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
(承德銅興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河北 承德 067250)
眾所周知,爆破是采礦工藝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爆破效果的好壞對礦山的生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按笈谝豁?,黃金萬兩”就是對爆破作用的最好寫照。爆破后,礦石的損失關系到礦山資源的流失;礦石的貧化決定了出礦品位的高低;礦石的大塊產出率則直接影響到二次單耗的成本和出礦效率的高低[1-2]。而爆破事故的發(fā)生更會嚴重地影響礦山生產的正常秩序。因此認真深入地探討分析影響爆破效果的因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爆破作業(yè)的對象是采礦大孔,因此炮孔的設計是回采設計的一個重要步驟,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礦石的回采效果。提高礦石的回收率、降低貧化損失,炮孔設計是關鍵環(huán)節(jié),在設計中應首先加以考慮。對整個采場的爆破方案、爆破順序、炮孔參數(shù)及排面、炮孔的布置等,都要進行全面細致地考慮[3]。在設計之前,對整個采場要進行全面調查,了解采場的巖性,掌握第一手資料,所以設計必須在技術上合理,在施工中可行。
在設計炮孔排位平面時,首先要考慮爆破空間、爆破順序。在空間允許的情況下,一次盡量多爆,以減少爆破次數(shù)。但要有足夠的爆破空間,爆破空間補償系數(shù)按下式計算[4-6]:
K=(V1+V2)/V2≥1.2
K-爆破空間補償系數(shù);V1-補償空間;V2-待爆體,即爆破空間不小于20%。
1)拉槽的平面布置
利用切井拉槽只有2.0 m寬的一個自由面,為保證把槽拉好,先布置1~2排孔,把切井擴成為2.0 m寬、3~4 m長的窄槽;然后沿窄槽的長度方向平行布置炮孔排位,把槽拉到所需寬度;最后布置將槽全部拉開的炮孔排位。
一般來說,拉槽排面應盡量寬拉一些,約占礦房寬度的1/3,排距為1.2~1.6 m,排位采取多次換向,以保證拉槽的爆破效果。
2)正排炮孔的平面布置
正排炮孔的平面布置要進行總體考慮。炮孔的方向要盡量垂直礦體走向,不垂直礦體走向時可加束狀扭轉方向,使礦體排位垂直礦體走向。這樣布置有利于崩礦,防止落茬。
在布置排位時還要考慮上下分層關系,考慮給點誤差和施工誤差可能產生的后果。有時可能將下一分層的孔底破壞;有時可能將上一分層的底板破壞,造成掉底,使下次爆破不好裝藥。所以在設計中上一分層的回采要超前下一分層一排為好。一般正排排距為1.8 m。
此外,根據(jù)劃分的爆破順序和爆破步距,每個爆破步距的前排后1.0~1.2 m處設計加強排,以增加裝藥量,保證前排孔有足夠的能量崩動前面3.0 m的抵抗線的礦石。這樣即使上次爆破有少量的落茬,或前排有個別炮孔被破壞,也可以保證崩下而不至于再加孔。爆破步距的最末一排炮孔也應加密,這樣爆后空區(qū)邊緣較整齊,有利于下次崩礦。爆破步距的首排與末排間距加大到3.0 m,裝藥時末排孔口充填3.0 m,這樣可以保護巷道尾線,減少爆破噴毛壓住后排炮孔,從而減少下次爆破的準備工作量。
我礦采用大密集系數(shù)布孔,根據(jù)礦石的可爆性,不同類型的礦石選用不同的爆破參數(shù)。針對難崩礦石,適當增加一次爆破藥量,可取得較好的爆破效果。
1)拉槽孔的布置
采場的拉槽,初始空間小,夾制性大,較難崩好。在設計炮孔時,不能局限于孔底距和炸藥單耗的限制,應將炮孔密集系數(shù)控制在1~1.8,一次單耗提高到0.6~0.7 kg/t,用加大一次炸藥量來保證爆破效果。這樣一次炸藥略偏高,但崩礦量少,大塊產出率可降到5%左右,二次單耗明顯下降,提高了生產能力。對于韌性大、難崩礦石,初始拉槽炮孔設計成垂直平行孔,拉槽效果更為理想,形成的空區(qū)槽整齊且礦石塊度小。
2)正排炮孔的布置
正排炮孔布置孔底距一般為3.2~3.4 m,采用三角形交錯布置法,即前后排交錯布置形成三角形,并嚴格控制邊角孔,以保證爆破效果。三角形布置法可充分利用炸藥的能量,有效地破碎礦石,減少大塊產出率。
3)礦體邊部和突出部位的炮孔布置
對于礦體趨于尖滅的邊緣地帶和礦體的突出部位,在平面上可以布置束狀孔,這樣在采準時可以節(jié)省工程,也可減少損失貧化。束狀孔的炮孔布置采用平面投影法,將各排的炮孔孔底投影到平面上,使炮孔布置合理。如果不利用平面投影法布置,往往會造成炮孔布置過密,既造成炮孔浪費,又給施工帶來困難。
4)特殊地帶的炮孔布置
對于特殊地點,炮孔可以采取特殊的布置手段。在分段錯位布置切井時,有時排位在地井處,即所需打眼處沒有底板,如把排位錯過井,抵抗線增大,有可能崩不下來,這時可以正常布置,在設計說明中要求,可以把大桿橫支,達到設計要求。有時遇到礦體邊部傾角很大,上大下小,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在設計中有意將排面傾斜,一般不超過10°,使炮孔沿礦體邊界打至上一分層。
5)窄礦體和薄礦體的炮孔布置
