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湯君華/文
八道江蘇傳統(tǒng)菜(二)
江蘇 湯君華/文
相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有一次,著便服走進松鶴樓,指定要吃神臺上鮮活的元寶(鯉魚)魚,然而此魚乃該館敬神祭品,不能烹制,因乾隆堅持要吃,店主出于無奈,遂與廚師商量,廚師發(fā)現(xiàn)鯉魚頭似鼠頭,又聯(lián)系到本店店招“松”字上去,頓時靈機一動,決定把魚烹制成松鼠形狀,以避宰殺“神魚”之罪。乾隆食后贊嘆不已。自此,松鶴樓的松鼠魚(后改用鱖魚)聞名于世。
原料:鮮活鱖魚1條(約750 g),河蝦仁30 g,熟筍丁15 g,水發(fā)香菇丁20 g,青豌豆12粒,黃酒25 g,精鹽11 g,白糖200 g,香醋80 g,西紅柿醬100 g,蔥白段10 g,蒜末、干淀粉、濕淀粉、豬肉湯、芝麻油、色拉油適量。
制法:1.將鱖魚宰殺洗凈,齊胸鰭斜切下魚頭,在魚頭下巴處剖開,用刀面輕輕拍平,再用刀沿脊骨兩側平片至尾部(不要片斷魚尾),斬去脊骨,魚皮朝下,去掉胸刺,然后在魚肉上先直剞,刀距約1 cm,后斜剞,刀距約3 cm,深至魚皮(不能剞破皮),成菱形刀紋;把黃酒、精鹽放碗內調勻,抹在魚頭和魚肉上,再蘸上干淀粉,并用手提起魚尾抖去余粉。
2.將西紅柿醬放入碗內,加豬肉湯、白糖、香醋、黃酒、濕淀粉、精鹽,攪拌成調味汁。
3.將鍋置旺火上燒熱,舀入色拉油,燒至八成熱時,將兩片魚肉翻卷,翹起魚尾成松鼠形,然后一手提起魚尾,一手用筷夾住另一端,放入油鍋,炸約20 s,使其成形;然后把魚放入油鍋中,同時將鐵勺舀熱油澆在魚肉魚尾上,緊接著放入魚頭,炸至淡黃色撈起;待油溫升至八成熱時,把魚復炸至金黃色撈出,盛入長腰盤中,將魚肉稍撤松后,裝上魚頭,拼成松鼠魚形。
4.在復炸的同時,另用炒鍋置旺火上燒熱,舀入色拉油,放入蝦仁滑熟后,倒入漏勺瀝去油。原鍋仍置旺火上,舀入色拉油,放入蔥白段炸至蔥黃出香時,加入蒜末、筍丁、香菇丁、青豌豆煸炒,加入豬肉湯、調味汁攪勻;然后再加熱色拉油(75 g)、香油攪勻,起鍋澆在鱖魚上面,撒上熟蝦仁即成。
風味特色:色澤金黃,頭昂尾翹,肉翻似毛,形似松鼠;外脆里嫩,甜中帶酸,鮮香可口。
民國初年,無錫大新樓菜館劉俊英等名師采用中西調料改制成功“雞蝦鍋巴”,風味獨特。1937年元旦,陳果夫以此菜宴請部屬,稱其為“天下第一菜”,被報界廣為宣揚。數(shù)日后身價倍增,紅極一時,名揚四海。
原料:飯鍋巴100 g,大蝦仁200 g,熟雞絲100 g,西紅柿醬100 g,精鹽、黃酒、白糖、味精、白醋、雞蛋清、干淀粉、濕淀粉、雞清湯、芝麻油、色拉油適量。
制法:1.將大蝦仁洗凈漂清,瀝去水,放入碗中,加精鹽、雞蛋清,用干淀粉攪和至上勁。
2.將鍋置旺火上,舀入雞清湯,放入蝦仁、熟雞絲、精鹽、黃酒、白糖、味精、西紅柿醬燒沸,用濕淀粉勾芡,再加白醋,淋入芝麻油,制成雞蝦鹵汁。
