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上火”
“上火”是民間俗語。中醫(yī)認為上火是人體陰陽失衡后出現(xiàn)的內(nèi)熱癥。
“上火”有多種表現(xiàn),如:口燥咽干、嘴唇干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咳嗽無痰、流鼻血、大便干結(jié)、小便黃赤、手足心熱、吐血或皮下出血或頭面紅腫、癰瘍疔瘡、舌苔黃燥等。
中醫(yī)的上火證有些是外在肉眼可見的癥狀,有些體內(nèi)的上火證則是看不見的,這些看不見的火有時僅表現(xiàn)為疼痛、發(fā)熱、心煩或僅有不舒服的感覺,這可能是內(nèi)臟出現(xiàn)癰瘍等類似的情況。
上火證損害人體健康,所以“上火”要及時治療。
“上火”的原因
引發(fā)“上火”的原因很多:情緒波動過大,受涼,傷風,嗜煙酒以及過食姜、辣椒、小茴香、孜然等辛辣之品,貪食羊肉、狗肉等肥膩之品,勞累、缺乏睡眠等都會導(dǎo)致“上火”。
“上火”的分類
同樣的一種誘因,不同的個體產(chǎn)生“上火”的部位可能不同,一般是人體哪個臟器氣血最弱,哪個臟器就易“上火”,因而“上火”分多種,且對不同的“上火”治療方法也不同。
“上火”按患者身體的免疫功能的強弱分,可分為“實火”“虛火”;按部位分,可分為“上焦火”“中焦火”“下焦火”;按五臟分,有“肝火”“肺火”“腎火”“心火”“胃火”等;按氣血分,有“氣分熱”“血分熱”等;按十二經(jīng)分,有手足太陰經(jīng)、厥陰經(jīng)、少陰經(jīng)的火和手足陽明經(jīng)、少陽經(jīng)、太陽經(jīng)的火。
中醫(yī)治“上火”常用藥有哪些
中醫(yī)治療上火證最常用的是清熱藥。它們適用于火熱毒邪引起的各類病證。常用的清熱藥以金銀花、連翹、板藍根、大青葉、黃芩、黃連、黃柏、梔子、丹皮、桑白皮、紫草等藥物為主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及滋陰透熱等作用。清熱藥分為清氣分熱、清營涼血、清熱解毒、清臟腑熱等。
治療火在體表的用清氣分熱藥,如知母、石膏、金銀花。治療病位在里的血分熱,用清營涼血藥,如牛角、生地。治療瘡瘍的藥首選清熱解毒藥,治療五臟的火選清臟腑熱藥等。
清上焦頭目實火者,有黃連上清丸;清心火者,代表中成藥有導(dǎo)赤丸等。這些藥大多苦寒,多食易損傷脾胃,導(dǎo)致大便稀薄,不可久服。治療一般的上火,常用藥有清開靈、穿心蓮片、抗病毒顆粒、板藍根顆粒等數(shù)百種。
如果因為“上火”出現(xiàn)了便秘,治療的方法也有很多,除了用黃連上清丸外,還可以用防風通圣丸。
治療虛火的藥,常用的是六味地黃丸系列,火輕則用六味地黃丸,火重用知柏地黃丸,肝虛火用杞菊地黃丸,心肺的虛火用麥味地黃丸等。另外丹梔逍遙散也是去肝火的,主要用于生氣后引起的實火。
應(yīng)用中藥治療上火證,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輕病用平和的藥,重病用藥力強的藥。藥性平和,藥力輕的藥有金銀花、淡竹葉、蘆根、柴胡等。藥性猛烈,藥力強的藥有大黃、黃連、大青葉、板藍根、半枝蓮等。
需要提醒的是清熱藥不能長期服用。因為“氣有余就是火”,這就好比“洪水”是大家都不喜歡的,會帶來災(zāi)害,但是水卻是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zhì)。例如長期大量服用牛黃解毒丸,最后“上火”是不明顯了,但是出現(xiàn)了胃痛,食冷的食物會加重等,就是用藥過度的表現(xiàn)。
砂仁枳實方治食積不化砂仁、枳實各
9克,香附、白術(shù)各10克。水煎服,每天1劑??梢灾委熓澄锓e滯、脘腹脹滿、噯腐不食等。
專家點評: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jīng)。能行氣化濕、醒脾開胃、補腎安胎。主治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嘔吐少食、腎虛、胎動不安等。枳實味苦、辛、酸,性溫,歸脾、胃經(jīng),具有破氣消積、化痰散痞之功效。用于積滯內(nèi)停、痞滿脹痛、瀉痢后重、大便不通等。香附理氣解郁、調(diào)經(jīng)止痛。白術(shù)健脾益氣、燥濕利水。諸藥合用,對食積不化有一定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