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赫塔·米勒詩歌中的意象拼貼與詩化現(xiàn)實

2011-11-19 18:20馮曉春
當代作家評論 2011年6期
關鍵詞:米勒恐懼

張 帆 馮曉春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以政治性的故事體小說“兼具詩歌的凝練和散文的率真,描繪被放逐者的生活圖景”蟾宮折桂,享譽文壇,卻在某種程度上遮蔽了她的“詩人”身份,正如著名文學評論家馬爾庫斯·諾爾特所言:“自從獲得諾獎,她的小說就成了暢銷書。然而,有一點似乎被人們遺忘了,今年全球最重要的文學獎項事實上也是獻給了一位獨立執(zhí)著的詩人”①Marcus Neuert:Im Haarknoten wohnteine Dame.Gedichte+Collagen von Herta Müller.Lyrikwelt.12.2009.。

赫塔·米勒十六歲以詩歌創(chuàng)作登上文壇②早在1969年,學生時代的赫塔·米勒就開始在《新巴納特報》增刊上發(fā)表詩作,并繼而在巴納特青年詩人文集《發(fā)言》上發(fā)表詩歌《手搖井邊》和《傳說》。,自此迷戀圖文拼貼詩,并把“兒童游戲”③赫塔·米勒自幼喜歡從廢舊的報紙雜志上剪下字、詞或字母,把它們重新組合、排列、粘貼,她把這種文字拼貼當作類似于拆開玩具、再將零件重新組合的游戲,如米勒所言:“這幾乎是一個游戲,我可以做如此精簡的事情,還可以集工作和休息于一體”。2000年之后,米勒幾乎淡化了小說寫作,轉而熱衷于拼貼詩的創(chuàng)作,接連出版了三本拼貼詩集。般的拼貼詩,作為擺脫小說和散文創(chuàng)作困境的一種全新嘗試,“在小說中我還沒有走那么遠,傷害和恐懼感令我麻木,但在拼貼詩中我突圍了,這是另一片天地,我可以擺脫傷害,擺脫我陰郁的性格,在拼貼的世界里自由翱翔”④Beverley Driver Eddy:“Die Schule der Angst”.Gespr?ch mit Herta Müller am 14.4.1998.In:The German Quarterly.Nr.4.1999.S.339.。拼貼詩使赫塔·米勒“個性中鮮為人知的幽默感展露無遺,其內心的恐懼、自我的喪失、暴虐的統(tǒng)治以詼諧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⑤Cornelia Niedermeier:Mit dem Auge kann man keinen Stift halten.Der Standard.Wien.23.01.2004.,書寫了專制和寫作禁令下無法言說的人生體驗。

在赫塔·米勒手中,詩歌成了一門被玩于股掌之間的藝術。她的每首拼貼詩篇幅都很短,且無一例外沒有標題,沒有標點,沒有段落分隔,都是由形狀不一、大小不同且五彩繽紛的字母、單詞和圖片組合而成,其形式和色彩卓爾不群,堪稱文學與視覺的雙重享受。迄今為止,赫塔·米勒共創(chuàng)作出版了四部詩集,均為圖文拼貼詩作,詩集里沒有標題、目錄和頁碼,簡約拙樸,彰顯內涵。一九九一年,米勒在一次詩學講座中,首次向公眾展示了她令人嘖嘖稱奇的圖文詩。一九九三年,米勒出版的第一部拼貼詩集《警衛(wèi)拿起梳子》,與其說是一部詩集,不如說是一本活頁冊,九十四張明信片放在一個深紅色的匣子里,每一張卡片上都寫有一首詩,并附有照片或剪紙人物。圖片和文字都是米勒從報刊上裁剪下來的,無論從字體和字號,或是從顏色甚至意義上看,都呈現(xiàn)出參差不齊五花八門的形態(tài),“極具美感,是一種視覺享受,但大多與單詞本身的意義無涉”①Wulf Segebrecht:Ich bin ein Wort,gebrauche mich!Schnipsel- Poesie:Herta Müllers Text- Bild - Collagen.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29.09.2005.。有評論家戲稱“詩集里的每首詩像是一封封隱匿筆跡的勒索信”②J?rg Magenau:Mundharmonika aus Wind.Süddeutsche Zeitung.24.11.2005.。詩集在當時的德語文壇引起較大反響,人們開始關注這位來自中南歐小國羅馬尼亞,卻能運用純正德語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的女作家。二〇〇〇年至二〇〇五年間,赫塔·米勒又相繼推出了三部圖文拼貼詩集:《住在發(fā)髻里的女士》(二〇〇〇)收錄了她創(chuàng)作的九十七首風格迥異的詩,“時而像謠曲一般輕快,時而充滿神秘感。這是一部暴怒且哀傷,但又出奇歡快的詩集。詩集描述了被損害的生活中詩意的畫面,是她迄今為止描寫最出色的作品之一”③Ernst Osterkamp:Vater spinnt,Mutter spinnt.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18.08.2001.。詩集《托著摩卡杯的蒼白男人》(二〇〇五)用“離奇”來形容最貼切不過,荒謬的事件,無法言喻的幽默感,在夢幻、隨機、巧合的氛圍中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小故事。《是不是他伊翁》(二〇〇五)則是米勒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用羅馬尼亞語創(chuàng)作的作品,延續(xù)了她的拼貼風格,用看似輕松的語言游戲展現(xiàn)內心的恐懼,表現(xiàn)暴力、逃亡、鄉(xiāng)愁等主題。