3.將鍋置旺火上,舀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放入飯鍋巴,炸至發(fā)脆,撈入碗中,再將雞蝦鹵汁盛入另一碗中。2個碗同時迅速上桌,將鹵汁倒在鍋巴碗中即成。
風味特色:色呈桔紅,鍋巴酥脆松香,雞蝦鮮嫩,酸甜適口,色、香、味俱佳。
相傳彭祖是以野雞、稷米煮成羹,和以鹽、梅,為我國最早烹與調的結合。這是我國古籍留名的第一道羹菜,故名“天下第一羹”。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烹制方法的不斷改進,調料品種的不斷增加,其味更鮮醇。唐代詩人皇甫冉在徐州嘗此羹后曾寫道:“……訪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鄉(xiāng)?……聞道延年如玉液,欲將調鼎獻明方?!毕鄠鳎ㄇ澹┣〉勰涎仓列熘萜穱L此羹后,曾和紀曉嵐對句,乾隆帝曰:“朕有上聯(lián)‘奚烏雞鴰羹傳世’”。紀曉嵐對曰:“竹錢鹽梅鏗調鼎”。光緒年間,徐州西門外有一專營雉糝飯店,每日顧客盈門。至今雉羹仍為徐州人民所喜愛。
此菜以燉酥之野雞(可用仔雞代替)配以薏仁及香菇、冬筍等,湯汁醇濃,色白如乳,湯菜融和,六絲各色各味,鮮香中微透酸辣,膩滑中有脆嫩,堪為色、味俱佳的羹饌。
原料:野雞1只(1 000 g左右),薏仁50 g,水發(fā)香菇絲30 g,熟冬筍絲30 g,火腿絲10 g,青菜心絲30 g,熟蛋糕絲20 g,精鹽、黃酒、味精、香醋、蔥姜汁、花椒、白胡椒粉、清湯、芝麻油適量。
制法:1.野雞剝皮,洗凈后焯水,清洗干凈。
2.將野雞投入鍋中,加入清湯、黃酒、花椒、蔥姜汁、薏仁,一同燉至雞酥米爛。然后將野雞取出,將雞除骨切絲,放入缽中,加黃酒和香菇絲、冬筍絲、火腿絲、菜心絲及蛋糕絲、精鹽,燒沸后,再加入白胡椒粉、味精和香醋,出鍋裝入品鍋內,淋入芝麻油即成。
風味特點:野雞肉絲酥爛,酸辣香鮮,湯汁濃醇,爽滑適口。
烏花為鮮烏賊魚的脯片加工制成。烏賊魚屬烏賊科動物無針烏賊或金烏賊,體內近漏斗管附近有貯黑水的墨囊,在海中遇敵逃遁時就施放墨汁,故稱墨魚。又因其頭部有觸腕似纜,遇風浪時可粘在石上,故又名纜魚。
烏賊魚肉厚味美,可鮮食,亦可制干,骨可入藥。雌墨魚的卵腺,干制成烏魚蛋,列海味八珍之一。在連云港,無論高、中、低檔筵席,還是親朋小酌家宴,均有爆烏花這道菜。
原料:鮮墨魚肉500 g,水發(fā)玉蘭片25 g,木耳5 g,青豆5 g,香菜15 g,蔥末5 g,姜末5 g,大蒜末3 g,黃酒5 g,白糖1 g,味精1 g,白胡椒粉1 g,濕淀粉5 g,精鹽5 g,花生油60 g。
制法:1.將鮮墨魚撕去表面的膜,洗凈,取其肉片,剞成荔枝花刀塊,放入開水中汆一下,瀝凈水待用。
2.將鍋置旺火上,舀入花生油,燒至五成熱時,投入蔥末、姜末、蒜末,炸香后放入烏花、玉蘭片、木耳、青豆、香菜,加入黃酒、白糖、味精,用濕淀粉勾芡,裝盤后撒上白胡椒粉即成。
風味特點:花刀精細,質地脆嫩,色澤潔白,滋味鮮美。(連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