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zhèn)海中學 浙江寧波 315200)
符號化與變元表示思想的應用
●周海軍
(鎮(zhèn)海中學 浙江寧波 315200)
數(shù)學思想指導著數(shù)學問題的解決.中學數(shù)學中用到的各種解題方法都體現(xiàn)了一定的數(shù)學思想,符號化與變元表示思想是一種最基本的數(shù)學思想.數(shù)學的高度抽象性與廣泛應用性,使符號化的語言與變元表示思想成為數(shù)學中十分重要的思想.
符號化與變元表示思想是指將所研究的問題用數(shù)學符號與變元來加以表述,轉(zhuǎn)化為形式化的數(shù)學問題后,按照形式符號的規(guī)律、規(guī)則來進行操作,直至問題的圓滿解決.
在中學數(shù)學中,符號化與變元表示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函數(shù)與方程思想、換元方法、參數(shù)方法等內(nèi)容上.
函數(shù)思想主要是指用函數(shù)的概念與性質(zhì)去表述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方程思想主要是從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入手,運用數(shù)學語言將問題中的條件轉(zhuǎn)化為方程或不等式或它們兩者的混和,然后通過解方程(組)或不等式(組)去解決問題.
在很多時候,函數(shù)與方程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譬如函數(shù)y=f(x)就可以看作關于x,y的二元方程f(x)-y=0.函數(shù)的研究離不開方程.
例1已知二次函數(shù)y=f1(x)的圖像以原點為頂點且過點(1,1),反比例函數(shù)y=f2(x)的圖像與直線y=x的2個交點間距離為8,f(x)=f1(x)+f2(x).
(1)求函數(shù)f(x)的表達式;
(2)證明:當agt;3時,關于x的方程f(x)=f(a)有3個實數(shù)解.
(1)解設f1(x)=mx2.由f1(1)=1,得m=1,因此
f1(x)=x2.
故
(2)證法1由f(x)=f(a),得
即
ax2+a2x-8=0.
由agt;3,Δ=a4+32agt;0,得
因為
x2lt;0,x3gt;0,x1=agt;0,
所以
x1≠x2,x2≠x3.
若x1=x3,即
則
即
a4=4a,
解得
這與agt;3矛盾,于是
x1≠x3,
故原方程f(x)=f(a)有3個實數(shù)解.
說明第(2)小題是一個解方程的問題,需要對方程的根的大小進行討論.而方程的解也可以轉(zhuǎn)化為2個函數(shù)圖像交點的橫坐標問題,于是有下面的這種圖像直觀的證法.
圖1
證法2由f(x)=f(a),得
即
當agt;3時,
所以f3(x)的圖像在第一象限內(nèi)存在一點(2,f(2))在f2(x)圖像的上方.從而f2(x)與f3(x)的圖像在第一象限有2個交點,即f(x)=f(a)有2個正數(shù)解.故方程f(x)=f(a)有3個實數(shù)解.
例2已知kgt;agt;bgt;cgt;0,求證:
k2-(a+b+c)k+ab+bc+cagt;0.
證法1令二次函數(shù)
f(x)=x2-(a+b+c)x+ab+bc+ca.
若alt;b+c,則當agt;bgt;cgt;0時,
Δ=(a+b+c)2-4(ab+bc+ca)=
a2+b2+c2-2ab-2bc-2ca=
a(a-b-c)+b(b-a)+c(c-a)-2bclt;0,
因此結(jié)論成立.
f(k)≥f(a)=a2-(a+b+c)a+ab+bc+ca=
bcgt;0,
即結(jié)論得證 .
證法2令g(x)=(x-a)(x-b)(x-c),則
k-agt;0,k-bgt;0,k-cgt;0,
因此
g(k)=k3-(a+b+c)k2+(ab+bc+ca)k-abcgt;0,
即
k3-(a+b+c)k2+(ab+bc+ca)kgt;abcgt;0.
由kgt;0,上式兩邊同除以k得
k2-(a+b+c)k+ab+bc+cagt;0.
說明這里采用構(gòu)造函數(shù)的方法證明不等式.2種解法給出了2種構(gòu)造函數(shù)的方法,但證法2更能體現(xiàn)問題的本質(zhì).
換元法是指通過把某個式子換成一個新字母表示,或把某個字母換為一個式子表示,借此將數(shù)學問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未知為已知的一種操作方式.本質(zhì)上也是一種映射轉(zhuǎn)移,對原給定的對象進行分解或?qū)嵤秃?,它的理論依?jù)是等量代換.
例3求方程組
的所有實數(shù)解.
同理變換式(1)中的另兩式,于是式(1)可化為
5yz(x+y)(x+z)=12xz(y+x)(y+z)=
13xy(z+x)(z+y).