在赫塔·米勒看來,詩歌不是“炫技”,亦非生活役使的記錄,而是如何以謙遜之心捍衛(wèi)個人記憶,反抗習慣性遺忘,還原歷史真相?!爸挥眉舻毒涂梢酝瓿蛇@些作品,太美妙了!我感到用這種方式,語言就能隨我所欲!”④《與赫塔·米勒共同度過的一個夜晚》,喬國強譯自羅馬尼亞廣播電臺《文藝世界》欄目(2007),刊載于《外國文藝》2010年第1期,第89頁。米勒意欲用“剪刀”向令她遭受種種磨難的獨裁體制進行回擊⑤這種拼貼、剪切的語言藝術手法并非赫塔·米勒的原創(chuàng),“拼貼工藝”早已是安全局特工慣用的伎倆,他們從報紙上將字和詞剪貼成一封封匿名信,寄給他們的“政治疑犯”,令收信者惶惶不可終日。米勒也曾收到過這樣的拼貼信。羅馬尼亞的獨裁專制政權在米勒筆下是一段“永不消逝的過去”,這種創(chuàng)傷記憶銘刻在她的創(chuàng)作中。。在《感覺是如何自我虛構的》的講演中,詩人坦承:正是羅馬尼亞嚴酷的政治與文字審查迫使她學會了復雜的語言攻略:陌生化的分行建構、意象的扭曲式表達、心理狀態(tài)衍生式通感,如此種種迫使她不得不與明快清澈的文學“絕緣”,而將沉重的陰郁感發(fā)展成一種宏大精美的詩學。詩國里的赫塔·米勒率領無組織無政府的文字“雇傭軍”,以非邏輯的組合路線,似乎要沖決那壁壘森嚴的文字專制王朝,向它發(fā)動一場戲弄式的“政變”。

赫塔·米勒是一位出色的“語言收藏家”,收藏詞語是她的一大愛好。在米勒柏林的寓所里,隨處攤放著她從報刊上剪下來的字條和詞條,活像一個“文字作坊”?!笆陙?,有些詞語一直保留在抽屜里……經(jīng)常有新的詞語摻入或被剔出……這就如同在火車站,詞語們隨時準備駛向文本,有些被帶走,有些被滯留,這與生活多么相似。”⑥Cornelia Niedermeier:Mit dem Auge kann man keinen Stift halten.Der Standard.Wien.23.01.2004.米勒將剪下的字母、詞語和短句重新排列組合,然后用膠水粘在紙板上,“詞語在我的手里來回移動著”⑦Beverley Driver Eddy:“Die Schule der Angst”.Gespr?ch mit Herta Müller am 14.4.1998.In:The German Quarterly.Nr.4.1999.S.336.,轉瞬間,它們“飛到一起,匯成了一首首詩”⑧Beverley Driver Eddy:“Die Schule der Angst”.Gespr?ch mit Herta Müller am 14.4.1998.In:The German Quarterly.Nr.4.1999.S.338.。米勒的這種語言創(chuàng)造力受到評論界的稱贊,“單單從語言經(jīng)濟的角度考慮,這種做法就很值得稱道。通過一個龐大的回收過程,這些單詞開始進行充滿詩意的再利用,重新進入語言循環(huán)”①J?rg Magenau:Mundharmonika aus Wind.Süddeutsche Zeitung.24.11.2005.。在新的語境中,詞語無限地或模糊地與其他詞語相連,固定的所指意義被淡化或“篡改”,新的能指意義相互交織滲透,形成了詞語獨特的生命形式,衍生出豐富的隱喻寓意和象征意義,傳達的所指意義有時甚至遠遠地超出了詩人最初的意圖;而語言文字的斷裂與再連接也迫使讀者打破原本對世界的認識,進而感受一種陌生化、創(chuàng)造性的美。這是一種先斷裂、再重構的審美認知過程,也是對意義世界重建的過程。

赫塔·米勒的拼貼詩徹底顛覆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詩歌語言,“那些根本不是我的詞語!”②Cornelia Niedermeier:Mit dem Auge kann man keinen Stift haben.Der Standard.Wien.23.01.2004.“在集權統(tǒng)治下生活了幾十年來,我極其不信任那些語言,我在不斷尋找語言”③“Ich glaube nichtan die Sprache.”Herta Müller im Gespr?ch mit Renata Schmidtkunz.Wieser- Verlag.Klagenfurt.2009.,“最美的詩文,應是那些本身具有詩性,而我們卻一無所知的文字”④Herta Müller basteltGedichte aus Zeitungsartikel.Die Berliner Literaturkritik.24.11.2009.。米勒剔除公共語言的話語泡沫,赤裸的、未經(jīng)修飾的語詞令她著魔,“只有詞語的漩渦可以把握我的生命狀態(tài)……在詞語出乎意料地抓住了生活體驗的地方,恰是其最精彩之處;最后它們變得如此強加于人,以至于生命的體驗和生活的經(jīng)驗必須牢牢纏住詞語,才不至于分崩離析”⑤赫塔·米勒:《你有手絹嗎?——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演說》,孔雁譯,《譯林》2010年第2期,第188頁。。生活的“碎片”如同一片片鐫刻著生存本相的甲骨,散落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隱秘角落里,而每一個語詞正是對應的解讀密碼。米勒手中的剪刀猶如一把手術刀,在自由自在的裁剪中重塑詩歌精神,帶著殘酷的直白和莊嚴的悲傷,重建生存世界。

