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兵
(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福建廈門361021)
我國近年來朱子禮樂思想研究述評
馮 兵
(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福建廈門361021)
國內學術界近年來關于朱熹禮樂思想的研究總體來看并不充分。對朱子禮學的研究主要側重于經(jīng)學和史學的考辨,如對《家禮》的真?zhèn)魏蜌v史影響的研究,對《儀禮經(jīng)傳通解》經(jīng)學思想的分析。對朱子的“樂”學思想則以其音樂著述的史料學考證為重點,同時對其音樂思想的內涵與歷史影響也有一定關注。從目前來看,關于朱子禮樂思想的哲學與倫理學等方面的研究還不多見,而這也正是朱子禮樂思想在今后的一個重要研究趨勢。
朱熹;禮樂思想;研究述評
朱熹在青年時期,曾以《儀禮》為根本依據(jù),借鑒北宋司馬光的《司馬氏書儀》,結合當時的社會風俗制定出了影響深遠的《朱子家禮》,分通禮、冠禮、婚禮、喪禮、祭禮共五卷。到了晚年,他對于禮樂思想的研究更是不遺余力,并與其弟子一道編纂了《儀禮經(jīng)傳通解》這一極具分量的解經(jīng)之作?!端膸烊珪偰刻嵋蜂浻小秲x禮經(jīng)傳通解》三十七卷、續(xù)二十九卷。其中,前三十七卷為朱子手訂,續(xù)二十九卷先由朱子門人兼女婿黃榦編纂,黃榦未竟而卒,后由楊復補訂而成。整個《通解》共計六十六卷,一百三十余萬字。此外,在《朱文公文集》、《詩集傳》等朱熹的論著及《朱子語類》所記載的朱子講論之中,也都有著十分豐富的禮樂思想。但是,迄今為止,國外關于朱熹禮學思想的系統(tǒng)研究較著名的惟有韓國學者盧仁淑對《朱子家禮》在韓國的流播與歷史影響的研究[1],而國內的相關研究除了錢穆先生的《朱子新學案》[2]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關于朱熹禮學思想有過較為系統(tǒng)的資料整理,并對其禮學成就及所體現(xiàn)出來的經(jīng)世精神作出評價之外,也比較少見,這與朱熹禮樂思想的歷史地位和影響是極不相稱的。本文即擬對國內近三十年來關于朱熹禮樂思想的研究現(xiàn)狀作一梳理,并在此基礎上對其研究趨勢作一展望。
國內關于朱熹禮學的研究現(xiàn)狀,我們將從兩個方面來考察:
關于朱熹禮學思想的全面而系統(tǒng)的專門研究,國內學術界目前罕見,只有一些關于朱熹學術思想及相關學術史回顧的論著有所提及。蔡方鹿《朱熹經(jīng)學與中國經(jīng)學》一書,專列一章討論了朱熹的禮學成就與禮學思想。作者首先肯定了《家禮》為朱熹所作,只是后人多所損益;隨之分析了《家禮》和《儀禮經(jīng)傳通解》兩書的內容及其編排方式;接著,作者指出朱熹禮學貫穿著經(jīng)傳相分的原則,強調經(jīng)學與理學的結合,并有著與時俱進的一面。[3]單篇學術論文中,如黃娜于《朱熹禮學的經(jīng)世傾向》一文對朱熹禮學思想的經(jīng)世特征作了一定的探討,并認為其經(jīng)世精神構成了朱熹學術思想的基本品格[4]等等。
《家禮》和《儀禮經(jīng)傳通解》是朱熹編纂整理的兩部重要禮學著作,也是后世學者研究朱熹禮學思想的基本資料。近年來,學者們從不同層面分別對之進行了一些考辨。
1.關于朱子《家禮》的研究
其一,朱子《家禮》的真?zhèn)螁栴}。近年來的一些成果均肯定了《家禮》為朱熹所作。蔡方鹿認為朱熹親撰《家禮》,只是由后人多所損益。[3]陳來則通過對朱子所作之《祭禮》的考證以及前代學者夏炘、錢穆所提出的幾條朱子語錄作為新證,并就《家禮》一書與朱子平時所論思想加以比較,佐證了《家禮》為朱子所作的說法。[5]
