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橋 婁倩
(1.河南省地質測繪總院,河南,450006;2.61363部隊,710054)
移動電子地圖信息傳輸理論初探
李國橋1婁倩2
(1.河南省地質測繪總院,河南,450006;2.61363部隊,710054)
隨著電子地圖的廣泛使用和移動通訊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移動電子地圖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移動電子地圖的產生,不僅為用戶提供了方便,還將帶來信息傳輸?shù)囊幌盗械睦碚?、技術和方法的變革。本文從移動電子地圖的基本概念和特點出發(fā),初步探討了移動電子地圖的信息傳輸,并與傳統(tǒng)地圖的信息傳輸進行比較,揭示了移動電子地圖在信息傳輸中的優(yōu)勢。
電子地圖;移動電子地圖;信息傳輸;超媒體
從傳統(tǒng)的紙制地圖到新型的電子地圖的變革,不僅為地圖的生產和應用提高了效率,更為地圖的應用提供了方便。地圖產品長期以來專為企事業(yè)單位和政府提供服務,與成為一種大眾消費品還有一段距離。怎樣將地圖產品走進尋常百姓,不僅是消費者關注的話題,也是地圖研究者和制作者的使命。近年來電子技術、移動通訊技術的發(fā)展彌補了當前電子地圖的不足,為地圖產品走向尋常家庭提供了可能。由于嵌入設備體積小、便于攜帶、功能完善且價格便宜,利用嵌入式技術的靈活性足以將地圖產品放入口袋,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查詢地理信息。而通訊技術的發(fā)展則可以將地圖資源提供充分共享;同時日趨完善的移動通訊技術,為移動空間定位的實現(xiàn)提供了方便。因此,移動電子的圖的研究和發(fā)展成為必然。
移動電子地圖是顯示在無線移動通信設施上的電子地圖。移動電子地圖能夠按用戶的需求顯示信息,而且顯示的信息具有完整性、靈活性、自適應性等特征。移動地圖屬于虛地圖,更新相對容易,傳輸方便快捷。
移動電子地圖廣泛應用了現(xiàn)代化的科學技術,如計算機、網絡、遙感、虛擬現(xiàn)實和多媒體等技術,同時具有移動設備的移動性、穩(wěn)定性和便于攜帶性的優(yōu)點,所以目前對移動電子地圖產品與開發(fā)技術的關注遠遠超過了對其本身的思考。移動電子地圖的特征是什么?移動電子地圖、電子地圖與傳統(tǒng)地圖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移動電子的信息傳輸理論與傳統(tǒng)地圖的信息傳輸理論異同?這些都將直接關系和影響著移動電子地圖的發(fā)展。本文將從移動電子地圖的概念和特點,傳統(tǒng)地圖的信息傳輸和移動電子地圖的信息傳輸對比對移動電子地圖的理論進行論述,以推動移動電子地圖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快速發(fā)展。
1、電子地圖的基本概念與特點
電子地圖又稱“無紙地圖”或“屏幕地圖”,常見的電子地圖的定義有以下幾種:“基于電子技術的屏幕地圖”;“在電子介質上使用的地圖”;“電子地圖是以數(shù)字地圖為數(shù)據基礎,以計算機為處理平臺,在屏幕上實時顯示的地圖形式”。電子地圖的數(shù)據來源是數(shù)字地圖,是數(shù)字地圖輸出介質上的符號化再現(xiàn),而數(shù)字地圖是地圖的數(shù)字存儲形式。電子地圖與數(shù)字地圖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數(shù)字地圖是電子地圖的數(shù)據基礎,電子地圖是數(shù)字地圖在計算機屏幕上視覺化的符號地圖。
電子地圖與傳統(tǒng)的紙質地圖相比有一系列的區(qū)別和特點。概括起來,電子地圖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動態(tài)性
電子地圖具有實時、動態(tài)表現(xiàn)空間信息的優(yōu)勢,電子地圖的動態(tài)性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用具有時間維的動畫地圖來反映客觀事物隨時間變化的推演過程,并通過對動態(tài)過程的分析推演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趨勢。二是利用閃爍、縮放、漸變、漫游等動態(tài)顯示技術不斷生成新的地圖,根據需要改變地圖顯示窗口,使沒有時間維的靜態(tài)現(xiàn)象也能充分吸引用戶的注意力。
(2)交互性
由于紙質地圖一經出版內容將固定不變的,只能被動地接受信息。電子地圖具有交互性,可以進行查詢、分析、定位等功能,以輔助閱讀和決策,通過人機交互使得電子地圖使用非常方便。由于電子地圖的數(shù)據存儲和數(shù)據顯示是相互分離的,當對地圖數(shù)據進行可視化顯示時,用戶可以對顯示內容和顯示方式進行干預,這使得制圖過程與讀圖過程在人機交互中融為一體。正是由于電子地圖的可交互性,使得電子地圖的信息能以較小的損失傳輸給使用者。
