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利
農民工結構缺失性廉價工資分析與提升對策*
劉建利
富士康職工跳樓事件和廣州本田南海工廠的罷工事件引起了全社會對農民工工資的廣泛關注。農民工勞動力的半商品性質決定了其價格表現(xiàn)為結構缺失性廉價工資——主要是維持勞動力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資料價值,僅含少量贍養(yǎng)家屬和教育培訓的費用。結構缺失性廉價工資之所以能夠存在并被農民工所接受,原因在于贍養(yǎng)家屬及教育培訓費用主要依靠農民工的農業(yè)收入來補充和保障。農民工的結構缺失性廉價工資造成了深刻的勞資矛盾,必須從社會整體和企業(yè)兩個層面來解決。
勞動力半商品;結構缺失性廉價工資;勞資矛盾
國家統(tǒng)計局農村司發(fā)布的《2009年農民工監(jiān)測調查報告》顯示,當前我國農民工總量已達22978萬人。在第二產業(yè)中,57.6%的就業(yè)人員為農民工,其中農民工在加工制造業(yè)從業(yè)人員中占68%,在建筑業(yè)中占80%;在第三產業(yè)從業(yè)人員中,農民工占52%;城市建筑、環(huán)保、家政、餐飲服務人員中的90%都是農民工。①顯然,農民工已經成為我國工人階層尤其是產業(yè)工人階層的主力。但是,農民工的工資長期徘徊于低水平,由此引發(fā)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2010年春季發(fā)生的富士康職工連續(xù)跳樓事件和廣州本田南海工廠的大范圍罷工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農民工的低廉工資是什么性質,因何而起,如何使其達到勞資雙方可接受的合理水平,成為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就此進行探討。
農民工是我國工業(yè)化過程中農業(yè)剩余勞動力向工業(yè)轉移的特殊形式,其勞動力不是完全意義的商品,而是一種半商品,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農民工工資為缺失性廉價工資。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勞動力成為商品需具備兩個前提:一是勞動者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二是勞動者一無所有,不得不出賣勞動力。②用馬克思的上述理論對我國農民工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第一,農民工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自由勞動者。自20世紀70年代末推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以來,農民的勞動力使用權不再由集體掌握,而是由農民自行安排使用時間、地點和領域,這成為農民能夠進城打工的基本前提。但是農民仍未能完全自由地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我國戶籍制度在城市和鄉(xiāng)村勞動者之間筑起了一道屏障,只有少量農民通過買房、購買城市戶口、求學等方式可以實現(xiàn)從農民向市民身份的轉化,絕大多數(shù)農民只能以農民工的形式出現(xiàn)在勞動力市場上,不僅受到城市政府規(guī)定的行業(yè)限制,而且在工資、住房、基礎設施享用、教育、社會保障方面不能與城市人口享受同樣的待遇。第二,農民工擁有一定的生產資料,并非“一無所有”。農民工在其戶籍歸屬地擁有土地、宅基地、房產、農用機械和其他生產資料。雖然土地的最終所有權屬于國家,但農民擁有相對穩(wěn)定的使用權,城鄉(xiāng)戶籍屏障在限制農民向市民轉變的同時,也保護了農民對土地的使用權和收益權。這些生產資料大體上可以滿足農戶從事農業(yè)簡單再生產的需要,使得他們即便不出去打工,在鄉(xiāng)村也能維持低水平生活。因此,農民工的勞動力并不完全具備成為完全意義的商品的前提條件,只能是半商品。
農民工勞動力的半商品性質體現(xiàn)在價值方面就是廉價工資。農民工工資最直觀的表現(xiàn)就是廉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農村司發(fā)布的《2009年農民工監(jiān)測調查報告》顯示,2009年外出農民工月平均收入為1417元。③與同年城鎮(zhèn)職工的人均月工資收入相比,農民工的收入僅為城鎮(zhèn)職工收入的一半左右。盡管工資的差異可能源自工作性質的不同,但顯然農民工的收入不足以維持其在城市安居與生存的需要。