赫塔·米勒將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詞匯與帶有強烈情感和政治傾向性的詞拼貼在一起,構成許多匪夷所思的奇妙組合,衍生出新的關聯(lián),粉碎了我們與意識形態(tài)文化長期媾和的共識:例如“面團鞋”、“脂肪辦公室”、“行走袋”、“總統(tǒng)?!?、“權力臉”、“鋸子面粉”、“撒粉狗”、“風鞋”、“夏日之輪”、“天空胎痣”、“心靈秋千”、“粉筆海鷗”、“臉頰廣場”、“軟骨頭杯子”、“一輪交換月”、“溫柔的恐懼”、“年輕的風”、“一陣笑的風”、“光禿禿的傍晚”、“尖尖的心跳”、“年邁的饑餓”、“嗚嗚叫的草”、“愣頭愣腦的光線”等。這種看似毫無意義、風馬牛不相及的組合恰恰制造了異于日常生活的陌生感,帶給讀者意識上的沖擊和閱讀的張力,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和闡釋空間。現(xiàn)實世界里有著太多無奈,安全局特工就在身邊,監(jiān)獄近在咫尺,詩人不得不玩起雜耍般的語匯拆分組合,漫不經(jīng)心地、輕描淡寫地解構了既存的文字意義,繼而拼貼出“語無倫次”的詩作,“在似說非說、欲說還休之間將恐懼暫時隱藏和淡化,把悲傷和詛咒嵌入內心隱秘的角落”⑥Andrea K?hler:Das Alphabet der Angst.Neue Züricher Zeitung.8.10.2009.。這些“米勒式詞語”向讀者呈現(xiàn)了一個荒謬而嶄新的文字世界,而在其荒謬語言的背后,“隱含著莊重肅穆的詩情畫意”⑦《與赫塔·米勒共同度過的一個夜晚》,喬國強譯自羅馬尼亞廣播電臺《文藝世界》欄目(2007),刊載于《外國文藝》2010年第1期,第89頁。。

與隱晦的詩句相比襯的是,赫塔·米勒的每一首拼貼詩都配有剪切組合的拼貼畫,圖片時而附在文字上面,時而襯在文字下面,時而居于中央,時而居于一側;畫面既說明文字,亦襯托文字;既有圖示作用,又相對獨立。而有些圖片則與文字風馬牛不相及,沒有固定的所指,沒有絕對的象征意義,顯得神秘莫測。拼貼消解了畫面的連貫性和一致性,卻使圖像碎片的多元意義相互滲透。歸納而言,米勒詩集中的拼貼畫可分為三類:一是風景剪影,米勒形容“畫上的風景給人一種威脅感”①赫塔·米勒:《鏡中惡魔》,丁娜等譯,第185、105、254頁,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鞍唏g的樹皮”喚起傷痕累累的創(chuàng)傷記憶,“燒焦的布”散發(fā)著毀尸滅跡的死亡感,“歪斜的房屋”給人危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危機感,“夜色下的暗影”令人感到午夜兇靈般的恐懼。拼貼畫中的村莊、屋舍、封閉的門窗、鐵絲網(wǎng)、皮帽子和半張人影則被米勒用來隱喻勞動營、監(jiān)獄和安全局特工的監(jiān)控,影射人處于被監(jiān)視和威脅的境地,甚至面臨死亡和殺戮,反映了過往生活在詩人心中烙下的揮之不去的夢魘,正如米勒所言,“村莊是我認知的第一獨裁場”②Lyn Marven:“In alles ist der Riss”:Trauma,F(xiàn)ragmentation,and body in Herta Müller’s Prose and Collages.In:The Modern Language Review.Vol.100.Nr.2.2005.S.396.,“屋子就是獨裁本身”③赫塔·米勒:《鏡中惡魔》,丁娜等譯,第185、105、254頁,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二是人體器官,圖片中撕裂的四肢、頭部、或殘缺的軀體,血腥恐怖,令人望而生畏。這些碎片式的人體插圖隱隱訴說著心靈創(chuàng)傷,米勒“試圖用這些撕裂的肢體圖形暗示讀者:想要在獨裁體制下逃跑的人,會被截去雙腿;想要思考的人,則會被砍去腦袋”④Andrea K?hler:Das Alphabet der Angst.Neue Züricher Zeitung.8.10.2009.。三是日常物品,“日常物品對我來說一直很重要,它們與生活密不可分”⑤Herta Müller:Wenn wir schweigen,werden wir unangenehm -wenn wir reden,werden wir l?cherlich.Kann Literatur Zeugnis ablegen?In:Text+Kritik.Zeitschrift für Literatur.Themenheft Herta Müller.Nr.155.Heft 7.2002.Hg.von Heinz Ludwig Arnold.S.7.。物體被剪碎拼貼,喻示詩人試圖摧毀物對人的奴役,讀者除了感受到它們的神秘和超越于造型之上的殘缺之美外,還能體會到日常生活在使用全新而怪異的日用品過程中被重新建構,人對生活世界的認識獲得解放,正如米勒寫道:“物品們承載著人們所不能流露的部分,它們是直接的”⑥赫塔·米勒:《鏡中惡魔》,丁娜等譯,第185、105、254頁,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例如“撕裂的襪子”具有的色情意味實則掩蓋著一種更深意義的撕裂——情感撕裂、人性撕裂。透過這些五彩斑斕、荒誕怪異的拼貼畫,我們可以直觀地感念到任何一種文字描寫的努力都無法達到的一觸即發(fā)的震撼效果。文字的描寫,如果不伴以相應的圖像,便無法達到米勒想要的咒語般的效果。

拼貼圖片作為詩集的有機組成部分,圖片和文字相得益彰,既可閱讀,亦可觀賞,與

其說這是文學作品,倒不如說是圖文并茂的“手工藝品”⑦Beverley Driver Eddy.“Die Schule der Angst”.Gespr?ch mit Herta Müller am 14.4.1998.In:The German Quarterly.Nr.4.1999.S.338.。例如詩句“如果 三條街