(3)
作代換,令x(y+z)=a,y(z+x)=b,z(x+y)=c,可得
a+b+c=2,
(4)
因此
5bc=12ca=13ab,
可得
(5)
式(5)代入式(4)得
解得
k=15.
于是
得
從而
故原方程組有2組解:
解法2顯然x,y,z同號.由式(2)得
代入式(1)得
即
5(z2+1)y=12(y+z)(1-yz).
同理可得
5(y2+1)z=13(y+z)(1-yz).
整理得
12y2z+17yz2=7y+12z,
18y2z+13yz2=13y+8z,
兩式相加得
30yz(y+z)=20(y+z),
解得
代入式(1),解得
z=±1.
故原方程組有2組解
例4設x1,x2是ax2+bx-a2=0(agt;0)的2個實數(shù)根,且|x1|+|x2|=2.若g(x)=ax2+bx-a2-2a(x-x1),證明:當x1lt;xlt;2,且x1lt;0時,|g(x)|≤4a.
證法1由x1,x2是方程ax2+bx-a2=0的2個根,可得
又由agt;0,得x1,x2異號,因此
g(x)=ax2+bx-a2-2a(x-x1) =
a(x-x1)(x-x2)-2a(x-x1)=
a(x-x1)(x-x2-2).
因為x1x2=-alt;0,且x1lt;0,所以x2gt;0,于是當x1lt;xlt;2時,
x-x1gt;0,x-x2-2lt;0.
由|x1|+|x2|=2,得
x2-x1=2,
說明題中變量較多.本解巧妙地對部分變量進行替換,使解法比較簡潔.若消去x1,x2保留a,b,則會使解法變繁.
x2-x1=2,
從而
且
于是當x1lt;xlt;2時,
g(x2)≤g(x)lt;max{g(x1),g(2)}.
又
g(x2)=-4a,g(x1)=0,
所以
故當x1lt;xlt;2時,
-4a≤g(x)lt;0,
即
|g(x)|≤4a.
很多數(shù)學問題中都含有參數(shù),有時是雙參數(shù)問題,有時是多參數(shù)問題.參數(shù)本質(zhì)上雖然屬于變量,但又可以把它看成常量,是介于常量和變量的具有中間性質(zhì)的量.正是由于參數(shù)的這種二重性和靈活性,在解決數(shù)學問題時,常可從不同的角度處理參數(shù):引入?yún)?shù),溝通題中各變量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改變數(shù)量關系的結(jié)構(gòu),將求解問題轉(zhuǎn)化為參數(shù)問題加以解決.
例5對任意-1≤a≤1,不等式x2+(a-4)x+4-2agt;0恒成立,則x的取值范圍為________.
解依題意有x2+(a-4)x+4-2agt;0恒成立,即(x-2)a+x2-4x+4gt;0恒成立.令f(a)=(x-2)a+x2-4x+4,則f(a)在-1≤a≤1上的圖像為線段.要求圖像在x軸的上方,則只要求
解得
xlt;1或xgt;3.
說明在數(shù)學解題過程中,常量與變量、已知量與未知量的區(qū)分并不是絕對的:有時可把某數(shù)看作未知,某字母看作已知;有時可以將題中的參數(shù)作為主要變元來處理,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把x2+(a-4)x+4-2agt;0看作關于x的不等式,那么解決起來就比較麻煩.
若將這個不等式看作是關于x的不等式,則變?yōu)橐粋€含參數(shù)a的不等式,可轉(zhuǎn)化為(x-2)(x-2+a)gt;0,此時需要對參數(shù)a的值進行討論:
若2-alt;2,即agt;0,則不等式的解為
xgt;2或xlt;2-a,
此式對所有0lt;a≤1都成立,從而xgt;2或xlt;1;
若2-agt;2,即alt;0,則不等式的解為
xlt;2或xgt;2-a,
此式對所有-1≤alt;0都成立,從而
xgt;3或xlt;2;
若2-a=2,即a=0,則不等式的解為x≠2.
綜上所述,不等式x2+(a-4)x+4-2agt;0對任意-1≤a≤1恒成立,則xlt;1或xgt;3.
例6已知關于x的方程x3-ax2-2ax+a2+1=0有且只有一個實根,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為________.
解對方程左邊進行因式分解得
a2-ax(x+2)+(x-1)(x2+x+1)=0,
即
(x2+x+1-a)(x-a-1)=0.
從而
x=a+1或x2+x+1-a=0,
所以“有且只有一個實根”有如下2種情形:
(1)x2+x+1-a=0無解,其解為x=a+1,得
Δ=1-4(1-a)=4a-3lt;0;
(2)x2+x+1-a=0只有一個實根,且此根就等于x=a+1,即
Δ=4a-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