以馬克思有關工資結構理論來考察我國農民工工資狀況,可以發(fā)現(xiàn),農民工工資廉價的根本在于結構缺失。140年前,馬克思在分析英國產業(yè)工人工資時指出,工人工資由三部分構成:一是維持勞動者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二是維持勞動者家屬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三是勞動者自身接受教育和培訓的費用。在我國,農民工的父母和子女大多留在農村,靠農業(yè)收入維持基本生活。大多數(shù)農民工僅接受了國家九年制義務教育,具有小學或初中學歷,教育所需費用不多。農民工在城市一般從事的是低技術的體力勞動,這類勞動需要身強力壯的勞動力,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很低,接受崗位技能教育和訓練的費用在其工資構成中所占比重很小,比如富士康一線員工只需經過一、兩天的簡單培訓即可上崗。顯然,我國農民工的工資構成主要包含馬克思所講的第一部分,而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在其工資中所占比重很小。比如南海本田I級工人的月工資為1510元人民幣,扣除“四金”以及房租、伙食等必需的開銷外,每月僅余456元。④這表明,本田工人工資的70%用于維持自身生存,僅有30%可用于維持家屬生活和接受教育培訓,而這30%當中還有一部分要用于勞動者自身的勞動力再生產,比如結婚、蓋房、治病等,真正用于維持家屬生活和自身教育訓練的比例更低。
我國農民工結構缺失性廉價工資之所以能夠長期存在,是與市場因素和社會制度密切相關。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我國勞動力長期供求失衡是造成農民工結構缺失性廉價工資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國低技能勞動力長期供過于求,大多數(shù)農民工都屬于低技能勞動力,這使得農民工的工資長期被擠壓在一種低水平狀態(tài)。國家為了保障就業(yè)人員最基本的生活水平,各地政府均規(guī)定了最低工資標準,這一標準成為企業(yè)確定農民工工資的起點,很多企業(yè)在貼近最低工資標準的水平上支付工資,這進一步加劇了農民工工資的結構缺失,使他們難以承擔家屬生活和自身提高的費用。從社會制度的角度看,農民工缺失性廉價工資是制度障礙的結果。中國城鄉(xiāng)分離的戶籍制度導致了農民工的雙重身份和雙重收入,農業(yè)收入主要用來贍養(yǎng)家屬和自身養(yǎng)老,工業(yè)收入用于維持自身生存和補貼家用。盡管農業(yè)收入主要表現(xiàn)為實物自給形式,但它剪除了農民工勞動力價值的一個組成部分,從而使農民工的結構缺失性廉價工資具有了現(xiàn)實性。
改革開放后,以農民工為主體的廉價勞動力成為我國最具比較優(yōu)勢的經濟資源,為我國經濟的持續(xù)高速增長、企業(yè)競爭力的增強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長期的廉價工資也積累了嚴重的難以調和的勞資矛盾,這種矛盾以多種形式爆發(fā)出來。
民營經濟是我國本次改革中體制外增量的主力,也是最早、最大量雇傭農民工的組織。中國的私人資本技術裝備落后、規(guī)模小,無法與國有企業(yè)和外資企業(yè)抗衡。在找到了農民工這一廉價資源后,私人資本因率先雇傭農民工而在降低成本上贏得了極強的競爭優(yōu)勢,迅速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活力和動力的重要來源。
與民營經濟對農民工的主動、大量吸納有所不同,國有資本對待農民工的態(tài)度經歷了從“拒”到“納”的轉變。改革開放初期,國有企業(yè)不招收農民工,直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國企改革將資產保值增值作為經營目標,國有資本也開始尋找降低成本的捷徑——雇傭農民工,從“減員增效”轉變?yōu)椤皳Q員增效”,大量高成本的國企員工被廉價的農民工取代。據(jù)測算,1995年國有企業(yè)職工和農民工之間的收入差距為7381元,換句話說,每個農民工為其雇主的利潤或通過產品價格下降為消費者福利和整個國民經濟增加了7381元的剩余積累。