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君
(中南民族大學 外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哲學與政治學研究
“天人合一”理論及其對中國人思維模式的影響
鄭麗君
(中南民族大學 外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天人合一”理論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并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滲透在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面,尤其是對中國人思維模式(形象思維和綜合思維)構成了深遠影響。在不同時代不同人物賦予此說具有不同意義,探討“天人合一”理論、比較中西思維方式的差異,對中國人思維模式具有一定影響。
天人合一;中國人;思維模式
天人關系是統(tǒng)一的,還是對立的?古今中外的學者紛紛著書立說探討這一問題的答案。受古代自然崇拜與天地崇拜的影響,中國學者一般主張?zhí)烊岁P系是和諧的,推崇“天人合一”說。但是人們對“天人合一”的理解并不盡相同,而且,“天”在中國古代有著不同意義。一般來講,古人對“天人合一”的理解有兩種:(1)它是認識自然的一部分,必須遵循自然規(guī)律;(2)自然規(guī)律和最高道德準則是一致的。前一種說法是有道理的,后一種說法卻不太準確,因為它混淆了自然規(guī)律和人類道德準則的區(qū)別。盡管如此,“天人合一”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不可小視,畢竟它深刻影響了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美學、倫理學、價值觀、世界觀、宗教信仰等,尤其極大地影響了中國人習慣于從整體縱觀全局和憑直覺觀察事物的思維方式,這與西方人側重分析和邏輯思維有著顯著的不同。
在中國古代,由于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水平相當?shù)拖?,人們常常錯誤地認為自己的命運被某種超自然的力量所掌握,因而十分敬畏和崇拜這種超自然力量。那時,人們無法抵御自然災害的襲擊,也無法解釋那千變萬化的自然現(xiàn)象,所以對“天”也產生了崇拜心理,進而給“天”賦予了各種不同的含義。總的說來,中國古人在不同語境下對“天”有五種理解,即“主宰”、“命運”、“義理”、“自然”和“人格”。
1.“天”被當作世界的最高主宰,享有絕對的權威,主宰著人類的生活和命運。比如,董仲舒曾經說道,“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尊也”(《春秋繁露·郊義》)。句中的“天”就是指上帝,也就是最高主宰。
2.認為“天”等同于“命運”。例如,孔子曾經說過,“道之將行也于,命也;道之將廢也于,命也”(《論語》)。也就是說,孔子認為自己所推行原則成敗由天意決定,要改變這些原則或是阻止這些原則的實施,人類都是無能為力的。
3.把“天”看成“義理”或“理”之類的抽象法則。例如,孔子曾說道,“獲罪于天,無所禱也”(《論語》)。在宋代程氏兄弟程頤和程顥的眼里,“理”是制約和控制自然和人類社會的最高原則?!袄怼睙o所不在,無時不有,既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他們認為“天”就是“理”,“性”也即是理,是“理”把“性”和“天”貫通起來。他們認為,“稱性之善謂之道,道與性一也。以性之善如此,故謂之性善。性之本謂之命,性之自然者謂之天,自性之有形者謂之心,自性之動者謂之情,凡此數(shù)者皆一也”(《程氏遺書》卷二十五)。
4.把“天”當成自然的存在,即廣義上的“大自然”。例如,荀子在他的著作《天論》中詳盡地論述了天人關系。他認為“天”集所有的自然現(xiàn)象于一身,“列星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yǎng)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天論》)。
5.中國古代還把“天”看作“人格”,認為“天”像人一樣,有脾氣,有感情,有喜怒哀樂。這一點尤其為董仲舒所推崇。在他看來,“天”是放大的人,而人就是放大的“天”,“天地之常,一陰一陽。陽者天之德也,陰者天之刑也……(《春秋繁露·陰陽義》)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陰陽義》)。
中國古代哲學家在“天人合一”的問題上見仁見智,從自己的理解角度出發(fā),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觀點。涉及這一領域的著名哲學家有孟子、董仲舒、張載、程氏兄弟等。
孟子提出“盡心”、“知性”和“知天”的觀點。他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萬章上》)意即盡心就能知性,知性就能知天了。孟子認為心是思維的器官,主要作用就是思維;性的內容即惻隱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所以盡心就能知性。孟子以天為最高實體,以天為政權的最高決定者。他認為舜、禹“有天下”,都是“天與之”(《孟子·萬章上》)。天又賦予人以思維能力,即所謂“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春秋繁露·人副天數(shù)》)。所以,在孟子看來,思是“天之所與”,思與性是密切聯(lián)系的,所以“知性”就是“知天”,即人要承認天的意圖,不要違反天意,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精神解放,最后達到“天人合一”的神秘境界。
漢代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數(shù)”的觀點。他說,“人有三十六節(jié),偶天數(shù)也;形體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聰明,日月之象也;體有空竅理脈,川谷之象也……”(《程氏遺書》卷十八)。他還是第一位在文章中明確提出“天人合一”觀點之人。他在“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中描繪的是天和人一樣具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天和人有必要相互作用,如此天人關系才能合二為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宋朝進一步得到長足發(fā)展,當時有許多著名哲學家紛紛為此著書立作。例如,張載首次明確提出“天人合一”這一個四字成語。在《正蒙乾稱》中,他寫道,“儒者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宋代另一位重要哲學家程顥認為“天人合一”是“天道”和“人道”的合一。他說,“道一也,杞人道自是人道,天道自是天道”(《程氏遺書》卷六)。他的兄弟程頤甚至提出“一天人”的觀點,說“天人本無二,不必言和”,認為討論天人是否合一并無必要,因為兩者一開始就是同一個事物。必須指出的是,程氏兄弟的教義旨在維護封建社會的道德標準,為封建君主的統(tǒng)治作辯護。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總的來說推崇天人關系是相諧的觀點。正如現(xiàn)代作家徐復觀所說,“在所有的古代文明中,沒有哪種文明發(fā)展了像中國那樣親密而和諧的天人關系?!?/p>
受“天人合一”理論的影響,中國人的思維模式有兩大顯著特征,即形象思維和綜合思維。前者注重憑直覺觀察事物,而后者著重從整體角度看問題。
