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雖說“不立文字”,卻有成千的公案,看似自相矛盾,實則不然。每一個公案都是一段真實的故事,文字僅僅是一個載體而已。禪,就蘊含在那一刻的真實之中。透過文字去把握文字背后的真實,那個禪的真實,那個佛法的真實——也就是人生的真實。如此,則可謂“與祖師同行”了。
然而,有不少人認為,了解公案的真意是一件困難的事。確實如此,若是簡單,又何須去參呢?身在其中和身在局外是不一樣的。佛教說出離心,就是說要身在世間這個“局”之外,去參,去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佛教寺院有不少建在深山之中,這是修行的傳統(tǒng),一個人如果到深山古寺住上一年半載,是最直接不過的出離世俗,當成為世俗的旁觀者時,則“旁觀者清”,很容易發(fā)現(xiàn)那些紛繁的、似乎不可化解的種種糾纏煩惱背后的真實。能夠照見真實,人的心就會開始轉(zhuǎn)變,那些引起煩惱的事,也會一笑釋然。
祖師的公案也是一個個的“局”,是超越世間的“局”,出世間卻又不離世間,如果不能透過文字去把握背后的真實,只看到公案貌似世間的外表,對于其超越世間的內(nèi)核自然是摸不著頭腦。透過文字,才能身在其中,也才能把握祖師公案中的真實。和世間之局相反,公案這種超越世間之局,當局者“清”,旁觀者“迷”。
很有幸在《與祖師同行》出版的第一時間拿到這本書,僅僅這個書名就讓人喜愛不已,何況三聯(lián)的書做得總是那么精致,晚上泡一壺好茶,靜下心來仔細拜讀品味,實在是一種難得的享受。一篇篇讀下來,仿佛被作者明一拉著手拽進7祖師的世界,身在其中神游一番。那種愜意的感覺,令人神清氣爽。作者明一大概就是時刻身在那一個個祖師公案之中的人吧!對于世間之局,他那“旁觀”的獨特眼光,在字里行間自然流露出來,讓人不經(jīng)意問或釋然一笑,或抵腕頷首,就這樣領(lǐng)悟了許多生活的真諦。
這本書的氣質(zhì)淡雅安靜,不加粉飾,不嗜雕琢,渾然一體,一派自然。作者深深領(lǐng)悟了祖師嚴夸不得馳騁文字,“雕文喪德”的古訓(xùn),只任心性自然流露,意到即可,樸茂之中,深得真?zhèn)?,讀來令人神旺。
正是由于所有的文字都出于真實,所以必然將讀者引向?qū)嵪嘀?,那就是歷代祖師孜孜以求的證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