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7日,溫家寶總理與網友在線交流時語重心長地提出了誠信和公信力的問題。溫總理提出這個問題是非常及時的。
今天的中國,進步是巨大的,成就舉世矚目。但同時也面臨很多問題,其中之一就是中國的誠信體系沒有建立起來,公信力差。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閉幕不久,就出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外國媒體進行了大量報道,中國老百姓對此也很鷹怒。有的人甚至說:“辛辛苦苦七八年,一夜回到申辦前!”奧運會向世界展示了正在崛起的中國形象,但三聚氰胺事件讓中國人覺得臉上無光。孩子是一個國家的未來,也是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財富??墒怯腥藶榱速嶅X,連孩子們的健康都不顧,簡直是傷天害理!
中國司法機關依法對肇事者進行了懲處,國內大的乳品公司也紛紛從這個事件中吸取教訓,—再保證今后向市場銷售的是優(yōu)質奶粉。政府為此投入了20億來消除事件產生自g不良后果,可老百姓仍然沒有恢復對中國奶粉的信心。民意調查顯示,有70%的公眾不相信國產奶粉。我到日本去訪問時發(fā)現(xiàn)有的商店對中國游客采購奶粉采取了限購。年初,港澳出現(xiàn)了“奶粉荒”,因為內地游客去購買的奶粉數(shù)量太多。
不久前,媒體又再度曝光“皮革奶粉”??吹竭@們消息,我的心情是沉重的。這從側面反映出誠信體系的缺失是今天中國社會面臨的十分嚴肅的問題。有美國報紙評論稱,誠信體系缺失有可能使中國崛起的勢頭中斷。這可能并非是危言聳聽。中國各種假冒偽劣事件層出不窮。民以食為天,我聽到老百姓在議論:“今天吃什么東西是安全的呀?!”幾乎對市場上所有食品的安全都有問號,也許這個問號打得太大了,有點懷疑一切的嫌疑。但是老百姓形成的這種印象,可能不能怪老百姓。
構建誠信體系,首先政府要起示范作用。所謂示范,就是政府要講真話,不講假話。我們黨的思想路線是實事求是,政府的權力是人民給的,政府的任務是為人民謀福祉,其行動要對人民負責,誠實是最重要的。聽說領導人視察時往往看到的都是事先準備的,這種狀況似乎已形成了一股風。威風就危險了。如果作為決策根據的情況不真實,那決策的正確性就要打折扣。
構建誠信體系,還需要法制,這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包括要把個人的誠信記錄載入檔案。要讓講假話的人寸步難行,去銀行借不了錢,找工作有困難,講話沒人信;構建誠信體系,還要從教育抓起。我聽說,有的學校里,老師在教學生寫作文的時候,就示意學生講假話,這很糟糕!兒童時代是一個人的行為規(guī)范形成的時代,如果在這個時候說謊,那就會貽誤終身并給社會帶來很大禍害;構建誠信體系,要人人參與。每個人都可以從我做起,講真話,不講假話,堅持誠信。要形威風氣,讓講假話的人混不下去,無顏自立。
改革開放初期,深圳蛇口工業(yè)區(qū)提出了這樣的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益就是生命”。這個口號的提出是很大膽的,因為中國當時剛經歷了十年文革,左的思想余毒還大量存在。文革期間,政治是統(tǒng)帥,路線是生命。而這個口號卻講的很實。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大大落后于發(fā)達國家水平,只有爭分奪秒地去趕才行。提出“時間就是金錢”,大家一聽就明白。在市場經濟中,優(yōu)勝劣汰是規(guī)律。中國不斷融入世界,逐步參與到國際循環(huán)和競爭中。如果你沒有競爭力,就會走向滅亡。所以當時提出“效益就是生命”,這也是很到位的,這個口號在改革開放初期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
不久前,趙啟正同志建議把這個口號改一改,改成“誠信就是生命”。這個改的好。不講誠信的企業(yè),必將走向滅亡。這些坑害消費者的企業(yè),滅亡沒什么可膳的。今天的中國,凡是那些成功的、經過實踐檢驗、站得住腳的企業(yè),往往是堅守誠信的企業(yè)。
誠信無價。你說要投進多少錢才能恢復中國奶粉在消費者中的信心?中國稍微有點錢的人,都到國外買奶粉,為什么那么多錢給外國人賺去啦,就是因為人家講誠信。
建立誠信體系是當務之急。當然,這個體系要建立起來,非一日之功,需要大家共同去奮斗,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但這又是必需做的,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也是中國走向世界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