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春雨霏霏。3月21日,伍朝紅局長帶領農(nóng)機局干部奔赴通城縣北港鎮(zhèn)方段村,開展“萬名干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在與村民“三同”的過程中,我們真切感受到了深入基層、聯(lián)系村民的務實和快樂。
了解村情。方段村位于北港鎮(zhèn)西南方,是一個被群山環(huán)抱著的小山村,當中一條溪水潺潺流過,兩邊良田千頃,一棟棟小樓依山傍水,把山村映襯得富裕和秀麗。村支書胡勝龍介紹,本村共有10個村民小組,人口2874人,654戶,耕地面積158.67 hm2,水田120.8hm2,房屋634棟。打工經(jīng)濟是全村經(jīng)濟收入的主導。近年來,村委會著重抓好“糧食直補”、“農(nóng)資綜合直補”、“庫區(qū)補貼”等項國家惠農(nóng)補貼政策的貫徹落實,幫助村民致富。2010年,村干部義務投工200個,捐資2萬元,修建港灣橋;為孤寡老人送去棺木19副,發(fā)放拐杖43支,手電筒78個;發(fā)放生活照顧款1.87萬元。談及村級經(jīng)濟這一塊,胡勝龍扳起手指頭比劃:一是盤活53.33hm2山林,年伐木林56 m3,將33.33hm2山地巴茅售賣給晨鳴紙業(yè);二是搞好種(植)養(yǎng)(殖)業(yè)。培育5個養(yǎng)豬大戶,推廣通城“兩頭烏”品種,年出欄2000余頭;擴大蔬菜育苗面積,復種蔬菜100 hm2。
了解民情。走在蜿蜒的“村村通”路上,我們來到了方段村一組。這個組有60余戶,400余人,水田面積13.33hm2,旱地0.67hm2,是一個人多地少的村。全村青壯勞力約80余人全部外出務工,留下的基本是年老體弱者,有的農(nóng)戶甚至空巢。我們信步來到一棟樓前,大樓宮廷式樣,別墅式建筑,富麗堂皇,十分耀眼,但見大門緊閉。村民向我們介紹,這是李自然的家,夫妻釀酒,兒子開車,女兒做幼師,幾年下來有了積蓄,回家建了這棟樓。該村80%農(nóng)戶建有3層樓房,居住面積不低于200m2。臨別時,村民胡宜春反映,北港石人水庫年久失修,本組田地不能自流灌溉,一遇旱情只能望天收;要求盡快修好水庫,恢復灌溉。
23日,天剛放晴,我們到9組一片山坡地幫助村里種植茶樹苗。大家揮舞鐵鋤,挖地、整地、開廂、起壟,然后挖坑、扶苗、培土。伍朝紅局長是“干林業(yè)出身”,很是在行,指導栽苗間距長2m、寬2.5m。大家忙乎半天,不覺已是滿身泥土、滿臉汗水;收工時身后已是一片油茶地,回望這一片嫩綠,大家滿懷深情地說:“要常來看看,自己親手種植的油茶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