滿身灰塵地 朝天/仰著 睡覺 那 月亮/就是 卑鄙 而 有魔力的 就像 一個/面粉桌子 四周 都是 臉色蒼白的/先生們 手持 摩卡咖啡杯”⑧赫塔·米勒:《托著摩卡杯的蒼白男人》,李雙志譯,第79頁,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以下譯文均引自該書,不再作注,只注明頁碼。,在其對應的圖片中,“黑色的摩卡咖啡”與“蒼白的男人”,強烈的色差仿佛喻示著白紙黑字,“卑鄙”的“先生們”,其顛倒黑白的一舉一動被記錄下來,無可抵賴。詩行從“滿身灰塵的街道”到“天空皎潔的月亮”,把時空的視覺感受推向無窮,將人引向靈魂世界的符號與印跡,無怪乎評論家伍爾夫·希格布萊希特說:“若要援引米勒的詩,必須連帶這些極具個人風格的拼貼畫”⑨Wulf Segebrecht:Ich bin ein Wort,gebrauche mich!Schnipsel- Poesie:Herta Müllers Text- Bild - Collagen.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29.09.2005.。詩人通過拼貼零散的文字和片斷的畫面,消解了認識的明晰性、意義的獨一性、價值的終極性和真理的永恒性。而文字與圖片互為表現(xiàn)的張力關系,也給詩集帶來了無可比擬的獨異性和現(xiàn)代性,把言語與行為、文字與圖像連為一體,或隱或顯,互為引證,避免了文學理解的歧義和認同的暗礁;逼真的畫面與荒誕的文字巧妙地融為一體,把世界真相剝露無遺。

赫塔·米勒的拼貼詩采用“異質調元素并列”,將不同性質、基調的人物或事物拼貼在一起(如“紳士”和“肥豬”捏排在一起),或“刻意錯置”,把人或物放置于一個奇怪的、極不相配的語境(如“把馬桶放在餐桌中央”①Wolfgang Müller:“Poesie ist ja nichts Angenehmes”.Gespr?chmit Herta Müller.In:Monatshefte.Nr.89.1997.S.474.),激發(fā)讀者自主的、豐富的、生動有趣的聯(lián)想,輔以大量的隱喻、轉喻、象征和影射等修辭手法,快速連綴我們思維邏輯中性質迥異的兩個事物,“那只 母狗 它 長了/一只 女人耳朵”(79);“那些眼睛 就像墨水葡萄 /那些乳房 就像蚊子咬的包”(101);“天空 還一直 在跑 /像 絲做的

狗”(11)。這種蒙太奇手法,是一種超現(xiàn)實主義的表現(xiàn)方式,反映了作者超凡的想象力和藝術鑒賞力,雖然可怖,但富有情趣和幽默感,通常比直接的詛咒和辱罵更為尖銳和深刻。比如:“來了 一個 /完全正常的狗 只是 它的 /腿 在 這 灼熱的街道上 就像是 /兩個 稅收官 出行 /赤著腳 穿著 制服”(32)。一只“完全正常的狗”有四條腿,兩個橫征暴斂的“稅收官”也是四條腿,他們像狗一樣沿街竄來竄去,尋找敲詐的對象,雖然身著象征權力和身份的制服,卻滑稽地像狗一樣赤著腳,這種形象生動而又詼諧幽默的比附和詛咒,令人忍俊不禁,拍手稱快。而含蓄蘊藉的意象拼貼,亦誘發(fā)翩翩聯(lián)想,由對外部世界的批判,轉而進入自我的深刻內省,在視角的轉換中咀嚼情愁愛恨。例如:

在傍晚 每一個

杏子 都給

另一個

塞 一塊 小石子 我們

也是 所有

貓 中的 三分之二

覺得自己 活在

第五個 年頭里

輕飄飄地 跑到 陌生地方 在小手提包里

剛剛 還有 那 頭發(fā) 而 從

鐵路路堤上

通過 好幾站 之后 那 月亮勇敢地

像一個 氣球 進入了 11號房子里 指甲

扣在 一條 粗繩上 那是它 隨身帶的 看

吧 我 對 3號 就是 心軟(50)

詩歌描寫的意象從“杏子”、“貓”到“手提包里的頭發(fā)”,再到“月亮”、“氣球”、“粗繩”和“指甲”,意象的跳躍和輪換,亦真亦幻,令人目不暇接?!靶幼印敝g相互“迫害”,“貓”們四散奔逃,亡命天涯,而“我們”人類也一樣,在相互攻訐中東躲西藏,像附著在“手提包里”的頭發(fā),居無定所,身不由己;月亮照常升起,卻像“氣球”一樣脆弱,無法給“房子”帶來溫暖和光明,反而陰差陽錯,給“11號房”帶來捆綁和上吊的“粗繩”,而懲罰本該是給“3號房”的。詩人借此表達出對萬事萬物的普世情懷和對專制體制下生命卑賤、命運無常的感喟和無奈。

