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秉喜/文
遮蓋試驗在臨床中的應(yīng)用
孫秉喜/文
鑒別測試被檢查者有無隱斜、斜視以及測量隱斜視的大小。
視力表、近用遮蓋視力表、遮蓋片、手電筒、水平和垂直棱鏡排。
a.被檢查者配戴習(xí)慣用遠(yuǎn)矯正眼鏡。
b.視標(biāo)選擇。
①遠(yuǎn)距離檢查時,使用被檢查者雙眼中較差眼的最好矯正視力之上一行的視標(biāo);
②近距離檢查時,使用近視力表,能控制調(diào)節(jié)的單個視標(biāo),檢查距離約40cm。使用被檢者雙眼中較差眼的最好矯正視力之上一行視標(biāo),或使用相應(yīng)大小的圖形視標(biāo)。
c.被檢者手持視力表,檢查者手持遮蓋片。
d.室內(nèi)的照明使被檢查者可以觀察到被檢查者的眼睛的運動情況。
檢查被檢查者有無隱斜視或斜視的方向和程度,但不能區(qū)別是隱斜視還是斜視。
a.讓被檢查者注意注視視標(biāo),并保持視標(biāo)清晰。
b.將遮蓋片遮住被檢查者的右眼2~3秒,迅速移動遮蓋片至左眼,觀察去遮蓋瞬間右眼移動方向。
c.將遮蓋片遮住被檢查者的左眼2~3秒,迅速移動遮蓋片至右眼,觀察去遮蓋瞬間左眼移動方向。
d.重復(fù)多次。
根據(jù)遮蓋瞬間的眼球運動方向,可以判斷眼球斜視偏離的方向。眼球的斜視偏斜方向可以用棱鏡排測量,將棱鏡排盡量靠近任何一只眼前,重復(fù)交替遮蓋試驗,逐步增加棱鏡量,直至交替遮蓋中沒有觀察到雙眼球運動,使用棱鏡的方法如下表:
去遮蓋瞬間眼球運動方向眼球斜視偏離方向列棱鏡排方向內(nèi)外斜(Exo)BI外內(nèi)斜(Eso)BO上下斜(Hypo)BU下上斜(Hyper)BD
區(qū)分斜視與隱斜視,同時可區(qū)分斜視是交替性還是固定性的。
a.檢查左眼。雙眼同時睜開開始,遮蓋被檢查者右眼,在遮蓋右眼的瞬間注意左眼的運動方向情況,如果左眼沒有運動,表示在雙眼同時注視視標(biāo)時左眼的方向就是注視方向,移動遮蓋棒交替遮蓋雙眼,停留時間2~3秒,觀察雙眼正常的相互關(guān)系,重復(fù)。
b.檢查右眼。雙眼同時睜開開始,遮蓋被檢查者左眼,在遮蓋左眼的瞬間注意觀察右眼的運動方向情況,如果右眼沒有運動,表示在雙眼同時注視視標(biāo)時右眼的方向就是注視方向,移動遮蓋棒交替遮蓋雙眼,停留時間2~3秒,觀察雙眼正常的相互關(guān)系,重復(fù)。
c.假如在上述兩步中觀察到雙眼都沒有運動,則被檢查者可能為正視或隱斜視,假如在上述兩步中任何一步發(fā)現(xiàn)眼球移動,則被檢查者有斜視,區(qū)別交替性與固定性斜視,開始遮蓋一眼,在去遮蓋的瞬間,注意觀察未遮蓋眼的運動情況。
如果在右眼遮蓋時左眼移動了,去遮蓋右眼,同時觀察左眼。
①如果在去遮蓋右眼的瞬間,左眼沒有移動,則被檢查者為交替性斜視;
②如果在去遮蓋右眼的瞬間,左眼移動,則被檢查者為固定性左眼斜視。
如果在右眼遮蓋時左眼沒有移動,左眼遮蓋時,右眼移動了,則遮蓋左眼,同時觀察右眼。
①如果在去遮蓋左眼的瞬間,右眼沒有移動,則被檢查者為交替性斜視;
②如果在去遮蓋左眼的瞬間,右眼移動,則被檢查者為固定性右眼斜視。
交替遮蓋和遮蓋-去遮蓋試驗時,可以在遠(yuǎn)距離和近距離約40cm處進(jìn)行,近距離檢查時被檢查者或檢查者手持視力表,放于被檢查者眼睛水平,并保持良好照明。
用“CT”或“cover test”表示該試驗,用sc表示沒有屈光矯正狀態(tài),用“cc”表示屈光完全矯正狀態(tài),記錄D表示遠(yuǎn)距離,N表示近距離,用以下縮寫表示方法:
S內(nèi)斜 X外斜 RH右眼上斜 LH左眼上斜 P 隱斜視 T斜視
如果偏斜屬于斜視,用RHT、LT、ALT分別表示右眼上斜、左眼斜視、交替性斜視,可用棱鏡進(jìn)行中和,記錄棱鏡度。
正常值
遠(yuǎn)距離 1△EXO(±1△)
近距離 3△EXO(±3△)
注:交替遮蓋時所觀察的是被遮蓋眼,遮蓋-去遮蓋時觀察的是未遮蓋眼,遮蓋是用來區(qū)別斜視和隱斜,去遮蓋是用來區(qū)別交替性斜視和固定性斜視。
作者單位:山東省眼科驗光配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