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黃,王樂文,許林生,黃舒懷,吳資鋒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湖南省瀏陽市中醫(yī)醫(yī)院,湖南 瀏陽 410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發(fā)病率及死亡率均較高。氣道炎癥是COPD的主要病因。多種炎性細胞[1]特別是中性粒細胞、單核-巨噬細胞在COPD氣道炎癥發(fā)揮重要作用。目前有關中草藥復方制劑對細胞因子、炎癥介質與COPD氣道炎癥的相關研究還很少。IL-8在COPD炎癥反應中起重要作用,本課題主要探討復方益肺督氣膠囊對COPD穩(wěn)定期臨床癥狀、血清IL-8的影響,探討復方益肺督氣膠囊對COPD穩(wěn)定期患者的療效及其作用機制。
入選病例60例患者全部來源于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在瀏陽市中醫(yī)醫(yī)院呼吸內科住院及部分門診患者。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57~82歲,隨機分為兩組,臨床資料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資料
1.2.1 COPD診斷標準 根據2007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2007年修訂版),結合患者病史、全面體檢、胸片、心電圖及肺功能檢查確定。排除其他引起咳嗽、咳痰及氣急的心肺疾病。穩(wěn)定期患者病情在一段時期內穩(wěn)定,無或有輕度咳嗽,無膿性痰,胸片示肺內無滲出性病灶,外周血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肺功能各項通氣指標較穩(wěn)定。
1.2.2 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 符合肺腎虧虛證候標準:呼吸淺短難續(xù),甚張口抬肩,倚息不能平臥,咳嗽,痰白如沫,咯吐不利,胸滿悶窒,腹脹納呆。
1.2.3 納入標準 (1)符合西醫(yī)COPD穩(wěn)定期診斷標準;(2)符合西醫(yī)COPD嚴重程度分級Ⅰ~Ⅲ的患者;(3)符合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4)簽署知情同意書。
1.2.4 排除標準 (1)檢查證實,由結核、真菌、腫瘤、矽肺、刺激性氣體、過敏等因素引起的慢性咳嗽喘息患者;(2)并發(fā)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3)合并心血管、腎、肺、造血系統(tǒng)等原發(fā)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4)妊娠或哺乳期婦女;(5)過敏體質或對多種藥物過敏者。
2組均采用連續(xù)用藥法,共觀察90 d。對照組:給予噻托溴銨粉霧劑 (江蘇正大天晴生產,18μg/粒,批號081120),每天吸入1粒。治療組:按益肺督氣方湯劑處方量 (黨參15 g,五味子10 g,麥冬10 g,百部 10 g,杏仁 10 g,杜仲 10 g,麻黃 6 g,薏苡仁 20 g,款冬花 10 g,蘇子 10 g,沉香 3 g,白芥子 15 g,白芍 10 g,百合 15 g,厚樸 10 g,山茱萸10 g),取藥材按1∶2比例加2倍水共3次,每次煎煮0.5 h,過濾,合并3次煎液,濃縮、干燥成干浸膏,再粉碎、制粒、裝膠囊(0.35 g/粒,由湖南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中西結合醫(yī)院制劑室提供)。每次2??诜?,3 次/d。
1.4.1 主要檢測指標 分別在用藥前和用藥后90 d檢測并記錄血清IL-8值。IL-8采用多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izer bent assay,ELISA)方法測定,ELISA試劑盒購自上海森雄公司。
1.4.2 中醫(yī)證候觀察指標[3]104①主癥:咳嗽、咯痰、喘息、啰音;②次癥:納呆、脘痞、自汗、氣短。中醫(yī)證候評分標準參照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試行)》[3]104見表 2。
表2 中醫(yī)證候評分標準
1.4.3 生活質量觀察 運用國際公認的 “圣喬治呼吸問卷”對所有病例全程進行調查。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3]104。顯效:咳、痰、喘等主癥基本控制穩(wěn)定,肺部濕羅音偶可聞及或消失,活動耐受力顯著改善,一般情況(包括飲食、睡眠、體力等)明顯改善。有效:病情相對穩(wěn)定,肺部濕羅音明顯減少,活動耐受力較前改善,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程度減輕,一般情況好轉。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均無明顯改善或加重,發(fā)作次數(shù)及程度無明顯改善。
