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任璧蓮作品中的身份流動觀

2011-08-15 00:47
巢湖學院學報 2011年2期
關鍵詞:亭亭族裔華裔

章 燕

(滁州學院外語系,安徽 滁州 239000)

論任璧蓮作品中的身份流動觀

章 燕

(滁州學院外語系,安徽 滁州 239000)

身份認同問題是美國華裔文學研究的一個重點。通過著重分析華裔作家任璧蓮的身份流動觀,論證了身份認同的流動性特征。進而研究身份流動性在華裔文學中的體現(xiàn),剖析本質主義身份觀,探討身份認同的反本質論根源。

身份認同;任璧蓮;流動性;華裔美國文學

身份認同問題是美國華裔文學研究的一個重點。在當今后現(xiàn)代主義語境下,人們對身份的認識已經跳出了本質主義的窠臼,認為身份是流動的,而并非固定不變的。身份流動性在許多美國華裔作家作品中都有生動的表現(xiàn),這其中任璧蓮(Gish Jen,1955-)非常突出,她迄今為止發(fā)表的四部作品每一部都是對身份流動性的深入思考。通過對她作品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多元文化從對峙、融合到如今共存的發(fā)展趨勢。

1 體現(xiàn)于任璧蓮作品中的身份流動觀

任璧蓮是第二代華裔,畢業(yè)于哈佛大學,主修英語,她很早就樹立了當作家的夢想,在《典型的美國佬》發(fā)表的前幾年,她就在美國許多的大雜志上發(fā)表了很多短篇小說,并被收入各種選集,充分體現(xiàn)了她的寫作才華。[1]她以妙趣橫生的故事、充滿睿智的語言,贏得了主流社會的認可,從更廣闊的視野分析了美國少數(shù)族裔移民在身份問題上產生的困惑。她大張旗鼓地主張身份的流動性,四部作品都體現(xiàn)了她的觀點,都有明顯的身份追索的印記?!兜湫偷拿绹小罚═ypical American,1991)中,張家人從嘲笑美國佬的行為方式,到最后認同美國文化,心甘情愿地自己也成為典型的美國佬;《希望之鄉(xiāng)的莫娜》(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1996)中,莫娜轉信猶太教,成為一名新猶太人,在莫娜眼中“美國就意味著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我只是碰巧選擇做猶太人而已。 ”[2]《誰是愛爾蘭人? 》(Who’s Irish?,1999)中,母親從開始時對愛爾蘭親家的懷疑、鄙視,到超越文化藩籬,自身也認同愛爾蘭身份?!稅燮蕖罚═he Love Wife,2004)中,白人身處多元化的族裔群體中,反而倍覺受歧視,以白人為標志來認定身份高低的本質主義觀念遭到有力回擊。四部作品中,身份并非本質式的,而是處在一個隨時變動的動態(tài)過程中,這與當今多元化語境下,后現(xiàn)代身份理論有關,后現(xiàn)代主義理論認為主體身份是建構的、流動的和變化的,沒有固定的、本質的或永恒的身份。因此這種身份觀必然是反本質主義的,任璧蓮不止一次地強調她的反本質主義傾向。她說“我的立場—如果稱得上是立場的話—是很反本質論的(anti-essentialist)。 ”[3]任璧蓮的作品反映了這位作家超越種族和民族的反本質主義觀點,身份流動性正是這種反本質論身份認同觀的產物。正如斯圖亞特·霍爾指出的:意義在本質上不是某個固定在那里的事物的結果,而是我們社會的、文化的和語言的慣例的結果。[4]那么意義就永遠不能最終固定下來,因而是流動的。

20世紀60年代后,在民權運動和學潮引發(fā)的一系列社會運動的沖擊下,美國社會涌現(xiàn)出對多元文化的關注熱潮,對少數(shù)族裔更為寬容。那種成為美國人就要熔入美國主流文化的觀念被保持個性、按自己的方式追尋自我身份的觀念所替代,這種變化最明顯是出現(xiàn)在對美國人這一意義所發(fā)生的變化,典型美國人的標志已與膚色、文化無關,而是更關注其文化身份。

