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紅花
(延邊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吉林延吉133002)
漢語受事句子成分分析
許紅花
(延邊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吉林延吉133002)
現代漢語中,典型的受事具有受動性、變化性、漸成性的語義特征。在句中,它可以有句法上的成分,也可以有語用上的成分。賓語是它的基本成分,是無標記的,主語、話題等是它的派生成分,是有標記的。
受事;主語;話題
施事和受事,是兩個基本的語義概念,對這兩個基本語義概念,各種文獻中頻繁使用,但對其概念的內涵、外延以及判斷標準,學界一直缺乏統(tǒng)一的認識。Palmer(1994)認為,作為語義概念,施事和受事不可能以任何方式作出精確的定義,每個研究者都可以根據不同的研究角度、研究范圍、研究內容等作出或寬泛或狹窄的定義[1](P4)。我們認為,典型的受事具有這樣幾個語義特征:受動性、變化性和漸成性。根據這三個特性,下列例句中加點的成分都是受事:
(1)小李打了小王。
(2)我昨天丟了錢包。
(3)暑假作業(yè)我寫完了。
這些句子中,“小王”在動作“打”的作用下具有受動性,“錢包”“丟”了以后沒有了,發(fā)生了變化,“暑假作業(yè)”是逐漸完成的,這幾個名詞性成分在句中都是受事。
受事具有名詞性特點,它在句中無論作哪一種句子成分,與動詞的語義關系是不變的。那么,受事在句中可以處于哪些位置,在每一個位置又作什么成分,這是本文要討論的重點。本文研究的范圍不包括特殊句式,如:“把”字句、“被”字句、存在句等。
句子的位置主要有主語、賓語、謂語、定語、狀語、補語等位置,還有受語用作用影響的話題、焦點等位置,以名詞性成分為主的受事占據的主要是主語、賓語、話題等位置。主語常常位于句首,后面帶動詞性短語,賓語位于動詞性短語后面,話題表示語境中已知的成分,是句子其余部分的陳述對象,后面可以停頓或者加語氣詞。
(4)爸爸昨天修好自行車了。
(5)這封信哪,我寫完了。
(6)這封信我寫完了。
(7)他什么話都不說。
(8)那套房子一個月以前就賣出去了。
(9)一鍋飯吃了十個人。
下面加點的名詞性短語都是受事。受事在句中的位置大致可分為三種:謂語動詞前、謂語動詞后和同時處于謂語動詞前和謂語動詞后。位于謂語動詞后時,受事作賓語,構成“N施+VP+N受”句式,如例(4)。還有其它他兩種位置:“VP+N受+N施”、“VP+N施+N受”,但是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只有在特殊語用情況下,才有可能存在這兩種句式。位于謂語動詞前時,受事可以有四種位置:施事前句首、施事與謂語動詞中間、隱含施事的謂語動詞前、施事在動詞后而受事在動詞前,分別構成“N受+N施+VP”(例5、例6)、“N施+N受+VP”(例7)、“N受+VP”(例8)、“N受+VP+N施”(例9)幾種句式。同時處于動詞前和動詞后時,構成“N受1+VP+N受2”句式。如:“孬種咱看不上他”、“香煙我只抽萬寶路”、“面我揉了饅頭”等,這種句式的句子種類較多,也比較復雜,限于篇幅,我們將另文討論。
2.1 基本成分 “N施+VP+N受”、“N施+VP+N受”、“N受+N施+VP”、“N施+N受+VP”、“N受+VP”、“N受+VP+N施”這五種句式中,哪些是漢語的基本語序,哪些是派生語序呢?
石毓智(2010)提出一個鑒別方法,即“用能否進入從句來鑒別一個格式是基本的(無標記)還是派生的(有標記)。凡是能進入從句的都是基本的或者無標記的句式,否則就是派生的或者有標記的?!边@一方法背后的理論根據是,從句是句子的組成部分,不受語境因素的影響,所以能進入從句的都是基本的結構。利用這一方法,他驗證了“N施+動作+N受”語序可以進入從句,而“N受+N施+動作”語序則不能進入從句。也就是說,“N施+動作+N受”是漢語的基本語序。沈家煊(2006)從認知語言學角度對施事、受事的語序問題得出同樣的結論:“施事通過動作作用于受事,這是人所認識的關于事件或活動的典型模型,‘施動受’的關系是不可逆的”,“施事—動作—受事”是人認識事件活動的理想化模式,語序“N施+VP+N受”是對認知規(guī)律的自然反映,是無標記的,這一語序中N受處于賓語位置,也就是說,賓語是它的基本成分。
2.2 派生成分 受事位于謂語動詞前時可以有四種位置,這些位置上的成分都不是基本的,而是派生的,有標記的。
2.2.1 N受+N施+VP
(10)蘋果我吃了。
(11)自行車爸爸昨天修好了。
(12)衣服他已經脫了。
這些例句的謂語動詞前都有兩個名詞性成分,一個受事,一個施事。曾經有學者認為受事是前置賓語,但賓語只能位于謂語動詞后,它可能作賓語。有的學者認為N受是主語,即整個句子的大主語,N施是剩下的主謂結構的小主語。也有學者認為,N受是話題,N施是整個句子的主語。那么,這個句式中N受到底是主語還是話題呢?