1.形象思維。形象思維是指頭腦對形象進行思維分析的活動。它是以形象的觀點為依據(jù),利用具體的形象素材來集中再現(xiàn)客觀存在,以反映其本質和規(guī)律。形象思維是中國人思維方式的另一顯著特征。由于深受“天人合一”觀的影響,中國人習慣根據(jù)自己的直覺觀察事物,這種觀察事物的方法建立在經驗和想象的基礎上,而不是像西方邏輯思維那樣建立在形式邏輯的基礎上。在中國古代蓬勃發(fā)展起來的“天人合一”學說的目標之一是達到一種用言語無法表達的境界。這種境界只能靠人心領神會,或是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價值取向來表達。例如,孟子提出的“盡心”、“知性”和“知天”就是無法通過語言來表述的抽象概念。用語言尚且很難把這些抽象的概念表達出來,要用邏輯分析的方法把它們細分成不同的層次和單個的小部分更是難上加難。盡管如此,這種靠直覺來感受事物的形象思維方式在中國古代哲學家中十分盛行,普通老百姓也不自覺地深受其影響。這種思維方式的優(yōu)點在于它能從整體上抓住事物特征;其弱點,那就是從直覺上把握事物不太準確。通過直覺得出的結論往往似是而非,缺乏科學的理論依據(jù)。
2.綜合思維。綜合思維是指把事物的各個方面綜合成統(tǒng)一的整體進行的思維活動。中國人看問題習慣從整體角度出發(fā),并把側重點放在尋找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上。他們憑借思維把事物的各個屬性結合起來,然后得到一個完整的認識,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就曾指出,“當希臘人和印度人發(fā)明機械論時,中國人發(fā)明了有機宇宙學”。確實,根據(jù)中國人的觀點,整個宇宙是一個有機整體,其中的成分緊密相聯(lián)、相互作用。比如前面討論過的“天人合一”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實,即使是主張“天人相分”的古代哲學家荀子也認為自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大自然中的風雨雷電、日月星辰都相互作用、相互聯(lián)系。另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中國的傳統(tǒng)醫(yī)學。中醫(yī)側重人的健康狀況與外界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也看重人的精神面貌和身體狀況之間的聯(lián)系。更重要的是,中醫(yī)側重把人體看做一個整體,認為人體內部各器官的功能關系密切,不可分割。因此,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在給病人治病時,不能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否則就只能治標不治本。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從整體角度觀察事物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這種看事物的方法卻有其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它忽視對事物進行細致的分析,這是阻礙中國從傳統(tǒng)科學過渡到現(xiàn)代科學的一大絆腳石,也說明了中國為何自古以來在自然科學方面十分落后的原因。事實上,如果缺乏科學分析和調查研究而單單觀察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要真正掌握事物的精髓是不可能的,所得出的結論也只能是猜測。
另外,比較一下中西思維方式的差異,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那就是西方學者側重從分析角度觀察事物,尋找事物間的分歧和差別之處,不像中國學者那樣注重從整體出發(fā),尋找事物間的聯(lián)系和共同之處。
由此可以看出,綜合思維和分析思維這兩種思維模式雖然不盡相同,卻是互相補充的。兩者在認識事物的本質、探索事物規(guī)律的過程中相輔相成。不通過綜合思維就不可能對事物進行深入準確的分析;相反沒有分析也就不可能有綜合。任何綜合都必須以分析為基礎,任何分析又都必須以綜合著的各個方面為對象。
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就天人關系(或人與自然的關系)提出了多種多樣的看法。西方人崇尚“天人相分”的觀點,認為人高于自然,并且不斷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與此相反,中國人推崇“天人合一”的觀點。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拜天,敬畏天,認為人是天的一部分,天人關系是和諧統(tǒng)一的。在此基礎上,許多杰出的中國古代哲學家發(fā)展了各自的有關“天人合一”的學說。這些學說深刻影響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包括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中國人的思維模式有兩大特征,即綜合思維和形象思維,前者從整體上把握事物,后者憑直覺看問題。這些與西方人的思維正好相反,因為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以邏輯分析為顯著特征。中西方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雖然很不一樣,但它們并非截然相對。兩者互相補充,互相促進,這樣才能使人的思維不斷向前發(fā)展。
[1]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2]莊恩平.東西方文化與對外交流[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
[3]石峻,等.漢英對照中國哲學名著選讀(上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4]李瑞華,等.英漢語言文化對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5]季羨林,張光璘.東西文化議論集(上下冊)[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
[6]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M].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
Theory of"Integration of Man and Nature"and its Impact on the Thinking Pattern of Chinese People
Zheng Lijun
"Theory that ma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nature"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It penetrates into all levels of the society,and especially has a deep influence on the thinking pattern of Chinese people.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meanings endowed by different people in different era, 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theory's deep influence on Chinese thinking pattern,meanwhile it compa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hinking pattern.
"Theory that ma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nature";Chinese people;thinking pattern
H059
A
1673-1573(2011)03-0069-03
2011-08-03
鄭麗君(1980-),女,湖北石首人,中南民族大學外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二語習得及西方文化。
責任編輯、校對:焦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