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帥男,趙新勇,郭 林
(東北林業(yè)大學 a.野生動物資源學院;b.園林學院,哈爾濱 150040)
以班級文化建設為依托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姚帥男a,趙新勇a,郭 林b
(東北林業(yè)大學 a.野生動物資源學院;b.園林學院,哈爾濱 150040)
大學班級文化具有全面性、多元性、獨立性、可控性等特點,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對學生的發(fā)展起著導向、約束、熏陶、輻射等教育功能。以班級文化建設為依托,積極探討高校主題教育活動的提升策略,旨在增強高校主題教育活動的實效性。
班級文化建設;主題教育;提升策略
2004年共青團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共青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團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決定》提出了要在全團深入開展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幾年來,主題教育活動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成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被廣泛應用到高校各項教育活動當中,在主題教育活動的推動下,也有效地促進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化進程。然而,面臨新的形勢,要達到主題教育活動的教育目的,實現(xiàn)教育效果最大化,就必須注重主題教育活動實施的方式、方法和途徑,努力增強主題教育的吸引力、滲透力、感染力。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班級文化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1],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班級是學校的基本構成單位,對于大學生而言,班級不僅是學校教育管理的組織形式,更是學生置身其間學習和生活的一片天地。這其中班級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心理傾向等形成了一個班級特有的文化氣息。一旦一種積極健康的班級文化形成可以有效地激發(fā)班級成員對班級目標、準則的認同感,增強班集體教育與自我教育的實效性,成為一種隱性的、強大的教育力量,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鍛煉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從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有利于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這與黨中央國務院 16號文件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相契合。同時,良好的班級文化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心理平臺,也是形成集體凝聚力的精神基礎,更是取得一系列教育活動成效的重要保證。
高校班級文化有別于以往的人為管理、制度管理,既沒有人治的霸道,也沒有法治的強硬,更多地體現(xiàn)了一種軟約束和人性化的關懷[2]。對于具有較高文化的大學生群體而言,班級提供了一種輕松、自由、民主的氛圍,更容易成為主題教育活動有效實施的主要陣地。
1.全面性——促進主題教育活動的有效覆蓋。班級文化是班級中全體成員在互相磨合之后,潛意識當中形成的互動結果,它對全體成員的影響具有全面性。社會學研究成果表明,大學生思想觀念、行為習慣最直接地接受他們在其中學習生活、工作的小環(huán)境的文化影響[3]。班級是確認學生社會角色的場所,在這個小環(huán)境中他們都渴望得到群體認同。在班級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為每一位學生直接參與活動提供了最大的可能,群體的關注為班級成員興趣的培養(yǎng)提供了情緒氛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也可以通過班級中“榜樣”的示范力量進行正確引導更容易被全體成員所接受,對于教育本身來說,讓受教育者從主觀上接受德育教育才會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多元性——為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提供創(chuàng)新的空間。大學班級成員來自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地方教育和文化背景,個體間具有較多的差異性,使大學的班級文化呈現(xiàn)出多元狀態(tài)。不同地方文化的碰撞激發(fā)出了創(chuàng)新的火花,對于同一主題的教育活動,不同的班級在設計理念和實施方式上都會有所區(qū)別,為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提供創(chuàng)新的空間,有利于獲得豐富的活動形式和做法,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品牌活動。
3.獨立性——使班級成為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的最佳平臺。大學是學生擺脫束縛、趨于獨立處于成人化的關鍵時期,開始審視成年人賦予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并有強烈的參與欲和自我表現(xiàn)欲,對強制性的命令和干預有很大的抵觸情緒。這個時期的班級文化同樣也呈現(xiàn)出獨立性的特點?;谶@種特點,主題教育活動不宜機械地“大幫轟”、走形式,硬性的完成教育任務只會讓學生反感,其效果也適得其反。應針對受教育群體的思想特點,將主題教育深入到最基層組織,借助班級這個平臺為大學生搭設獨立自主的舞臺,讓他們在活動當中親身體驗自身的潛力和價值,進行自我評價、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4.可控性——便于教育者把握主題教育的引導方向。高校班級文化是可控的,體現(xiàn)在教育者可直接對大學班級文化產(chǎn)生作用[4]。因此在班級這個小氛圍中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更具有針對性,教育者可以通過參與班級的主題教育活動建立平等的對話空間,更直觀地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面對面地交流思想,及時遏制錯誤思想、糾正不正確的價值取向,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對主題教育思想進行全方位的滲透,有利于把握主題教育活動的引導方向。
