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騰強 張 平 張 庚 余志雄
(福建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福建 福州 350119)
雞腿菇(Coprinus comatus),又名毛頭鬼傘,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味道鮮美,是一種市場前景較好的珍稀食用菌。[1]栽培雞腿菇具有培養(yǎng)料來源廣泛,栽培方法簡單,經濟效益好等優(yōu)點。[2]
福建省工廠化栽培白金針菇所產生的菌糠量很大,目前主要是焚燒處理,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huán)境。[3]據李學梅[4]等報道,白金針菇菌糠營養(yǎng)豐富,含粗蛋白 10.21%、粗脂肪 0.63%、粗纖維35.08%、灰分13.40%、總糖12.02%等;據王勝蕊[5]等報道,白金針菇菌糠只需補充部分營養(yǎng)物質,如棉籽殼、玉米粉、麩皮等,便可用于栽培雞腿菇。而玉米芯、黃豆稈粉等培養(yǎng)料在食用菌行業(yè)中應用廣泛。本研究以棉籽殼、玉米芯、黃豆稈粉、白金針菇菌糠等為主料,在秋季自然溫度下,開展熟料袋栽雞腿菇的試驗,結果如下。
1.1 試驗材料 供試菌株 “白雞腿菇”,為福建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食用菌實驗室保藏菌株。棉籽殼、麩皮、玉米芯、黃豆稈粉、白金針菇菌糠等均購自福建省閩侯縣豐碩食用菌專業(yè)合作社。本試驗所用的白金針菇菌糠 (以下簡稱菌糠),其栽培白金針菇的配方為:棉籽殼 19%、玉米芯 19%、麩皮30%、谷殼20%、黃豆桿粉5%、玉米粉4%、細谷糠2%、輕鈣1%,只采收1潮菇,生物學效率為87.5%。
母種采用PDA培養(yǎng)基,原種采用棉籽殼培養(yǎng)基。[6]覆土材料選用經曝曬、粉碎、過篩、細度一致的菜園土。
1.2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10年9月中旬在福建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食用菌實訓基地 (校內)進行。培養(yǎng)料配方見表1,每個培養(yǎng)料配方各栽培50袋。
(1)栽培袋制作與菌絲培養(yǎng)。棉籽殼、玉米芯提前預濕,料經全部混合攪拌后裝袋。[7]各配方的料水比為 1∶1.49,含水量65%[8];采用 17×33×0.005(cm)的聚丙烯塑料袋裝料,料高14 cm,配方①、④、⑤每袋干料重385 g,配方②、③每袋干料重450 g。裝袋時中間打孔,以套環(huán)和棉花塞封口。采用高壓滅菌,在121℃下滅菌2 h。料溫降至25℃以下時,按無菌操作規(guī)程,將原種直接接種于栽培袋。在溫度 25℃、空氣相對濕度為65%~70%的條件下,遮光培養(yǎng),每天適當通風。
菌絲滿袋5天后統(tǒng)一移入栽培室,拔去套環(huán)和棉花塞,袋口下翻為離料面5 cm,覆上3 cm厚的土。將處理過的菜園土加1%石灰粉混合拌勻,用水噴濕,使含水量為25%左右,以手捏成團,掉地散開為度。
(2)出菇管理。在自然溫度下栽培,向地面灑水,盡量保持相對濕度85%左右,等菌絲長入土層時噴1次出菇水。每天中午適當通風,以保持空氣新鮮,促使菌絲分化形成原基。原基形成時,保持溫度并給予一定的散射光,不噴水,但向地板灑水,保持地面濕潤,促進原基長成子實體。當子實體長至圓柱形或鐘形,菌柄與菌環(huán)尚未松動,約七八分成熟時采收。頭潮菇采完后,及時把死菇、菇根清理干凈,補足覆土,管理好溫、濕度,培養(yǎng)下潮菇。
(3)觀測內容。接種后,觀測各配方的滿袋時間、菌絲長勢等;開袋覆土后,觀測各配方的現蕾時間、采收時間等;采收時,計量各配方的產量、生物學效率等。
