(shù)眾多及其發(fā)展前途來看,一、二兩類均可成為世界性文字。這兩類文字又各有優(yōu)缺點:拼音文字的優(yōu)點是易讀、易寫;缺點是每一件事物都有專詞,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今后將會出現(xiàn)無窮的詞,令人難以記憶掌握,常需查閱厚厚的字典,在表達同音異義字上也顯得不便。會意文字的優(yōu)點是可以用有限的字組成無窮的詞,且一看就知其意;同音異義字的字形不同,區(qū)別明顯,某些字本身還兼有文化載體的作用,如仁、忠、孝等字;更切合人的思維活動。缺點是難讀、難寫、難解。華字倘要承擔起世界文字的重任,把博大精深的優(yōu)秀中華文化推向世界,就必須把其語言載體——華字進一步完善,即變“三難”為“三易”。如何改變?下面再談?,F(xiàn)在先談點有關而又必須首先認識的問題:
一、華字屬于會意文字系統(tǒng)(廣義的會意包括象形、指事、形聲)。舉凡繁體字簡化或造新字都不能脫離會意的精神。否則,不是難以讀懂,就是造成誤解。因此,建議對單純諧音的簡化字,如“華、葉、圣”等字,還是用其原字“華、葉、聖”等字為當。
二、華字原于聲,以聲韻研究華字又是一門學問,不屬于本文要求簡明的范疇。
三、部首系統(tǒng)是華字的一大規(guī)律,是學習華字的基礎知識。所謂部首,就是根據(jù)華字的筆畫,偏旁相同而分別設置的門類系統(tǒng);也可以說,部首是一個可以和多個字相結合而構成一個性質有關而意義不同的新字的字。華字分正寫與旁寫兩種:正寫,即獨立成字的楷書;旁寫,指作偏旁用的寫法,不能獨立成字的,如“人”字是正寫,“亻”是旁寫。旁寫包括合體字中的左側偏旁和部分字底、字心。《說文解字》設部首540部,到《現(xiàn)代漢語詞典》部首減為201部。管見以為還應加以簡化和按字意統(tǒng)一歸部,即突破按筆畫數(shù)立部的體例。筆者初步簡為167部(另文發(fā)表)。這當是完善華字規(guī)律的一個重要步驟,更有利于初學。
至于解決“三難”的問題,在解決“讀難”方面:一是借助拉丁字母拼音,一是借助華字字典。它們一般是按音序編排的,同一個音節(jié)字排在一起,認得其中一字,就可讀出其他字。在解決“寫難”方面:一是要對華字筆畫、筆順有了解;一是要對華字框架安頓有了解;二者都需要多實踐練習書寫。至于“解難”問題,則需理解華字的會意構架及其內涵,并借助相關書證予以解決。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館(成都)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