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純英,于軍,雷連云,于引弟,李一瑋,王彩霞,韓艷麗,安春林,康鑫
(武山縣人民醫(yī)院,甘肅天水741300)
新生兒撫觸式油浴臨床應用研究
陳純英,于軍,雷連云,于引弟,李一瑋,王彩霞,韓艷麗,安春林,康鑫
(武山縣人民醫(yī)院,甘肅天水741300)
目的探討撫觸式油浴對新生兒生長發(fā)育、神經行為發(fā)育、睡眠時間、母乳喂養(yǎng)率、皮膚病預防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400例新生兒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應用撫觸式油浴護理模式,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結果實行撫觸式油浴護理能加速新生兒生長發(fā)育、促進神經行為發(fā)育、增加睡眠時間、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預防新生兒皮膚病,撫觸式油浴護理是科學的育兒方法。
新生兒;撫觸式油?。挥齼悍椒?/p>
研究對象為我院出生的400例新生兒,胎齡37~42周,體重2 500~3 500克,阿氏評分≥8分。
(1)將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在我院出生的符合條件的新生兒編號,單號為實驗組,雙號為對照組,每組200例。
(2)對照組新生兒實行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新生兒出生后常規(guī)消毒結扎臍帶,擦干全身。保持室溫28~30℃,播放輕柔、溫馨的音樂,選擇有育兒經驗、富有愛心、經過統(tǒng)一培訓、考核合格的護理人員應用標準撫觸程序對新生兒進行油浴。出生第一天立即進行1次,以后每天2次,每次15分鐘,持續(xù)至出生后10周。操作前護理人員洗凈雙手,剃剪指甲并保持光滑,揉搓雙手1~2分鐘;操作中充滿愛意,用簡單的語音、眼神和嬰兒交流。每次操作選在新生兒吃奶后1~2小時,且大小便后,嬰兒處于安寧喜悅狀態(tài)時進行。
1.3.1 頭頸部法雙手四指并攏,取寬約5厘米的無菌紗布蘸高壓滅菌石蠟油,纏繞于四指掌根部,在手背處打結。雙手四指微曲,從兩側顳部始沿人字縫向外后方滑行至枕部,再向下移行至頸部。一手輕托頸部使其伸直,充分暴露皺褶,另一手從頸后部中心始上下縱行油浴,環(huán)繞頸部一周。著力點主要在雙手四指掌根部,第一、二關節(jié)和手掌部順行隨意撫觸新生兒。
1.3.2 面部法取1~2厘米寬無菌紗布纏繞于雙手拇指第二關節(jié)處,打結于指背。從前額中心處用雙手拇指向外推壓,劃出一個微笑狀。眉頭、眼窩、人中、下巴用同樣手法劃出一個微笑狀。手法主要著力點在第二指關節(jié)處,第一關節(jié)指腹隨意撫觸新生兒。
1.3.3 胸部法手指準備如頭頸部。雙手放在新生兒兩側肋緣,右手向上滑向新生兒右肩,復原。左手以同樣手法進行,兩側手法形成交叉循環(huán)狀。著力點主要在雙手四指掌根部,第一、二關節(jié)和手掌部順行隨意撫觸新生兒。
1.3.4 手臂法手指準備如頭頸部。將新生兒雙手下垂,用一只手握住胳膊,從手腕部到上臂環(huán)行至腋窩,一手輕輕拉住胳膊使其外展,拉平皺褶油浴,然后用手指按摩手腕。用同樣方法完成另一只手。雙手夾住小手臂,上下搓滾,并輕拈新生兒的手腕和小手,在確保手部不受傷害的情況下,用拇指從手掌心油浴,按摩至手指。
1.3.5 腹部法手指準備如頭頸部。手指朝上置于腹部正中,以臍為圓心,順時針旋轉油浴,用指尖按摩。
1.3.6 腿部法手指準備如頭頸部。一手輕握新生兒足踝部,使其伸展暴露腹股溝部,另一手由外向內沿腹股溝部方向至會陰部肛門進行油浴按摩。然后沿新生兒大腿至膝部至小腿,環(huán)形油浴至足踝足掌部。更換油紗布,同法完成另一側。取1~2厘米寬無菌油紗布纏繞于雙手拇指第二關節(jié)處,打結于指背。用拇指油浴按摩兩只腳后跟至腳趾。
1.3.7 背部法新生兒取俯臥位,頭偏向一側,手指準備如頭頸部。雙手平放,從頸部至臀部,由脊柱向外側滑行油浴按摩。
手法應輕柔,切忌用力過大;嚴密觀察新生兒面色變化,出現(xiàn)青紫或發(fā)紺時應立即停止操作,及時就醫(yī)。
課題組醫(yī)務人員及新生兒母親。
每周一、三、五下午進行1小時培訓。
授課式講座、電視播放講座、現(xiàn)場技術演示指導。
能熟練復述技術步驟并能按步驟進行撫觸式油浴技術操作者為考核合格者。
(1)定期記錄住院新生兒指標。
(2)通過電話預約出院新生兒來院觀察,評價指標。
(3)研究對象中途中止者按無效對象處理,并在現(xiàn)有臨床新生兒中后續(xù)替補。
實驗組與對照組指標評分標準相同。
(1)神經行為發(fā)育評分。出生后10周應用NBNA評分法[1]進行評分。①安慰性:即指哭鬧的新生兒經過外界安慰刺激,停止哭鬧得2分;哭鬧程度減輕得1分;新生兒對刺激無反應,繼續(xù)哭鬧得0分。②擁抱反射。研究者用一只手托起新生兒的頸背部,另一只手托起頭的枕部,托起枕部的手下移4~5cm(手不離開枕部),使新生兒的頭及頸部向后傾10~15°。新生兒出現(xiàn)兩上肢外展并伸直,手指張開,上肢屈曲回縮呈擁抱狀態(tài)得2分;新生兒頭頸部后傾,兩上肢外展、伸直,手指張開,上肢無屈曲回縮得1分;新生兒頭及頸部不后傾,不出現(xiàn)兩上肢外展、伸直,手指張開,上肢無屈曲回縮得0分。③手指握持反射。研究者把手指從小兒手掌尺側插入小兒手心時即被小兒手指緊握不放。新生兒能緊抓不放或能反復抓握得2分,抓握力弱得1分,無抓握得0分。④踏步反射。研究者用雙手托起新生兒腋下,豎直抱起時,使其雙足觸及平面,新生兒能主動“邁步走路”?!斑~步”速度快,行走超過5步得2分;邁步速度慢,行走2步之內得1分;不邁步得0分。
