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元勛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60~69歲和80~89歲人群的房顫患病率可高達2%和9%,持續(xù)性房顫超過7 d多不能自行停止,超過1年則難以復律或復律后難以維持竇律[1]。作者對2006年3月至2010年10月期間收治的心房纖顫房50例進行了臨床觀察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情況 50例中,男40例,女10例;年齡49~76歲,平均61.5歲。全部符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持續(xù)性房顫38例,病程19 d~12個月,平均3.7個月;陣發(fā)性房顫12例,每次發(fā)作時間最長持續(xù)50 h,每月發(fā)作3~4次。心功能分級(NYHA)標準[2]Ⅱ級32例、Ⅲ級12例、Ⅳ級6例,其中冠心病20例,高血壓心臟病10例,風濕性心臟病9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5例,特發(fā)性房顫6例。全部病例治療前做常規(guī)心電圖、動態(tài)心電圖、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脂、血糖、X線胸片、甲狀腺功能檢查、眼角膜檢查,二維心臟超聲檢查18例有左心房增大、但無左心房附壁血栓形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胺碘酮負荷量0.2 g/次,3次/d,1周后0.2 g,2次/d。從第3周開始服用維持量0.1~0.2 g,1次/d,根據病情每3~6個月減量1次,每次減量為每周量的0.2~0.4 g。服藥3周后房顫未能轉復為竇性心律停用胺碘酮,改其他方法治療,轉復為竇性心律后隨訪12~24個月。持續(xù)性房顫患者在服用胺碘酮期間,應同時服用阿司匹林或華法林,治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糾正心力衰竭等。本組有13例因心率較快同時合用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后較好的控制了過快的心率。用藥期間注意觀察心悸發(fā)作次數和心室率、心電監(jiān)護,定期復查心電圖、動態(tài)心電圖,出院后每周門診檢查1次,了解記錄患者房顫情況及藥物毒副作用。每3個月復查甲狀腺功能、電解質、肝腎功能及檢查角膜1次,每半年復查二維心臟超聲及胸片1次。
1.3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持續(xù)性房顫者治療隨訪期內(≥12個月)維持竇性心律或變?yōu)榕加邪l(fā)作的陣發(fā)性房顫;陣發(fā)性房顫不發(fā)作或偶有發(fā)作(<1次/3月、每次<30 min);有效:持續(xù)性房顫轉為陣發(fā)性房顫,陣發(fā)性房顫發(fā)作減少60%(時間和次數)以上;無效:未達以上兩項標準;復發(fā):在藥物減量過程中房顫發(fā)作增加1~2次/周或由陣發(fā)性轉為持續(xù)性。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AS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
2.1 治療效果 50例患者經治療后顯效30例(60%),有效7例(14%),無效13例(26%),總有效率74%。其中的顯效3例和有效6例,在胺碘酮維持治療6~18個月后房顫頻繁發(fā)作,增加胺碘酮用量后能轉復維持竇性心律;有2例在轉復竇性心律后6個月自行停藥后復發(fā),經加用胺碘酮后再轉竇性心律;有1例在1年后復發(fā),胺碘酮加量后持續(xù)性房顫不能轉復,經二維心臟超聲檢查顯示左心房較前明顯增大,而改用其他藥物治療。有7例在服藥2~3個周有輕度惡心、腹脹、食欲下降,后隨藥物減量緩解。
2.2 轉律時間 30例轉復為竇性心律,時間2~13 d,2周內未轉復為竇性心律者,2周后轉復為竇性心律的可能性較小。2.3 輔助檢查結果 治療前后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脂、血糖、甲狀腺功能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在正常范圍。胸片無變化,未見明顯角膜色素沉著。
房顫常發(fā)生于器質性心臟病,在非器質性心臟病中也可發(fā)生,是由心房主導折返環(huán)引起許多小折返環(huán)導致的房律紊亂。多數學者認為,單灶起源和多源折返在房顫形成機制中都有參與。單灶起源在陣發(fā)性房顫中可能更為重要,而慢性房顫的持續(xù)可能仍需多源存在[4]。合并房顫后心臟病死亡率增加兩倍,如無適當抗凝,腦卒中增加5倍[2]。每6個卒中患者中就有1例患有房顫[3]。因此應爭取積極治療。目前治療房顫雖然有許多方法,但均不能完全根治,且治療成功率不大,故臨床上仍以藥物治療為主。
有資料表明,胺碘酮轉復房顫并維持竇性心律成功率為53% ~87%[5]。本組治療有效率74.7%,與此相稱。根據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的建議,口服胺碘酮,負荷量0.2 g,3 次/d,5 ~7 d,繼之0.2 g,2 次/d,5 ~7 d,以后0.2(0.1~0.3)g,1次/d維持。本組患者治療負荷量0.6 g/d,控制房顫的成功率與文獻報道相近。對于房顫復發(fā)的病例,除1例原發(fā)病加重外另2例在胺碘酮增加用量后竇律恢復并維持,這與Chun等的觀察結果一致[6],提示胺碘酮治療房顫的療效與劑量是相關的。在本組病例中,有21例同時合用β受體阻滯劑后顯效,提示交感神經張力升高在房顫的治療中也不容忽視。臨床大量的隨機對照試驗、短期和長期的隨訪研究表明,胺碘酮與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相比,能更安全有效地防治房顫和預防室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且不影響心功能[7]。主要為心外副作用,較為常見的有消化道癥狀、甲狀腺功能障礙,眼角膜碘沉著和肺部的毒性反應,且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呈明顯的劑量相關性,隨著維持劑量的下降,副作用的發(fā)生率也明顯下降。本組病例除6例有胃腸道反應外,未出現其他明顯的毒性反應。
通過本組治療觀察分析,胺碘酮治療心房顫動有較好的療效,患者有較好的耐受性。由于引起房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發(fā)病的病情和房顫的持續(xù)時間不一。因此在選用胺碘酮治療房顫時,要同時積極治療與房顫有關的病因和疾病,包括電解質紊亂、高血壓、心力衰竭、糖尿病、冠心病等。在治療期間要定期檢查甲狀腺功能、肺、心電圖、眼角膜有無碘沉著等,以便早期發(fā)現處理相關的毒副反應。
[1]陳灝珠.實用內科學,第1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生社,2005:1377.
[2]馬愛群,胡大一.心血管病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02.
[3]胡大一,孫藝紅.心房顫動的流行病學和治療現狀.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06,1:5.
[4]戚文航.心房顫動基礎研究和臨床治療中的新觀點.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2,30(10):577.
[5]Roy D,Talajic M,Dorian P,et al.Amiodarone to prevent recurr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lnvestigators.N Engl Med,2000,342:913-920.
[6]Chun SH,Sager PT,Stevenson WG,et al.Long term efficiency of amiodarone for the maintenance of normal sinus rhythm in patients with refrectory atial fibrillation or flutter.Am J Cardiol,1995,76:47.
[7]郭林妮,蔣文平,李庚山.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療應用指南.中國心臟起搏與心理電理雜志,2004,32(12):1065-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