任璧蓮成名作《典型的美國佬》中,張家人對美國身份的變化就體現(xiàn)了這種流動性。開始主人公拉爾夫·張和家人對“典型的美國佬”很反感。他們開始時用“典型的美國佬”這一蔑稱,批評美國人或已經美國化了的中國移民及其后裔,但他們很快樂意成為“典型的美國佬”,并把自己視為這個社會和文化的一部分。[1]這是一個融入美國社會的過程,也是華人身份觀變化的過程。開始他們認為白種人才是美國人,漸漸地在他們心目中美國佬這一能指發(fā)生了變化,居住在美國并認同美國文化的,無論什么族裔都是美國人,張家人就是名副其實的“典型的美國人”。任璧蓮通過張家佬向我們清楚地闡釋了她的非本質主義身份觀。

2 華裔文學中本質主義的身份觀

說到非本質主義身份觀,則不能不提到關于族裔身份的本質主義觀點,最著名的例子莫過于華裔文學史上的“湯趙之爭”,即以著名作家湯亭亭和趙健秀為首的兩派作家關于身份認同的爭論。

在華裔美國作家中,湯亭亭 (Maxine Hong Kingston)無疑是自20世紀70年代后期以來最令人矚目的一位。她在市場和學術兩方面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和穩(wěn)固的地位。之所以獲得成功一方面與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社會對種族平等更為寬容,并且這種趨勢在政治、學術、社會各領域逐漸壯大而成為主流有關,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湯亭亭善于利用個人特殊的雙文化背景,以主流社會的語言來運用、轉化、改編甚或扭曲祖先族裔的故事,以異域色彩迎合白人獵奇心理,迎合主流社會對在美華人的刻板印象,使之定型化。

湯亭亭對身份的認同采取的是審時度勢的迎合策略,通過強化華人“他者”色彩,她的作品為主流社會提供“異己”的形象。由于湯亭亭作品影響很大,這使得原本復雜、異質化的華裔文學單純、總體化了。以趙健秀為代表的另外一些華裔作家對湯亭亭等的文化認同態(tài)度很是反感,強烈抨擊她們背棄母國傳統(tǒng)、扭曲華裔形象、歪曲文本寓意、曲意迎合主流社會價值觀。在其編輯的亞裔文學選讀《大唉咿!》中,趙健秀刻意排除甚至在導論中點名批判在美國文壇聲望較高的湯亭亭、黃哲倫、譚恩美等人,以對抗這些他認為的“媚外”的作家及作品,否定其學術地位和市場價值。

趙健秀從“原本”中尋找華裔文學的根源,以肯定個人詮釋的權威性,重建華裔文學傳統(tǒng)。他所謂的“原本”是指中文原著。比如在對湯亭亭的批判時,他把中英文對照的“木蘭詩二首”登出,以此批判湯亭亭《女勇士》中關于花木蘭故事的失真。但是正如后現(xiàn)代主義思想家羅蘭·巴爾特所說的“作者已死”。在作品完成之際,作者就完成了歷史使命,其創(chuàng)作的文本具有開放的特征,其本身的意義,可以不斷被創(chuàng)造衍生,文本有無限的延伸意義。古代文學作品可以有多種詮釋,趙健秀本著重建“中國文學的英雄傳統(tǒng)”的信念對經典作品有一種詮釋;湯亭亭等女性作家誤讀文本,以此在美國社會中建構華裔文學,凸顯自身作品的女性主義訴求,這是對經典的另一種詮釋,在美國主流社會語境下,這種誤讀更有張力,事實也證明,對于華裔文學的發(fā)展作用更大。

圍繞華裔文學的這場真?zhèn)沃q,說到底還是和作家的身份認同有關。趙健秀對華裔文學的看法是總體化、本質論的,他極力維護漢文學經典的本源,不容得誤讀誤引,肯定個人詮釋的權威性,而排斥他種詮釋的可能,在身份認同上,他更傾向認同母國傳統(tǒng)文化。而湯亭亭等作家的看法同樣是本質論的,她們出生或定居于美國多時,已經歸化為美國人。也許會為族裔遭受歧視的際遇憤憤不平,但她們關注的是如何適應美國社會,在身份認同上,華裔美國人的身份是一種優(yōu)勢,要善加利用雙文化背景,以弱勢族裔的角度在當今的多元化語境下向主流社會爭取話語權。如著名美國華裔文學之母黃玉雪就說過:“作為少數(shù)民族的一分子不等于低劣,除非你愿意如此。相反,你要使它成為你著名的標志。”[5]這場爭論讓我們看到兩派作家身份認同的二元對立。在當今多元文化語境下明顯有其局限性。