其二,《家禮》的思想研究。粟品孝指出,全面準確地認識朱熹的《家禮》及其家禮思想,不僅要注意《家禮》文本,還應注意他與此相關的實際行為。[6]楊志剛則撰文從宋代社會文化發(fā)展、嬗變和家庭禮儀制度調整與更新的相關度方面對《司馬氏書儀》和《朱子家禮》作過較為詳細的討論。認為兩書對于傳統(tǒng)禮制的因革損益,有著承上啟下的意義,形成了中國后期家禮的基本格局。[7]羅秉祥以朱熹所編定之《家禮》為中心,深入地討論了其中所蘊涵的宗教特征,并以之發(fā)散開去,分析了儒家禮學思想的宗教意涵。[8]
其三,《家禮》的社會歷史影響。陳瑞通過考察明清時期朱子祖籍——徽州地區(qū)宗族以禮治族的制度設計和生活實踐與朱熹《家禮》的重要聯(lián)系,從側面闡述了朱熹《家禮》的社會控制功能及其歷史影響。[9]此外,楊志剛還通過對朱熹的《家禮》展開深入研究后指出:朱熹禮學強烈地表現(xiàn)出注重“踐履”的特點,他是想為封建衰世重新制禮作樂,其《家禮》在明清二朝傳遍全國,成為了民間通用禮。[10]
2.關于朱熹《儀禮經(jīng)傳通解》的研究
臺灣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孫致文的博士畢業(yè)論文《朱熹〈儀禮經(jīng)傳通解〉研究》認為:相較于以清儒以詳密考證見長的《禮》學研究成果,朱子《儀禮經(jīng)傳通解》一書在文獻考索、典章制度考據(jù)方面,確實有所不足。然而,《儀禮經(jīng)傳通解》的編纂體例與理念,為清代《儀禮》學奠下了基礎,其解經(jīng)時的許多觀點也啟發(fā)了清儒對《儀禮》的理解。此外,《儀禮經(jīng)傳通解》中的篇章、節(jié)目也隱涵著現(xiàn)實意義,透顯出朱子藉由此書所展現(xiàn)的經(jīng)世思想。而這一面向的意義,或許可以彌補學界長久以來偏重朱子心性義理學而造成的缺憾。另外,就學術史的意義而言,朱子《儀禮經(jīng)傳通解》也是檢證清代“漢、宋”與“禮、理”兩組學術概念爭辨的最佳材料。[11]就筆者所見,孫致文的上述論文是目前學界關于朱熹《儀禮經(jīng)傳通解》的經(jīng)史考辨及思想研究最全面的專論。
王啟發(fā)的文章《朱熹〈儀禮經(jīng)傳通解〉的編纂及其禮學價值》是大陸目前所見少數(shù)較為系統(tǒng)完整的關于《儀禮經(jīng)傳通解》的專論文章之一。作者分別從《儀禮經(jīng)傳通解》的編纂始末、基本樣式和基本內容三個方面作出了考證,并探討了朱子編纂禮書的宗旨與大體特點。[12]
王貽梁則指出,朱熹對禮學的認識主要有兩點:一、更看重禮的應用,而非禮的章句注疏和文字詮釋;二、朱熹在《儀禮經(jīng)傳通解》中寄托并展示了他的政治思想與政治抱負,這是《通解》的主要價值所在。[13]另外,王貽梁對宋嘉定本《儀禮經(jīng)傳通解》中的刻工姓名作了較為詳細的考訂,整理出了《通解》正、續(xù)集的刻工約180人左右,并呼吁學術界從兩個方面展開對于古籍刻工的研究。[14]
3.其他
孫顯軍認為,朱熹對《大戴禮記》的態(tài)度是有保留的,他對于《大戴禮記》的認識應是基于學術的直覺,具體成果體現(xiàn)在《儀禮經(jīng)傳通解》中。這是將《大戴禮記》融入到儒學經(jīng)典體系之中,特別是禮學經(jīng)典體系之中進行會通式研究的一次嘗試。當然,《儀禮經(jīng)傳通解》于《大戴禮記》也有校正不精、割截欠妥、訓釋不當?shù)牡胤?,但是當我們將其放入整個經(jīng)學史的“大歷史”中去審視,這些瑕疵還是可以理解的,應該肯定朱熹在經(jīng)學史中的開創(chuàng)之功和示范意義。[15]殷慧、肖永明則指出,朱熹明確提出《周禮》的撰作者為周公,《周禮》為可信之書;從為學次第的角度提出《周禮》難學、不敢輕易教人學;朱熹與永嘉學派陳傅良、湖湘學派代表人物胡宏與張栻在《周禮》研究上均存在分歧,并強調了禮制實踐的時變與簡易原則。[16]而李方澤從經(jīng)典詮釋學的角度考察了朱熹對《禮記》中的《大學》一篇的詮釋和改造,認為其意義主要在于為理學的形成與發(fā)展提供了理論契機,開出了新的命題,實現(xiàn)了經(jīng)學和禮學研究范式的義理化轉換。[17]
