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實際,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
——理查德·帕斯卡爾(哈佛商學(xué)院教授)世界上每100家破產(chǎn)倒閉的大企業(yè)中,85%是因為企業(yè)管理者的決策不慎造成的。
——美國蘭德公司
預(yù)防是解決危機的最好方法。
——邁克爾·里杰斯特(英國危機管理專家)
話一起嚴(yán)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
——海恩法則
微軟離破產(chǎn)永遠(yuǎn)只有18個月!——比爾·蓋茨
花費20年時間建立起來的名譽,只要5分鐘就能夠毀掉。如果一個人能夠這樣想的話,行事上就會與眾不同。
——沃倫·巴菲特
當(dāng)我今天活著的時候就想到明天可能會死去,這或許是一個好習(xí)慣。這樣的態(tài)度將使生活顯得特別有價值。
——海倫·凱勒
我常常記著世上并無常勝將軍,所以在風(fēng)平浪靜之時,好好計劃未來,仔細(xì)研究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及解決辦法。
——李嘉誠
任何企業(yè),若不警惕,都可能突然陷于機器老化失靈的境地。但是,生銹的思想實在比生銹的機器更危險。在環(huán)境如此多變的今天,企業(yè)如果仍然照過去的老觀念辦事,難道能做到審時度勢嗎?
——阿爾溫·托夫勒
看不出問題是最大的問題。
——張瑞敏
魔鬼住細(xì)節(jié)。
——密斯·凡·德羅(德國建筑大師)
人命在呼吸問。
——佛陀
酷烈之禍,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滿之功,常敗于細(xì)微之事。
——《菜根譚》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丈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韓非子
患生于所忽,禍起于細(xì)微。
——劉向《說苑》
過于求速是做事上最大的危險之一。
——培根(英國哲學(xué)家)
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
——《戰(zhàn)國策》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國語·周語》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禮記·曲禮上》
樂不可極,極樂生哀;欲不可縱,縱欲成災(zāi)。
——《舊唐書·文苑傳·張?zhí)N古》
勢不可使盡,使盡則禍必至;福不可受盡,受盡則緣必孤;話不可說盡,說盡則人必易;規(guī)矩不可行盡,行盡則人必繁。
——(宋)法演禪師
上下不和,雖安必危。
——《管子·形勢》
慎始而敬終,終以不困。
——《左傳》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第五十八章》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老子·第六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老子·第六十四章》
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老子·第六十四章》
因地不真,果遭迂曲。
——《楞嚴(yán)經(jīng)》
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詩經(jīng)》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吲家可保也。
——《周易·系辭下》
圣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韓非子·說林上》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中庸》
忽視未來的人,將會有喪失未來的危險!
——喬治·桑塔亞納
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
——墨子《辭過》
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xiāng)必盜。
——司馬光
君子以儉德辟難。
——《易傳》
進(jìn)德修道,要個木石的念頭,若一有欣羨。便趨欲境;濟世經(jīng)邦,要段云水的趣詠,若一有貪著,便墜危機。
——《菜根譚》
(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