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芳
(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
新課程背景下對泰勒評價原理的新審視
王秀芳
(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
分析了泰勒評價原理的內涵,認為其在評估目的、評估方式、評估結果等方面的理論論述對我國的教育發(fā)展具有重要啟示作用,對我國中小學生的評價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提出了評價主體與內容方式多元化、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等相關評價主張。
泰勒評價原理;中小學;學生評價;影響
評價,是主體在事實基礎上對客體的價值所做判斷的過程[1]。學生評價是教育評價的核心,依據(jù)教育培養(yǎng)目標,對學生進行多方面、全方位的判斷,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當前大部分人認為學生評價就是通過筆試測出學生的分數(shù),然后再按照分數(shù)把學生劃分為三六九等,對學生評價的理解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評價是一種方式不是手段,評價的目的是更好地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對學生的評價既要考慮學生的過去,又要重視學生的現(xiàn)在,更要著眼于學生的未來。這一點泰勒評價原理帶給我們很大的啟示。
在泰勒看來,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是圍繞著四個中心問題運轉的。泰勒并不試圖直接回答這些問題,因為具體的答案是因學校性質和教育階段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的,他只是想提出研究這些問題的方法和程序。這本身就構成了考察課程和教學問題的基本原理。泰勒原理的一個最大貢獻,就是把評價引入課程編制過程,指出了目標制定、課程內容安排、教學組織方式與結果評價之間的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2]。有人稱泰勒為“當代教育評價之父”。通過其重要著作《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我們發(fā)現(xiàn),泰勒評價原理主要包含四個層次的內涵。
1.評估的目的
泰勒從三個方面回答了這個問題:①指出那些用作檢驗學習經(jīng)驗標準的概論,是適用于學習經(jīng)驗普遍化特征的一般性原則,而不是高度精確的陳述,或者與提供所期望的學習時必須滿足的具體條件。②任何一組學習經(jīng)驗都包括很多標準,而其中每一個標準都只是近似的,因此只能在大體上,或者以某種有限的標準性來預測這些學習經(jīng)驗是否真會產(chǎn)生想要的效果。③實際的教學程序包括相當多的變量,這就不能保證實際提出的學習經(jīng)驗正好就是在學習單元中勾勒出來的經(jīng)驗。因此重要的就是要進行較全面的檢驗,以考察這些學習經(jīng)驗的方案是否真的能夠指導教師去實現(xiàn)期望的結果,這就是評估的目的[3]45。
2.評估的含義
泰勒給出一個定義:評估是一個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制定和組織好的經(jīng)驗能在多大程度上產(chǎn)生期望結果的過程,同時,評估的過程也包括指出該方案的長處和弱點[3]96。從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評估就是一種過程,即判斷這些行為實際產(chǎn)生多大程度的變化。這種評估的概念隱含著兩個重要的方面。首先,我們應該評估學生的行為;其次,評估應該包含在任意一段時間內做的一次以上的評估,有必要在早期進行一次評估,然后在晚些時候再評估一次,以確定變化是否已經(jīng)發(fā)生。同時,泰勒又指出,在進行教育評估時,只做兩次評估是不夠的,因為有些要實現(xiàn)的目標,可能在教育計劃進行中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但是很快消退或遺忘了。實際上,就評估的頻率而言,隨著學生在學校逐漸升級,至少每年做一次年度評估是很有道理的,這樣就能持續(xù)地記錄下學生所取得的進步,并積累證據(jù)說明是否正在實現(xiàn)那些期望的目標,說明在哪些地方這些變化實際上并沒有發(fā)生[3]97。
3.評估的方式
針對很多人都將評估等同于筆紙測驗,泰勒指出要獲得學生多種行為的相關證據(jù),紙筆測驗的確是一種實用程序。但是,仍然有大量其他類型的期望實現(xiàn)的行動,而這些行為所代表的教育目標不能簡單地用筆紙工具進行評估,泰勒又提出用觀察、訪談、調查問卷、收集學生完成的實際作品,留下的記錄等來進行評估。用來獲得有關行為變化的證據(jù)的方法很多,當我們提到評估的時候,我們不是在說任意一種,或任意二三種特定的評估方法。任意能獲得有效證據(jù)的方法,這些證據(jù)有關由學?;驅W院的教育目標所代表的種種行為都是合適的評估程序[3]98。
4.評估工具設計的程序
評估的程序始于教育計劃的目標。制定學習經(jīng)驗的二維分析表可以成為評估程序的基礎。首先,給教育目標下定義,然后明確那些會給學生機會表現(xiàn)教育目標中隱含行為的情境,其次,編制評估工具,了解他們能在何種程度上服務期望的評估目標。再次,決定哪些名詞和單位來總結評估已獲得行為的記錄,并確定這些評級和總結的方法在多大程度上是客觀的[3]99。
5.評估的結果
