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 菱
史鐵生:必然降臨的節(jié)日
文/紅 菱
“死是一件無須乎著急去做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了的事,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我與地壇》)這是著名作家史鐵生關于死亡的經典話語。
2010年12月31日史鐵生迎來了“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12月30日下午16點左右,史鐵生突發(fā)腦溢血,之后經搶救無效,于第二天凌晨3時46分,在武警總院停止了心跳呼吸,表情輕柔而安祥。根據史鐵生生前遺愿,他的脊椎、大腦捐給醫(yī)學研究,他的肝臟將捐給有需要的患者。2010年,華北地區(qū),只有5人捐過器官,史鐵生是第5個。
史鐵生1951年生于北京,年輕時雙腿癱瘓,后來患腎病并發(fā)展到尿毒癥,一直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在寫作”?!拔母铩逼陂g,史鐵生下放陜北,1979年發(fā)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成名作是《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獲1983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小說《老屋小記》獲首屆魯迅文學獎。2002年,他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杰出成就獎。其著名散文《我與地壇》影響最大,感動了無數(shù)讀者。史鐵生在電影創(chuàng)作上成績豐碩,所創(chuàng)作的電影劇本《多夢時節(jié)》《死神與少女》等充滿詩意,為電影類型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并在國內外獲獎。
2011年1月4日,史鐵生60歲生日。“與鐵生最后的聚會”在北京798時態(tài)空間畫廊舉行。高大的拱頂下,幾百人給史鐵生過生日。沒有哀樂,沒有花圈,沒有挽聯(lián)……60根紅燭繞成一圈,外面圍著紅網,一支支紅玫瑰別住一張張祝福的卡片,寫著:“鐵生,生日快樂!”“一路走好!”這應該是史鐵生喜歡的過節(jié)似的追憶方式。此時,史鐵生的夫人陳希米裹著粉色大披巾,圍上紅圍巾,戴上彩色的水鉆花朵型發(fā)夾,把頭發(fā)高高挽起。她微笑著講,最喜歡朋友聚會的史鐵生,這次終于不用因身體支持不住先撤了。“他這次有的是時間和力氣,和我們盡興?!痹诎l(fā)給朋友的邀請短信上,陳希米要求大家一不帶花圈、挽聯(lián),二可帶漂亮鮮花,三要穿漂亮衣服。于是,張海迪穿著漂亮的玫紅大衣和修身靴子來了,帶著60朵紅玫瑰扎成的心型花束。鐵凝帶來了一大籃紅透的櫻桃,因為去年見面時,史鐵生孩子氣地舉著櫻桃說,這個我愛吃。還有人帶來了超大的生日蛋糕,上面用奶油畫著大大的“60”和“鐵生走好”。同一天在上海復旦大學也舉行了史鐵生追思會,史鐵生生前的文壇好友王安憶、陳村、陳思和、孫甘露、嚴峰、王鴻生、張辛欣等與幾十位中文系學生擠滿了復旦大學光華樓的小會議室。王安憶感慨道:“對他,死亡就是臨近的,問題是他怎么度過每一天,而且每一天并不是愉快的。生命、靈魂,對我們是閑聊,對他就是生命必須面對的問題?!标惔暹煅手拔沂チ艘粋€最好的兄長,他是一個最好的作家,一個最純粹的作家?!?/p>
在漫長的輪椅生涯里,史鐵生以頑強的意志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也以其超常的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當代精神的高度。如今,他飛去靈魂的世界了,留下了最純粹的寫作者的身影,也留給人們更多生活的勇氣。
book=78,ebook=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