赫塔·米勒將任意剪來的、風馬牛不相及的文字碎屑粘連成詩行,這種異質性的“縫合”,盡管在視覺上制造了字詞之間的生硬分隔,顯得格格不入,卻在另一向度上反襯出詩的意境,具有強烈的解構效果。比如在無題詩①因為赫塔·米勒的詩集中均沒有目錄,也無頁碼;除《警衛(wèi)拿起梳子》外,其他三部詩集中的每首詩甚至連編號都沒有,為行文引用方便和表述清楚,筆者參照了中國古代“無題詩”將詩歌的第一句作為標題的范例,亦將米勒詩歌的第一句作為題目,特此說明?!蹲钣薮赖摹分?,“我”坐在發(fā)廊前的水泥長椅上,望著自己在水塘里的倒影,卻看到了一只“死鳥”。這里的“看”用了特大號字體,而看到的“我”卻字體模糊,十分渺小,米勒詩歌中大量運用了這種使視覺反差的拼貼手法,堪稱“另類視覺詩”②武俠:《她的詩風很奇特》,《香港文匯報》2009年10月12日。。為使意象鮮明,詩人甚至動用了悖常的文字排列手段,以期出奇制勝的效果。有時詩行之間的轉換十分突兀,以強調主題或意義的突變,甚至不惜生硬地割裂單詞,有意制造不連貫性和無邏輯性,換行的間歇和停頓為讀者思考領悟留有空隙。例如在無題詩《一旦我把西瓜切開》中,第五行句末,西瓜里的侏儒告誡我“用這把刀是可以殺人的”(62),為了突出屠戮的工具“刀”,詩人有意將“刀”的定冠詞置于第五行句末,而“刀”一詞直接在第六行開頭躍然紙上,觸目驚心。有時上下詩句連綴得天衣無縫以模糊詩行的界線,思想峻急,表達急切,第一句話剛結束,下一句已經(jīng)在同一詩行中閃出,例如詩行“這輛 有 銀色駝背的車 要開到 哪里 去 這”(59),可以想象,“銀色駝背的”警車,在一個專制獨裁的國度,是暴力機器,而非和平工具,它鳴著警笛,呼嘯而過,人們忐忑驚恐,禁不住追問“這”是要去……?!詞語的空間排列莫測如謎,帶給讀者移動組合的視覺沖擊。正如赫塔·米勒坦言:“詩化的行句與紀實的行句相互搭配,錯落有致,整體之間不僅要有所變化,更要環(huán)環(huán)相扣?!比欢?,“閱讀這些剪碎后組合的詩歌絕非易事。讀者必須逐詞拼讀,大聲朗誦,同時用手指緊隨詩行往下,以防錯過重要內容,實屬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③J?rg Magenau:Mundharmonika ausWind.Süddeutsche Zeitung.24.11.2005.。

拼貼語言還使米勒的詩歌表現(xiàn)具有了心理通感效果,米勒不止是在寫作的瞬間,而是在生命的整個時刻,都敞開了自己所有的感官,乃至神經(jīng)和心靈,擁抱世界,兼容并蓄,藏污納垢。錯綜復雜的感覺蜂擁而至,相互纏繞,奏響命運的交響曲。此時,萬物有靈,物我兩忘,物和人心情相連,氣息相通。例如:“我 用/眼睛 咬下 一口 白面包”(30);“那月亮 在咬 一顆 大 杏子”(33);“肥 月亮 在夜里 切 檸檬”(77);“白禿禿的 太陽 舔著 書報亭”(47);“有一次 恐懼 丁零零響”(60);“那深夜 通常是步行來的”(115);“這 深夜 喂著 那 狗”(52);“這座城市 /在早晨 蛤蟆一樣安靜地 坐在 /我的 大衣紐扣 前”(75);“白天的 光散發(fā) 氣味

穿過臉”(96)。沉甸甸的生命細節(jié),在味覺、觸覺、聽覺、視覺的相互作用下,進入一個任意的、機遇的世界,它忠于身體的切膚體驗,皈依本原。

此外,赫塔·米勒還是一位“用剪刀押韻的特殊詩人”④J?rg Magenau:Mundharmonika ausWind.Süddeutsche Zeitung.24.11.2005.,“韻律的感官性將殘塊碎片置于一種前所未有的懸浮狀態(tài)”⑤Otto Norbert Eke:Sch?nheit der Verwunderung.Herta Müllers Weg zum Gedicht.In:Text+Kritik.Heft177.06.2002.Richard Boorberg Verlag.G?ttingen.S.72.。使拼貼這種看似平淡隨意的寫法實則充滿了藝術感。米勒摒棄傳統(tǒng)詩歌中常見的押韻手法,如交替韻、鄰韻或環(huán)抱韻,而運用數(shù)數(shù)詩、諺語和童謠中原始的單一韻,節(jié)奏輕快,韻律明晰,讀來朗朗上口,保持兒歌的特點,使看似簡單的拼貼詩行富有韻味和旋律,具有類似于民歌和街頭曲藝的形態(tài),從而接近大眾,散發(fā)著“卓別林式”的反諷效果。然而,看似輕松愉悅的節(jié)奏和韻律,富有童趣,但絕非童話,“兒童詩、歌謠或數(shù)字歌的字里行間,潛藏著可怕的深淵”①Otto Norbert Eke:Sch?nheit der Verwunderung.Herta Müllers Weg zum Gedicht.In:Text+Kritik.Heft177.06.2002.Richard Boorberg Verlag.G?ttingen.S.73.,過往的悲慘經(jīng)歷造成的心靈創(chuàng)傷暴露無遺。例如:

在 羽毛房子里 住著一只公雞

在 樹葉房子里 住著那林蔭道

一只兔子住在皮毛房子里

在 水房子里 住著一個湖

在 拐角房子里

那巡邏兵

把一個人從那里的陽臺上推下去

在 接骨木上空

然后 這 又是 一次 自殺

在 紙房子里住著那表態(tài)聲明

在 頭發(fā)打的結里住著一位 女士(140)

這首詩除了在詩行“這 又是 一次 自殺”之外,在德語中均統(tǒng)一采用“t”押韻,讀上去瑯瑯上口,給人造成一種錯覺,似乎這是一首內容輕快的謠曲,營造了和諧歡快的氛圍,但名為“自殺”實為“謀殺”的事件卻烘托出暴虐殘酷的氛圍,“用兒歌形式表現(xiàn)駭人聽聞的殺人事件,更凸顯了對于未知世界的慌亂和恐懼感,反襯現(xiàn)實的殘酷”②Ernst Osterkamp:Vater spinnt,Mutter spinnt.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18.08.2001.。