(3)超媒體繼承性
超媒體是將超文本的原則擴充至圖形、聲音、視頻、從而提供一種瀏覽多種形式信息的超媒體機制,電子地圖以地圖為主體表現(xiàn)形式,同時將圖形、文字、聲音等多媒體信息作為主體信息的補充融入電子地圖中,通過圖文、聲音互補并借助人機交互的查詢手段,獲得更多的精確文字信息和數(shù)字信息。
2、移動電子地圖的基本概念與特點
移動電子地圖是顯示在無線移動通信設施上的電子地圖,移動電子作為電子地圖的一種,具有電子地圖的基本特點,除此之外,它還具有其它電子地圖所沒有的新特征:例如,移動性和便攜性等。正是由于這種特征,使得移動電子具有其它一般電子地圖不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
(1)移動性
移動性是移動電子地圖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由于它是在無線移動通訊設備上來顯示的電子地圖,地圖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享受地圖服務,可以在地圖上進行實時定位,通過地圖來到導航,還可以將電子地圖與實際環(huán)境進行比較,以便幫助地圖用戶更好的認知周圍環(huán)境。移動性同時還保證了電子地圖在信息傳輸過程,能夠更好的幫助用圖者對地圖符號的認識,從而形成讀圖者對客觀世界的認識。
(2)便攜性
用來顯示移動電子地圖的通訊設備一般都是便攜式的,如電子導航儀、手機、PDA等設備,因為便攜式電子地圖更方便用戶的使用,同時為了適應移動性的需求,只有在便攜的設備上,才能實現(xiàn)電子地圖的便攜使用。
移動電子地圖與傳統(tǒng)地圖的信息傳輸過程基本一致,它是制圖者把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通過各種信息加工、符號化生成電子地圖,把這種電子地圖存放在無線網絡通訊設備上,如:PDA,手機等,由于這種設備移動性和便攜性,使得地圖用戶可以實時追蹤、定位,通過對客觀世界的比較更好的認識客觀世界。
地圖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必然要發(fā)生信息損失,信息損失的主要來源于四個傳輸過程:
1、地圖制作者在對客觀世界認識加以選擇、分類等信息加工和信息搜集的過程。
2、地圖制作者將收集整理的數(shù)據通過各種制圖方法(選取、分級、簡化和符號化)轉換成地圖的過程。
3、不同地圖(如:紙質地圖,電子地圖等)地圖生產過程中也會造成部分信息的損失。
4、由于使用者的知識能力的限制,地圖在地圖閱讀和使用中的信息損失。。
因此,要控制地圖信息傳輸中的信息損失,就要控制以上四個過程,減少傳輸中的誤差,其中前三個過程是地圖制作過程,第四個是地圖使用過程中的產生的傳輸誤差。因此,地圖一旦制作完成,要保證信息的傳輸,就應該對最后一個過程,即地圖的閱讀和使用過程進行改進。那么,應該怎樣來提高地圖使用者對地圖的理解效率呢?
電子技術、移動通訊技術發(fā)展促進了移動電子地圖的快速發(fā)展和廣泛應用。由于嵌入設備體積小、便于移動,且功能完善、價格便宜,利用嵌入式技術把電子地圖潛入到通訊設備中,用戶可以隨時隨便捷地查詢地理信息,大大提高了電子地圖信息傳輸?shù)男?。同時通訊技術使得地圖資源可以充分共享,日趨完善的手機基站定位服務又為移動空間的準確定位提供了方便。移動電子地圖的這些的優(yōu)點使得它在信息傳輸過程的信息損失大大減小,同時也拓展了電子地圖的應用范圍。
移動電子地圖便于攜帶,方便隨時隨地查詢使用,同時,還可以通過交互實現(xiàn)時時定位,用戶能夠隨時確定自己所處的位置,并能通過查詢服務為用戶提供到達目的的最優(yōu)路線,并在實際行進中提供細節(jié)性的指導。因為移動電子地圖可以向使用者提供方便、全面的查詢和分析服務,利用它用戶還可以方便地提取感興趣的信息,并以統(tǒng)計圖表的形勢提供給用戶??傊?,移動電子地圖強大的功能為用戶更好地閱讀和使用地圖提供了方便,有效地減少了信息傳輸過程中信息的損失。
總之,移動電子地圖作為電子地圖的新型產品,綜合運用了電子技術、無線通訊技術、網絡技術、空間定位技術等多項新興技術,必將成為未來電子地圖發(fā)展和的應用新焦點。對移動電子地圖信息傳輸?shù)难芯勘貙⒋龠M移動電子地圖的交互操作技術、動態(tài)顯示、三維可視化等技術的發(fā)展,從而更好地為大眾服務,為提高社會服務、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提供便利。
[1] 王家耀,孫群等 地圖學 2003
[2] 龍毅,蔣成環(huán),張亮,周衛(wèi) 電子地圖的基礎理論與框架體系 現(xiàn)代測繪 2005
[3] 閆志剛,盛業(yè)華 數(shù)字地圖理論基礎 理論與探索 2001
[4] 牟伶俐,杜清運,蔡忠亮,鄔國峰 移動電子地圖技術初探 四川測繪 2002
[5] Hassan A.Karimi等 分布式移動GIS 測繪通報 2001
[6] 王家耀,陳毓芬 理論地圖學 解放軍出版社 1999
TU148
1674-3954(2011)03-0330-02