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史繼忠
貴州擁有一片“福天”
■ 文/史繼忠
平心而論,“天無三日晴”恰好是貴州得天獨厚之處,是貴州氣候資源的優(yōu)勢。倘若不是因為貴州“天無三日晴”,貧瘠的喀斯特地區(qū)就不可能變得綠油油的,貴州就不會有這么多青山綠水,更不可能有如此豐富的水資源。
貴州省的省會貴陽,座落于群山綠蔭環(huán)抱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空氣不干燥、四季無風(fēng)沙,氣候宜人,故有“爽爽的貴陽”之說。(何雄州/攝)
明代萬歷年間,有個名叫王世性的浙江學(xué)者曾游歷貴州,在他所寫的《黔志》中有“天無三日晴,地?zé)o三里平”的話。此話似乎有些夸張,但決不是信口開河,而是抓住了貴州地理上的特點,畫龍點睛地描述了貴州的天、貴州的地。因為用語精煉、形象、生動,朗朗上口,很快就流傳開來。有人以為這是外地文人有意貶低貴州編出來的,頗為反感,不敢理直氣壯地面對。其實,“天無三日晴,地?zé)o三里平”是一種客觀描述,本來并無褒貶之義,更無所謂“惡意中傷”。
古人缺乏氣象科學(xué)知識,往往用貶意去理解“天無三日晴”,產(chǎn)生諸多誤解,自電視臺每天播放全國各地天氣預(yù)報以后,人們有了比較,觀念轉(zhuǎn)變了,這才覺得“天無三日晴”是一種“福分”,貴州的天是一片“福天”。平心而論,“天無三日晴”恰好是貴州得天獨厚之處,是貴州氣候資源的優(yōu)勢。如果換個說法,“天無三日晴”不就是“三睛兩雨”的好天氣嗎?三天晴兩天雨,時雨時晴,有利于農(nóng)作物生長;晴后有雨,雨后又晴,可以調(diào)節(jié)氣溫,適宜人的生存。倘若不是因為貴州“天無三日晴”,貧瘠的喀斯特地區(qū)就不可能變得綠油油的,貴州就不會有這么多青山綠水,更不可能有如此豐富的水資源。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流淌不息的血液,人和生物都離不開水,若是像歐亞大陸腹心地帶的中亞,常年是晴空萬里,雨量稀少,結(jié)果就會變成一片浩瀚的沙漠。雨量太多,又會洪水成災(zāi),弄得人們流離失所,不能安居樂業(yè)。貴州恰到好處,三天晴,兩天雨,真是得“天時”之利。
展開全國降水分布圖,有三條“等降水線”:從秦嶺、淮河至青藏高原東南緣是一條800毫米降水線,此線東南年降水量為800~1800毫米;從大興安嶺張家口、蘭州到喜馬拉雅山東麓是一條400毫米降水線,此線西北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通過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至岡底斯山為200毫米最低僅50毫米。貴州處在800毫米降水線東南,年降水量為1000~1300毫米,既無西北干旱之苦,又無東南水患之憂,當(dāng)然是“得天獨厚”了。
科學(xué)地解釋“天無三日晴”,它是太陽輻射、大氣環(huán)流、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巧結(jié)合形成的。貴州地處亞洲東南部,距海洋約500公里,深受季風(fēng)影。來自西伯利亞、蒙古高原的干冷氣流,以過長途跋涉,進入貴州已呈弱勢,在崇山峻嶺的阻滯下,常在貴州上空停留而成“靜止峰”。從東南或西南海洋上吹來的暖濕氣流,與北方南下的冷氣流相遇,便在貴州上空交匯、盤旋,于是成云、成霧、成雨。貴州上空的云層較厚,總云量較大,常為云霧所罩,因而陰雨天氣相對較多,晴天相對要少,日照數(shù)大約是云南的二分之一。由于云量多,太陽輻射量不大,紫外線的照射也不強烈,有利于人體健康。貴州降水量70%集中在夏季,具有“雨熱同季”的特點,有利于大秋作物生長,光、熱、水配合如此默契,同雨適時,不誤農(nóng)時,這便叫“風(fēng)調(diào)雨順”,可謂是“天作之合”。
氣溫與緯度有很大關(guān)系,最北端的黑龍江因緯度較高,冬季長夏季短;最南端的海南島,西沙群島緯度低,長夏無冬。貴州屬“低緯度”地區(qū),但貴州海拔較高,“低緯度”與“高海拔”兩相調(diào)節(jié),“寒暑適中”,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使貴州成為一個“天然大空調(diào)”。貴州中部,“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最為宜人。貴州民諺說:“二、四、八月亂穿衣”,這是因為早春二月,初夏四月,中秋八月的氣溫差別不大,穿什么衣服都可以。冬季雖然陰雨連綿,但也不時放晴,所以十月還有個“小陽春”。由于貴州地形地貌復(fù)雜,不但“東西南北幾重天”,而且“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氣候多樣。(編輯/李姍/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