赫塔·米勒利用陌生化的、扭曲的意象隱約曲折地表達內心的抵抗,緩解政治高壓和恐怖現(xiàn)實,字里行間彌漫著詩意和晦澀的美。例如:“那些 白色的 小石頭 耀眼的光 穿過了 我的 /額頭 它們 就像火車站臺上 的 晚夏 /一樣 但是 那些 火車 你 說 盲目地 /開著 穿過了 你的 肚子”(64);“那些 到墳墓去的

是 /那 死人的 那些椅子 /只要 他們的椅子 還躺在地球上 /他在天國里就不必 站著”(108)。詩句在呈現(xiàn)生活的同時,也渲染了文本陰暗深沉的氛圍,游弋于悲劇和輕喜劇之間。正如德國批評家弗蘭茨·杰利烏斯在《明鏡周刊》載文所言,赫塔·米勒詩歌的卓越品質在于,“它使慘淡、痛苦而乏味的生活產生一種詩意,一種愈擺脫愈無法擺脫、既眷戀又痛楚的憂思,讓人體味那未能愈合的創(chuàng)傷,即便有時這種痕跡隱藏在文字的最深處”,其語言“完全不同于當代德語文學中那些僅供觀賞的語言”③Andrea K?hler:Das Alphabet der Angst.Neue Züricher Zeitung.8.10.2009.。恣意妄為的運筆、雜亂吊詭的詞句、奇異絢麗的色調體現(xiàn)了米勒對文字的敏感認知,哈特穆特·艾格特教授對此解釋說:“哈布斯堡王朝時期遷徙到東歐等地的德國人,對德語保持了一種很敏銳的觸覺,如生活在羅馬尼亞等地的以德語為母語的年輕知識分子,這些地方都是德語文學發(fā)展的溫床。這批生活在德國之外的德國后裔的德語有別于德國德語,受到當?shù)卣Z言的刺激,具有一種很特別的敏感性”④引自萇萇《文學獎:她為全人類書寫記憶》,《三聯(lián)生活周刊》2009年10月22日。。

恐懼是赫塔·米勒四部拼貼詩一以貫之的創(chuàng)作主題,也是她創(chuàng)作的最大策動力。米勒坦言:“在東歐,對詩歌的熱愛不是一個美麗的神話,它源自恐懼!”⑤Otto Norbert Eke:Sch?nheit der Verwunderung.Herta Müllers Weg zum Gedicht.In:Text+Kritik.Zeitschrift für Literatur.Heft 177.06.2002.G?ttingen.Richard Boorberg Verlag.S.77.寫詩可以克服恐懼,但是為了克服恐懼,詩人不得不回憶恐懼,陷入與恐懼的糾纏和博弈;為擺脫恐懼而描寫恐懼,這種悖謬恰恰是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根源所在。米勒坦言:“寫作攥住了我,我別無選擇。起初,我寫作只是為了使自己相信可以趕走恐懼。那時,我必須讓日子過得明明白白,用白紙黑字記錄下來,不至于讓生命白白流逝?,F(xiàn)在我必須證明,恐怖學會了自行溜走?!雹貰everley Driver Eddy:“Die Schule der Angst”.Gespr?ch mit Herta Müller am 14.4.1998.In:The German Quarterly.Nr.4.1999.S.336.長期生活在齊奧塞斯庫集權政府的陰影下,不堪回首的恐怖經(jīng)歷②赫塔·米勒很長一段時間內生活在過去的恐怖陰影中:米勒生于羅馬尼亞巴納特地區(qū)一個叫尼茨基多夫的村莊,父母均為講德語的斯瓦本少數(shù)民族。這是一個飽經(jīng)災難的家庭:米勒的祖父是富農,曾被羅馬尼亞共產主義政權收繳全部財產;父親曾效力于黨衛(wèi)隊;母親1945年被當作強制勞工送往蘇聯(lián)管轄下地處烏克蘭的某強制勞動營,在忍饑挨餓和苦役中捱過五年艱難時光。米勒曾在大學學習德語語言文學及羅曼語言文學,同激進的文學團體“巴納特行動團”交往密切,畢業(yè)后任翻譯,由于拒絕與國家安全部門合作,遭到解職,從此不斷遭遇恐嚇和審訊。1987年,米勒和丈夫在遞交出境申請兩年后離開羅馬尼亞,定居德國。但恐懼仍然陰魂不散,她在羅馬尼亞的一位女友以探望為名,在柏林與她交往,繼續(xù)對她的言行施行監(jiān)控。在米勒詩歌中反復出現(xiàn),她在詩中不遺余力地表達對恐懼的核心體驗:“一個恐懼 走進了/那 額頭里”,像“貓爪一樣迎面撲來”,人呼吸過后,“片刻就進了狗的肚子”(112);“而 沒有什么 陷入 /恐懼的字母里 /會這么 如狗頭般 粗笨”(81);“我 大笑著 卻 害怕 /卻 不知 怕 誰”;“在 頭腦里 插了 一個 恐懼 就像是 /一束 丁香花流蘇”(47)。生死在一念之間,詩人時刻處于惶惶不可終日的恐懼之中;寫詩讓她在流離失所和充滿暴力與威脅的世界里,尋到“內心的支柱”,“我是在寫作中學會了生活,惟有在寫作中,我才可以過上夢想的正常生活”③Herta Müller:Wenn wir schweigen,werden wir unangenehm -wenn wir reden,werden wir l?cherlich.Kann Literatur Zeugnis ablegen?In:Text+Kritik.Zeitschrift für Literatur.Themenheft Herta Müller.Nr.155.Heft 7.2002.Hg.von Heinz Ludwig Arnold.S.13.。

