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醫(yī)院(100080)楊冰
北京市東城區(qū)藥品檢驗所(100075)趙希賢
蓮須為睡蓮科多年水生草本植物蓮的干燥雄蕊[1],主產(chǎn)于湖南、湖北、福建、江西、江蘇及南方各地池沼湖塘中。蓮須性甘澀,平,入心、腎經(jīng)。具有清心、益腎、澀精、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遺精夢泄、精滑不禁、久近痔漏、瀉痢以及吐、衄、崩、帶等[2]?,F(xiàn)代研究表明,蓮須含槲皮素、山柰酚、異槲皮苷、木犀草素、葡萄糖苷、生物堿等成分,臨床上具有美白、抗血栓、抗乙肝病毒等作用。
蓮須的功效在歷代本草記載中也有所不同,如《本草蒙筌》曰:“益腎,澀精,固髓”;《本草綱目》曰:“清心通腎,固精氣,烏須發(fā),悅顏色,益血,止血崩、吐血”;《本草通玄》曰:“治男子腎泄,女子崩帶”;《本草經(jīng)疏》曰:“能清心,入腎固精氣,烏須發(fā),止吐血,療滑泄”;《本經(jīng)逢原》曰:“清心通腎,以其味澀,故為秘澀精氣之要藥”;《本草再新》曰:“清心肺之虛熱,解暑除煩,生津止渴”;《會約醫(yī)鏡》曰:“除瀉痢”。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從1977 年版開始收載蓮須,但記述簡略,僅有來源、性狀、性味、功能與主治、用法與用量、貯藏等項目。直到1995 年版藥典才增加了“鑒別”這一項目,僅有性狀及顯微鑒別兩種。近來發(fā)現(xiàn)有用木蘭科植物荷花玉蘭的雄蕊偽充蓮須,也有將蓮須染紅后充當番紅花。蓮須主要含黃酮和生物堿等成分。本研究建立了蓮須的薄層色譜鑒別方法,以更好地控制蓮須的質(zhì)量。
1.1 試劑與試藥 山萘酚對照品,蓮須對照藥材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蓮須樣品購自安國藥市;試劑為分析純。
1.2 對照品溶液制備 取山萘酚對照品制成每1ml含0.5mg的對照品溶液。
1.3 對照藥材溶液制備 稱取蓮須對照藥材0.5g,加甲醇5ml,加熱回流30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飽和正丁醇30ml振搖提取,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對照藥。
1.4 供試品溶液制備 稱取蓮須樣品0.5g,同1.3中對照藥材溶液制備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
1.5 薄層色譜條件 取對照品溶液、對照藥材溶液、供試品溶液各3μl,分別點于同一以含4%醋酸鈉的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醇-甲酸-水(5∶3∶1∶0.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3%三氯化鋁乙醇溶液,分別置日光及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
附圖 薄層色譜圖
薄層色譜鑒別結(jié)果見附圖,結(jié)果表明薄層色譜斑點清晰,可以較好地反映蓮須的質(zhì)量,是一種較快捷的鑒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