如果以9546萬(國家勞動部和統(tǒng)計局1999年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農民工來計算,農民工一年為國民經濟提供的剩余積累就達到近7000億元。⑤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國資本在世界范圍內尋找資源的最優(yōu)配置。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大量港臺資本將勞動密集型產業(yè)遷至珠三角等沿海省區(qū)。到90年代,發(fā)達國家也加快了產業(yè)轉移的步伐,將大量勞動密集型生產環(huán)節(jié)轉移到我國。至2009年,我國已有200多種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全球70%的DVD和玩具,50%的電話和鞋,超過1/3的彩電和箱包均產自中國。⑥農民工的廉價工資使我國成為了繼英國、美國、日本之后的第四任“世界工廠”。
可以說,正是農民工的結構缺失性廉價工資促進了我國經濟的持續(xù)高速增長。據(jù)測算,一個農民工在珠江三角洲等發(fā)達地區(qū)的貢獻,折合成GDP約為全年3萬元,除去自身消費和帶回家鄉(xiāng)的費用,還剩余1.5萬元至2萬元左右。⑦但是應當看到,過分廉價的工資也造成了日益深刻的勞資矛盾。
2004年沿海地區(qū)出現(xiàn)的“民工荒”可謂是勞資矛盾第一次廣泛的溫和性爆發(fā)。農民工作為個體經濟人,他們根據(jù)勞動力市場的價格信號作出理性選擇,決定自己出賣勞動力的投向?!懊窆せ摹笔官Y方第一次意識到,即便從總體供求上廉價勞動力供給仍數(shù)量巨大、源源不斷,但是工資的高低在勞動力的地區(qū)流向上產生了強烈的引導作用,在內地和沿海工資差距不斷縮小的情況下,沿海地區(qū)過低的工資顯然缺乏足夠的吸引力。農民工在內地打工雖然工資絕對值不高,但生活必需品價格相對便宜,反而有較多結余用于養(yǎng)家和自身提高,工資的結構缺失有所減弱。
勞資矛盾的又一典型體現(xiàn)是富士康職工連續(xù)跳樓事件。由于資方把農民工當成廉價勞動力榨取剩余價值,使得農民工無論是作為“經濟人”還是“社會人”的需要都無法得到滿足,因而表現(xiàn)出高流動性和心理失衡。長期以來,農民工工資的增長率低于GDP增速,更低于諸多企業(yè)效益的增速。富士康公司自1996年以來銷售收入從8億元增長到4000億元,而工人工資僅從310元增長到900元。⑧顯然,農民工分享到的經濟增長相對于企業(yè)發(fā)展的比例在逐漸縮小。富士康職工要想拿到更高的工資,就要以大量的超額勞動來換取,這導致富士康工人加班成為家常便飯。工作的快節(jié)奏與巨大壓力使很多受高工資吸引來到富士康的年輕人來去匆匆,公司多年來一直保持著高達35%的員工流失率。一些職工難以承受持續(xù)的疲憊和壓抑、管理當局的漠然、社會交往的匱乏、歸屬感的缺失,最終作出了消極的人生選擇。富士康那些年輕職工鮮活生命的消極抗爭被置于公司管理當局的冷漠面前,顯示出勞資矛盾的殘酷。
廣州本田南海工廠員工的罷工是勞資激烈對抗的表現(xiàn)。與前述事件相區(qū)別的是,此次農民工的行為不是個體行為,而是集體行為。當意識到依靠個體力量永遠無法與資方對抗、不能解決工資水平過低的問題時,他們開始組織起來,用集體的力量與資方抗衡。在多次與資方協(xié)商未果后,工人們決定采用罷工的方式要求資方提升工資,改善福利。這是農民工作為勞動者權利意識和組織意識的覺醒,也是在其利益遭到嚴重損害下的抗爭選擇。
可以看出,從民工荒到富士康事件,再到廣州本田事件,結構缺失性廉價工資導致的勞資矛盾不斷升級,呈現(xiàn)從溫和的個體對抗到激烈的群體對抗的景象,那種靠壓低農民工工資維持經濟增長的方式已經難以為繼。如果農民工廉價工資問題不能妥善解決,勞資矛盾將不再是某些企業(yè)的內部問題,而將成為普遍的、尖銳的社會矛盾。
由于社會廣泛關注和政府的介入,2010年我國出現(xiàn)了一次較大范圍的農民工工資上漲,漲幅普遍達到20%—30%。這次農民工工資上漲讓人們看到了解決勞資矛盾的希望。但是,資本對利潤的追求往往使工資上漲與勞動強度的加大相伴而行,依靠資方提高農民工工資并非易事??紤]到勞動強度的增加,實際上農民工工資的漲幅有較大縮水。