而恐懼的極致乃是死亡,詩集中頻頻出現(xiàn)的死亡事件令人毛骨悚然,恐怖至極,因為每一次都是非自然、不正常的死于非命:自縊、溺水、被打死、被活埋、意外傷害、秘密處決、死于車禍,死因千奇百怪,卻被官方言之鑿鑿,陳述得清清楚楚、冠冕堂皇,不由得你不信:“據(jù)說他把自己吊死了”(110);“他溺水死了”(4);“金匠 /死于自殺 商人桑德斯死于車禍”(148);“那些 被打死的那些 被埋掉的”(55);“父親 在 三年前消失”(33);“那 父親 他 正如 預料的那樣 沒有 再 /來”(51);“那 狗 被打死了 那 馬 被射死了 /那 房子被鎖上了”(43);“那 女兒 被 /一個 新郎帶走 他 打死了 她……同伴的 那把刀 /在 半開玩笑的爭吵 中 穿過了他的肺”(52)。甚至還有無法解釋的怪誕的死亡:“其中 一個 鄰居 在床上 死了 兩次”(4);乃至死而復生:“在 街邊格魯法特 先生 在 聊天 穿戴得 /整整齊齊 而且 從手里 拿出 櫻桃 吃……他 按照 那個時候的 葬禮 在 四月份 /就已經(jīng) 死了”(56)。死亡時刻威脅著每一個人:看門人、大樓管理員、理發(fā)師、音樂家、士兵、海軍副官、鐵路長官,“這些居無定所的人在逃亡、流浪甚至在自殺中尋找最終的歸宿”④Marcus Neuert:Im Haarknoten wohnt eine Dame.Gedichte+Collagen von Herta Müller.Lyrikwelt.12.2009.;“那個 布魯諾·夏爾 比如說就 /在 流亡 兩天 后 死了”(71);“那個電工 還一直手指 揪著鐵絲 /掛在那煙草地的 上空 /來了警察 /帶著那藍色的 燈 /從那個 遇難者的外衣里 拿的 /身后跟著三個 /或者 四個野鴨子進了草地 /人們 聽到他們 大笑”(93)。當死人事件司空見慣,生者面對死亡麻木不仁時,有誰敢斷言下一個“被死亡”的一定不會是自己呢?!生命危在旦夕,而提供庇護的家園風雨飄搖:“我們 有過這樣一幢漂亮的房子/母親是第一個 走出去的 /當 人們在火車站路堤邊找到 她 /據(jù)稱 尸體身份不明 /我們 有過這樣一張漂亮的桌子 /父親 給了那死亡小費 /我們 有過一個漂亮的孩子 /灌木叢 在有鐵軌的地方 /覆盆子 蓋滿那皮膚”(123)。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整個世界彌漫在死亡的恐懼和陰霾之中。米勒明白,這個世界已經(jīng)病入膏肓,喋喋不休的抱怨肯定于事無補,厲聲控訴定會招致殺身之禍,她只有像醫(yī)生記錄病人病情那樣——沒有修飾詞,沒有比喻,沒有任何情感色彩地“剪輯”這些死亡事件,“沒有人可以像赫塔·米勒這樣寫作:冷酷,用詞精準,詩文簡陋,令人看不到希望”①Jürgen Wertheimer:Im Papierhaus wohnt die Stellungnahme.In:Text+Kritik.Zeitschrift für Literatur.Heft177.G?ttingen.Richard Boorberg Verlag.06.2002.S.80.。

赫塔·米勒敘述的死亡故事解構了既定的、循規(guī)蹈矩的生活,還原了專制下無形狀、無本質、無秩序的生命;在詩中,一邊是死亡,是悲傷,一邊是漠然,是無動于衷,構成了尖銳的反諷。這些“令意識踉蹌的拼貼”,臆想出生活中一系列“令意識墜落深淵的事件”,這些事件的存在,證明現(xiàn)實并不如人們所想象的那樣平滑,它并非由一系列深思熟慮的想法帶來順理成章的結果,而是隨時隨刻都有可能讓意識出現(xiàn)踉蹌,甚至使人跌落萬丈深淵。然而,死亡的威脅也促使詩人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死亡恐懼恰恰制造了生活的欲望和詞語的欲望”②Herta Müller:“Lebensangst und Worthunger”.Im Gespr?ch mit Michael Lentz.Leipziger Poetikvorlesung 2009.Suhrkamp Verlag.Berlin.2010.,“現(xiàn)在我們強烈地渴望活著,這更像是求生欲,一種久經(jīng)考驗的求生欲”③Herta Müller:Wenn wir schweigen,werden wir unangenehm -wenn wir reden,werden wir l?cherlich.Kann Literatur Zeugnis ablegen?In:Text+Kritik.Zeitschrift für Literatur.Themenheft Herta Müller.Nr.155.Heft 7.2002.Hg.von Heinz Ludwig Arnold.S.13.。