對于窄礦體,情況類似拉槽,可按拉槽孔參數(shù)布孔。在礦體較薄、礦石較硬時,若采用大密集系數(shù)布孔,由于炮孔淺,孔底距大,裝藥量小,當炸藥在孔內爆炸時,每孔在孔口處產生爆破漏斗,礦石不能沿礦體邊界崩落。所以對于薄礦體不宜采用大密集系數(shù)布孔,應適當控制孔底距。
此外在采用分段鑿巖爆破時,上下分層炮孔圖單獨設計情況下,要查準上下分層標高,并考慮下分層炮孔與上分層炮孔的銜接問題。忽視這一點,往往造成上下分層炮孔交叉或局部產生沒有炮孔的死角。
有了合理的設計,對于施工管理也不能放松。由于打眼機工的水平不同,所打的炮孔難免出現(xiàn)錯誤,與設計不符,關鍵的炮孔甚至影響整個采場的爆破。所以經常深入現(xiàn)場,檢查炮孔的施工質量,及時糾正錯誤也是一項重要工作。因此嚴把施工質量關,也是降低損失貧化、減少大塊產出率的一個有效方法。
1)機器中心
機器中心是根據(jù)設計需要確定的,現(xiàn)場施工必須按設計中心施工,否則有的炮孔就會打出礦體邊界線,造成貧化,有的打不到礦體邊界造成損失。特別是拉槽孔不按設計中心施工,就會造成該打眼的地方沒打眼,不該打眼的地方打了眼,其后果可能造成槽拉不開,也可能破壞其他孔,所以在施工中嚴格掌握機器中心具有重要意義。
2)機高
機高也是炮孔設計的參數(shù)之一。一般鑿巷打上向扇形孔時機高1.6 m,在耙道打上向孔時1.4 m,下向孔機高1.0 m,使用機臺木打平孔機高0.6 m。在施工過程中,鑿眼機工有時為了省力,打大角度孔時把機器起高,打小角度孔時又把機器落低,這樣一起一落,孔底距就發(fā)生了變化,尤其60°以下的孔更明顯。前一個孔機高很高,后一個孔機高很低,原為3.4 m的孔底距就可能變?yōu)?.4 m,這也是產生大塊的原因之一。
3)方向
設計的排面一般都是互相平行的,不平行的地方經扭轉后也都是互相平行的。在施工中掌握排面的平行很關鍵,束狀孔要掌握與設計方向平行,特別是孔較深時,排面不平行造成的后果更為嚴重,有時后排的孔底超過前排的孔底。炮孔施工方向達不到設計要求,是產生大塊的主要原因之一。
造成炮孔排面不平行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測量給點的誤差;二是施工誤差。發(fā)現(xiàn)給點誤差要及時糾正。施工中盡量保證對點施工,由于某些原因對不上點,也要保持與點的方向平行,否則就會造成前后排交叉。爆破時如果前后排不同段,前排就會帶響后排,達不到預期效果,大塊產出率增加。所以開孔時,必須放平機器、找正,對點施工。
采礦大孔設計與施工的矛盾,突出體現(xiàn)在束狀孔上,因此束狀孔上發(fā)生的錯誤遠遠多于正排。設計束狀點排位,是以中心點作放射排位,但在施工中使用大桿時,每排孔的中心都不在一個點上,炮孔方向在小圓的切線方向上。要保證所打炮孔與設計方向一致,在管理上比較麻煩,也容易打錯。對大桿沒有支到中心點時,就更難掌握,如對點打,就會有的孔打入廢石、有的孔打不到礦體邊界,造成損失貧化。
為此在設計束狀孔時,把原來的一個中心改為兩個中心,這樣既便于管理,又能提高炮孔質量。但要求施工單位把大桿支到中心點上,施工時可以對點打。設計中要說明機器在大桿的哪邊打。這樣設計也有誤差,但比原設計方法小的多,且容易施工。
影響炮孔質量的因素很多,但主要的是人,沒有對產品質量有高度認識的人,就打不出高質量的炮孔。另外,作業(yè)條件、使用設備等也影響炮孔的質量。
當采礦大孔施工完畢,爆破作業(yè)成為影響爆破效果的又一因素。其中以不嚴格執(zhí)行爆破設計技術要求和裝藥質量差等人為因素為主。由于一些工區(qū)和新工人參加爆破次數(shù)少,不了解爆破知識,不能嚴格執(zhí)行技術要求,以至達不到預期的爆破效果;而另一些老工人,他們經驗豐富,但質量觀念不強,裝藥不到位,或孔內出現(xiàn)空位,對質檢、技術人員蒙混欺騙,導致礦石損失或大塊率高產。
針對上述人為因素,必須強化管理措施。一是對職工加強技術培訓和思想教育,使他們了解爆破知識,提高質量觀念;二是技術交底要做到全面、詳細,保證爆破人員對爆破有足夠的了解;三是要加強質檢工作,嚴把裝藥質量關,消除一切不符合技術要求的因素。
影響爆破效果的因素很多,除上述幾個方面外,還有炮孔驗收、爆破網路合理選擇等。要想提高爆破效果,必須抓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
[1] 陶頌霖. 鑿巖爆破[M]. 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86.
[2] 采礦手冊編輯委員會. 采礦手冊第二卷[M]. 北京: 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90.
[3] 龔德林. 壽王墳銅礦深孔采礦的選優(yōu)和經濟效益[J]. 有色金屬:礦山部分,1986,38(2):4-5.
[4] 寧恩漸. 采掘機械[M]. 北京: 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91.
[5] 朱嘉安. 采掘機械和運輸[M]. 北京: 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92.
[6] 于亞倫. 工程爆破理論與技術[M]. 北京: 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