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校長羅伯特·貝根奈曾說:“高等教育是一個競技場,一些私立大學依賴多年積累的雄厚的捐贈基金在這個競技場上獨領風騷,讓我們這些三分之一的經(jīng)費來自州政府的公立學校望塵莫及,因此,不斷擴大捐獻基金規(guī)模是我們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唯一出路?!?br/> 從美國大學的長遠發(fā)展戰(zhàn)略來看,捐贈基金不僅是一種錦上添花的行為,也是高校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必備條件。捐贈基金的多寡不僅關系到大學的財政收入,也是評價大學校長政績的關鍵所在,是《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大學排行榜中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衡量大學發(fā)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美國大學特別是一些私立“富?!保挤浅W⒅鼐栀浌ぷ?,建立專門的籌款、公關、運營、監(jiān)管和激勵機制,以便廣開財源,吸引知名學者和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優(yōu)秀的學子,提升學校的聲譽。大學校長更是不遺余力,將吸引和募集各種捐贈作為其任內的主要任務和目標,盡其所能為學校籌措更多的社會捐贈。不少校長因為在籌措社會捐贈中作出的杰出貢獻而升職提薪,也有些大學校長因為觸動敏感話題,導致捐贈基金的下降而丟了烏紗。2006年哈佛大學校長薩默斯引咎辭職,捐贈基金下滑是主要原因之一。
為了推動本州教育的發(fā)展,美國各州州政府制定了與捐贈基金配套的資金制度,對于10萬美元以上捐贈基金提供4:1 到1:1的配套資金。
一、美國大學捐贈基金的歷史背景
在美國,向大學提供捐贈的做法有著深厚的社會淵源和傳統(tǒng)。捐贈首先與歐洲殖民主義者和基督教的文化傳統(tǒng)息息相關。為了宗教的傳承,傳教士著眼于教育發(fā)展,捐資教育成為宣揚宗教的一種方式,這種“教教相連”的理念一直左右著美國的捐贈事業(yè);其次,從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的校友基金會,到后來的卡內基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福特基金會,再到上世紀末的比爾·蓋茨基金會都遵循“發(fā)了財就捐贈”和“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的傳統(tǒng);再次,美國的稅收政策有利于促進私人和企業(yè)團體的捐款活動。向教育和教會捐贈的資金被稱為“善款”,這樣的活動被稱為“善事”,這樣的人被稱為“善人”。善款可以沖抵稅收,退稅手續(xù)的辦理也很方便。善款和善舉可以凝固成永久的豐碑,留名百世。美國著名的“富?!崩锬且粋€個雕塑,一座座以捐贈人命名的圖書館和一幢幢刻著捐贈人姓名的教學大樓、實驗室就是歷史的見證。當然,把捐贈作為回饋社會、幫助窮人、推動社會文明的方式之一也是許多人的初衷。
二、美國大學捐贈基金概況
全美大專院校商務官員協(xié)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Business Officers)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07年底,美國高校的捐贈基金資產總額為4 112億美元。這一數(shù)據(jù)通過對美國785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