石毓智(2010)提出從形式特征和語義特征來判別主語和話題。話題的形式特征:不能進入從句、不能被焦點標記“是”標示、不能用疑問代詞提問、通常居于句首;語義特征:代表已知信息、指示有定事物。主語的形式特征:所在的格式可以用于從句和句子兩個層面、可以被焦點化、可以用疑問代詞提問;語義特征:動作行為的施事、性質、狀態(tài)的主體。例(10)可以說“我吃蘋果的時候,……”、“是我吃了蘋果”、“誰吃了蘋果?”,而且“我”又是動作“吃”的施事,也就是說,“我”可以進入從句,可以被焦點標記“是”標示,也可以用疑問代詞提問,具備主語的形式特征和語義特征。而這個句子不能說“蘋果我吃的時候,……”、“是蘋果我吃了”、“什么我吃了?”,且“蘋果”在句中是有定的,“蘋果”具備話題的形式特征和語義特征。用同樣的方法,可以論證“自行車”、“衣服”是話題,“爸爸”、“他”是主語。所以這個句式中,受事在句首是整個句子的話題(主語是施事)。
2.2.2 N施+N受+VP
(13)弟弟蘋果吃完了。
(14)我語文作業(yè)寫完了。
(15)他一句話都不說。
(16)我誰都不信。
這一句式和3.2.1的句式差別不大,只是一個是受事在句首,一個是施事在句首,那么,這個句式是不是也可以同樣認為,N施仍是主語,N受仍是話題?
N受位于N施和謂語動詞之間的時候,N施可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如例(13)和(14),N受是一般名詞性成分,但這樣的句子總給人一種話沒說完的感覺,如“弟弟蘋果吃完了,香蕉還沒吃”、“我語文作業(yè)寫完了,數學作業(yè)還沒寫完?!边@時說話人是在把N受“蘋果”、“語文作業(yè)”和某個成分(“香蕉”、“數學作業(yè)”)進行比較,對整個句子來說,它們處于施事主語和謂語動詞之間,處于對比焦點位置,是對比焦點。
第二種情況,N受是表示周遍性的名詞性成分,這時句子語義較完整,如例(14)和(15)。這種情況下,N受具備話題的部分特征,如不能進入從句、不能被焦點標記詞“是”標示、不能用疑問代詞提問等,但也不具備某些話題特征,如表示定指、位于句首,受事介于話題和非話題之間,這時它是“次話題”。
2.2.3 N受+VP+N施
(17)一鍋飯吃了十個人。
(18)三四個人蓋一條被子。
(19)小張昨天淋雨了。
(20)那個老頭在曬太陽。
這是現代漢語中比較特殊的一種句式,受事在謂語動詞前,施事在謂語動詞后,并且施事和受事互換位置后,語義基本不變。
2.2.4 N受+VP
(21)所有的錢都搶走了。
(22)衣服洗得干干凈凈。
(23)我的話講完了。
(24)門關著。
這一類句子也較特殊,有的句子含有被動意義,句子中可以加進去“被”、“叫”、“讓”等標記詞,如例(21)和(22),是無標記被動句。本文分析的“N受+VP”句式不包括此類句子。例(23)和(24)中施事“隱含”,也就是說空缺的施事在原句中補不出來,不能說成“我的話我講完了”、“門我關著”,這是真正的“N受+VP”句式。和3.2.3的例句一樣,句首N受既是主語成分,又是話題成分。
漢語受事具有受動性、變化性和漸成性,它在句中的位置非常靈活,我們討論了它在句中五種位置上的成分。在謂語動詞后時,賓語是它的基本成分,是無標記的。在謂語動詞前時,受事有四種位置,這四種位置上的成分都是派生的,有標記的:①位于句首時,受事是話題;②位于施事和謂語動詞之間時,分兩種情況:當受事是一般名詞性成分時,它是對比焦點,當受事是表示周遍性的名詞時,它是次話題;③施事在謂語動詞后時,謂語動詞前的受事既是主語,又是話題;④施事隱含時,句首受事既是主語成分,又是話題成分。
[1]張伯江.從施受關系到句式語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H04
A
1003-8078(2011)05-0036-02
2011-08-23
10.3969/j.issn.1003-8078.2011.05.13
許紅花,延邊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副教授,在讀博士。
責任編輯 張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