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樗
不拋棄,不放棄
□郁樗
2011年6月26日,溫家寶總理簽署國務(wù)院令,公布《戒毒條例》。《條例》規(guī)定,吸毒者主動接受戒毒不予處罰,鄉(xiāng)鎮(zhèn)、街道將根據(jù)需要配備社區(qū)戒毒專職工作人員,組織戒毒人員參加生產(chǎn)勞動應(yīng)支付報酬,泄露戒毒人員個人信息可追究刑責。
主動戒毒不處罰,社區(qū)幫助戒毒、戒毒勞動付報酬,保護戒毒人員的信息,新的《戒毒條例》近乎是通篇在保護戒毒人員,我們對戒毒人員是不是太過溫柔了呢?如此溫柔的《戒毒條例》,會不會太沒有震懾力了?
但在筆者看來恰恰相反,這種柔性的戒毒處理,恰恰體現(xiàn)了對吸毒人員的“不拋棄,不放棄”的態(tài)度。
吸毒人員,在“吸毒”這個層面上是共同的。但在生活中,這一群體確有不同的處境。有些吸毒人員被稱之為“邊緣人員”,他們吸毒、販毒、賣淫嫖娼、偷盜搶劫等。對這些人,我們是該予以打擊。但在依法打擊的同時,我們也不該將他們拋棄,畢竟他們也是社會的一分子。更何況,戒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少人形成了破罐子破摔的心態(tài)。這種心理極易讓他喪失生活的信心。哪怕是違法處罰、強制戒毒之后,他們?nèi)钥赡軓?fù)吸、再走上犯罪之路。所以,這些邊緣人員,需要一種心理上的疏導(dǎo)和幫助,而不是一味的責怪;更應(yīng)該敞開大門,歡迎他們自省、回歸,并給予適當?shù)膸椭?,這本身也是人道主義所必須的。
另外,還有一些吸毒人員并不是一窮二白,也沒有重大違法行為,大多有著良好的社會紀錄。他們吸毒,可能是因為某種誘惑,一時沒把握住自己。吸毒之后,他們悔恨,他們渴望回頭、回歸。但同時,他們又擔心如果主動戒毒不能保護個人的信息,他們吸毒的情況將公之于眾,這將會讓自己的工作、生活毀于一旦。這種顧慮往往會阻擋這些人主動戒毒,讓他們痛苦不堪。而新的《戒毒條例》很好地解除了這部分人的顧慮,“泄露戒毒人員個人信息可追究刑責”,給了戒毒人員的信息以堅實的保護,讓他們更有勇氣重新面對戒毒。事實上,及時挽救,要比等一個吸毒人員徹底沉淪后再來打擊更有意義得多。挽救了一個吸毒人員,讓他回歸社會,就會減少許多麻煩,更將挽救一個人的人生。
戒毒,就該有這種“不拋棄、不放棄”態(tài)度,用溫暖的懷抱去驅(qū)趕邪惡的毒癮往往比單靠戒毒者自身抵制要更有效。政府出臺了新的《戒毒條例》,發(fā)出了積極的信號,更希望有實際的行動;同時亦呼吁那些誤入毒品深淵的人,趕快醒悟過來,不要拋棄、不要放棄自己的人生與未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