泰勒指出通過評估獲得的結果不是一個單一的分數(shù),或一個單一的描述性術語,而是表明學生目前成績的一個剖析面,或一組綜合的描述性術語。當然這些分數(shù)或者描述性術語應該能用來與之前使用的分數(shù)或者術語相比較,這些就可能指明正在發(fā)生的變化,并判斷是否發(fā)生教育方面的實際進步。關鍵是在一段時間的前后,將用多種評估工具得到的結果作比較,以評估正在發(fā)生的變化量。這些比較是復雜的,而且他們包含了很多方面,并不只是一個單獨的分數(shù)。這些事實都使比較過程變得復雜,但是有必要分辨其優(yōu)缺點,指明課程的哪些方面是需要改進的[3]99。
1.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完善
教育是為了使人的行為發(fā)生變化。評價是判斷人的行為是否向著既定的教育目標靠近,差距在哪并進行改進。評價的目的為修改、為完善、為發(fā)展,學生評價的目的就是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不足,對癥下藥,為了學生將來更好地發(fā)展。就是在這種不斷發(fā)現(xiàn)不足進行改進的循環(huán)中不斷完善。學生評價就是為了學生對過去學習改進、對現(xiàn)在學習提高、對未來學習有益。
2.評價主體、內容與方式應多元化
評價是主體對客體的價值判斷。學生評價的主體是多元的并不僅限于教師、學校領導者,還包括同伴、家長、自我等多元主體,在學生評價中更強調學生的自評和自我反思。學生的學習內容包括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學生評價也應齊頭并進不分主次,評價學生的各個方面,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評價的作用。大部分人的觀念認為只有筆紙測試才算真正的評價,問卷、調查、觀察等只是輔助性的,登不上大雅之堂,評價內容的考核與評價手段的使用是匹配的,每一門學科都強調培養(yǎng)目標和評價內容的多元化,不僅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包括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所以,學校應提倡多種考試形式,比如游藝式、自選式、互測式等。在期末的考試中,除了紙筆考試外,也可以把朗讀、演講等作為考查的重要內容[4]。
3.量化評價與質性評價應有效結合
評價的方式大體可以分為主觀與客觀評價,相對應的就是質性評價與量化評價,任何單方面的評價都是不全面的,過于主觀或過于客觀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面,量化得出的是表面的認識,還須質性評價深度挖掘?!敖逃郎y量盡管能使考試客觀化、標準化,并能把能力換算成數(shù)字,甚至個別差異的過程也可以量化,但它并不能測出人的全部,不能把社會對教育的要求、教師教學和學術水平、學生的思想品德等影響教育質量的因素反映進來。”[5]還要通過觀察、訪談、描述及解釋等方式對真實的教育情境、教育現(xiàn)象進行補充說明。
4.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應有效結合
評價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結果,結果雖然很重要但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如果搞不清重心,評價的測重點就會偏離教育目標。學生評價不應只安排到學期末進行測評,在學習過程中也要對學生進行階段性的測試,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他們的進步,改進他們的不足,及時反饋評價信息,指導評價。通過及時地評價反饋,學生能夠了解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態(tài),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以及存在的不足,得到教師、同學和家長對改進學習所提出的建議,這些都有助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如果過分強調最后的考試成績,就會使測評變成甄別、選拔的工具而失去原有的作用[6]。
5.評價不僅關注學生學習知識還應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
泰勒認為教育是一種改變人們行為模式的過程[3]160。他說的這個“行為”是指廣義上的“行為”,包括人的思維、情感以及外顯的行動。學生的學習行為包含外顯的行動、情感、思維(認知)三方面,過去我們過于注重外顯的行動,認為學生坐在座位上埋頭苦讀就是學習,看似刻苦,成績卻老是不理想,教師、家長納悶,有的甚至懷疑學生的智力。這種表面上的學習行為并沒有進入學生的情感與認知,只能屬于機械的學習。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不能只看學生是否參與還要關注學生在這個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tài)度及主動性,是否開動腦筋進行思考,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能夠快樂、幸福地學習,開發(fā)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7]。
我國中小學生評價體系,從改革開放至今大致經(jīng)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考試分數(shù)占主導的階段;全面評價學生的階段;發(fā)展性學生評價階段[8]。從學生評價發(fā)展的脈絡來看,學生評價從單一到多元,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從漠視學生到關心學生,從停滯到發(fā)展,變化的趨勢無不向著泰勒為我們所指引的方向。