值得一提的是,赫塔·米勒善于從孩童視角描述成人世界的恐懼,并配之以兒童的詞匯和語調,貌似舉重若輕地將“恐懼”淡化,實則是借不諳世事的眼睛,原生態(tài)地實錄“恐怖”,因為兒童在某種程度上更接近于人的“本我”,未經(jīng)馴化和浸染,感覺和體驗更敏銳、更真實、更自我、更純粹,更忠實于自己的身心體驗而非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規(guī)訓,這反而“舉輕若重”地強化了“恐懼”的真實和震撼。例如:“媽媽的 蛇狀卷發(fā)辮子 /爸爸的 肥皂泡腺腫”(9);“母親 變成了 一株 蕁麻 /父親 變成了 一棵 楊樹”(5)?;蛟S只有在孩童的眼里,荒誕的邏輯才變得正常,令人瞠目的怪相才成為自然:“我買了 那些苗條的 票 /然后 坐旋轉木馬 /那 引擎 喝 燒酒 /而那老板喝汽油”(101);母親把“像一個發(fā)霉壞了一半的 縫紉機 的 發(fā)型 放在頭上”,“這個發(fā)型 根本 就是無中生有 /就好像鋸屑 野狗 和 你我”(8)。父母不再和藹可親,反而舉止怪異可怕:“我的 親愛的母親 瘋了/把 那個洗臉臺 當做了她的孩子 /而我 親愛的父親 瘋了/在花園里 給 光禿禿的風 割草”(99);“父親搓著 他的 腳后跟 /用 一塊磚頭 /就像 那些瘋子們的 那些灌木 /母親 在鏡子里 大笑 /就像 那些 默不作聲人的 那些樹 /人們 差不多 /在她沉默的時候 會馬上 /聽到 她的辮子 穿過 /嘴 生長”(97)。卑瑣孱弱的父母被逼瘋了,成了社會的累贅,結局只有“被死亡”:“在6月1日 發(fā)生了 一件 小事故 /我父親 拿錯了那些 瓶子 /然后 喝下了土豆蟲毒藥 而不是 葡萄酒 /在冰箱里也還放著 甜燒酒 /那是 那位憲兵在廚房桌子邊 喝的 /然后 他 寫給我們 一份死亡證明書”(107);母親離家出走,人們“在火車站路堤邊找到 她”(123)。表面上,米勒是在冷靜地講述普通“父母”死亡的故事,其實,是在譏諷和控訴羅馬尼亞的“最高父母官”齊奧賽斯庫夫婦。在《饑餓與絲綢:日常生活中的男女》一文中,米勒寫道:在羅馬尼亞,“幼兒園孩子們常常聽到這句話:‘尼古拉·齊奧賽斯庫同志是所有孩子的父親,埃列娜·齊奧賽斯庫是所有孩子的母親?!麄儽仨毑粩嘀貜瓦@個句子”①赫塔·米勒:《鏡中惡魔》,丁娜等譯,第86頁,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然而,這對“國王父母”又對自己的臣民們做了些什么呢?“我 父親被打死 直到 /脖子以上 躺在 墳墓里 /而 母親感謝那位國王 /我們 得到了 書面證明”(113);“那些 天空里的星星 像 爆米花一樣運行 /而那國王 鞠躬 然后殺人”(115);“我的國王說 不是 沒有理由 /我真的愛你們所有 人”(102)。正是號稱博愛的“國王父母”殺死了孩子們的“親生父母”,讓他們淪落為無依無靠的孤兒,“兩只 鞋子

發(fā)著亮光……其中一只 把我們的大嘴踩住 /而另外一只 把我們的肋骨 踩軟”(115)。天真的孩子們重復著父母的悲慘命運,專制集權循環(huán)上演著恐怖的事件。但是,在恐懼中長大的孩子,總有一天會認清真相,“所有的 愛 對我們來說 有一天 都會變成 牛蒡草”(5)。擺脫欺瞞的孩子們終于為自由和人權暴動了,“當 那位 國王 活著時 他 像 一條 /狗 和 一只 小牛而 當 /他 死的時候 他的王冠 一半 膽汁 /一半 西瓜 貼在頭發(fā) 下面 ”(28),曾經(jīng)像狗一樣瘋狂,像牛一樣有力的“國王父親”齊奧賽斯庫,肝腦涂地,專制暴政結束了,孩子們得救了。

赫塔·米勒對“拼貼”的癡迷絕非止于語言或后現(xiàn)代碎片解構,她的詩歌突破語言空白和軟弱渙散的意象,從歷史、社會、政治所匯集的原始營地強行突圍,觸及詞語所隱瞞的無限邊界,直抵生活內在的質地;冷峻嘲諷的語言與恐怖苦澀的情節(jié)水乳交融,既有弗蘭茨·卡夫卡式的夢魘,亦不乏弗里達·卡洛式的詩意,既揭示社會和人生的膏肓病苦,又賦予慘淡的人生絲絲光明,蘊含著一股蓄勢待發(fā)的隱忍之力。于赫塔·米勒而言,詩歌和小說猶如硬幣的兩面,一體共生,相反相成,恰如羅馬尼亞著名小說家米爾恰·卡塔雷斯庫所言:“可以肯定,她會成為一個偉大的詩人,可是那樣一來,她也就不是赫塔·米勒了”②Mircea Cartarescu:Das Schwert im Innern.Frankfurter Rundschau.12.10.2009.。

猜你喜歡
米勒恐懼
與內心的恐懼交朋友
想象中的恐懼
被貧窮生活支配的恐懼
溫暖的邂逅
住校記:她在夢里表達恐懼
對一本書的尊重
為什么接電話
為什么接電話
表達恐懼之情
勃利县| 南川市| 新宁县| 大田县| 木里| 西乡县| 连城县| 新津县| 河西区| 瑞金市| 新兴县| 玛曲县| 屯门区| 台北市| 和政县| 溧阳市| 开封市| 潜山县| 平和县| 额济纳旗| 扎赉特旗| 木兰县| 香河县| 台南市| 大方县| 邳州市| 葵青区| 大英县| 东山县| 大厂| 睢宁县| 盐源县| 卓资县| 利津县| 茂名市| 中西区| 呼伦贝尔市| 茶陵县| 隆昌县| 古田县| 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