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俊,王 偉,肖海雁,馬存根
(山西大同大學醫(yī)學院,山西大同 037009)
家庭教養(yǎng)對塑造大學生人格的心理影響
馬 俊,王 偉,肖海雁,馬存根
(山西大同大學醫(yī)學院,山西大同 037009)
目的從父母教養(yǎng)方式角度揭示大學生人格成因,闡釋影響大學生人格特質的家庭教育因素,以求促進大學生人格狀況的改善。方法對山西省某高校350名2009級大學生進行父母教養(yǎng)方式、人格特質測評。結果男女生人格特征在P因子和L因子上存在顯著差異(P<0.01);大學生人格特征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之間相關顯著(P<0.05);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的多項因子對大學生人格特征有預測作用。結論新時代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大學生人格特征依然有一定的影響。
家庭教養(yǎng);人格;心理測量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成員間不僅有自然的遺傳因素,也有社會的“遺傳”因素。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點在于探討不同的教養(yǎng)方式對人格發(fā)展和人格差異的影響。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家庭教養(yǎng)是不可忽視的客觀因素。年幼時,兒童只能毫無選擇、毫無批判能力地接受父母給予的一切影響,包括物質的和心理的。當大學生逐步脫離對家庭的依賴時,才感到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一般研究者把家庭的教養(yǎng)方式分成三類,不同的教養(yǎng)方式對孩子的人格特征具有不同的影響。第一類是權威型的教養(yǎng)方式,在這種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易形成服從、懦弱,甚至會形成不誠實的人格特征;第二類是放縱型的教養(yǎng)方式,采用這種方式的父母,對子女過于溺愛,孩子多表現(xiàn)為任性、獨立性差;第三類是民主型教養(yǎng)方式,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使孩子能形成活潑、自立等積極的人格特質。由此可見,家庭確實是“人類性格的工廠”[1]。
國外的學者發(fā)現(xiàn)家庭環(huán)境因素對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具有重要影響[2-3]。國內學者也做了許多關于家庭教養(yǎng)對個體影響的研究,尚秀華等研究結果表明,當代大學生在人格發(fā)展方面的弱點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受環(huán)境和教育的影響,尤其是受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影響的結果[4]。肖三蓉等則認為,父母對孩子學習要求嚴格,同時家庭教育功能不斷弱化,導致家庭成員缺乏關愛、缺少相互支持和幫助,情感難以表達,獨立自主的意識差[5]。本研究試圖對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出生的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從父母教養(yǎng)方式角度揭示大學生人格成因,闡釋影響大學生人格特質的家庭教育因素,以求促進大學生人格狀況的改善。
1.1 研究對象
采取隨機取樣法與整群抽樣法,從山西省某大學2009級學生(包括文史類、理工類、藝術類)中抽取被試350名進行問卷測驗,回收有效問卷309份,有效率為88.3%。其中男生78人,女生231人。
1.2 測量工具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EMBU)。采用岳冬梅等人修訂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評價量表》[6],該量表共66個條目,包括父親教養(yǎng)方式的六個分量表,分別為F1(父親情感溫暖與理解)、F2(父親嚴厲懲罰)、F3(父親過分干涉)、F4(父親偏愛)、F5(父親拒絕)、F6(父親過度保護)和母親教養(yǎng)方式的五個分量表,即M1(母親情感溫暖與理解)、M2(母親過分干涉和保護)、M3(母親拒絕)、M4(母親嚴厲懲罰)、M5(母親偏愛)。采用1~4計分,經檢驗,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在0.484~0.903之間。
人格問卷。采用艾森克人格成人問卷(EPQ)問卷有85道題目,包含4個分量表,即E量表(內外向)、N量表(神經質)、P量表(精神質)和L量表(效度)。EPQ的測題中經因素分析測定,每個測題只負荷一個維度因素。每個測題只要求受測者回答一個“是”或“否”。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68以上。
1.3 施測及處理
本次問卷測驗嚴格按照心理測驗的程序進行,以小班為單位將被試統(tǒng)一安排在教室內進行團體施測,使用統(tǒng)一的指導語控制情境,要求被試者以無記名的方式在不受任何影響的情況下獨立完成。全部數(shù)據(jù)使用SPSS16.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處理。
2.1 不同性別大學生在人格上的差異比較
從表1可以看到,男女生在P因子和L因子上存在差別。P因子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而在L因子上女生得分則比男生更高。
表1 男女生人格特質獨立樣本T檢驗
2.2 人格特質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分析
大學生人格特質各因子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各因子的相關統(tǒng)計,見表2。由表中可知,人格特質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各方面相關顯著,其中E因子與F1、M1因子正相關非常顯著;N因子與F1因子呈顯著負相關,與M1負相關非常顯著,與M3因子正相關非常顯著;P因子分別與F4、M2因子呈顯著正相關,與M4、M5因子正相關非常顯著;L因子與多項教養(yǎng)因子呈負相關。
表2 人格特質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分析
2.3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因子在大學生人格特質上的回歸分析
為考察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學生人格特質的預測作用,以人格特質各維度為因變量,以父母教養(yǎng)方式各因子為自變量做回歸分析(stepwise)。結果發(fā)現(xiàn),父母教養(yǎng)方式各因子對人格特質各維度的預測力大小不同,見表3。