農民工工資的低廉并不僅僅源于資方的貪婪,根本原因在于農民工的雙重身份和雙重收入造成的農民工工資的結構缺失。我們可以認為農民工亦工亦農,也可以認為其非工非農。在農村他們不再是地道的農民,很少稼穡;在城市他們出賣勞動力,不能獲得勞動力商品的全部價值;他們仍用低廉的農業(yè)收入補充其工資收入的不足。這種矛盾性表明其過渡性——農民工是在以農民為起點向工人為終點的轉變過程中的一種中間狀態(tài)。因此,要提升農民工的工資水平,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在于消除農民工的雙重身份,加速其向工人徹底轉化,使其勞動力成為完全意義的商品。這需要政府在農村土地承包制度、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多方面進行改革,保障農民工在身份轉換過程中以及轉換為工人后的利益和權利。政府應充分調動政策、法律、政治、輿論、教育等經濟領域之外的機制和手段,保障農民工身份歸一以及合法權益的實現(xiàn)。
從企業(yè)管理的角度來看,效率是管理永無止境的追求目標。改革開放后,我國企業(yè)效率的提高主要來自對農民工廉價資源的充分利用。在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的今天,資方必須多方挖掘利潤源泉。利潤的多少不僅在于勞動時間的長短、勞動強度的大小,員工的勞動積極性更是影響勞動效率的重要因素。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管理學家梅奧就指出,員工不僅是“經濟人”,而且是“社會人”,他們不僅追求金錢和物質,還需要在與管理方以及同事之間的交往中獲得尊重、歸屬、友愛等心理需要的滿足。當這些心理需要得到滿足,員工便會有高昂的士氣,工作滿意感增加,勞動效率和留職率大大提高。因此,無論是提高工資,還是增加對員工的關心,創(chuàng)造農民工社會交往、心理減壓的適當條件,這些都將對農民工產生較大的激勵,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從而達到企業(yè)和農民工的雙贏。此外,鑒于沿海地區(qū)多年經濟高速增長,物價水平大幅上漲,生活成本較高,而廣大內陸地區(qū)近年來基礎設施改善,經濟增長加速,生活成本仍保持在較低水平,將加工廠遷至勞動力供給充裕的內地是一項不錯的選擇。農民工工資在內地工廠雖然維持較低的水平,但是相對于當?shù)剌^低的物價而言,農民工可以獲得更多的實際收益,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農民工工資結構缺失的扭曲程度,使其用于養(yǎng)家和教育培訓的比重相應增加。
農民工勞動力的半商品性質及其結構缺失性廉價工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仍將是中國農民工存在和生存的主要形態(tài)。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我國目前低技能勞動力供過于求的大勢未變,國家的戶籍制度、家庭承包責任制也不會在短期內發(fā)生大的變化。因此,農民工的結構缺失性廉價工資近期內難以徹底改變。但是承認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保護其合法權益的實現(xiàn),并為其提供支持和幫助,這是政府和整個社會都應努力做到并做好的事情。
注釋
①③國家統(tǒng)計局農業(yè)司:《2009年農民工監(jiān)測調查報告》,國家統(tǒng)計局網站,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00319_402628281.htm.②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90—191頁。④程元輝、李亞蟬:《本田佛山“工資門”調查“中外”相差50倍》,《每日經濟新聞》2010年5月20日。⑤楊思遠:《要重視對農民工的政治經濟學研究》,《教學與研究》2005年第11期。⑥江涌:《“世界工廠”面臨痛苦蛻變》,《世界知識》2010年第16期。⑦陸子修:《“民工潮”與“GDP”》,《時代潮》2003年第2期。⑧陳蕓、謝登科、陳芳:《讓勞動者體面勞動有尊嚴地生活》,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6/06/c_12188361_3.htm.
責任編輯:隨園
F323.6
A
1003—0751(2011)02—0103—03
2010—08—09
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課題《農民工權益的法律保護問題研究》(B258)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劉建利,女,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博士后(北京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