3 任璧蓮身份觀的非本質主義特征

認同還是疏離,好像擺在華裔作家面前的只有這對立的二元選擇。但任璧蓮對身份的認同卻讓我們耳目一新:身份是流動的。她對自身文化身份的定位角度以及話語策略都明顯有別于以往的作家。小說《典型的美國佬》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描寫華裔美國人身份的最好的一本書,“開辟了美國華裔文學的新方向”。[6]以往華裔作家,從黃玉雪到湯亭亭等人,他們把身份定位為游走在族裔文化和美國主流文化之間,因此他們有意無意地從中國神話和文學經典著作中尋找素材。但任璧蓮著重描述華裔怎樣克服困難挫折,實現(xiàn)身份同化,成為“典型的美國佬”。作為一個善于運用金色幽默彰顯華裔美國人生活光明面的作家,任璧蓮不愿意對華裔先輩受歧視的過去耿耿于懷,她希望擴大視野,希望能像猶太裔美國作家一樣被主流社會接受,希望有一天她被接受時是以作品本身的價值,而不是因為社會學的、歷史的價值。因此作品開端,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是:“這是一個美國故事?!盵1]主人公拉爾夫受過美國高等教育,樂于接受強勢話語,并很快適應了主流社會的游戲規(guī)則,拉爾夫是個典型美國人。

任璧蓮作品中的鮮明特色就是身份的流動性。小說家杰奎琳·凱里認為,任璧蓮書中的每個人物代表一種類型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人則變成了不同類型的人。[7]任璧蓮認為身份是由主體的差異性和多樣性來決定的,沒有固定的、本質的或者永恒的身份,這種身份流動性實際上是對在她之前許多華裔作家身份觀的一種顛覆。

以上以作家任璧蓮的作品為例,從美國華裔文學中身份認同的角度,論證了族裔身份的流動性。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多元文化對峙、融合到共存的發(fā)展趨勢。在多元文化語境下,華裔的經歷是全球各族裔經歷的隱喻,希望通過對身份流動性的探討,人們能摒棄種族、文化、政治等分類標準,真正追尋屬于自己的位置—多元文化社會中人的中心位置。

[1]任璧蓮.典型的美國佬[M].王光林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2]Jen G.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M].Alfred A.Knopf,1996.

[3]單德興.“開疆”與“辟土”—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

[4]斯圖亞特·霍爾.表征: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M].徐亮、陸興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5]黃玉雪.華女阿五[M].張龍海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

[6]孫冬苗.誰是美國人[J].電影評介,2008,(15):102.

[7]Carey J.On 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J].The New York Times,9 June,1996:16.

ON THE FLUID IDENTITY IN GISH JEN'S NOVELS

ZHANG Yan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Chuzhou University,Chuzhou Anhui 239000)

This article studied the fluid identity in Gish Jen’s novels. The paper proved the fluidity of Chinese American identity,which made it possible to discuss its anti-essentialist source.

identity; Gish Jen; fluidity;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I106.4

A

:1672-2868(2011)02-0062-03

責任編輯:宏 彬

2011-02-02

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0sk469)

章燕(1977-),女,安徽滁州人。滁州學院外語系講師,研究方向:美國文學。

猜你喜歡
亭亭族裔華裔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pace Fractional Order Schnakenberg Model
南通籍華裔科學家高峰
陶欣伯:熠熠生輝的華裔實業(yè)家
王贛駿:首位華裔太空人
“英國多族裔未來”理念:緣起、困境及其理論啟示
族裔性的空間建構:《拉羅斯》的敘事策略
Asymptotic Dynamics of Non-Autonomous Modified Swift-Hohenberg Equations with Multiplicative Noise on Unbounded Domains
散居族裔的生存困境:淺析《磚巷》中的男性角色
湯亭亭的《女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