2001年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提出了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評價理念,提出評價要注重發(fā)展性、全面性、過程性、主體性、實用性和多元化。在學生評價方面特別提倡“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盵9]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我們更加強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評價,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來自教師和同伴的賞識,體會成功,建立自信,身心和諧發(fā)展。
學生在學習活動和未來的生活與工作中,其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與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是緊密聯(lián)系的整體,它們之間沒有主次之分,對任何一個方面的忽視都可能造成學生發(fā)展的偏頗。因此,我們要以泰勒評價原理為基礎,根據(jù)不同的評價目標和評價內容選擇恰當?shù)脑u價方法,避免在學生評價改革中出現(xiàn)趕時髦和形式化的現(xiàn)象,使我國中小學生評價機制更科學、更完善[10]。
[1]胡秀珍.構建多層次的學生評價體系[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3,17(6):35-36.
[2]王身佩.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導讀[J].河南教育, 2003(11):26.
[3]泰勒.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M].羅康,張閱,譯.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8.
[4]曾繼耘.由甄別選拔到促進發(fā)展:學生評價改革的方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23(10):20-23.
[5]張立忠.課堂教學評價的回眸與前瞻[EB/OL].http:∥fzxpj.cersp.com/FZXPJ/200701/1957.html,2007-11-08.
[6]蔡永紅.對多元化學生評價的理論基礎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21(5):34-37.
[7]李文硯,徐偉.新課改視野下學生評價現(xiàn)狀及對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3):114-116.
[8]劉永勝.學生評價從只看分數(shù)到關注全面發(fā)展[N].中國教育報,2009-02-19(003).
[9]鐘啟泉.課程與教學概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54.
[10]武化魁.現(xiàn)行學生評價的審視和思考[J].職業(yè)時空, 2008(3):21-22.
【責任編輯 王立坤】
New View on Taylor Evaluation Principle Under New Curriculum
WANG Xiu2fang
(Collegeof Education,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The connotation of Taylor evaluation p rinciple isanalyzed and it ispointed out that the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n evaluation purposes,methods and assessment plays an important enlightment effect on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play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valuation development of p 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Some concerned evaluation ideas are put forward:diversity of evaluation subject contents and methods, combination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
Taylor evaluation principle;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tudent evaluation; influence
G 642
A
100823863(2011)0220023203
2010-11-15
王秀芳(1983-),女,山東濟寧人,西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