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超 侯翌杰 甘肅省平涼市人民醫(yī)院口腔科 744000
牙槽突裂的發(fā)生是在胚胎發(fā)育期由于球狀突與上頜突融合障礙所致。臨床上可與唇裂伴發(fā),而更多的是與完全性唇腭裂相伴發(fā)。牙槽突裂手術包括軟組織裂隙或瘺口關閉和骨組織移植兩部分。軟組織修復和植骨同期手術已被大家所贊同,其目的是通過植骨使牙槽突恢復骨的連續(xù)性和關閉軟組織裂隙以達到對稱的面部形態(tài)[1]。牙槽突裂的修復方法包括:前頜切骨、裂隙植骨、Skong骨膜修復法、millard-Latham的術前矯形加骨膜修復法及牽引成骨修復齒槽突裂。目前最成熟并且應用最普遍的方法是自體松質骨移植修復齒槽突裂。但供骨區(qū)的手術創(chuàng)傷及植骨量的吸收減少,造成的手術效果不穩(wěn)定,給手術醫(yī)生和患者帶來較大困惑。而同種異體松質骨是近年來廣泛應用于臨床的骨源性植骨材料,由于來源于人骨,它的生物活性均優(yōu)于其他的生物材料。長期效果更明顯、更安全。為此,筆者在2010年度選用15例齒槽突裂的患兒采用同種異體松質骨修復牙槽突裂,得到了非常滿意的臨床效果。
1.1 臨床資料 自2010年選擇15例齒槽突裂的患兒采用同種異體松質骨修復牙槽突裂,多為9~11歲的患兒,男6例,女9例。
1.2 手術方法 同種異體松質骨修復牙槽突裂可在局麻或全麻下進行,消毒鋪巾后在手術區(qū)注射含1∶200000腎上腺素的麻藥進行局部浸潤麻醉。常規(guī)設計切口,剝離黏骨膜,盡可能延伸到牙槽突裂深面而顯露整個裂隙區(qū)。拔除牙槽突邊緣的乳牙和多生牙,去除牙槽突裂間的結締組織,充血顯露骨面,利用裂隙兩側黏膜襯里組織形成鼻底,封閉口鼻瘺的鼻側面,縫合后將經過生理鹽水浸泡過的同種異體松質骨壓成顆粒狀,填入整個裂隙范圍內并同時建成梨狀孔下方的邊緣。盡可能將同種異體松質骨填入壓緊。術后嚴密縫合創(chuàng)口。使黏骨膜瓣在無張力下完全覆蓋植入創(chuàng)面,上唇的棉卷加壓固定[2]。
同種異體松質骨修復齒槽突裂的15例患兒除1例輕度感染外,其余均痊愈出院。同種異體松質骨修復齒槽突裂易成型,感染排斥反應較少,患兒患側鼻翼基底部明顯上抬與健側基本對稱,術后患兒面部外型矯正效果好,這期手術效果恒定,并且減少了供骨區(qū)的手術創(chuàng)傷及住院問題,減輕了患兒手術痛苦。
同種異體松質骨修復齒槽突裂應注意恢復雙側鼻翼底的高度及對稱性。黏膜軟組織的徹底分離,應無張力縫合防止黏膜撕裂及植骨外露,對于術后外形的長期保持及骨引導性再生能力等諸多問題還有待長期觀察。
[1] 邱蔚六,主編.口腔頜面外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417-419.
[2] 馬大權,主編.手術創(chuàng)新與意外處理〔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27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