表3 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人格特質的回歸分析
3.1 大學生人格特質的典型性
調查中發(fā)現(xiàn),男女生在人格特質上存在顯著差異。在P因子(精神質)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P因子又稱倔強性,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有存在,只是程度不同。結果顯示,男生比女生得分高,表明男生較之于女生可能有更多孤獨感,難以適應外部環(huán)境,與他人不友好。L因子是測定受測者的掩飾、假托,女生得分高于男生這一結果提示我們,女生面對不利問題時會有更多的自我隱蔽。
3.2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人格特質的影響
相關分析的結果顯示,教養(yǎng)方式中的F1(父親溫暖理解)、M1(母親情感溫暖與理解)同E因子和N因子都存在相關,其中與E因子存在顯著正相關,與N因子呈負相關,表明在情感溫暖的家庭中長大的大學生性格外向,好交際,愛冒險,較少有郁郁不樂、憂心忡忡等情緒反應,容易形成比較健全的人格[4]。和L因子相關度較高的包括F2(父親嚴厲懲罰)、F5(父親拒絕)、M3(母親拒絕)、M4(母親嚴厲懲罰)、M5(母親偏愛),這說明父親在教養(yǎng)過程中采取嚴厲懲罰等措施會使孩子形成為了逃避懲處而說謊的習慣,而在母親身上的表現(xiàn)除了嚴懲之外,對孩子的偏愛也會對其人格有影響,這和之前研究者的結論相同[7]。進一步的回歸分析結果表明,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的母親教養(yǎng)對大學生人格特質有很好的預測作用,其中M4(母親懲罰、嚴厲)、M5(母親偏愛)和F2(父親嚴厲懲罰)因子對L因子的解釋率達到10.1%。以上結果表明,在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母親相對于父親而言,對子女的影響更大,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母親更應注意教養(yǎng)方式,避免對孩子后天發(fā)展形成不良的影響。
1)本研究顯示男女生在P因子(精神質)和L因子上存在差異。
2)父母教養(yǎng)方式影響大學生人格特質,并且教養(yǎng)方式中的F1(父親溫暖理解)、F2(父親嚴厲懲罰)、F4(父親偏愛)、F5(父親拒絕)和M1(母親情感溫暖與理解)、M2(母親過分干涉和保護)、M3(母親拒絕)、M4(母親嚴厲懲罰)、M5(母親偏愛)因子與人格特質的各因子有較高的相關。教養(yǎng)方式中的M1(母親情感溫暖與理解)、M3(母親拒絕)、M4(母親嚴厲懲罰)、M5(母親偏愛)對人格特質各維度都有顯著的預測作用。
[1]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464-465.
[2]Strage A,Brandt T S.Authoritative parenting and college students'academic adjustment and succes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9,91(1):146-156.
[3]Chartrand J M.A causal analysis to predict the person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of nontraditional students[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90,37(1):65-71.
[4]尚秀華.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大學生人格發(fā)展的影響[J].遼寧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12(1):28-30.
[5]肖三蓉,徐光興.家庭環(huán)境影響青少年人格特質的性別差異[J].心理學探新,2009,29(2):71-75.
[6]岳冬梅.父母養(yǎng)育方式評價量表[A].汪向東.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C].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出版社,1999:31-35.
[7]張改葉,閆春平.大學生個性心理特征、應付方式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5):413-415.
〔編輯 石白云〕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College Students'Personality Result of Parental Rearing
MA Jun,WANG Wei,XIAO Hai-yan,MA Cun-gen
(School of Medicine,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ollege students'personality traits,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and the family education factors?were analyzed.Methods Questionnaires on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and personality traits were conducted in 350 freshmen in one university in Shanxi.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 and L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freshmen(P<0.01).Students'personality traits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p<0.05).Conclusion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may affect,and therefore,predict students'personality traits.
parental rearing;personality;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B849
A
1674-0874(2011)02-080-03
2010-12-20
山西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GH-09005;GH-09191];山西大同大學科研基金項目[2010K9]
馬俊(1978-),女,山西大同人,講師,研究方向: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