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 t檢驗,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采用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
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治療組證候積分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 (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分,
表4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5。下表同。
組 別對照組治療組n 30 30治療前33.01±4.20 32.37±5.54治療后19.53±2.63*13.32±2.41*△
治療3個月后,兩組樣本中血清IL-8值均明顯下降 (P<0.01),但治療組下降幅度較對照組更顯著(P<0.05),見表 5。
表 5 兩組血清 IL-8比較 (,pg/mL)
表 5 兩組血清 IL-8比較 (,pg/mL)
組 別對照組治療組n 30 30治療前65.60±7.04 64.29±11.73治療后53.27±6.49*45.66±9.54*△
COPD 屬中醫(yī)學 “咳嗽”、“喘證”、“哮病”、“痰飲”、“肺脹”等范疇。古代文獻對該病早有詳細的論述。《素問·至真要大論》謂:“諸氣膹郁,皆屬于肺”。認為本病的發(fā)生多由于長期慢性咳喘氣逆,反復發(fā)作,久病肺虛,每因外感誘發(fā)加重?!端貑枴た日摗氛J為咳嗽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氣”所致,又指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強調外邪犯肺或臟腑功能失調,病及于肺,均可導致咳嗽。肺主呼氣,腎主納氣,病勢深入,肺病及腎,腎氣必虛。在COPD穩(wěn)定期肺脾腎虧虛是最基本的病理改變[4]。肺腎虧虛這一中醫(yī)的病理變化,與現(xiàn)代醫(yī)學對COPD的認識基本一致。IL-8是由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產生的一種重要的趨化因子,不能被血清滅活,因而能在局部累積發(fā)揮持續(xù)作用。吳紀珍[5]等研究發(fā)現(xiàn),IL-8在COPD緩解期誘導痰中有較高水平,證實IL-8在COPD氣道炎癥、氣道阻塞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可能起著重要作用。
益肺督氣方是我院名老中醫(yī)王樂文教授所創(chuàng),“督”乃督促之意,此方由黨參、五味子、麥冬、百部、杏仁、杜仲、麻黃、薏苡仁、款冬花、蘇子、沉香、白芥子、白芍、百合、厚樸、山茱萸等藥物組成,多年來運用于COPD患者,尤其是COPD緩解期療效顯著。組方以肅肺平喘化痰止咳藥麻黃、白芥子、款冬花、蘇子為君藥;配以補脾益肺藥物黨參、五味子、百合、薏苡仁、厚樸為臣藥;再佐以補腎納氣平喘藥杜仲、沉香、山茱萸共奏補益脾腎、益肺平喘之功。本研究通過口服復方益肺督氣膠囊與噻托溴銨進行對比,觀察復方益肺督氣膠囊對COPD穩(wěn)定期臨床癥狀的改善以及血清IL-8炎癥因子的降低程度。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癥狀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組治療后血清IL-8下降程度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證實了復方益肺督氣膠囊對COPD穩(wěn)定期的療效及對COPD患者調節(jié)血清炎癥因子IL-8的作用。
[1]鐘小寧,白 晶,梁國容,等.慢性支氣管炎與肺氣腫大鼠氣道炎癥的實驗研究[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03,2(1):27-30.
[2]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3]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04.
[4]李素云,吳其標.曹世宏教授論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經驗選粹[J].中醫(yī)藥學刊,2002,20(1):28-29.
[5]吳紀珍,齊 詠,馬利軍,等.IL-8和NF-κ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氣道炎癥中的作用 [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6,26(10):75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