“樂”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有的現(xiàn)象,它以音樂為主干內容和基本表現(xiàn)形式,但又遠遠超越了音樂本身,有著濃烈的倫理精神,被賦予了重要的道德修養(yǎng)與社會教化功能,是儒家實現(xiàn)“大同”社會理想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自秦漢之后,歷代學者對于“樂”的研究大多演化為樂律學的研究,呈現(xiàn)出專門化的趨勢。到了兩宋,隨著道學的興起,關于“樂”的倫理詮釋有了一定的改觀,在樂律研究的基礎上被賦予了更多的義理色彩。其中,朱熹就是一個重要的代表人物。但是,目前學術界對于朱熹的“樂”學思想的研究,仍然主要是從音樂史的角度展開的。
對于朱熹音樂著述及思想方面的研究,鄭俊暉的博士論文《朱熹音樂著述及思想研究》是一部比較系統(tǒng)和完整的專論。鄭俊暉通過對《朱文公文集》、《朱子語類》、《儀禮經(jīng)傳通解》等文獻中有關音樂的著述的梳理分析,以及朱熹音樂年譜的長編與考異,從朱熹音樂思想之文化背景、朱熹音樂思想之來源、朱熹音樂思想的特質等方面深入考察了朱熹的音樂思想。[18]此外,鄭俊暉早在其碩士畢業(yè)論文里,就對朱熹音樂著述的時代及文化背景作了分析,并從版本、目錄、典藏、??钡确矫鎸Α痘掴窒壬煳墓募返臉穼W論述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探究,整理了一批文獻,訂正了一些訛誤。[19]文中研究成果已陸續(xù)獲得發(fā)表,主要有:《朱熹音樂著述的文化背景》(《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朱文公文集〉中音樂著述初探》(《音樂研究》2005年第4期)等。其中,鄭俊暉在《朱熹禁戲辨》一文里從朱熹“存天理,滅人欲”的內涵辨析、“禁戲”的歷史背景、福建地方民俗等幾個方面入手,專門闡述了朱熹提出“禁戲”主張的深層原因,認為其主要是為了避免不法分子借禳災祈福之名非法聚斂財物、為害鄉(xiāng)里。[20]
另外也有一些零散的文章專題論述了朱熹的音樂思想。如張婷婷重點討論了朱熹音樂思想與其哲學思想的緊密聯(lián)系,認為朱熹是理學集大成者,要理解朱熹的音樂觀,則不能不同時分析他的哲學思想。[21]溫靜從“論詩、樂之關系”、“論禮樂與中和”、“論風、雅、頌”、“論鄭衛(wèi)之音”、“論樂律”五個方面,對于朱熹音樂思想的得失作了較為詳細的闡述。[22]鄭錦揚分別談到了朱熹音樂思想的基本面貌,音樂理論的實踐基礎和歷史影響。作者最后認為:朱子音樂思想理論作為朱子思想體系的一部分,除了具有顯現(xiàn)著中國人歷史智慧的思想和對民族音樂精神有過大的影響之外,其厚古薄今的傾向是不利于音樂向前發(fā)展的,以理作為樂之主宰、對物與樂的關系的認識也有唯心主義傾向。[23]曾華青則撰文指出,朱熹提倡雅樂的音樂思想具有復古性,但他提出創(chuàng)辦音樂學校、培養(yǎng)精通音樂的專門人才的思想又具有創(chuàng)新性。[24]王耀文又分析了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其音樂思想的影響,指出朱熹的音樂思想對于福建音樂文化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5]