1.導向功能。在班級這一特定的環(huán)境里,班級文化就成為大學生的一個“風向標”,對班級學生的言行有著鮮明的導向效應。班級中所形成的正確的輿論導向、價值導向會給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將主題教育活動融入到班級文化建設之中,使學生通過活動在班級文化的熏陶、感染下,形成比較一致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正確的價值觀,這是班級文化建設與主題教育共同的目標,同時也會使主題教育活動發(fā)揮持效性。
2.約束功能。班級文化對學生具有較強的約束力,除了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硬約束”,還有精神文化層面的“軟約束”,它是一種非強制性的力量,在學生無意識狀態(tài)下對其發(fā)生作用,使理想信念、價值觀以及精神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正思維,構造出一種響應機制。在外部誘導信號發(fā)生時,就可以得到積極的響應,確保在班級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取得預期的效果。
3.熏陶功能。良好的班級文化環(huán)境對于學生具有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在班級中,每個人都處于一定的地位,實現(xiàn)著一定的社會期望,社會學家認為在個體成長過程中,對外在價值的內(nèi)化是一個重要的機制,而其所在的小環(huán)境的文化影響最為直接和有效,其力量是巨大的,有時遠遠超過教育者提出的要求。因此在班級這一層面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能夠保證一個相對理想的育人環(huán)境,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寓教育于文化建設之中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4.輻射功能。班級文化通過每一個學生個體去實踐、去體現(xiàn),對內(nèi)激發(fā)著本班成員的自豪感、責任感,對外激勵著其他班級學生共同進步,同時也會感染著與班級成員個體交流的家人、社會成員,從而起到由班級文化向學校、社會輻射的效果,這種輻射功能有助于擴大主題教育活動的輻射范圍,使主題教育活動由學校向家庭輻射、向社會延伸,打造有影響力的校園文化。
1.因材施教,精選主題。學生是主題教育活動的對象,因此主題的確定應該走群眾路線,集思廣益,努力挖掘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思想問題作為主題教育活動的切入點,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才能從本質(zhì)上提高主題教育活動對學生的吸引力,提升教育的實效。
2.以人為本,體現(xiàn)特色。以人為本就是在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承認差異,尊重學生的獨立性、選擇性、參與性[5]。教育者在主題教育活動實施過程中要積極采納學生們的奇思妙想,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相信學生,發(fā)動學生,指導學生,讓學生成為主題教育活動的主人,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和選擇適合自己班級的主題教育活動形式。根據(jù)學校統(tǒng)一部署的主題,不同的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活動的角度、難易度不同,要從實際出發(fā),結合各班的文化優(yōu)勢,創(chuàng)辦特色活動。
3.擴展外延,升華主題。主題教育活動應通過班級這個平臺加強與家庭、社會的互動,擴展教育的外延,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力爭在每次活動之后,讓學生從中都有所感悟,當學生通過主題教育活動獲得精神回饋并對外在事物形成內(nèi)在的評價標準時,他便開始成為能夠自主發(fā)展、自我教育的人。同時對歷次組織過的主題教育活動,及時做好總結反思工作,掌握來自學生中的信息反饋,推陳出新,對于一些反響效果差、成效不顯著的主題教育活動要及時地予以調(diào)整,制定切合學生思想狀況的主題,循序漸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力求將主題教育活動持續(xù)引向深入。
班級文化建設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為主題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營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圍。班級文化蘊藏著寶貴的教育契機,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以班級文化建設為依托,充分發(fā)揮班級文化對學生的教育功能,拓寬育人的空間和渠道,不斷探索出提升主題教育活動效果的新模式。
[1]邸衛(wèi)敏.高校班級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4):59.
[2]肖慧.論高校班級文化建設 [J].大眾商務,2009,(22):211.
[3]倪建英.堅持以人為本,開展班級文化建設 [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5,(2):53.
[4]沈雪妹,謝鋼.試論當代大學生班級文化的特點及意義[J].江蘇大學學報,2004,(3):59.
[5]張革,王秀彥,高春娣.以主題教育為載體 推進高校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J].思想教育研究,2008,(8):33.
G641
A
1001-7836(2011)05-0042-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1.05.016
2010-10-16
姚帥男 (1982-),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助教,思想政治輔導員,碩士,從事教育心理學研究;趙新勇 (1969-),男,黑龍江哈爾濱人,黨總支副書記,副院長,教授,博士后,從事教育心理學研究;郭林 (1983-),女,黑龍江哈爾濱人,講師,思想政治輔導員,碩士,從事教育心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