表1 栽培試驗配方及不同配方菌絲布滿土面及現蕾天數、栽培周期、出菇產量及生物學效率比較
2.1 不同配方對雞腿菇菌絲生長的影響 由表1可知,菌絲長勢配方①最好,配方③、⑤較好,配方②、④一般;菌絲長速以配方⑤較快,滿袋時間僅38天,其次是配方④,較配方⑤慢1天,配方①最慢,需45天。
2.2 不同配方對雞腿菇菌絲布滿土面及現蕾時間、栽培周期的影響 由表1可知,菌絲布滿土面時間配方④較短,僅13天;其次是配方③,較配方④多1天;時間最長的是配方①,需18天。第1潮菇現蕾以配方④較快,僅15天;配方③、⑤次之,需18天;配方①較慢,需21天。接種開始到第1潮菇采收的栽培周期,配方④時間較短,僅68天;其次為配方⑤,為70天,配方③需74天,配方②77天;配方①最長,需79天。
2.3 不同配方對雞腿菇產量及生物學效率的影響 由表1可知,產量和生物學效率以配方①較高,兩潮菇袋總產量為339.83 g,生物學效率達88.27%;其次為配方 ④,分別達到 307.48 g,79.86%;配方③產量較低,只有258.47g,生物學效率僅為57.44%。
2.4 不同配方對雞腿菇栽培成本、利潤的影響由表2可知,不同配方培養(yǎng)料成本不一,其中,袋成本以配方①較高,需1.36元;配方②較低,僅1.07元,比配方①低0.29元。在袋產值方面,配方①最高,達3.06元,利潤1.70元;其次為配方④,為2.77元,利潤1.64元;配方③最少,只有2.33元,利潤1.21元。而袋利潤率方面,配方④較高,達145.13%;配方⑤次之,為144.55%;配方③最低,只有108.04%。
表2 不同配方成本、利潤等情況比較
3.1 供試白雞腿菇菌株在配方④上菌絲長勢一般,但走菌速度較快,現蕾較早,栽培周期短,68天即可采收第1潮菇;產量和生物學效率較高,分別為307.48 g、79.86%;較配方①降低袋成本0.23元,降幅為16.91%;袋產值和利潤較高,分別為2.77元、1.64元;利潤率較高,達145.13%??梢娕浞舰艿漠a量和生物學效率雖不及配方①,但綜合考慮成本和培育周期因素,是供試5種配方中較為理想的配方。
3.2 本試驗表明,利用白金針菇菌糠、玉米芯、黃豆稈粉等栽培雞腿菇是切實可行的,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本試驗的白金針菇菌糠是采菇后經放置3天和曝曬4天處理,菌糠放置和曝曬時間的長短對雞腿菇生長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本試驗采用熟料袋內表面覆土法栽培,如采用發(fā)酵料或脫袋覆土是否更有優(yōu)勢,也有待今后探討。
3.3 在本試驗過程中,白雞腿菇采收2潮后,由于氣溫降低導致無法出第3潮菇。子實體生長發(fā)育最適溫度為15~25℃。因此,在秋季栽培雞腿菇時,需注意保溫。溫度低于10℃或高于30℃時子實體不易發(fā)生,即使形成也會死亡。[8]
[1]黃海洋,郭秀英,儲鳳麗.雞腿菇高效立體循環(huán)栽培技術 [J].北方園藝,2010(16):188-189.
[3]余應瑞,林興生,林衍銓.利用白金針菇菌糠生料栽培雞腿蘑研究 [J].福建農業(yè)科技,2005(5):64-65.
[4]李學梅,李用芳,楊清香.平菇和金針菇下床料營養(yǎng)成分的測定 [J].食用菌,2000(6):14.
[5]王勝蕊,賈小寧,郭立忠.金針菇菌糠栽培雞腿菇試驗[J].食用菌,2010(6):34,37.
[6]賴騰強,張雅萍,張平,等.再生法工廠化栽培白金針菇[J].南方園藝,2010,24(3):52-53.
[7]賴騰強.8個小平菇菌株秋栽比較試驗 [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0(1):146,149.
[8]王賀祥主編.食用菌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04,8:27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