近年來,學術界除了有關朱熹音樂理論及實踐方面的論述之外,關于朱熹的音樂美學思想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出現(xiàn)。典型的如蔡仲德在其《中國音樂美學史》第三十五章“宋代道學家的音樂美學思想”中,專列第三節(jié)闡述了朱熹的音樂美學思想。作者經(jīng)過細致地梳理,將朱熹論“樂”的文字歸納總結為四個方面:一、論禮樂、中和;二、論雅頌、鄭衛(wèi);三、論詩、樂關系;四、論樂律。作者最后總結認為,以朱熹等人為代表的道學家的音樂美學思想都傾向保守而缺少新意。[26]
傳統(tǒng)的“禮”與“樂”雖然各具較為獨立的體系,但在中國文化與哲學的系統(tǒng)中,二者主要是以聯(lián)體形態(tài)出現(xiàn)的。雖然我們將之分別闡述亦有利于更加精確地分析和理解“禮”或者“樂”的細微之處,但卻無法真正完整地把握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哲學的精髓。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fā),筆者以為,我們要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哲學的本質,就必須將禮樂結合在一起來研究。從上述關于朱熹“禮”學與“樂”學研究現(xiàn)狀的分析來看,盡管之前筆者反復強調傳統(tǒng)儒家的“禮”往往是涵括了“樂”在其中的,但事實上,當前學術界關于朱熹禮樂思想的研究仍然是一種切割的方式在進行。
當然,也有少數(shù)例外,如徐遠和曾經(jīng)在《朱熹禮樂思想簡論》一文中,較為系統(tǒng)完整地闡述了朱熹的禮樂思想。文中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觀點:一、朱熹討論禮樂,重心在“致用”;二、朱熹所謂禮樂之“義”,包含“情”、“意”、“理”三方面的內容;三、朱熹反對“泥古”,主張“通變”。[27]筆者亦曾與樂愛國對朱熹關于禮樂文質內涵與文質關系的問題作了探討,認為朱熹的禮樂文質論對于當時虛浮的學風有一定的糾偏作用。[28]
綜觀上述所有關于朱熹禮樂思想的研究論著,我們發(fā)現(xiàn),目前學術界對于朱熹的禮樂思想方面的研究已漸漸熱了起來,尤其是最近幾年的相關成果更為多見。學者們所采取的研究視角以經(jīng)學史、思想史、文化史或者文獻學研究為主,較少有人從人類學、社會學等角度展開研究。此外,雖然朱熹禮樂思想的研究中關于禮樂的哲學與倫理思想的闡發(fā)時有所見,但主要是思想史的研究進路,而非純粹的哲學研究。因此,筆者以為,今后的朱熹禮樂思想研究,我們一方面要注意強化禮樂的整體把握,另一方面也很有必要擴大研究視域,嘗試新的研究方法,從不同角度盡可能地進行全方位的解析,力求還原朱熹禮樂思想的歷史原貌。尤其是,朱熹的禮樂思想在整個宋明理學的哲學體系建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學術界在這一方面的重視卻并不充分,故而從哲學與倫理學的角度闡釋朱熹的禮樂思想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從目前來看,這也是今后理學或禮樂思想研究的一個重要發(fā)展趨勢。
[1][韓]盧仁淑.朱子家禮與韓國之禮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2]錢穆.朱子新學案:第四冊[M].臺北:三民書局,1971.