(2)觀察新生兒出生1周時的睡眠時間,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3)記錄新生兒母乳喂養(yǎng)例數(shù),進行分析比較。
(4)記錄新生兒出生時,出生后1周、6周、10周的頭圍、身高、體重[2]。
(5)觀察并記錄10周內新生兒常見皮膚病。
按臨床觀察及研究要求設計表格,如實、詳細記錄各類數(shù)據,妥善保管資料,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數(shù)據均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處理。
表1 新生兒神經行為發(fā)育評分(x±s)
由表1可知,實驗組神經行為發(fā)育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通過撫觸式油浴刺激新生兒神經發(fā)育,其靈敏度明顯高于普通新生兒。
實驗組睡眠時間均數(shù)為21.14小時,標準差為0.45小時;對照組睡眠時間均數(shù)為19.26小時,標準差為0.38小時。實驗組睡眠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
實驗組排除母親因素8例,母乳喂養(yǎng)167例,母乳喂養(yǎng)率為87.00%;對照組排除母親因素4例,母乳喂養(yǎng)118例,母乳喂養(yǎng)率為60.20%。2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表2 新生兒生長發(fā)育增長指標(x±s)
由表2可知,出生時、出生后1周2組指標無顯著性差異;出生后6周、10周,實驗組3項增長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實驗組生長發(fā)育速度優(yōu)于對照組。
由表3可知,實驗組皮膚病發(fā)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表3 新生兒常見皮膚病發(fā)病情況[n(%)]
撫觸式油浴改變了新生兒常規(guī)護理方法,科學采用撫觸與油浴相結合的方法對新生兒進行溫馨有序、充滿感情的觸摸式護理,使新生兒在出生后立即接受情感交流。通過對皮膚的溫和刺激,使新生兒緊縮的肌肉得以舒展,使其重新體驗出生時在產道擠壓中與母親接觸的快感;撫觸通過皮膚外周感受器傳入大腦中樞,逐步變成新生兒的需要;促進了“三早”順利進行,是母乳喂養(yǎng)成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實踐證明,2組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臨床意義重大。
撫觸式油浴具有撫觸與油浴的雙重優(yōu)點,能使新生兒在母親子宮腔中長期蜷縮的姿勢得以改變,全身緊張的肌肉逐漸放松,曲肌和伸肌得到平衡,達到改善肌肉和骨骼彈性的目的,從而加快全身肌肉和骨骼的生長;通過觸覺刺激,有利于培養(yǎng)母子感情,提高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加快新生兒生長發(fā)育;通過科學手法刺激消化功能,加快胃腸蠕動,促進吸收,緩解新生兒嘔吐、腹脹及便秘,增加其食欲和食量[3]。
胚胎期的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已領先于其他系統(tǒng),神經細胞數(shù)目與成人相同。新生兒出生后,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及皮膚感覺已非常靈敏,而皮膚觸覺是引起新生兒一切反射的基礎,它可通過皮膚中的外周感受器和末梢神經傳入中樞神經。撫觸式油浴定時刺激皮膚外周感受器及末梢神經,使神經沖動傳導加快。新生兒大腦皮層接受刺激,經過反復調節(jié),可平衡人體隨意行為。
撫觸式油浴能及時、有效地去除附著于新生兒皮膚表層的羊水、血漬、胎脂等,達到清潔皮膚的目的;通過刺激皮膚角質層中的角質細胞可使角質層增厚,阻隔細菌及病毒侵入;撫觸式油浴能有效保護皮膚皮脂膜,保持皮膚濕度,具有抗微生物損傷等作用[4];過分洗滌和觸堿性物質會破壞皮脂膜,而撫觸式油浴能避免洗滌和堿性物質,使皮膚保護屏障不受損害,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
綜上所述,新生兒撫觸式油浴能促進其神經行為和體格發(fā)育,提高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延長睡眠時間,預防皮膚病,對新生兒智能和潛能開發(fā)具有重要意義。撫觸式油浴技術操作通俗易懂,不受環(huán)境條件限制,易于普及,值得推廣應用。
[1]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等.實用新生兒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
[2]楊錫強,易著文.兒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
[3]葉彩霞,何聰慧,朱蕾.改良撫觸對嬰兒早期生長發(fā)育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xiàn)代兒科雜志,2005,2(6):517~518.
[4]孫濤,李慧,鐘秋芬.食用色拉油代替強生嬰兒油在新生兒油浴中的效價研究[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8,14(4):363~364
R174+.1
B
1671-1246(2011)03-01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