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心誠
太極拳從學校抓起──湖北省公安縣明德教育中心董事長、太極拳明師易耀庭訪談錄
文/翁心誠
年前,筆者對湖北省公安縣明德教育中心董事長、太極明師易耀庭先生進行訪問。筆者曾多次與易先生就太極訓練接觸交談。易先生現(xiàn)年七十有三,剛從講臺上正式退下轉(zhuǎn)入領導崗位。退下之前,易先生是湖北省荊州市知名度與贊譽度都很高的名牌教師,一直肩負著兩個高考班的物理教學工作。雖然工作繁忙,但先生卻能幾十年如一日保持著旺盛的精力,繁重的工作對他來說舉重若輕。他說,那時他幾乎每天工作到深夜才能休息,清晨5時又必須起床,對付沉重的教學負擔靠的是每日練一兩個小時的太極拳,30年從不間斷。一談到太極拳,先生熱情而激動,滔滔不絕,對答如流。
筆者問:從文化背景上您如何看待太極拳?
先生答:太極拳是文化拳,是太極文化的具象。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學太極拳,應該懂太極文化,不了解太極文化不僅是無知而且是一種背叛、一種忘本。太極拳訓練是對太極文化進行體驗的最佳方式與途徑。我主張每個人都應該學習太極拳,尤其要從中小學校抓起。
問:有些人認為太極拳是老弱病殘者練習的拳術,而您認為太極拳要從中小學校抓起,這會不會影響教育質(zhì)量?
答:練太極拳對中小學校來說有很多好處。現(xiàn)在中小學校教師中有職業(yè)病的人很多,學生中有心理障礙的多、近視的多、肥胖的多、神經(jīng)衰弱的多、厭學的多。太極拳強調(diào)心靜體松,練太極拳既是一種休息,又是一種鍛煉,可以身心兩健、開智啟慧、治病防病,通過太極拳訓練可以緩解學習緊張、促進氣血和暢、調(diào)節(jié)身體機能、改善精神面貌、開掘人體潛能,于教、于學、于考都十分有利。
問:現(xiàn)在流行一種觀念,認為練太極拳普通推廣套路練不出健身效果,練不出技擊本事,對此您怎么看?
答:普通推廣套路與傳統(tǒng)套路不能絕然分開。比如楊式二十四式太極拳、四十式太極拳等普通推廣套路,就是在楊式太極拳傳統(tǒng)套路的基礎上擇其精要編創(chuàng)的。能不能練出內(nèi)功、練出高水平,不是取決于你練什么套路,而是取決于你怎么練。一般來說,按規(guī)律、守規(guī)矩地練,任何套路都可以練出健身效果、練成內(nèi)功,反之再好的套路也不能保證你練出健身效果與高強本事。
問:請談談您學拳的過程與效果。
答:我讀大學時學過二十四式太極拳,后來拜在一個小我20歲的年輕女師傅門下開始認真學練,她的師傅是楊式太極拳在武漢的傳人。經(jīng)過她的指點我便入了門。后來我花了幾千元買了一套錄放設備,當時我的工資每月才幾十元。我還托在中央電視臺工作的學生陸續(xù)弄到最早的太極拳推廣套路的錄像帶,有二十四式、四十式、四十八式及八十五式等,還有太極劍、太極扇套路。我反復看,反復學,反復糾正,初學階段幾乎每天花3個小時練拳,節(jié)假日每天要用五六小時,這樣便漸漸體會到了用意不用力、分虛實、周身一致、上下連貫等要求。通過練拳,我的身體素質(zhì)大大提高,到現(xiàn)在基本上沒有得過什么病,身體的各種生理機能正常,精力很好,我還獲得了一些意外功力。
問:請您具體談一下您的意外功力。
答:有一次我在深深小巷單人行走,腋下夾著一個皮包,三個小混混冷不防從我背后搶包,我迅即抓住了其中一個將他按在墻上,他一動也不能動。我當時感覺自己不知從哪來了一股巨力。還有一次我路過一家商店門前,見那里很多人圍觀,原來是一個惡男在欺負一個弱女。我不由自主擠進去,一把將那惡男拖開,誰知將他甩出四五米遠。這兩件事使我意識到自己練拳后身上已有了內(nèi)功,要警惕自己不可輕易出手,否則傷了人會引起麻煩。
問:您幾十年練太極有哪些體會?
答:我主要的體會是心靜了?!办o”在儒家思想里非常重要,也是練太極拳的指導思想。只有靜才能松,要松徹底就必須靜徹底。
問:要實現(xiàn)太極拳的健身效果,在平時的訓練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水到渠成”、“功到自然成”,如果刻意、特意追求反而不可得。你只要集中注意力練好拳,每個動作、每個招式都練得入格、入譜、入轍,健身效果自然而來。
問:您在幾十年傳授太極拳的實踐中有哪些經(jīng)驗?
答:經(jīng)驗談不上,體會有一些。有許多人跟我學過太極拳,有的學成了,有的半途而廢,其原因有兩點。一是毅力、意志?!八问?、繩鋸木斷”,沒有毅力任何事情也做不好。二是真太極難識難練?,F(xiàn)在太極拳門派多、種類多,有的人什么都想學,結果反倒是什么也學不好。我教太極拳,先教拳架基本結構,然后講學習方法,讓學員自己去體會、摸索后再和我探討。一個好的老師應該引導著學生,而不是代替學生。一個好的學生,應該主動、積極、獨立、自覺地去學,找出適合自己個性的方法,吸收別人的經(jīng)驗。老一輩革命家徐特立講“狗肉、羊肉、豬肉,吃了變我肉”,練太極拳也是一樣,學習者要動腦筋,是我練拳,不是別人練,練拳的時間、程序都靠自己設計。我每次練拳都很注意規(guī)范,練前穿好太極服,做好一切準備,如同表演一樣認真,這樣堅持了30年。練拳要敬拳、美拳、專注于拳,時間一久,拳便自然練得好。
問:練太極拳有什么竅門?
答:我有一個說法可供你參考。就是:神練虛靈,形練柔松;心練中和,身練中正;輕練駕云,重練叩鐘;進練貓行,退練腳空;內(nèi)練丹田,外練五弓;上練頭懸,下練踝松;實練崢嶸,虛練摩空;開練輕鴻,合練聚攏;抱元守中,一氣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