[3]蔡方鹿.朱熹經(jīng)學與中國經(jīng)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黃娜.朱熹禮學的經(jīng)世傾向[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8,(12):46-48.
[5]陳來.朱子《家禮》真?zhèn)慰甲h[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3):115-122.
[6]粟品孝.文本與行為:朱熹《家禮》與其家禮活動[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1):99-105.
[7]楊志剛.《司馬氏書儀》和《朱子家禮》研究[J].浙江學刊,1993,(1):108-113.
[8]羅秉祥.儒禮之宗教意涵——以朱子《家禮》為中心[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20-27.
[9]陳瑞.朱熹《家禮》與明清徽州宗族以禮治族的實踐[J].史學月刊,2007,(3):86-93.
[10]楊志剛.朱子《家禮》:民間通用禮[J].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1994,(4):40-46.
[11]孫致文.朱熹《儀禮經(jīng)傳通解》研究[D].臺灣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4.
[12]王啟發(fā).朱熹《儀禮經(jīng)傳通解》的編纂及其禮學價值[EB/OL].[2011-01-04].中華文史網(wǎng),http://www.historychina.net/wszl/xlxh/2006-01-04/28999.shtml.
[13]王貽梁.《儀禮經(jīng)傳通解》與朱熹的禮學思想體系[C]//朱杰人.邁入21世紀的朱子學——紀念朱熹誕辰870周年逝世800周年論文集.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14]王貽梁.宋嘉定本《儀禮經(jīng)傳通解》刻工名錄——兼呼吁重視對刻工的系統(tǒng)記錄與深入研究[C].朱杰人,嚴文儒.《朱子全書》與朱子學——2003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15]孫顯軍.朱熹的《大戴禮記》研究[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70-72.
[16]殷慧,肖永明.朱熹的《周禮》學思想[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28-33.
[17]李方澤.重詮與開新——從經(jīng)典詮釋學視角看朱熹對《大學》文本的解讀[J].孔子研究,2006,(5):36-44.
[18]鄭俊暉.朱熹音樂著述及思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19]鄭俊暉.朱熹主要音樂著述的文獻學研究——以《朱文公文集》為中心[D].福建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20]鄭俊暉.朱熹禁戲辨[J].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5,(3):85-89.
[21]張婷婷.朱熹音樂觀芻議[J].藝術百家,2004,(6):86-73.
[22]溫靜.朱熹音樂思想五評[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7,(3):85-90.
[23]鄭錦揚.朱熹音樂思想論稿[J].中國音樂學,1992,(3):93-101.
[24]曾華青.談朱熹音樂思想的崇古與創(chuàng)新[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1):112-115.
[25]王耀華.朱熹理學思想與福建音樂文化[J].音樂研究,1996,(4):57-65.
[26]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M](下冊)[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27]徐遠和.朱熹禮樂思想簡論[C].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朱子學與21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
[28]馮兵,樂愛國.理學視閾中的禮樂文質論——以朱熹為中心的研究[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0,(8):69-74.
Situation of Research on Zhu Xi’s Rite-music Ideology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FENG Bing
(College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Huaqiao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Situation of research on Zhu Xi’s Rite-music ideology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isn’t sufficient.For the rite ideology,scholars mainly focus on Confucius classics and historical study,for example,authenticity and historical influence of Etiquette in Family.For the ideology of music,scholars mainly focus on the historical data of the music writings,and research for emphasis on its music thoughts and its historical influence.Judg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the research of philosophy and ethics on Zhu Xi’s rite-music ideological system,however,th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trends in the future.
Zhu Xi;rite-music ideology;research review
B22
A
1009—5128(2011)05—0042—04
2011—03—28
華僑大學科研基金2010年度資助項目:朱熹鬼神思想研究(10HSK15)
馮兵(1975—),男,重慶奉節(jié)人,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講師,哲學博士,主要從事先秦哲學與宋明理學的研究。
【責任編輯 賀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